胡志远 胡顺宇
摘要:当代中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的同时,正遭受到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当前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既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伦理道德问题,也是我国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积极吸收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珍爱生命的生态人文精神、物人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关于人类来自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具有相互影响与和谐统一关系的思想,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延续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的论述,关于人既属于自然界又是自然界长期演进的产物、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绝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观点,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当代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积极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吸收借鉴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成分,在新时代的历史境遇中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路径,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障;二是倡导生态环境民主、提高民众参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合力;三是提升政府生态服务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四是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本前提;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学习,为共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创造重要条件,真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关键词:生态伦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理论依据;实践逻辑
DOI: 10.16397/j.cnki.1671-1165.202002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和世界人口剧增,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正面临着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生态环境危机。当代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取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习近平郑重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39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充分彰显了党对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思考。
一、生态伦理的基本含义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伦理是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制,是人们对道德标准的追求。“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价值行为的科学,也就是关于正当与不当、善与恶之行为的研究和评价的科学。”[3]生态伦理是人类在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生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规范,是人类与白然生态进行相互活动中所体现的伦理关系和调节原则,体现了自然界与人類社会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初包含了“我们的环境”或“家”的意思,是自然界中处于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具体状态,体现了自然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工业革命以后,生态又被赋予了现代科学的新内涵,指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状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总体风貌。人类文明发展依次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人类文明的原始阶段,由于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极为简单的生产活动,致使人对自然处于纯粹的依赖关系,原始人只能靠自然界而生存,人类对大自然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开始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这种破坏程度尚在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对社会发展并未造成严重威胁,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也由敬畏发展到威胁。自工业文明以来,由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利用远远超出自然界可承受的限度,从而导致了自然承载能力的极大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时代发展召唤新的人类文明到来,生态文明便应运而生。
在当代,生态文明成为人类最新型的文明形态,鲜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状态。其核心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自身和谐统一,属于更高层次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内涵丰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所达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状态,包括人类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实现永续发展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广义上,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的自身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状态,包括人类实践中所取得的一切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环境等制度成果的总和。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纠正以往破坏自然的错误行为,逐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不断优化和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避免和消除由于片面追求发展而导致的负面效应,积极推动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先进的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在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基础上,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有益成分所形成的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依据、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新型文明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新形态,其核心在于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公共利益的最高价值诉求,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实现政府主导、个人参与、社会协同的有机统一,形成多元化参与模式,最终作出符合最大多数人利益的理性决策。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当代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思想渊源、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珍爱生命的生态人文精神、物人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渊源。
1.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
天人合一是儒家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其要义在于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实现天、地、人三者相互协调与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类、自然、社会三者相互依存、彼此影响、和谐发展的内在关系。儒家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之间的各种关系相互关联,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只有正确认识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把握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真正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这种和谐思想表达了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基本准则,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的重要内容。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周易》:“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之间实现相互交融、和谐统一,以天地协调运行之理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就可实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只有实现天人合一、物我圆融,达到人类生态存在的最高境界,才有人民的幸福安康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人从整体上把握宇宙和人生的生态智慧。此外,《周易》中亦有很多涉及生态和谐的理念:“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彖辞》)也就是说,如果天道运行正常,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则世界万物能够各自秉承本性,得受天赋之命,纯正不悖,就可保持和调整世间生物的和谐关系,达到普惠民众、润泽万物之效。《周易》中很多内容把和谐看作人类与自然发展的基本原则,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天道观。
2.珍爱生命的生态人文精神
仁爱万物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重要准则,尊重生命是我国自古以来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包括儒、道、佛在内的各家学派皆蕴含着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道德伦理情怀。对于儒家来说,“仁者爱人”是其仁学思想的核心,强调要始终坚持友善爱护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绝不可加以伤害,“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孔子认为在不合适的时节进行伐木狩猎活动是为不孝,儒家这种善待自然万物所饱含的人文关注与慈善情怀的生态伦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孟子进行进一步发展,指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品德高尚的人对待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听到它们的哀叫更不忍心食用它们的肉,因此真正的君子远离厨房、拒绝肉食。到了两汉时期,董仲舒又把儒家“仁者爱人”的道德关怀由仁爱人类扩展到珍爱万物,从人类延伸到自然界,强调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春秋繁露.仁义》)儒家生态伦理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天不违人、人不违天,并强调“仁者”之爱就是从爱人到爱物,进而仁爱天地万物,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珍爱升华到人类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道家虽然没有提出专门的保护动物的伦理思想,但提出世界万物同属一类,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列子·说符》)认为万事万物生而平等,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坚决抵制那种把动物仅仅视作为人类提供肉食工具的错误观点。
3.物人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
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佛教经典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独具传统生态伦理特色。《华严五教章》卷四:“法界缘起,乃自在无穷,圆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说其状相耳。”[4]即世上一切事物存在着彼此相容、相互包含、层层无尽的辩证关系,任何一物皆拥万法,见一斑而窥全豹,万事万物相互拥有、彼此包含。正因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5]263,故佛家认为一切事物皆有佛性,拥有同样的生存权利,强调万物共性、众生平等。《涅槃经》也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6]明确强调,万物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不仅人类甚至其他所有生物皆可成佛。因此,佛教认为在佛祖面前,不仅人与人之间地位平等,而且人与其他生物也应该平等。既然万物皆平等,人类就应該尊重自然、珍爱万物,如果人类无视自然发展规律,肆意损害捕杀其他物种,过分开采自然资源,就要接受自然界的严厉惩罚,遭到天灾人祸的报应。佛教倡导行善,讲究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强调众生善待他物就是善待自身,禁止人类“杀生”,并把“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虽然佛教经文圣典存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局限,但佛教这种以慈悲为怀、珍爱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供现代生态哲学镜鉴,这对于促进人类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攫取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已达到空前的程度。科技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生态问题成为危及人类存亡的最大威胁。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已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说:“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已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荀子·荣辱》)其意是,如果人类能够节约使用自然资源,有效抑制自身的欲望,俭省节约物资,积聚财物资产,储藏粮草资源,以继续维持日后自身生活及满足后代子孙未来生存需要。荀子这种“强本节用”的生态伦理观点,强调人类过度消耗和破坏自然资源,必然会危害到国计民生,已经意识到天人关系协调统一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人类必须合理地对待自然资源,保证自然财富得到永续的利用。这种作长远打算、顾及自身以后和子孙后代生活的长虑顾后思想,已初具人类整体观,蕴含了今天可持续发展思想。荀子“强本节用”生态伦理思想,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类来自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决不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彼此影响、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的延续提供了物质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6]53。这就是说,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物质资料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源于自然界。从根本上,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材料、对象和工具的源泉,而且也是人类本身产生和发展的根源。人类进化于自然界又必须在自然界中赖以生存,在某种意义上,自然界同人的本身不可分割,是人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而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因此,人与自然界须臾不可割离。从实践领域来说,人类所需的一切物质资料也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一部分,不论这些物质产品是以生活资料的形式还是以生产资料形式表现出来,人类生活生产只有靠这些自然物质产品才得以延续。如果离开自然界,人类就会失去获得物质资料的可能性,也就不能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马克思指出:“没有白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6]53人类必须在自然界中进行劳动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从自然界中攫取或生产出自己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材料和产品,因此说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
2.人是自然界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马克思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强调:“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7]374这就是说,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属于人化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7]374。马克思进一步阐述:“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些理论充分证明了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它们永远不可分割。恩格斯也强调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在对人类起源进行深刻思考的基础上,恩格斯从生物进化角度,明确阐述了人类是从自然界中获得自我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自我意识,因为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只能按照本身那个种的尺度进行活动。而由于自我意识存在,人不但能以任何种的尺度进行实践,而且可以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外在对象,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实践。这说明,人类来自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界,人能够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按照内在尺度来改造自然,首先表现为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
3.人类与自然具有一体性关系
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当人类通过劳动作用于自身之外的自然界,并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的自然属性,在这种创造性劳动中,人类使自身的自然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按自己的标准来改造自然界。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自然界的反作用。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既是受自身控制,还受自然规律制约,人类活动如果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肆意作出破坏自然的行为,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强调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9]325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是马克思探究人的类本质的理论起点,科学分析了人的自然本质和自然界人的本质的概念区别,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成为未来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理想社会的思想基础。在这种社会里,“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9]301。这明确表明,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把人类的角色从自然共同体的征服者转换成自然共同体的普通成员,在这个共同体内不仅要尊重每一个成员,而且要尊重自然共同体本身。由此可见,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一体性关系,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发展的利益,就不能与自然界对立,而应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并将其置于同政治、經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这充分表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已树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确立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标志着我国开始步人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环境立法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环境立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当前,人们为了自身利益往往忽视甚至漠视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为了保护自然环境、避免人们对自然的任性行为,必须进行环境立法,限制人类对自然界破坏性开发利用。社会缺乏完善环境规则和保障规则的法律体系,就不能培育出广大公众的生态文明觉悟,生态环境立法是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法律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制定出维护生态环境文明的具体规则和保障生态文明规则有效实施的法律制度,实现相关政策和政治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是生态环境立法的基本前提,生态环境立法必须在生态化的政治气氛中,坚持生态化的政治体制运行模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觉悟,促进环境状况的逐渐好转和根本改善,真正发挥生态环境法律的应有作用。我国生态环境的科学立法始于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2012年又进行了首次重大修改。目前,我国制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律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充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既反映了人与物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却很少,为了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厉行节约,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利用资源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把人口增长的速度、资源利用的程度和环境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还白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原则,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既要满足当前發展的需要,又要顾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对自然资源进行全过程节约管理,改进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努力增加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有效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不断降低消耗和浪费环境资源的强度。进一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制度改革,引进和吸收先进科学技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能力,把生产利用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大力发展低碳节能产业,确保我国自然资源和能源安全。为此,我们要积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环境安全保护的投入力度,促进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改善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民生改善和发展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当代中国意义重大,而且关系到世界未来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12]52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任何国家和民族绝不能置身于外,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一起打造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秉承平等互利、友好协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愿意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清洁的人类美好家园,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2]525中国政府坚持统筹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既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和谐社会,又树立全球视野,加强生态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美丽世界。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已经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生态环境保护T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明确强调:“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0]212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中国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始终高度重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的多国峰会、国际论坛,以大国协商促进多国合作,不断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会议以及双边和多边协议,已成为提出气候行动的成员国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为关键国家。2015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明确阐述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路径和发展规划,表达了中国将与世界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强决心,“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12]530。与此同时,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肩负起大国应有的责任,认真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些行动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境遇中,中国正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积极借鉴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认真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建设之路,努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2],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3]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9.
[4]徐绍强.华严五教章注解[M].高雄:台湾高雄出版社,1997:1683.
[5]陈士强.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63.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II]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397.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朱凯)
On Xi Jinping's Though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thics
Hu Zhiyuan',Hu Shunvu2
(1.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2.Jili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W in an all-rounrl wav and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people are faced with the severe challenges of environmentaldegrarlation and ecological crisis while enjoying the fruitful results of reform,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At present,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are not only importantethical and moral issues human face. but also major practical issues that China must adrlress. We must takethe Marxist ecological conception as a guide, absorb facto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ethics, and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ntains profoundecological ethics such as the idea of harmonv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ecological humanistic spirit ofcherishing life,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equality of all human beings and the ecological value orientation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tc.,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Maixist ecological views as follows serve as the fundamental guidence for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uman beings come from nature and depend on nature; human andnature have mutual influences and harmonious and unified relationship; nature is the basis of human survivaland development, providing important material guarantees for the continuation of human society; humans,belonging to nature, are the result of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nature: humans must revere nature and mustnot override natur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the core, guided bythe Marxist ecological conception, contemporary China has followerl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today,absorbed the positive elements of China'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ethics, adopted feasible and scientific measures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new era,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st. establish theconcep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legislation abou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provide a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econd, arlvocate the democracy of ecologicalenvironment and improve public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to form a huge joint fo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rd. enhance the government ' s ecological service capabilities anrl promote the system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an institutional basis. Fourth, optimize therlevelopment of national land resources to maintain the effectiv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laying the basicpremis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fth.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cooperation,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create the conclitions for the buiming of acommunity of human with shared ecological future and embark on a unique road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ethics ; Xi Jinping's though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 theoretical basis ;practice logic
收稿日期:2020-01-13
基金項目:2018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20188049);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对策思考及路径选择”(2019zsszsx024)
作者简介:胡志远,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胡顺宇,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