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心理之花,培育德育之果

2020-05-11 06:00孙娜
知识文库 2020年6期
关键词:德育课心理学心理健康

孙娜

中职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学阶段是中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迫切需要我们老师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在这个阶段开展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极为关键。针对德育教育工作,中职班主任需要掌握扎实丰厚的德育教育理论基础,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将心理学与德育完美结合起来, 新时代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道德方面的知识性的教育及良好的行为训练,本人重点论述了中职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现存问题,分析了如何能够打造接地气的课堂。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心灵断乳期,学生心理波动幅度非常大,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提高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决定小麦成穗率和结实率是一个拔节期和一个孕穗期,如果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那么,德育课则是这一关键时期不可或缺的“肥料和养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关键课程,我们的中职德育教育变成了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互联网+时代,中职生们能够接触到的海量的信息,倘若不善于分辨信息质量,很容易养成坏习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打底塑形,我们德育课要给予学生丰厚的文化素养,正确的三观教育和信仰价值,注入新时代新鲜的活的思想,才能让中职生在关键时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人生的节节壮、步步高。德育教育工作是中职班主任的重中之重,班主任担任一些日常工作规范外,还要跟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德育课和心理课为主阵地,以课堂为载体,通过微电影、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班主任工作,小视频、、故事汇,还有实践教学等新颖方式,都可以让德育课“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引导学生信任自己,实现自己的双重身份,过好自己的人生,更要引领学生过好他们自己的人生。

1 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15-18岁的中职生,思想不成熟,容易冲动,自制力比较差,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大多数学生比较浮躁,厌学心理比较严重,成绩普遍较低,自我认知能力比较低。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力度,现代化社会提倡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要注重对心理学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学会学习和认识自我,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改变受教育者的认知和知识结构,培养健全的性格和优秀的品质。使学生对德育信息能更容易理解与感知提高生活幸福感,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以乐观、积极、希望等正能量人生观去面对现在、未来所发生的积极或是消极的事情。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在中职生德育课堂中引进心理学,让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形象重新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引导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使其回到正常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可以用积极、良好、全面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和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

2 新时期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途径

2.1 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教育好学生和读懂学生从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始,中职生正处于渴望独立、自我意识不断提升的时期,自控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同时不认可和不接納自己,升学的挫败感让自己失去信心,对升学感到无望,自暴自弃。缺乏良好健康的家庭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后,城镇化大潮席卷全国。大批青年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他们把孩子留给了在老家的父母或亲人抚养。父母陪伴的长时间缺失,他们往往变得孤僻、自卑而敏感。重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一些常见的学生问题(诸如:网 瘾、过度叛逆、青春期问题、孤僻、自闭、暴力行为、等),快速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变化的规律,使班主任能够透过行为看本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行为,迅速识别行为背后的真正成因,并采取有效策略。用真爱温暖学生内心,培养爱、激发爱、传播爱,

2.2 打造全方位、良好、全面的德育环境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德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德育的教育效果,因此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德育环境,德育才能有更好的德育发展效果。

新时期各种多元化思想涌现,中职生思想不成熟,非常容易模仿,务必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双管齐下,构建健康、全面的德育环境。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所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股良好的道德风范,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德育氛围,会更加有利于德育的健康发展。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有良好品德的教师一定能影响一群人,一个好的学校。好的教师就像一束光,既照亮了自己,又用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让学生由内而外的向他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是孩子的启蒙阶段。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三条道路:自我学习,同伴合作,专家引领。专家引领的专家既包含教师,也包含家长。孩子在学习时,家长既不要去唱歌、跳舞,更不要去监督孩子学习,而是和孩子一起学习。

时下流行一句话: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家庭氛围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只有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努力,构建德育大环境,才能促进德育大发展。

2.3 运用心理学知识,重视学科课堂教学参透,实现课堂与时俱进。

传统的德育课堂比较枯燥,干巴巴,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只有触动心灵的课才是成功的课。德育课只有情真意切,才能入脑入心入身。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在课堂中加入心理活动和小测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与兴趣,更好的认识与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脾气,及对未来职业的职业规划,同时遇到学生情绪郁闷的情况下,采用常用的合理宣泄法、疏导法、角色体验法、认知调节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双赢,实现了学生价值观与成就感的统一,丰富了德育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德育课堂的活力。同时要旗帜鲜明地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培养人,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艺术,咱做德育的更要与时俱进,德育课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艺术和魅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心喜爱、真情投入,真正融入。

时代在变迁,经济在发展,竞争不断加剧,作为一名德育教师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综合各个学科知识为我所用,综上所述,在班主任工作中引入心理学视角,让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发挥更细致、更深入的社会服务功能,帮助教育找到更合理、更健康、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协同实现育德、育人、育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心育德,以德育心,提高中职生的道德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课心理学心理健康
“没有用”的心理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