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摘 要]东北地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3%,土地肥沃、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农业对外开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辽宁为例,农业在出口创汇能力、引资主体组织化程度、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对纷繁复杂环境的认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制约着辽宁对外开放的水平。本文立足于上述问题,就“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构建辽宁农业对外合作新领域、新模式、新机制以及新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思考,以期推动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农业对外开放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辽宁;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9)04—080—05
“一带一路”建设是东北地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战略布局,开展国际间的农业交流与合作,也是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然要求。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并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省,位于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与邻近的俄罗斯、韩国、日本、蒙古、朝鲜等国有着天然的合作优势,应积极发挥其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一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辽宁农业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一)农产品出口保持增速。
农产品出口产业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根据沈阳海关统计数字,2018年辽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3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占辽宁货物出口贸易总值3214.9亿元人民币的10.55%。截至2018年,通过“公司+基地+出口标准+品牌+市场”模式建成的国际农产品示范区28个,数量排名稳居全国前列;省级以上农产品示范区16个,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日趋标准化、集群化。涵盖了林业、畜牧业、水产、种植四大类50余个品种,出口农产品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1]。目前,辽宁的杂粮杂豆出口量为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5%以上;群带菜、杂色蛤、大米等出口量位居全国榜首;禽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出口量也名列全国前列。产品远销到美洲、欧洲、非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示范区出口的农产品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国外通报率为零。
(二)辽宁农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下,辽宁的农业对外投资和经贸合作取得长足的发展,农业企业正在稳步地开拓国际市场。截至2017年年底,辽宁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协议投资总额6.39亿美元,辽宁投资额4.98亿美元,累计核准和备案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75家。辽宁在加拿大、美国、韩国启动了境外展示中心。其中,在加拿大的农产品展示中心为国家级展示中心。辽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2016年12月8日,沈阳成立了辽宁省农产品进出口协会,其下的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为企业创建了农产品海外仓。按照东盟农业合作框架,辽宁农产品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诸多企业在泰国和马来西亚设立了“辽宁农产品贸易代表处”,开展农产品贸易直接对接,打开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窗口,推动了辽宁农业与境外市场的互融互通。例如,辽宁省最大的苹果出口企业营口富达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设立了辽南果蔬出口贸易驻伊尔库茨克办事处,并注册了伊尔库特有限责任公司,在西伯利亚地区多个城市设有分销机构。向二十多个非洲国家输送农业专家和农业科技人员。遵循市场规律,由政府搭桥创办各种形式展销会和推介会。例如2018年11月9日在大连举办的第五届辽宁出口食品农产品展示洽谈会上,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纷纷与辽宁多家企业签订了60多种农产品的采购订单和经贸合作意向,贸易总额高达7500多万美元。极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出口工作的发展,为农产品出口拓宽了供给渠道,为农产品从辽宁推向世界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对外投资合作项目上,辽宁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对菲律宾、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进行了饲料投资合作项目。东方渔业(大连)有限公司投资4.84亿美元与俄罗斯企业共同开发俄罗斯滨海边疆区2万公顷海域[2]。
(三)运输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辽宁现已形成多式联运、便利畅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辽宁港口方面,拥有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前十的大连港和营口港两个重要的枢纽港。目前在以大连港和营口港为基础整合辽宁沿海港口的基础上,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勇立潮头。铁路方面,中欧班列(辽宁)集疏能力不断提高,给辽宁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辽满欧” “辽蒙欧” “辽海欧”三大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形成了海陆联运,打开了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极大的增强了中欧班列的影响力。航空方面,辽宁省内共有9座民用航空机场,其中作为东北地区航空运输枢纽的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我国一级干线机场。作为国家八大航空枢纽之一,拥有二十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通航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而东北三省年客流吞吐量第一的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现已成为国家一级民用国际机场,是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之一。辽宁凭借“海铁空”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优势,共同开创辽宁交通运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现了全球贸易的融合。
二、“一帶一路”建设背景下辽宁农业对外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辽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能力有待提升
辽宁的农产品出口虽然保持增速,但是出口方面创汇的能力同国内其他省份相比,在出口贸易额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根据中国商务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5月,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300.0亿美元,辽宁列居第五位,200,072.0万美元;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山东675,698.1万美元;广东383,049.1万美元;福建376,808.8万美元;浙江223,365.0万美元。相比而言,山东省的出口创汇值是辽宁的3.38倍。虽然辽宁出口金额位居全国前五,但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属于初级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精深加工的农产品在出口创汇总值中所占比例较低 ,农产品出口的种类、数量、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辽宁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较弱,难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二)辽宁农业引资主体的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辽宁农村大部分还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水平落后,经济实力较弱,与国外的农业企业合资合作在组织形式上不匹配,会造成管理和运作方面的障碍,影响了与外商的项目合作。辽宁“走出去”的农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规模档次不高、能力较弱。大多数投资项目仍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低端,加工能力不足,仓储冷链运输和国际贸易的掌控能力不强,没有形成一套健全有效的产业配套集群[3]。同时辽宁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对投资国政治经济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难以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上进行国际农业产能合作。
(三)辽宁农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辽宁农业“走出去”需要政府层面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辽宁农业与国际农业合作统筹协调,确保“走出去”之后继续发展。政府缺乏有力的政策导向,农业龙头企业在出口基地规模标准化建设方面基本上还处于企业为主体的自发性状态,在开拓市场方面投入跟不上,没有充分发挥辽宁的区位优势,缺少政府的引导扶持投入,限制了国际市场份额的发展,制约了辽宁农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辽宁农业合作项目大都受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建设投资期长,亟需政府制定不同部门的工作协调交流机制来指导和服务协调企业的境外投资,确保农业企业也能享受到国内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完善招商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调动农业企业积极性,创新农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间农业企业合资合作的手段,提高境外投融资的便利化。
(四 )辽宁农业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的认识有待增强
国际贸易环境复杂,抑制了辽宁农业对外开放合资合作的速度。近年来各种贸易壁垒、关税壁垒、倾销、反倾销等的贸易摩擦进入高峰期,极大地限制了辽宁农业对外开放,压制了辽宁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阻碍了农产品交易的国际化之路。
三、“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构建辽宁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思考
(一)扩大农业合作的资源,构建辽宁农业对外合作的新领域
辽宁农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产品丰裕。优化辽宁农产品贸易结构,结合辽宁区位资源环境优势,瞄准国际市场需求,从高数量向高质量转变,从一般农产品向优质特色农产品转变。除了进行农产品贸易的合作,还要进行农业技术的合作。鼓励辽宁农业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研发新型种植技术、新型生产技术、新型加工技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加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拉动国内农产品销售。辽宁要充分发掘名优特的农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以沈阳辽中区果蔬出口示范区、大连旅顺口群带菜出口示范区、大连瓦房店市辣根出口示范区、丹东宽甸县食用菌出口示范区、铁岭西丰县鹿产品出口示范区、朝阳喀左县杂粮出口示范区等为重点,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的知名度。创新培育品牌、树立品牌形象,通过支持农业企业进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完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二)创新农业合作的方式,构建辽宁农业对外合作的新模式
创新农业投资合作模式,提升辽宁农业快速融入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水平。通过合资建厂、整合产业链条等多种合作方式,扩大农业合作的范围。让“走出去”的农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实现集群式发展,完善链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满足境外贸易需求。通过农业示范区与境外企业合作建设,为农业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引领农业主体参与全球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产品贸易建设,通过对境外企业农业投资合作的统筹把控,打造产业聚集融合平台。引导辽宁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国外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企业采取投资、并购的方式,提升合作档次,参与全球农业市场的竞争,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而中小微农业企业则可融入大型企业建设示范合作园区,跟大型企业产业链做好对接,带动辽宁农业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与服务机制、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创新农产品贸易手段,把农业投资同农业贸易相结合,鼓励借助互联网手段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国际化农产品交流平台,通过“网上丝绸之路”让辽宁农产品进入到更多国家的市场。借助WTO、G20等国际合作平台,以更加主动、开放的姿态与更多国家广泛开展合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现代化的治理机制建设,主动推进和完善世界农业经贸规则的制定,确保国际农业生产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更加公平合理,为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治理机制建设贡献辽宁智慧。
(三)增强政府扶持的力度,构建辽宁农业对外合作的新机制
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费优惠、开拓国际市场补贴等外贸扶持政策,鼓励涉农生产性企业扩大出口,在企业研发、技改、产业升级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重点农业企业“走出去”项目通过贴息、资金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培育扶持农业对外合作项目。政府层面应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鼓励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4]。可通过从财政资金的统筹安排上,建立辽宁农业对外投资专项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出口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政策为辽宁农业产能转向国外提供便利畅通的路径。通过简化金融机构审批手续协助企业完成投融资,倡导多元化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走出去”的农业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提高农业企业在境外的竞争力。通过人才战略,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懂经营管理又有农技知识,既懂贸易谈判又会流利外语的全面型国际农业合作人才,实现国际合作人才供需对接。
(四)降低国际风险的干扰,构建辽宁农业对外合作的新环境
以辽宁全面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创建对外合作的优良环境。加强辽宁农业对外宣传的力度,积极塑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进行准确、全面的宣传推介,及时纠正国际舆论的误解和偏见,增进海外投资者对辽宁农业的可信度和未来贸易合作的信心。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粮农领域加强沟通与协调,就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达成共识,与国外农业企业共同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农业贸易新秩序,营造全球农业发展持续稳定的国际环境。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农业合作策略。如与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以进行原料加工为主;而与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合作,要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以精细化种植加工为主;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则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把控外资准入制度和安全监管机制,明确辽宁引入外资的领域、行业、方式和政策。规范外商投资行为,增强辽宁农业利用外资的水平。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实行辽宁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农产品交易的国际化,带动了辽宁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辽宁农业更加广阔的对外环境发展。通过国际间的农业合资合作,增大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额,带动了东北三省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辽宁农业“走出去”,使得辽宁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了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农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武建.辽宁省食品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装备,2017(10):79-80.
[2]大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ww.dl.gov.cn.
[3]苗洁.河南农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J].中共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5):85-88.
[4]辽宁省商务厅[EB/OL].http://swt.ln.gov.cn.
责任编辑 韩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