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萍 程 智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43006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精神,促进湖北省托育早教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0-3岁托育早教的需求,同时,为了实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十三五”规划关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从满足3-6岁学前教育阶段延伸到0-3岁婴幼儿阶段,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一体化培养,结合学校早期教育专业申报工作,特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对管理者调研,了解湖北省部分地区托育早教机构发展现状、教师需求情况、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对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愿望;通过对部分托育早教机构的家长进行调研,了解家长对托育早教机构服务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对科学育儿知识的需求以及托育早教机构教师的专业诉求,同时,还了解婴幼儿对托育早教机构及其教师的喜爱状况。综合以上调研,了解湖北省托育早教行业对早教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从而为我院高职早期教育专业申报提供依据,也为后续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湖北省武汉市(武钢珈因早教、莫瑞迪光谷托育中心、佳诺托育中心、武胜路亲亲袋鼠国际早教及俏皮妈咪月子会所),咸宁地区(托育早教黄色大象儿童之家、恩吉拉早教、熊宝园早教中心),宜昌地区(萌萌语儿童成长中心、贝乐婴幼儿成长中心),黄冈地区(黄冈迪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附属早教中心、红安安吉尔幼儿园托班学前),潜江地区(恩学园)等13所托育早教机构管理者各1位。
从以上13个机构中,每所机构选取婴幼儿家长10位,共130位。
根据本调研需要,编制《湖北省托育早教机构教师需求情况调查》及《湖北省托育早教机构家长需求情况调查》两份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电子转换,发放调查问卷。
在上述13所机构中,有一所机构有三位负责人进群,因此管理版中只计1人。按照15位进群,发放管理人员15份问卷,回收11份问卷,11份问卷皆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位73.33%。家长问卷按照每所机构发放10份,共发放家长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2%。
4.1.1 基本情况
参与此项调研的托育早教机构共11所,来自武汉、咸宁、宜昌、黄冈、潜江等五个地区(见表1)。其中亲子教育机构3所,托育中心3所,托育早教4所,月子会所1所。
表1 湖北部分地区早期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机构比例(管理版)
托育早教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所在位置:城市8所(72.73%),县城2所(18.18%),乡镇1所(9.09%)(参表2)。机构占地面积800m2以上的7所(63.63%),400-800m23所(27.27%),400m2及以下1所(9.09%)。有户外活动场所的7所(63.64%),无户外活动场所的4所(36.36%)。距离本机构300m以内有同类机构的8所(72.72%),其中,有4所机构附近有2所,4所机构附近有1所。附近没有同类机构的3所(27.27%)。
表2 湖北部分地区早期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机构类型(管理版)
4.1.2 结果与分析
(1)教职工人数、幼儿数及费用情况
教职工人数。10所机构教职工总数210人,保健员15人,会计9人,其他86人。专业教师101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64人,早教专业教师35人。专业教师占总人数48.10%,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占63.36%,早期教育专业教师占34.65%。10所机构目前师资缺口共23人,平均每所机构缺教师2-3人。其中有一所机构,教职工总数48人,而在专业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及早期教育专业教师三栏中均填写“0”,另有3位保健员、2位会计,其他一栏中为“43人”。这是教职工人员最多的一家机构,而其专业教师人数为“0”,相当于没有一位真正的专业人士在办托育早教。
幼儿人数。早教机构5所,共有会员(婴幼儿人)数510人,平均每所102人。托育机构6所,共有婴幼儿262人,平均每个机构44人;共有班级22个,平均每个机构3个班级。同时开办托育早教机构8所。其中,早教会员共583人,平均每所73人;托育机构婴幼儿485人,平均每所机构61人;托育班额共39个,平均每所4个班。
付费方式。主要有四种:月卡、季卡、半年卡和年卡。其中,半年卡最多,8所机构(72.73%)家长使用半年卡。其余卡、季卡和年卡各有1所(9.09%)。以上11家机构中,早教机构收费最高260元/课时,最低为38/课时,平均课时费为90.20元/课时。托育机构收费最高为6000元/月,最低为1200元/月,平均为2457.27元/月。
(2)周边居民托育早教需求意愿
在“周边居民对托育早教需求意愿”调查中发现,近20%(18.18%)家长表现为意愿强烈,72.73%认为一般。早教市场需要培养,早教观念需要引导和更新。托育早教负责人认为,周边居民对科学育儿知识有需求,按平均综合得分排序分别为:儿童营养与健康(5.56)、婴幼儿教育方法(5.27)、儿童疾病与预防(5.09)、儿童心理与发展特点(3.82)、孕期指导(2.73)及有特殊需求儿童的早期识别与帮助(2.00)等。
(3)机构负责人的需求及愿望
在托育早教机构“目前最大的需求”问题中(单选),选项分别为“生源”(45.45%)、“专业师资”(27.27%)、“场地”(18.18%)及“资金”(9.09%)。
对开放性问题“贵机构面临的最大困难”的回答,涉及到政策支持、专业教师、家长生源、品牌宣传、户外活动场地等方面。其中,涉及专业教师占总问题量的37.5%,主要包括缺少专业托育教师及早期教育工作人员,专业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人员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等棘手问题。
对开放性问题“贵机构对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或愿望”问题的回答,100%的意见提到了对早期教育专业的要求及具体要求。发出“专业”“专业”的呼吁!“希望开设0-3早期教育专业”;希望教师“懂得专业知识,注重师德培养”;“能针对0-6岁婴幼儿年龄特点开展高质量的生活教养与教学等活动,善于沟通,善于运用教育类电子媒介辅助工具,心里素质良好,情绪稳定,勤学善思”;“懂得婴幼儿脑部发育,懂蒙氏教育”;“在0-3岁婴幼儿托育早教培养过程中,多和实际操作挂钩,多了解现在的发展状况”;“学成以后能到我们这样的小地方来”……
4.2.1 基本情况
参与此次调研的家长人数主要来自武汉69人(50%)、咸宁26人(18.84%)、宜昌21人(15.22%)、黄冈18人(13.04)、潜江1人(0.72%)及其他地区3人(2.17%,有跨省区及地区开办的机构),家长共计138人。(见表3)
表3 湖北托育早教机构家长所在地区调研机构(家长版)
婴幼儿就读机构类型主要有亲子教育62人(44.93%)、托育中心14人(10.14%),早教托育45人(32.61%)及月子会所1人(0.72%)。(见表4)
表4 湖北婴幼儿就读托育早教机构类型(家长版)
4.2.2 结果与分析
(1)家长基本信息
孩子的主要照顾者排前三位的分别为母亲89人(6449%)、奶奶25人(18.12%)和外婆11人(7.97%)。孩子父亲学历大专及以上人数107人(77.54%),其中,本科及以上74人(53.63%);母亲学历大专及以上110人(79.72%),其中本科及以上63人(45.66%)。可以看出,学历越高越重视托育早教。
(2)家长及幼儿满意度
数据显示,94.2%的家庭附近有托育早教机构。其中,托育机构离家庭的距离,300m以内21人(15.22%),500m以内的45人(32.61%),500-1500米的59人(42.76%),1500m及以上的34人(24.64%)。可见,75.37%的家庭距托育早教机构在1500m以内。
家长对托育早教机构离家距离较满意和很满意的共99人(71.74%);对托育早教机构服务“较满意”和“很满意”的合计114人(82.61%)。
对孩子参与托育早教机构收费较满意和很满意的共80人(57.97%),一般的54人(39.13%),“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2人(2.90%)。87.68%(121人)的家长认为托育早教收费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家长对托育早教机构开展的活动的度评价,按频次分析渐次为亲子活动(116人,84.06%)、专业报告会或讲座(43人,31.16%)、家长座谈会或讨论会(28,20.29%)、建立家园联系册(27人,19.57%)、家访或入户指导(19人,13.77%),最后为利用网络或发放材料(17人,12.32%)。家长们希望多开展此类活动。
另外,在对“您的孩子喜欢托育早教机构吗?”问题的回答,“较喜欢”和“很喜欢”共120人(86.95%),“一般”17人(12.32%),“很不喜欢”1人(0.72%)。在对“您的孩子喜欢托育早教机构的老师吗?”问题的回答,“较喜欢”和“很喜欢”共121人(87.68%),“一般”17人(12.32%),“较不喜欢”和“很不喜欢”的没有。
从总体数据来看,孩子对早教机构(86.95%),特别是对早教机构老师的满意度是最高的(87.68%);家长对托育早教机构开展的“亲子活动”满意度为84.06%;对托育早教机构服务满意度为82.61%(该题在问卷设计中进行重复设计,另一数据为82.60%,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对托育早教机构离家距离满意度为71.74%;对托育早教机构收费的满意度为57.97%,在所有设计项目中最低,但87.68%的家长认为收费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从家长满意度及孩子的喜好程度可以看出,家长和孩子托育早教机构的需求和依赖。
(3)家长需求
问卷设置了唯一一道开放性问题“您对托育早教机构以及老师有什么需求?”对这个问题,家长主要从管理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首先,希望加强管理力度。需要加强权威的、专业的上级部门进行管理,出台统一标准,使价格更趋利民,普惠群众。改善托育早教硬件设施。在托育早教方面,“百年如一日,继续保持。”
其次,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在提出的13条建议中,有8条(61.54%)是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如“教师要专业,要越来越优秀”;“教师要耐心关怀,爱心满满,在婴幼儿保育方面做得更仔细”;“教师要专业育儿知识丰富,给孩子上课时语言要生动有趣些”;“要关注婴幼儿的心理健康”等等。
4.3.1 落实政策,加强管理
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托育早教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定了相关标准,各地也在积极推动执行。需要各机构负责人及教师加强学习,认真领会并积极推进。要理顺市场,规范管理,合理收费,进一步改善机构设施,尽力满足家长的诉求,更好地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
4.3.2 开设早教专业,加快培养
各机构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专业教师问题,诸如早期教育师资极度匮乏(平均每个机构缺少2-3人,有的大型托育早教机构教职工总数达48人,却无一位早期教育专业教师,哪怕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没有),专业化程度严重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等等。为了缓解这些问题,需要师范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尽快开设早期教育专业,利用现有的资源及师资优势,抓紧培养早期教育专业教师,以缓解市场师资缺口的压力。早期教育专业设置已不可等闲视之。
4.3.3 着力培训,提升素养
针对现有托育早教机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高校或高职院校学前学院可以在加强正规专业化培养的同时,开设定期的系统培训或不定期的专题培训,汲取国外先进的托育早教理念和经验,引导和培养国内托育早教市场,提升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