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的县域产业升级研究
——以江苏省海门市为例

2020-05-11 03:22:16成青青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海门价值链县域

成青青

(中共海门市委党校 江苏 海门:226100)

0 引言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动全球产业竞争由产品分工、产品生产向全球价值链各环节转变。而经济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价值链造成严重冲击,各种多边合作协议在贸易、产业和金融等不同层面促进全球的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世界正处于一个转折点,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前景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强,全球价值链增长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中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走势和融入,使得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选择合适的产业升级方式和路径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功能和作用。在重新审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县域经济肩负着产业升级的重任。海门市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加快了产业升级步伐。2018年,海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9亿元,同比增长8.0%,获评“江苏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县(市、区)”和“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但要清楚认识到,不同县域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千差万别,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也有很大差异,必须立足自身的县域特点和优势,确立产业升级的战略取向。

1 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基本内涵

事实上,全球价值链(GVC)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的产物,无论哪个国家想在当前世界经济中更快地发展,都必须重视和研究全球价值链,用以指导经济的发展。

价值链大致可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三个环节。在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中,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的附加值最低。由于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处在价值链的高端,因而获得的收益较高;而加工生产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因而获得的收益较低。

早期的产业升级理论主要停留在产业间升级层面,即通过将产业划分为低利润、低技术的低端产业和高利润、高技术的高端产业来定义产业升级现象[1]。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递进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升级也是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和盈利空间更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和价值链环节攀升[2]。

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既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嵌入方式来看,是指产业沿着价值链阶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攀升。从技术标准来看,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全球价值链上的各种标准,致力于提高自身技术与市场进入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从治理模式来看,是指产业升级从层级型价值链治理向市场型价值链治理转换。

本文研究认为,县域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要避免孤立、封闭地产业运行,用世界眼光审视价值链对产业升级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一体化发展。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有机组合,提升价值链的技术创新能力,促使产业从中低端化不断迈向中高端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海门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总体态势

海门隶属于我国最早的十四座沿海开放城市——南通市,通过扩大外贸,承接大量外商投资等,获得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历史机遇,加快了产业升级步伐。

2.1 海门对外贸易发展较快,但增速表现明显回落

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在“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指引下,利用全球价值链嵌入来实现国际贸易收益并倒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3]。改革开放以来,海门外向型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好态势。据资料介绍,1995年,海门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只有0.86亿美元,规模很小,到2017年已达到了50.78亿美元。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8年,海门的外贸依存度在前三年是逐年提升,2018年出现回落,由2017年30.42%回落到16.19%。横向比较,2018年,海门与苏南发达的昆山155.85%、常熟70.51%相比,差距较大;与南通市内的启东18.28%、如东42.42%相比,也有落差;只比海安高3.87个百分点。

2.2 海门外经合作总体平稳,但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纵向比较,海门外经依存度在逐年提升,表明外经合作总体平稳。数据显示,海门外经依存度由2015年的2.59%提升到2018年的4.85%。横向比较,2018年,海门与苏南发达的昆山7.33%、常熟的7.24%相比,海门外经依存度有较大差距。与南通市内的启东、如东、海安相比,海门分别高出0.24、1.53和0.11个百分点。不管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海门的外经依存度总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3 海门经济体量不断增大,但产业结构亟需改善

海门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是南通全市率先进入GDP“千亿俱乐部”的县市区。由表1可知,2018年海门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9亿元,占南通全市的14.82%,增速比南通高0.8个百分点,人均GDP高于南通全市22638元,一产、二产、三产增速均高于江苏全省和南通全市的平均水平,这为海门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海门经济体量虽然不断增大,但产业结构亟待改善。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海门重任在肩。

表1 2018年海门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2018年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计算

2.4 海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二、三次产业比例略低于理论预期值

产业结构的状态,对融入全球价值链优化产业升级能力最为关键。由表2纵向比较,海门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5.7∶51.5∶42.8转变为2018年的4.7∶48.8∶46.5,一产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三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相符。与南通其他五县市区横向比较,2018年海门一产只高于通州0.1个百分点,低于其它四个县市;二产只低于通州0.2个百分点,高于其它四个县市,三产只低于海安0.1个百分点,高于其他四个县市区,表明海门的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改善和优化。

资料介绍,2015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南通于2016年得到了实现。反观海门,2018年,海门的产业结构还处在“二三一”状态。根据产业经济理论,海门的二、三次产业比例略低于理论预期值,需要在未来几年加以适度调整,以适应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的需要。

表2 2014年~2018年海门与南通五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 根据《2018年南通统计年鉴》、2018年相关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2.5 海门R&D经费投入强度逐年增加,但低于南通全市平均水平

由图1来看,海门从2014年至2018年的五年间,海门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40上升到2.66,逐年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从全国、省、市层面纵向分析,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18年,全国为2.18,江苏为2.64,南通为2.70。相比较,海门为2.66,虽高于全国0.48个百分点,高于江苏全省0.02个百分点,但低于南通全市0.04个百分点。海门与南通的其他五个县市区相比,2018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虽高于启东、如东、如皋,但低于通州、海安。

资料来源:根据《2018年海门市统计年鉴》、2018年海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图1 2014~2018年海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2.6 海门增长动力不断实现转换,但新动能增长步伐还不快

由图2看出,2018年海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56.2%,装备制造业占51.7%,新兴产业占36.1%。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855.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0.1%。

海门在实现增长动力转换的同时,新动能增长还需不断探索和努力。资料显示,2018年,在海门全市272家工业骨干企业中,应税销售负增长的达到80家,占29.41%,这对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带来不利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2018年度海门市工业经济概览》整理图2 2018年海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3 基于海门实践的方向性启示和路径

3.1 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与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产业升级成正相关,必须要形成多元化外贸和外经格局,不断提升外贸和外资依存度

经济全球化时代,本地企业要积极通过贸易性或产业性等渠道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以助推规模扩张,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规模经济[4]。研究表明,外贸和外资依存度的高低,是反映县域经济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深浅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来测定。外贸依存度是县域经济进出口总额与GDP总量之比,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县域经济嵌入全球价值链越深。因为,以贸易性嵌入全球价值链,既可获得国际采购定单,进行生产加工出口,又可获得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助推经济不断迈向中高端。外资依存度是县域经济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外资依存度越高,表明县域经济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度越深。通过实际利用外资,兴办独资或合资生产企业,可从中获得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机会。因此,一要形成多元化外贸格局。对外贸易是推动全球价值链不断拓展的主渠道。县域经济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外贸进出口,形成多元化的外贸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要确立“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摆脱发展惯性、告别路径依赖。二要打造多元化利用外资渠道。县域经济要加大技术引进和中外合作和合资等力度,打造多元化的利用外资渠道,为融入全球价值链铺平道路。三是“走出去”,搞好境外投资。全球价值链延伸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国际投资迅猛发展。数据显示,海门境外投资项目2015年8个,2016年18个,2017年10个。海门在这几年中,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都在1.3~1.4亿美元之间。

3.2 价值链在时空和逻辑关系上的不同,其应用模式也相差各异,必须依据县域资源禀赋的不同,确立产业升级的战略取向

县域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需要结合县域发展实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不同的县域、不同的产业,其产业升级方向和路径侧重也是各不相同的,主要模式:一是外生增长型,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二是外需导向型,主要依靠国际市场;三是内需导向型,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四是内生增长型,专业市场与生产体系互动增长。

2019年7月,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中国百强县”榜单。从经济实力来看,百强县之间也存在不小差距,第一名的昆山市,2018年实现GDP达到383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7.89亿元;第100名的昌吉市是406.25亿元,2018年1至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9.67亿元,两者相差近10倍。相对全国近两千个县域来说,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县域经济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产业升级,不能搞“一刀切”和“齐步走”,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产业升级,必须依据自身要素禀赋优势进行分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二是政府组织经济活动,推动产业升级,必须因地制宜,实行分类引导、分类指导、分类考核,摸清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比如经济基础、人才资源、技术支撑等,扬长避短。三是必须立足不同县域承载的地域功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定位,明确自身产业升级的战略取向。海门拥有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三重战略叠加优势,发挥这一优势,海门要扬海门先进制造业之长,扬通江达海之长,扬协调发展之长。

3.3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能促进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进入良性通道,必须构建服务型制造体系,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

2018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19%、40.65%和52.16%;而美国为0.8%、18.6%和80.6%。在三大产业中,美国第三产业的总量具有绝对领先优势,是我国的2.33倍。目前海门的三次产业结构还处在“二三一”阶段,要通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一要构建起服务型制造体系,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一方面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另一方面制造业不断向服务经济转型,提升服务业占总收入的比例。二要强化产业关联培育。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以互相关联、互相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产业关联可以利用投入产出表资料计算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感应度系数[5]。要充分考虑产业向后关联引起其下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产业向前关联引起其上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可能;产业环向关联和其他产业相互发展的作用效应,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转移。三要深化价值链条延伸。要将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更多地加入到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中,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对于处于同一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要利用服务业特有的设计、研发、销售渠道和管理等各方面优势,强化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

3.4 县域经济要借助区域价值链,将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置身于全球价值链中考察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是区域价值链的集中反映,是产业链更加完善、企业间协同联系更加紧密的经济组织活动。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应对当前全球价值链演变的有效之策。一要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将全球价值链置身于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考察,目的是以全球视角将区域产业集群更好地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中去,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升级;二要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实行产业集群升级,要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价值增值[6]。在不断变化的全球价值链治理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要与全球其他经济行为保持沟通,始终处在同一层面上,使两者在同一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不同价值链之间互动。三要利用自身产业集群的特性,顺应全球价值链增长的大趋势,并在价值链中发现某些价值间的关系,然后加以利用,创造、保持和发掘更多的价值;四要通过改变自身所处的价值链的位置来改变价值活动间的关系,带动效率和成本的改变,实现产业集群能级的提升,从根本上获取更高的价值能力,增强竞争优势。

3.5 向全球价值链两端延伸,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必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产业升级赋能

产业升级不仅仅是从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更是产业内的生产链段的延长,从低附加值链段转向高附加值链段[7]。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大部分利润集中在研发、品牌和销售环节,这些环节进入壁垒高,可获得的利润也高。一要向全球价值链两端的研发、品牌和营销环节延伸。要从产品上游原料供应、设计,中游加工、制作,下游营销、服务等各个价值链环节实行有效衔接,并使每个环节都能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特别要提高原创设计研发水平。研究表明,75%以上的产品制造成本和大多数产品生命周期特征都在设计阶段确定。二要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的大小,既反映地区创新程度的强弱,又反映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能力的高低。2018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8%,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而2015年韩国4.23%、日本3.29%、德国2.93%、美国2.79%,相比之下,我国有明显不足。国际上一般认为,技术研发资金占销售额的1%的企业很难生存,占2%的可以维持,占5%的才有竞争力。三要重视高端要素集聚。人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供给要素,目前世界各国的竞争战略也都集中在培育这些要素上。要催生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技能型、知识型员工队伍。要加大力度打造领军企业,培育一批能主导产业价值链的“链主型”企业。四要拓展“智能+”,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最关键的因素是技术创新和技术优势。在这方面,县域经济要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加快创建智能车间、积极实施智能工厂、切实打造智能产业园等,加速企业“智变”。

4 结论

全球价值链增长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全球价值链的增长,而经济逆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价值链造成严重冲击。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乏力,市场震荡加剧,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因素增强。

在此背景下县域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就是要避免孤立、封闭地运行,用世界眼光审视价值链对产业升级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一体化发展。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有机组合,提升价值链的技术创新能力,促使产业从中低端化不断迈向中高端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海门价值链县域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上海包装(2019年4期)2019-08-30 03:52:56
海门赞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30
海门打开
黄河之声(2017年20期)2017-12-27 15:51:59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6
海门农民为何能够增产又增收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