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体制发展历程与改革方向

2020-05-10 03:02赵玉红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辽宁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第二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1年,由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两个重点领域着重论述经济体制改革的脉络和特征,依循历史发展得出辽宁经济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市场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4-005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辽宁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国家政策的框架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主线就是所有制结构改革和市场体系构建。改革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总体上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是从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加快的,此时辽宁经济的典型特征是国有经济比重高和计划经济基础深厚。在这样的初始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围绕所有制和市场体系这两个方面不断深化,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逐渐明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一、辽宁经济体制发展的历程

(一)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薄弱,而且面临发达国家的贸易封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选择了独立自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对农业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到1956年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成为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并在这种所有制基础上全面建立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此后一直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实行的都是以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辽宁当时作为这一制度的执行者,由于资源禀赋和历史基础的原因,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和原材料基地,这种体制对辽宁经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中央直属工业企业是辽宁工业经济主体,从部门到地方全面实行计划管理,统购包销制度大面积实行,这种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工业化建设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辽宁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在这一时期形成,工业化水平比较高,重工业在全省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物质技术基础比较雄厚,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多,1949—1980年国家对辽宁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469亿元,平均每个工人技术装备水平在全国居第一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居全国第二位。汽车、电子以及一些轻工业部门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包括主导部门、配套和服务部门以及基础设施在内的综合经济体。此外辽宁在此期间还输出大批设备、人才和工业原材料。1952—1980年辽宁向国家上缴利税1335亿元,对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探索,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稳定发展。但总的来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僵化,一定程度上阻碍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基础薄弱,而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辽宁经济发展积累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能源、交通等先行部门发展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许多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只能发挥70%—80%,20世紀80年代由于发电量、铁路运力等不能完全保证,许多企业限产。在“一五”“二五”期间建成的企业技术设备老化,亟待技术更新改造,老工业基地建成后积累不足,对后续提升改造考虑不足,80年代初期辽宁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只剩下60%,50年代以前的设备占了60%,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生产体制,生产的统一经营、流通的统购统销和户籍管理的城乡分割,使农业同工业一样纳入了计划体制管理范围。由于激励不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到了严重挫伤,导致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农业生产开始处于停滞状态。辽宁当时农业基础很薄弱,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所提供的商品粮不能满足城市需要,是全国重点缺粮大省,每年都要依靠国家调入弥补粮食缺口,蔬菜和副食品的供给结构单一。农村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基本以农业为主,1978年辽宁农村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仅为31.2%,88%的农村劳动力在从事传统的农业劳动。

(二)第二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1年,单一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这一阶段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渐进可控的改革开放道路,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资源配置方式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是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统一经营、集中劳动、平均分配体制,发展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不断完善,同时,取消了种植计划,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在这样的背景下,辽宁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实现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由需要粮食调入变成粮食自给有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农村多种经营极大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给,结束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1984年辽宁改革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允许农民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之后出售剩余农产品,这个改革促进了辽宁城乡集市贸易发展,使农民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能够支配剩余产品和剩余收益,为农业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农业经济进一步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使农业产量有了较大提升,也使大批农业劳动力成为剩余人员。而当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遇到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乡镇企业通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很大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提高了农业效率,也提高了农民收入。199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476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76元高90.2%。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农村改革成功为进一步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农村改革带来的农副产品流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都要求城乡之间有一个顺畅连通的市场,而当时城市经济中计划体制统得太多太死,价格体系和管理体制不合理,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活力,企业经济效益很低,因此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是企业改革。搞活企业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辽宁主要是从企业外部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在企业内部进行领导体制、分配制度、经营方式的配套改革,改革企业经营方式和企业经营机制,其目的都是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企业。1983—1984年开始实行两步“利改税”,使国营企业利润留成占实现利润比重大幅提升,进一步明确了国营企业对国家的经济责任。1984年辽宁省政府向企业下放多达110项权力,使国营企业增强了自主经营的能力。

改革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为进一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推行了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营责任制。1988年底全省大中型國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的比例已达到96.4%。在普遍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还进行了其他经营形式改革的探索。在一部分中小企业、集体企业中试行了租赁制经营,包括个人租赁、集体租赁、全员租赁、企业间租赁四种形式。在承包和租赁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针对不同企业情况实行了多种资产经营形式,比如选择部分技术改造任务较重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试行投入产出总承包、嫁接改造、集团式经营等等。1987年全省普遍推行了以厂长(经理)负责制及“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改革,企业用工制度试行聘用和优化组合制度,企业内部分配实行工效挂钩制度,从而进一步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二是价格体系改革。价格体系改革是在中央统一部署下进行的。1984年辽宁省政府批转了省物价局关于放开物价和下放价格管理权限的决定,价格改革进入转变价格形成机制,调放结合,以放为主阶段。先后放开了工业生产资料超产和自销部分的价格,形成计划内和计划外双轨运行。1986年小商品价格全部放开,由企业根据产品成本和供求变化情况,随行就市,实行市场调节。到1993年底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占87.4%。

这一阶段辽宁工业经济发展虽然面临很多困扰,但仍然取得很大进步。199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44.39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152.3%,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企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以个体工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比重由1984年的2.74%上升到5.33%。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面临很多考验,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面临的改革问题也比较复杂。虽然各项改革的成效不同,但从改革的历程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这一时期辽宁工业经济出现滑坡乃至衰退的现象,暴露出的问题正是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同正在建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体制不相适应的表现。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辽宁经济增长滞后,工业经济发展受到沿海省市的挑战,在全国排位逐年后移,工业经济效益出现了下滑,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虽然进行了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局部改革,但是指令性计划、统配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生产要素的计划供给仍然是大中型企业进入市场的主要障碍,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制约着辽宁经济发展。辽宁是全国最后退出计划经济的省份,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辽宁指令性计划指标仍占36.6%,有些大企业高达90%,而同期全国工业产品指令性计划份额为16.2%。辽宁长期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运行,大量指令性计划产品平价调出,消费品议价购入,这种不等价交换曾造成辽宁每年大约30亿元的经济损失。财政上缴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削弱了辽宁自身改造和发展潜力,影响了辽宁长期发展。传统主导产业企业生产技术没有储备,资金没有积累,甚至折旧都上缴,使得辽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迟缓,产品结构落后,在商品短缺经济结束,大部分商品出现了买方市场之后,企业竞争力明显落后。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后,辽宁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环节,在推进国有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推动集体、“三资”、民营等非国有经济加快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增长迅速。1995年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3.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逐步形成。投资体制开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制和投资风险机制。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范围不断扩大,生产资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比例已经达到87.4%、96.6%。

这一阶段由于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全方位多元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为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各地开始推动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通过实行租赁、股份制、破产、拍卖等多种形式大范围推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出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通过集中力量抓好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进公司化改造,建立一批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为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辽宁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集中;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通过股份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改造国有企业,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同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双转双放”;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实行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对一般性产业的国企加快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向混合所有制转变;对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淘汰重组。到2000年末全省43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已有267家进行了公司制改造。

经过这一时期的改革,非国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底非国有工业占规模以上总产值比重达到34.7%。但总的来看,辽宁经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相比较南方发达省份,适应性差,转轨比较缓慢,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布局分散、整体素质不高以及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状况没有全面改观,战略性调整的任务依然繁重,国有企业效益并没有明显改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实质性突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市场体系不完善。

2003年辽宁进入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目标,并放寬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辽宁老工业基地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时期辽宁经济政策的重点转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把国企改制和国有企业主辅分离与联合重组相结合,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到2008年底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辽宁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实践形式看,通过引入外资、民营资本、中央企业重组地方国企以及地方国企之间的联合重组等几种途径,采用投资持股、股权互换等多种方式,形成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投资并存的格局。

对国有经济进行体制改革和战略性调整是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辽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战。发展市场经济要以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明晰的产权制度为前提,所以要对传统的国有经济进行改革和调整。辽宁由于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深厚,比之那些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影响小的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条件下,这一轮改革推动了辽宁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建立现代制度、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非国有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非国有控股企业比重不断上升。各行业市场竞争性不断加强,国有资本有效控制的行业缩小,向钢铁、能源、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重要目标。但是辽宁一批国有独资公司与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股份制公司在国企改制重组中仍然面临很多困难。这一时期非公经济的发展被放在了与公有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辽宁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针对非公经济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1]5

二、辽宁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与方向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化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要求所有制结构也要相应变化,多元所有制结构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所有制和所有权及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是以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逐渐明晰和确立为前提的。对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很深的辽宁来说,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因此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又一个重要领域。

(一)重点领域改革成就

1.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所有制改革实践进展是以对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深入认识为前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把实行全社会公有制作为主要任务,并把全民所有制作为公有制的高级形式。落后的生产力基础打破了人们对公有制的迷信,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积极探索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辽宁在推进所有制改革中,从特定省情出发,以思想解放为先导,通过创新和求实的改革策略,探索所有制改革的实现方式,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1949—1978年公有制一统天下。1979—1992年非国有制经济初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没有地位到补充地位,股份制和合资企业的混合经济刚刚出现,外资经济逐步扩大,但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公有制经济仍占绝对支配地位。1993—2002年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所有制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到2002年辽宁私营企业发展到374024户,从业人数占到全省就业人口总数的17.4%。国有企业也开始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与调整,大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批国有中小企业部分或全部退出了国有资本,有的彻底转变为非公有制经济,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2003年至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处于公平竞争发展时期,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后,辽宁提出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增长极,完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发生更加积极变化,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辽宁国有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地方国有大企业在改制中投资主体多元化程度明显提高,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收购等方式参与辽宁国有企业改革,成为这一阶段所有制结构调整中的一个特点(详见表1)。

2.现代市场体系构建与发展成就。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运转的基础。伴随着辽宁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发展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改革开放前辽宁实行的是高度集中、控制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没有市场可言。改革开放是从逐步放开价格搞活市场展开的,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逐渐明晰,市场逐步替代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或决定性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逐步放开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商品市场迅速活跃起来,大大改善了长期紧缺的商品供应,商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短缺经济结束,大部分商品出现买方市场,市场体系的建设重点转向资源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水、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铁矿石等产品,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价格市场化改革逐步推开。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到实行“双轨制”,到最后价格基本放开,完全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渐近性特征。从历史进程看,辽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的脉络清晰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市场体系的恢复建设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到1991年,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培育阶段;1992年到20世纪末,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阶段;2001年到2012年,市场体系建设进入开放创新阶段;2013年以来,市场体系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系最初由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和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市场总量迅速扩大,产品的商品化率明显提高,很多消费品领域开始市场调节,出现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价格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建成,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开始出现生产资料市场调节。加入WTO之后,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市场体系在市场规则、运行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步伐加快,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市场体系框架形成。2013年国家提出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从市场整体看,辽宁要素市场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商品市场化进程,因此这一阶段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主攻方向是要素市场的培育与建设,市场监管更趋法制化,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得到整体推进。

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辽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

(1)市场总量迅速扩大。市场供给已经告别改革开放之初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除少数商品和部分服务外,市场动态平衡和供过于求已经成为市场常态。辽宁的市场已经由原来残缺不全、规模很小的消费品市场发展成为延伸到诸多领域的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消费品流通规模持续扩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不断创新高,辽宁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8万亿元,社会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0%,批发零售业市场总量3002.1亿元,餐饮和住宿业市场总量476.9亿元。(详见表2)

(2)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经确立。2017年,98%以上的商品由市场定价,市场竞争比较充分。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持续快速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已实现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与配置。商品流通体制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已经形成国有、股份制、外资、私营等多種所有制共同发展、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流通格局繁荣了商品市场,增强了竞争性。

(3)市场开放度大大提高。市场的开放不仅引进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现代的营销方式等。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市场主体“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内国际市场互连互通不断加强。2018年辽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7547.3亿元,服务贸易额达到180亿美元,利用外资23.78亿美元。2018年辽宁备案(核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203家,协议投资总额为29.8亿美元,全年对外直接投资22.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0.6亿美元,全年外派劳务1.45万人。

(4)流通现代化和新的商业模式。商务服务设施功能不断完善,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等现代经营业态和营销方式,提高了商业网点的服务能力。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农村商业的市场工程等这些基础性功能的完备为市场体系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2018年辽宁电子商务总额突破1万亿元,全省有各类电商企业近10万家,电子商务就业人员约68万人。大连、沈阳的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在商业、教育、政务民生、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接入微信支付,加快移动互联网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很大程度上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5)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系统化。政府减少了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加强了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了与现代市场体系要求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市场准入方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继出台。市场监管日趋规范,2003年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06年社会信用数据交换中心投入使用,2016年以来开展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辽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市场发展环境日趋向好。

(6)基本形成了主要要素市场体系框架。技术市场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沈阳在全国率先成立科技服务公司,从事技术有偿咨询服务和经营技术交易,到“九五”时期技术市场交易范围由原来的省内为主扩展到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2018年达到491亿元。在改革开放前基本没有房地产市场,城镇住房基本制度是实物化福利分配,1998年辽宁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存量住房商品化,之后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住房体制,并对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补贴或者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房地产市场咨询、评估、经纪活动已经实现专业化。在以前“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中基本不存在一般意义的劳动力市场,辽宁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转制剥离出大量冗员,同时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深化,劳动力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在就业和再就业市场对配置劳动力资源起主导作用。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成为市场就业主渠道。辽宁资本市场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转制过程中产生对资金的需求,一些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开始股份制探索,资本市场萌生,市场在这一阶段处于自我演进、不规范的阶段。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资本市场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1994年沈阳产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营,交易中心成立以来在全国形成很大影响。2003年以来资本市场融资步伐加快,到2018年辽宁上市公司共有76家,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支机构28家,私募基金69家,管理基金规模74亿。辽宁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925家,通过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股权质押等方式,促进约400家企业实现融资超过330亿元,培育42家挂牌企业转至新三板挂牌,支持省内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现在已经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品种体系,特别是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权威价格。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铁矿石和农产品期货市场。

(二)重点领域改革方向

辽宁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的框架下进行的,不过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非国有经济发展空间较小,因此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成为辽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1.关于所有制结构改革。经过7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我国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和目标。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辽宁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辽宁国有企业比重高,市场化程度进展慢,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所有制改革坚持先易后难,注重整体谋划和重点突破,注重民营经济增量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也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近年来确立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形态。民营经济发展有效提高了辽宁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多元市场主体共同繁荣发展,所有制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在辽宁经济份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非国有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市场竞争是重要推动力,市场经济不仅促进了一批民营企业自发地发展起来,也迫使一批国有中小企业向非国有和民营经济转化。[2]108

新时期辽宁所有制结构调整面临新的问题。国有经济在辽宁整个经济中比重持续下降,但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所有权结构多元化在中小企业进行得比较好,但是在大型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中推进缓慢,这与企业资产规模较大不容易进行多元化有关,同时也与政府政策偏好有关。今后所有制结构调整应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展开,除了少数基础产业和特殊领域外,如何进一步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和集团所有权结构多元化是辽宁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此外,辽宁在地方国有大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有相当比例归属央企,虽然带来了原料供给资源、投资资金来源、市场拓展资源等利于企业发展的条件,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央企和地方利益冲突等问题。另外辽宁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影响力有限,也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发展环境限制的一个结果。与国有经济相比,辽宁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财税政策、融资支持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使得民营经济发展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有限。

所有制的核心内容是产权,产权制度的完善包括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非公有经济的财产权、有效防止国有资本的流失等。因此,未来辽宁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巩固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在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和保护产权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健全和执行保護产权制度是未来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条件。要切实有效地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大型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建立中直企业所有者利益与地方区域利益协调机制,赋予地方子公司更多独立发展的权力,从而把母公司的利益和子公司所在地区利益更好协调起来。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改善营商环境,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振兴的一个突破口,扩大区域非国有经济增量,促进非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协调发展,进而提高辽宁经济发展质量。

2.关于市场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下一阶段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即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决定性作用。经过70多年的市场建设和发展,辽宁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稀缺性要素价格、公共服务品的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尚未确立,而且要素市场的开放度落后,往往只是局限于自己的地区,服务空间狭窄,缺乏国际视野,无法汇集、调动国内外优势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一批新型要素市场,比如股权、债权、林权、矿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权益、文化艺术品权益等的交易市场,这些要素市场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要素市场建设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市场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人员培训以及技术支持和业务咨询等方面专业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要素市场的发展。辽宁今后的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特别是要素市场的改革开放。

在扩大市场开放度方面,要发挥辽宁自贸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建设区域开放型市场,借助产业结构、贸易多元、管理职能和监管模式的全面优化,吸引高端对外贸易企业进入自贸区发展,拓展业务领域,以贸易多元化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和有序竞争的投资管理体系、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便利的贸易监管服务体系、金融开放创新和有效防控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体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三、结语

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7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原因在于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遵循;始终把坚持整体推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作为经济改革的基本方法;始终把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作为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新时代要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必须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经济体制改革推向纵深。

参考文献:

[1]李向平.所有制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2]张行湘.改革开放20年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魏亚男

[作者简介]赵玉红(1962- ),女,辽宁朝阳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共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

本文系2019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项目批准号:L19WTA03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路运输管理
关于新时期人事管理机制的思考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模式的探索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中国经济特区非均衡增长的经验与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