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 Li Zhu
“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1940—2020)”· 第一单元“身份认同”专题参展作品
1叶毓山杜甫铸铜120cm×60cm×45cm1984
3伍明万养猪妇青铜19cm×21cm×72cm1963
雕塑的民族化问题,是20世纪以来,激荡的社会变革与东西方碰撞之下,中国美术所遭遇的重要命题之一。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的方针,其后“民族化”更逐渐成为一种显性和主流的话语。这一话语背后,是文化认同的形成与主体身份的建构问题。在1949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以后,这一问题变得尤为迫切。川美雕塑的民族化探索,就是在中国雕塑的整体叙事中的一个重要的片段和切面。
中西方“雕塑”的知识谱系来自于不同的理念和范式,古代中国的雕刻、泥塑等用语,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雕塑”的概念,前者是所谓工匠的“皂隶之事”,后者是西学东渐过程中文化移植的结果。一方面,李金发、江小鹤、滑田友等人所引入的欧洲古典写实雕塑系统开启了中国雕塑现代转型的进程。另一方面,民族国家的独立,在艺术创作当中需要形成新的叙事方式,也因此,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历史的选择。
川美雕塑的创作和教学就主要渊源于这两大体系。曾求学于杭州国立艺专、深受留欧雕塑家影响的首任系主任郭乾德,自觉地使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重新阐释“雕塑”,在创作上也对中西融合做了初步探讨;入选了195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的赵树同,系统学习了苏联的雕塑模式;参加1960年—1963年“刘开渠雕塑研究生班”的叶毓山、伍明万等人,又再次强化了欧洲的古典写实技法。传统文化秩序与外来思潮的相互激荡,使得川美雕塑系的师生在观念和实践的层面开始初步思考民族化的问题。
川美雕塑系从1954年开始对大足石刻的田野调查和持续性地翻制古代雕刻的过程,则形成了一个真实的艺术践行场域。一方面,传统的典型雕刻语言充实并完善了教学与创作的技法;另一方面,对古代文化的重新审视和理解也加深了东西方艺术观念的交流和融合。雕塑系师生开始逐渐摆脱西方古典雕塑教学对于人体模特的依赖,有意识地尝试运用传统造型手法创作。川美雕塑系逐渐在教学中形成了欧洲古典雕塑、苏联现实主义雕塑、中国传统雕刻技法并行的格局。
1960年代初期举办的“四川雕塑展”,是川美雕塑系在探索民族化进程中的第一次集中的呈现。1964年,重庆的雕塑家们将近期创作的100件作品在北京、上海、武汉及重庆举行巡回展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题材广泛、对民间传统技法的借鉴以及贴近现实、富有生活气息是这批作品所集体呈现的特点。
20世纪40—60年代川美雕塑系师生的民族化探索,是中国雕塑建构自身现代性过程中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一方面,它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引西入中”的思潮,在学习西方的雕塑技法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传统,探讨中西融合与再造的可能;另一方面,建国初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使得强化民族性成为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艺术作为文化的表征策略与话语范式,不仅要对现实做出批判性回应,也需要回到具体语境,跨越现代性的历史藩篱,从自身的脉络中寻找确立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的基本路径。
参展艺术家(按出生年月排序):
郭其祥、伍明万、龙德辉、叶毓山、王官乙、龙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