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彦 He Guiyan
“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1940—2020)”· 第二单元“时代强音”专题参展作品
1程丛林一九六八年x月x日·雪布面油画202cm×300cm1979
3张晓刚草原组画:暴雨将至纸本油画83cm×110cm1981
4唐允明红岭纸本水墨280cm×175 cm1994
6叶毓山、郭其祥、龙德辉、伍明万、王官乙、黄才治、项金国、杨发育、何力平、罗耀辉、余志强《春》《夏》《秋》《冬》青铜144cm×105cm×85cm×419801984年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作品
1978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当代绘画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院在“伤痕”和“乡土”时期涌现出一批影响中国画坛的艺术家,由于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内涵的表现有着某种相似性,当时的理论界将他们称为“四川画派”。实际上,四川油画掀起的第一个高峰是1979—1984年之间,以高小华、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等为代表,创作了《为什么》《一九六八年×月×日·雪》《父亲》《春风已经苏醒》等一批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在四川美院油画的创作发展中,“伤痕美术”掀起了第一个艺术思潮,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伤痕美术”在语言上是对现实主义的一次延续,但是,其意义与精神指向则是多维度的:反思与批判的融会,文化记忆与生命拷问的交织。同时,艺术家以自身情感的表现为依托,彰显了艺术对个体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以及重塑了艺术创作的批判性。其后,“伤痕美术”在反思文革的过程中不断地拓展了艺术家的历史视野,像程丛林的《华工船》《码头的台阶》、秦明的《求雨的行列》等作品将反思的深度推进到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批判中。
严格说来,乡土绘画的出现得益于“伤痕”后期的“知青题材”。因为“知青题材”向“乡土绘画”的嬗变只有一步之遥,不管是王川的《再见吧!小路》、王亥的《春》,还是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作品,都围绕农村生活展开,只不过作品在精神基调上侧重对知青生活的怀念,充满了个人的“忧伤”气息。但是,这批作品之后,作为叙事背景的农村成为了艺术家直接表现的主题,先前“忧伤”和“伤感的人道主义”情绪也逐渐被对真、善、美的农村生活的歌颂所代替。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思潮,“乡土绘画”的局限在于无法将乡土文化的现代性提升到现代主义的文化高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土的风情化,这股创作潮流逐渐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乡土绘画”后来的嬗变呈现出两条发展路径:一条以张晓刚、周春芽等为代表,借助乡土题材,但目的在于完成现代主义风格与语言的转换。另一条路径是高小华、程丛林、庞茂琨,他们将“乡土”向少数民族题材推进,亦即是说,不断挖掘作品背后积淀的地域生存体验与文化经验。
“时代强音”这个展览单元,体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创作如何关注现实,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去言说、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精神。回望历史,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四川美院的绘画在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追求,而且也能感受到其内在的精神与人文力量,以及它们如何构筑了四川美院当代绘画的人文传统。
“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1940—2020)”· 第二单元“现实关切”专题参展作品
2陈安健茶馆系列——诺贝尔布面油画206cm×166cm2014
3钟飙红布面丙烯400cm×300cm2011
4庞茂琨副本No.12布面油画右上350cm 右下350cm 左上138cm 左下450cm2019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阿鸽、陈安健、陈恩深、陈树中、程丛林、刁伟、冯星平、高小华、龚吉伟、郭其祥、何多苓、何力平、黄才治、简崇民、姜凡、焦兴涛、康宁、刘虹、刘威、龙德辉、龙全、罗耀辉、罗中立、马一平、莫也、庞茂琨、秦明、邵常毅、申晓南、唐允明、王大同、王官乙、王亥、王嘉陵、王世明、王韦、翁凯旋、伍明万、夏培耀、项金国、杨发育、杨千、杨洲、叶毓山、应萍、余志强、张超、张杰、张文先、张晓刚、赵强、赵青、钟飙、钟长清、周春芽、朱毅勇
现实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主导方向与重要原则。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一脉,就来自于现实主义内部的绵延、发展、蜕变。在四川美院的创作谱系中,现实主义有深厚的积淀与完整的发展脉络。譬如“伤痕”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乡土绘画”的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景观现实主义,以及2000年以来,以日常、微观、身份、阶层为主题的“新现实主义”倾向。在此次展览中,既有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作品,也有对西南的地缘特点与生存经验的表现,特别是有部分艺术家从微观、日常、碎片化的角度切入,呈现了现实丰富且多样的肌理。当然,现实主义的背后也蕴涵不同的艺术诉求——有的基于国家叙事,弘扬主旋律;有的强调新历史主义的视野,挖掘作品的历史与精神深度;有的强调个人化的视角,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尽管各有侧重,但作品的内核仍然是呈现当代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品格。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布志国、曹钟伟、常咒、陈安健、陈可、陈卫闽、陈曦、陈一墨、邓乐、俸正杰、付继红、傅仲超、高明强、高小华、龚吉伟、龚玉、郭晋、侯宝川、黄凌、黄山、黄永符、江书军、蒋建军、雷勇斌、李继开、李彤、李胤、李占洋、李震、李仲、厉宏伟、刘畅、刘海辰、刘明明、刘芯涛、刘阳、刘洋、龙全、罗丹、罗发辉、罗力(大)、罗中立、马文婷、马一平、毛艳阳、孟福伟、孟涛、孟阳阳、庞茂琨、彭汉钦、邱光平、单韬光、申晓南、田欣、庹光焰、王比、王承云、王大军、王大同、王海川、王庆松、王世明、吴多多、吴建棠、谢天卓、忻海洲、熊莉钧、熊宇、徐泽、闫彦、杨方伟、杨涪林、羊烈、杨世斌、易丽君、余都、臧亮、曾杨、查明、张春继、张方震、张奇开、张晓刚、张小涛、张钊瀛、赵能智、赵晓东、郑力、钟飙、钟长清、周宗凯、朱小坤、朱毅勇
“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1940—2020)”· 第二单元“传统再造”专题参展作品
1邵常毅、韦维溜冰曲凸版版画28cm×21cm1979(2019版)
2邹昌义秋韵黑白木刻60cm×57cm1998
3朱小禾外来的神布面丙烯150cm×120cm2020
4焦兴涛才子铜57cm×28cm×22cm1998
5周春芽花卉之三布面油画72.5cm×60.5cm1992
任何艺术风格、流派、思潮、形态,均建立在艺术语言之上。语言既是工具,也可以发展成为一套话语系统。迄今为止,中国艺术界大致有四种主要的语言体系或主导方向。一种是1949年以来,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写实系统引进之后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界对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借鉴与学习;第三种是由于美术学院的存在,长期以来,会形成学院自身的风格、范式、审美趣味;第四种是中国传统绘画与视觉表达所形成的语言习惯。就今天美术学院的发展而言,在全球化、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尤其是处在一个“艺术史终结”的时代,其功能与使命也在发生变化。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后学院”的时代。就语言的建构来说,“后学院”的使命,在于能将既有的视觉知识、语言表达、创作范式传授给学生,也能将从古典到现代阶段的精华结晶化、课程化,使其形成谱系,构建一个完整的语言——修辞系统。学院不应成为保守的代名词,相反应与时俱进。特别是在创建“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四川美院积极探索,推动教学改革。在本单元中,艺术家们对语言的驾驭,以及在方法论的意识上都十分多元,有的强调语言自身的内在轨迹,有的主张回归传统;有的致力于当代性的转换,有的则利用新媒介、新技术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语言的“再编码”,及其对本土艺术史上下关系的强调已成为艺术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坤、陈蔚、陈文波、陈颖、董建华、付继红、葛平伟、郭鸿蔚、郭伟、何艳、焦兴涛、金川、康宁、雷虹、梁益君、刘虎、刘威、刘岩、刘也、刘影、刘玉洁、隆太成、马漓澧、牛柯、邵常毅、沈桦、沈娜、沈小彤、舒莎、孙闯、唐思意、唐影、王海明、王鹏杰、韦嘉、韦维、谢彬、徐光福、杨墨音、杨述、杨勋、杨湧、应萍、余毅、曾岳、翟倞、钟长清、周晶、朱成、朱海、朱小禾、邹昌义
2010年前后,中国艺术界曾掀起新一波“回归传统”的浪潮。传统重新引起艺术家的关注,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需要审视一个民族国家应具有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主体性问题。同时,对传统予以新的构建也与新历史时期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契合。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寻求向传统的回归与转换,在于不仅需要对过去三十多年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及其文化与艺术诉求进行反思,而且要摆脱西方艺术的范式,重新建构当代艺术的评价尺度与价值标准。倘若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虑,传统应是“四位一体”的,它体现在物理形态的器物层面,体现在实践与交往的身体层面,体现在伦理与规范的制度层面,体现在审美与气质的精神层面。于是,在当代语境下,传统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转换,如何再造?对于艺术家而言,一方面需要不断向传统学习,挖掘与发展传统中的精华,尤其是对既有的视觉资源进行当代性的转译。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时代与本土的文化语境,让传统在新的叙事话语、审美体系、美术史的上下文中,尤其是新的文化土壤中,绽放和生成新的价值。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曹敬平、范功、傅舟、耿杉、韩奉军、郝建涛、郝量、何剑、何森、黄俊伟、黄越、康益、李志坚、刘晓曦、陆苇、罗中立、马灵丽、梅忠智、尚天潇、魏言、胥伟师、吴松、杨冕、赵波、赵文悦、钟鼎、左小康
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象”既指自然的物理形态,也包含着对时空、万物的抽象认识。而“意”更为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才情与修养。魏晋以降,“意”与“象”的结合,逐渐使其成为中国人以“感物”为起点,以“游心”为过程,以“悟道”为目的的美学主张。强调“生成”,实质是讨论“意象”在当代文化——审美领域的转化、升华,言说其负载的新的价值。在本单元的作品中,既有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表现,也有东方化的审美追求。有的作品虽然保留了具象的特征,但更强调画面整体氛围的营建;有的尽管在构图、形式、表现语言方面沿袭了西方现代油画的传统,作品中的审美意识、文化趣味却是东方化的;有的则从中国传统水墨,尤其是文人画中寻求滋养,追求空灵、诗性,以及悠远的审美意味。在四川美院的创作脉络中,“意象”并不仅仅限囿于语言的诗性转换,以及审美气质向传统美学的回归,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乡土绘画”的转变中,由地域性与“少数民族题材”所挖掘出的自然意识与生命意识,亦即是说,在那些自然的景观背后,蕴涵着西南的人们对待自然、对待生命的认知方式。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包蕾、陈德洪、陈思宇、冯斌、郭鸿蔚、何多苓、侯宝川、侯薇薇、胡永奇、康海涛、雷鸿智、李杰、李强、梁益君、林文洁、刘明孝、刘彦瑢、刘宇、鲁邦林、罗发辉、罗力(小)、罗晓航、马媛媛、牟学谦、潘召南、彭成、蒲江、漆澜、秦明、谭璜、王朝刚、王川、王新福、翁凯旋、肖志、谢蓓、杨加勇、杨劲松、叶强、张发志、张杰、张思林、周春芽
西方现代艺术在杜尚之后,至少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在不断追问“什么是艺术的本质”的过程中,艺术最终走向了“反艺术”;另一方面,除了涉及艺术本体,杜尚及其追随者不断对既有的艺术制度提出质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艺术界曾出现过前卫艺术的浪潮,其重要的特征是追求美学前卫与社会学前卫。就美学前卫这一脉,必然会涉及语言、审美、创作观念上的变革。与西方的艺术史逻辑不同,“实验之维”并不追求极端的反叛,相反,所呈现出的是“后学院”时代艺术创作的开放性、多样性,尤其是跨学科的特征。譬如,就艺术本体与媒介范畴,今天的艺术能否结合建筑、装置、影像、行为、表演等语言方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艺术?就艺术的功能来说,能否走出画室,离开美术馆,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走向社区,成为一种新型的或具有交往性的艺术?能否结合新的科技技术、生物技术,拓展既有的形态边界,提供全新的艺术感知与接受方式。21世纪以来,四川美院不仅建立了实验艺术学院,而且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多元化的创作与展示平台,设立了“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明天当代雕塑奖”“罗中立奖学金”等,因此,从学科建设、教学与创作的结合、奖学金机制等,鼓励艺术家进行前瞻性、富有创造力的探索。本次展览的作品不局限在单一的系科和媒介中,希望较为全面地呈现近年来四川美院那些富有创新与开拓精神的艺术实验。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秋林、陈胄、刁伟、冯陆、俸正泉、顾雄、胡佳艺、焦兴涛、金洪钢、金泰俊、李波、李川、李一凡、李勇、李子然、刘佳、娄金、鲁婷婷、陆云霞、罗振鸿、马赛、牟昱桥、宁佳伟、邱岸雄、邱霞、任前、孙柯、孙可卿、唐勇、陶辉、童文敏、王茜濡、王维思、文静、许仲敏、严一棚、杨北辰、杨晶、杨千、姚朋、余光罕、余极、曾令香、张超、张海超、张翔、张新军、郑菁、周雯静、周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