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黄诗潞
摘 要: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移民女性是中国社会事实上的“非正规移民”。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发现这些婚姻移民女性为了摆脱原生國家的贫困处境,通过婚姻移民成为“先进移民国家”的贫困人口。贫困的经济及生活环境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及其婚姻移民家庭的社会融入和社会支持状况。
关键词:婚姻移民;中越移民;移民贫困;社会融入
一、背景与问题
近年来,“越南新娘”现象引起全社会关注。由于中国国内性别比例失衡,男多女少,越南籍女性成为国内边境或贫困地区适婚男性的结婚对象。从中国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越国际关系的回暖和边境管理政策的系统化,越南女性移民有的以劳工身份进入中国境内务工,有的通过他人介绍,与中国男子相识从而组建家庭定居于中国。
本研究的观察场域为在华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聚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某镇,以L村和J村为主。该镇距离市区中心17公里,集居着汉、瑶、壮、京等民族同胞,总人口19874人。全镇在华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为165名,其中L村32名,J村23名。
通过在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最为集中的L村和J村随机抽取22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访谈。访谈对象涉及居住当地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她们的丈夫和孩子、夫家的亲属、邻居好友以及乡镇级别政府工作人员等人。通过走访她们的家庭住所,从生活圈的视角了解她们真实的生活社区、活动空间、人际往来、劳动状况与生活水平等情况。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发现
婚姻移民的本质是由于资本国际化所导致的国际分工不平等以及核心-边缘国家的发展失衡。随着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婚姻行为被逐渐“商品化”,并表现为:低经济国家女性通过中介关系以近乎市场交易的方式,如按照不同的身高、体重和年龄等指标定价,主动或被动得被“商品化”地出卖。有学者认为,跨国婚姻的商品化可以视为在各自区域被边缘化的男女欲通过婚姻来寻找出路的“同谋”结果。处于核心地区婚姻市场劣势地位的男性以资本换取边缘地区廉价的女性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边缘地区过剩女性劳动力的输出而换得的资本成为母国原始资本累积的基础。这种国际阶层落差、男女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构性契合,提供了商品化跨国婚姻运作的基础。全球结构性不平等有层层渗透的趋势,宏观结构上的不平等会影响个人层面的思维方式与认知体系,不平等的人际关系便是其具体化形态。这也是笔者在此概括其为“先天”贫困的主要原因:“落后”和“先进”是相对而言的,她们为了摆脱“落后原生国家”的贫困,成为了“先进移民国家”的贫困人口。
在笔者走访过程中,也验证了“商品化”跨国婚姻和家庭贫困的有关说法。所访谈的越南籍移民女性全部以农业生产为主,极少数人会外出打零工,这与农村的现状极不相符。她们的丈夫结婚时年龄偏高,婚前家庭务农为主,在婚后依旧选择务农生活,较少选择在外务工这种年收入更高的生活方式;在提及为什么选择与越南籍女性结婚,丈夫们的理由普遍集中于:家庭贫困,无法迎娶中国籍女性;年龄不小,想要传宗接等。
询问同村其他村民,对于中国男性为何迎娶越南新娘的缘故,也普通提及了贫穷的缘故。由于选择越南籍女性的原因普遍出于经济水平有限,越南女性的夫家本身就会是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比同村居民更低。在越南籍女性嫁来之际,就决定了她们不得不过着比邻近生活水平更差的生活,也与为何至今她们过着较为贫困的生活相联系起来。也是出于这一因素,对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及其夫家的负面刻板影响逐渐形成,具体化为人际关系的孤立和文化排斥等。但在笔者这次走访中,这类排斥并不明显,主要由于:(1)走访的两个村庄与越南地理位置相邻及风俗习惯相近,历来有通婚的传统;(2)中越边境贸易活动越发频繁,对于外来文化不会陌生和排斥;(3)村民普遍对传宗接代和结婚生子的需求表示理解和认同,对于选择越南籍妻子也是情有可原了。
“我们越南的很苦的,都是嫁给穷的、老的、残疾的,没办法,现在也穷啊,房子没得起(新建房子)。”(秀兰)
“我当时就是说,年纪大了,还没有娶老婆。那时候有人介绍,就娶了,花了2万(他比了两个手指)。”(三姨的丈夫)
“以前就是这样,没有钱的就讨个越南婆,有人介绍,就留在家里咯。”(邻居1)
“她(指二哥的越南媳妇)比我早嫁过来一年,当时说二哥年纪大了,都要30没有结婚嘛,阿婆(二哥的母亲)和兄弟就凑钱,让他娶一个越南婆。” (玉姐的弟媳妇)
三、总结与讨论
由于资本国际化所导致的国际分工不平等以及核心-边缘国家的发展失衡,婚姻移民成为了“落后贫穷国家”的女性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策略之一。研究发现,这些中越婚姻移民女性,无论是其自身,抑或其家庭,都有着“先天贫困”的特点。“先进移民国家”的男性正由于在本国经济或社会地位交低而选择了“落后贫困国家”的女性,而这些婚姻移民女性带着摆脱贫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选择了外嫁他国。事实上,他们的确从一个“落后贫困国家”解脱出来了,但又成为了“先进移民国家”的贫困人口。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家庭就这样与“贫困”的刻板印象相连结,并且不少实证研究的案例又进一步证实其“贫困”。若其具体化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孤立和文化排斥等,这将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融入和社会支持状况,从而产生个人、群体、国家身份认同等多重危机,甚至代际传递,进而对子女的社会化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万蕙,朱竑,唐雪琼.女性跨国婚姻移民研究述评——以台湾外籍新娘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13(03):106-114.
[2] 夏晓鹃.资本国际化下的国际婚姻-以台湾的“外籍新娘”现象为例[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0(39):45-92.
[3] 夏晓鹃.骚动流移:台社移民读本[M].台北: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2009: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