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体育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5-09 09:57周端初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德育教学发展现状

周端初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斷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栋梁的场所,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还需要采取措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五花八门的课程,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眼界不断地开阔着,智商不断地提高着,阅历不断的扩展着,这些都得益于学校的培养,但是除此之外,学校还承担着学生德育的培养重任。一个人的发展并不能只看人的知识阅历有多高,还需要看这个人的德育如何,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无法得到较好的引导,则会走上歧途。而现如今,我国对当前课程进行了改革,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对此,本文就在此基础上,探究当前小学体育德育工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学 发展现状 道德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比较强,既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走上歧途,也容易受到积极向上的风气影响走上光明大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或者是比赛体会到胜利的滋味,也能够在其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更能够在体育教学中体会到重整旗鼓的力量。这些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但是,在当前小学体育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当前小学体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事情。

一、小学体育德育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知

由于学校的教学理念比较传统,再加上学校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不断地提高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道德和心理上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成绩比较好,但是在为人处世,和他人交往等方面存在着缺陷。同时,学校方面没有看到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就会忽略德育工作的开展,在体育德育工作中,学校没有看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就会使得体育德育工作的开展成了一种形式,其真正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1]

2.单一的教学内容

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更能够锻炼到学生的身体,增强着学生的体质,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传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存在着偏差,认为小学体育教学只是单纯的教授学生体育相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的四肢得到锻炼,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时,忽略了体育德育工作开展的作用,没有将德育工作很好地穿插在体育教学中去,没有充分发挥体育在德育工作开展中的作用,没有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重要优势,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3.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由于许多小学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为了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开设的体育活动都比较简单,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教学模式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阻碍了学生德育的培养。再加上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德育也就无法得到较好的培养。[2]

二、提高小学体育德育工作开展质量的有效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而且爱动,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就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能设置和小学生身心发展不相符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比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结合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利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也可以利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是否强大取决于团队中每个人的力量,从而对学生的道德进行培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分层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为其设置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完成的体育教学任务,这样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置相对有难度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精神。

2.创新考核制度,建立教学常规

除了要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考核时也要有所创新,传统的教学考核可能是通过考试的方法进行判定,判定学生的成绩,判定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判定是比较片面的。这就需要教师创新考核制度,建立教学常规。比如,教师可以将教学考核设置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课堂纪律、考勤、最后考核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占比都不一样,可以将课堂纪律和考勤设置为总成绩占比60%,最后考核设置总成绩占比40&,然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等进行评分,这样是比较公平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作用,还能够改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中,然后不断地提高着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德育工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树立德育典范,让学生以此为榜样,向榜样看齐,做到身体力行。

结语

综上所述,许多学校在进行教学中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为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道德和心理方面的培养,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拥有较高的成绩,但是在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为此,本文经过调查和分析后,认为许多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知等原因才导致学校德育工作质量较低,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也可以创新考核制度,建立教学常规,从这两方面着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程琨.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5(63):118-118.

[2]马文敏.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小学德育工作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9(12):10-11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德育教学发展现状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