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
作者单位:224000 江苏 盐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儿科,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乃庚传承工作室
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有宿主因素发病年龄多发生在1岁以内,免疫功能低下者;其次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多种病原均可引起本病;再次为肠黏膜继续损害及黏膜修复迟缓[1]。祖国医学则认为小儿稚阴稚阳,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易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目前临床中西医治疗呼吸道疾病应用抗生素后干扰肠道菌群易于合并腹泻[2],暴泻之证经治疗迁延不愈者,更易出现脾虚证,故在临床中小儿泄泻常见脾虚证。笔者采用李乃庚教授验方八味白术汤[3-4]合三香散[5]外敷腹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90例。西医采用蒙脱石混悬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腹泻[6-9]。因此采用蒙脱石混悬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的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盐城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收治脾虚证泄泻患儿150例,按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6~12个月36例,>12~24个月54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6~12个月30例,>12~24个月30例。两组病程均>2周。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制订小儿腹泻病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脾虚泻的诊断标准: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1.3 纳入标准 (1)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病情分类为轻度、中度者;(2)年龄6个月至2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嗜睡、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者;(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威胁生命的原发疾病;(3)精神、神经疾病患儿及其他严重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1)八味白术汤。药物组成:焦白术、茯苓、炒扁豆、煨葛根各10 g,藿香、煨木香、炒防风、甘草各5 g。临证加减: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加党参、山药、赤石脂各10 g;腹胀食少,矢气嗳气者,加香附10 g;泻下清稀,舌苔薄白者,加煨姜一片。浓煎取汁2剂药液约200 mL,分6次2 d服完,每日温服3次。(2)三香散(盐城市中医院制剂,批号:160518)治疗,炒热外敷腹部,每日3次,每日100 g。
1.5.2 对照组 (1)蒙脱石混悬液(南京白敬宇制药,批号:160334)治疗,1岁以下每次10 mL;1~2岁每次10~20 mL;2岁以上每次20~30 mL,每日3次。(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603088),1岁以下每次0.5 g;2~3岁每次1.0 g,每日3次。
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
1.6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及腹泻停止时间、治疗前后平均每日腹泻次数。
1.7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治愈:大便成形,大便次数及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2)好转:大便次数及水份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3)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7.767,P<0.05。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愈病例腹泻停止时间和平均每日大便次数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愈病例腹泻停止时间和平均每日大便次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t=11.747,10.137,P<0.05。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治愈病例腹泻停止时间和平均每日大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常规补液及对症治疗,比如肠道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抑制肠液分泌等。本次课题中对照组选用的蒙脱石混悬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均为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偶见大便干结。中医在治疗小儿脾虚泻遵循“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治疗原则,对久治不愈的病例应采取补脾法[11],同时要注意温阳运脾[12]。相关报道[13]提及脾虚泻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中药汤剂及穴位治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课题在八味白术汤口服基础上加本院制剂三香散外敷腹部,就是体现温振脾阳,运脾化湿法。观察组中八味白术汤中的白术、茯苓、扁豆、葛根等药物都是药食同源,毒副作用很少。外用药三香散,为我院特色制剂,由木香、小茴香、香附三味药组成。炒热后经过脐部神阙穴,直接作用于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直达病灶发挥温脾助运除胀止痛的作用,脐部外用吸收者副作用极少。但八味白术汤口服在改善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的同时可以调节脾胃整体功能,改善面色、食欲等症状。同时三香散炒热外敷有温中散寒,除胀止痛,在改善腹痛腹胀方面疗效显著。本次观察表明八味白术汤合三香散外敷在治疗脾虚泻方面不但能有效恢复大便正常,而且对全身症状有明显改善,对比西医治疗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