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石油化工专业扩招的战略意义及工作推进实践

2020-05-08 09:30饶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素质生源石油化工

[摘           要]  石油化工扩招解决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保障企业高素质人力人才资源供应,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面对多元学习过程和学习需求,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型发展,以扩大招生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扩招背景下具有化工特色“互联网+课程+仿真操作”平台,创新弹性学制、弹性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方式,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大融合,推进专业内涵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扩招;战略意义;工作推进;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7-0066-02

职业教育必须服务国家产业战略,石油化工行业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时代新任务,不断创新石油化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石油和化工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构建发展与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人才资源保障迫在眉睫。

一、石油化工扩招的战略意义

(一)国家战略需要,助力有志青年成就梦想,利国利民

高职扩招百万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是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石油化工扩招面向更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岗职工、劳务用工、農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群体开展,扩大了石油化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的群体,构建中直通车、立交桥,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广泛性和全面性。推动石油化工行业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社会群体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助力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成就梦想,利国利民。

(二)区域发展需要,服务企业,扩容、提质、强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离不开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2018年,广东省规模以上石化工业主营收入约为1.23万亿元,已跃居全国第三位,并形成了从上游炼油、乙烯生产到下游合成材料、橡胶加工、精细化工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1]。2019年广东的石化产业迎来了高光时刻,世界级炼化项目扎堆进军广东,化工巨头巴斯夫一体化基地落地湛江,美国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也选址惠州,单个项目的投资额高达百亿美元。项目建成后加速石化产业链的集聚,一体化生产基地未来生产的改性工程塑料产品辐射带动广东的汽车和电子等行业发展。

(三)企业高素质人力人才资源保障需要

蓬勃发展的四大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都以石油化工技术为龙头,带动几十、上百家成规模的下游企业发展。但与快速发展的石油化工产业相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石化人才仍然难以满足广东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需求。石化企业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企业需要大批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迅速适应本行业工作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但技能型操作人才的培养明显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制约企业发展。

(四)专业内涵发展需要,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

多元化经济社会需要多元化职业人才,高职扩招丰富了生源构成,需要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型。职业教育要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2],以扩大招生为契机,面对多元学习过程和学习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办好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服务意识,推动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大融合,进一步推进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内涵发展。

二、工作推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制约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石油化工是广东省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广东省石油化工产业在全国排名第三。蓬勃发展的四大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都以石油化工技术为龙头,带动几十、上百家成规模的下游企业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石油化工产业相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石化人才仍然难以满足广东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需求。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发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指出,石化企业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企业需要大批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迅速适应本行业工作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行业内技术工人普遍短缺。据调查石化企业近三年录取员工近9万人,录取职业院校毕业生4.65万人,约占录取人员的51.72%;新增员工中未经过职业培训的占录取人员的22.86%。这反映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技能型操作人才的培养明显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制约企业发展,通过扩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解决传统生源无法支撑高职大扩招,社会人员稳定就业问题

石油化工企业低技能在岗职工、劳务用工无法承担技术含量大的化工操作工作任务,从事石油化工相关工作,负责消防、大修、设备检修、外围保障、外包业务的农民劳务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其他社会群体更加无法适应企业技术人才需求。这些群体来自四面八方,虽然拥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但对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特点不了解,安全防控意识薄弱,就业岗位不稳定,人员不稳定,无法适应企业技术人才需求。这些群体再就业、提升职业技能的需求意愿强烈,针对这些从事石油化工相关工作的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工作迫在眉睫,因此需要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使社会人员稳定就业。

(三)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型发展问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而石油化工企业扩招生源大多是从事石油化工行业的相关人员,或者为了更好的岗位需要继续学习提升技能的群体,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但难以脱产学习,学习基础、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充分考虑不同生源在年龄阶段、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认知特点、发展意愿、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不能在教育对象、教学时间等各方面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性、弹性教育,不能解决差异性的人才培养问题,不能适应多元化职业人才培养,不能主动适应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型发展。

目前,有些化工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不高,专业特色不鲜明,很多参照普通教育的专业标准和模式、教材、课程、教学方式与化工生产实际脱节,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不能满足企业、社会、高职扩招的要求。

大力开展基于高职扩招、生源多样化背景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提倡弹性化学分制的扩招人才培养模式为石油化工职业教育教学赋予了新的力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势。

(四)解决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不能满足多元化职业教育的需求问题

扩招生源大部分是在岗人员,需要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多元化,实施弹性化、多元化教学模式。目前的教学资源不能适应扩招对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开发专门针对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特色和生源特点以及區域经济社会需求的网络教学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平台满足多元化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工作推进的重点

(一)弹性学制、弹性教学模式创新

化工生产作业特点是装置大型化、生产连续化、流程复杂化,自动化程度高,安全要求高,针对不同生源的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和需求,推行工学交替、弹性学制,探索适合成人、方便就学、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解决扩招生源难以脱产学习问题。弹性学制、弹性教学模式创新,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送教入企业”,设立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点,根据生产岗位特点,实施分阶段错峰教学。

(二)学分制管理

适应不同生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提倡弹性化的学分制,创新学分制管理机制,完善学分积累、互认、转换制度,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大融合,提高扩招后的报到率,保证石油化工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化工生产易燃易爆,生产过程在密闭的设备内进行,根据石油化工行业特点,形成扩招背景下具有化工特色的学习模式,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专门针对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特色和生源特点以及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网络教学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搭建扩招背景下具有化工特色的“互联网+课程+仿真操作”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全天候教学环境,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平台满足多元化职业教育的需求。模拟化工厂DCS系统进行在线操作控制,虚实结合,提高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四)创新考核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岗位成才

改革现有的评价考核,把岗位胜任力的测评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严把毕业出口关。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和考核形式,突出过程性考核,实行生源工作单位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把教学成果转化到生产工作中,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岗位成才,在工作中出佳绩,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高职石油化工专业扩招不仅解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低技能群体再就业需求,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有机会掌握化工职业技能,有一技之长,增强职业竞争力,同时为广东快速发展的石油化工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广东省及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全昌.广东:作石化高质量发展先锋[N].中国化工报,2019-07-02.

[2]赵秀红,徐倩.职教加速发展背后有何深意[N].中国教育报,2019-03-07.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项目“石油化工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推进的实践与特色分析”(粤现代学徒制工指委〔2018〕1号);广东省2020年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扩招专项推荐项目穗工学院(〔2020〕14号YJG202002)。

作者简介:饶珍(1968—),女,广东兴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就职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石油化工教学、科研。

猜你喜欢
高素质生源石油化工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石油化工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分析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