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0-05-08 14:14李伟东陈颖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智慧图书馆物联网

李伟东 陈颖

【摘要】本文基于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再通过分析物联网及云计算、智慧化设备在智慧图书馆中应用的利弊,探究时代发展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物联网;智慧化设备

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建设的新变革,图书馆建设作为一个城市建设的文化标向,“智慧”模式在其中的应用也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智慧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指向标。但是目前现阶段我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还不成熟,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安排,让图书馆建设与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结合,真正做到软硬件设施有效结合,发挥出智慧图书馆的价值。

一、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内涵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在2003年被首次提出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提出“互联网+”战略时,强调要将“互联网”与我国诸多的传统行业进行合理结合,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智慧图书馆就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利用智能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用户与图书馆内部设施、信息系统的交互方式改变,以提高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反应速度和信息使用的便捷度、灵活度,实现图书馆智能化服务和管理的转型升级。

二、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构成

智慧图书馆的总体构架可以划分为4大结构区域,分别是“图书馆基础设施、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化设备”,这4者主要是通过物联网为中介来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

图书馆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传统图书馆建设中读者需求的基础条件。图书馆是整个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其建设应该符合服务性质的智慧型建筑,基本条件应该能有良好的通风、温度适宜的温度调控系统、光照条件良好以及智能化的调控系统。让读者能够在安静、舒适的图书馆内进行学习活动,并且对于馆内的各项信息设备应该有统一的数字调控系统,使得内部信息数据能够快速传递流通。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使得复杂的互联网系统能够变得更为直观,能够让人们更快速得获取实物信息。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技术,在实现智能借阅和自动借阅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节约人力,让服务的时间能够更为自由,读者也能够随时随地地借阅图书。

云计算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然后再进行存储、数据库和虚拟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智慧化设备是指更新图书馆陈旧、落后的系统和设备,为读者提供更为职能和先进的图书馆设备。这些设备能够自动对读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识别,以帮助读者在馆阅读时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在未来的图书馆建设中,智慧化设备是打造图书馆服务个性化的重要手段。

三、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智慧图书馆发展现状。我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RFID技术等智能化的技术已被开发应用,同时国家也极力推崇“智慧”模式,旨在为图书馆的建设构建一个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环境。目前,北京、上海等多地的高校已经开始利用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实践结果表明,这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服务的水平与效率。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直接优化了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但是由于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应用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智慧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技术发展与图书馆基础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突出。要完成图书馆基础建设到智慧型建設模式的形成,需要对图书馆的多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图书馆原本应该是古典气息以及文化气息十分浓厚的地方,这种改造的过程使得这些气息在无形中丢失,这种丢失实则是图书馆文化价值的丢失,即使应用最先进的智慧型技术也难以恢复。图书馆藏书丰富,因为要容纳比较多的人数所以图书馆占地面积也很大,新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新设备的应用,在图书馆内要安装这些新设备,自然要对馆内的接口位置还有服务窗口等进行新的调整。图书馆内部新的布局建设设计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设计得不合理,又会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另外,图书馆内部要进行建设改造时,需要对大部分的空间进行隔离,并且改造时,会伴随一定的杂音和噪音,这就使得图书馆的使用空间受限,安静环境被打破。2.物联网和云计算还存在技术缺陷。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智慧型图书馆所必需的技术,能够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物联网技术中主要是应用的RFID技术,云技术主要运用的是图书馆内部信息系统的构建与信息共享,但是新技术的产生由于时间不够长久、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技术缺陷的完善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实践才能完成。图书馆智能化的主流技术主要是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RFID技术可分为高频技术和超高频技术两种。但这两种先进技术各自都还存有一定的缺陷,高频技术对书籍的自动借还册数有一定的要求,不能超出一定的册数,如果超出系统就很容易发生漏读现象;超高频可以通过远距离的感受读物,从而读取读物的信息,但是有时候会因为内部频率的变化,工作人员对读取距离很难有比较明确的把控,容易造成误读。云计算因为是依赖强大的信息网络,因此很容易产生安全漏洞,从而造成信息数据的泄漏,如果这些读者信息资料被不法分子盗用,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四、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路径

在图书馆内应用智慧化模式,要依据现实情况进行判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降低其缺陷的风险,让图书馆能够被更快捷、更安全的利用。

(一)加强支撑平台的建设,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内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要不断完善,强化原有信息化体系,不断对图书馆原有的网络空间进行升级改造,将无线网络覆盖到整个图书馆。整体的网络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需要将传感器与云计算等技术进行高效融合,实现传感器在图书馆实体设备的有效安装,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搭建移动互联平台,加强对馆内图书以及读者信息的收集和感知,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感知能力。同时,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等平台建立图书馆网络业务系统,根据读者的需求,打造更为智能化的决策平台,通过对读者需求的分析探索,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服务水平,让整个图书馆建设更加智能。

(二)对智能管理系统进行改良优化。“数据”时代的发展是对数据的形态、存储以及采集、分析过程的整合变化。要想实现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对数据信息有更有效的把握,能够精准地分析出读者的行为特征和需求,然后为读者提供更为科学、个性化的服务,可以通过“PC服务终端以及图书馆读者日记登记”等数据搜集到更多范围和数量的数据,以实现数据的精准性。

(三)将M2M技术与PFID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因为PFID技术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就需要一些技术来弥补这些缺陷,M2M技术是可以对产品的实时数据进行监控的分析,然后发现出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种技术有效融合能够降低设备对读者、读物信息的误读频率,提高图书馆的办事效率。

(四)应用多层次的云计算服务。将IaaS、PaaS、SaaS三种层次的云计算服务联合进行使用。IaaS服务模式能够为图书馆节省一定的建筑空间,并且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更丰富的硬件设施。PaaS更注重开发本身的工作,能够帮助图书馆形成统一性的服务。SaaS是通过互联网服务完成内部所有的应用服务,通过互联网搜集集体智慧,以建设更适宜读者的智慧图书馆。

(五)着力培养图书馆内智慧型馆员队伍。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除了与先进的技术资源相关,还与内部工作管理团队的智慧息息相关。这一只智慧型館员队伍需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社交素养以及良好的反应力和事物处理能力,能够继续大数据库对各类信息进行比较科学、快速的决策,专业化的管理和操作能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五、结束语

图书馆智慧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依赖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对其模式和应用进行有效探索。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基础设施改造过程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影响,利用好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技术,搭建更为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胡莲香.智慧图书馆建设探讨[J].中文信息,2016(4):36-37.

[2]王茜.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商情,2016(20):274.

[3]翟源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8(10):156.

[4]蔚晓慧,焦雪.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探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39(1):35-36.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智慧图书馆物联网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