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宇
内容摘要 中华对联作为汉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方面的内容,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对联 家国情怀
1 引言
对联无疑是中国独有的大宗国粹。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梁章钜《楹联丛话》引用的宋代张唐英《蜀祷杌》亦有此说。
中华对联作为汉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方面的内容,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2 饱览百姓生活,体味民生民情
“鬓白只应秋炼句,眼昏多为夜抄书”这是唐代杜荀鹤七律诗《闲居书事》中的颔联。这一联概括了作者多年辛勤苦读、耕作,“秋炼句”“夜抄书”,以致“眼昏、鬓白”,简短的一联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眼昏鬓白”足见其为科举准备时日之长,其刻苦执著不言自明。而这一情绪,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这一追求不受年龄拘束,表达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心态[1]。
晚唐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但一直都有着科举入仕和建功立业的宏伟愿望,可惜他屡试不中,人到中年才好不容易中了进士,但仍未授官,只得返乡闲居。此时的杜荀鹤虽然隐居山中,与僧道往来,酬诗唱和,但多少还要借“隐居”而提高身价,以待征召,平步青云的想法。而为了迎来这一渺茫的希望,诗人在乡间闭门读书,刻苦钻研诗意。无论是执着于科举考试,抑或是释然于乡间闲居,诗人从未放弃自己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2]。
“万卷拥书城,精神满腹,著作等身,积卅年雪案萤窗,尤于麟经有得;两回游泮水,净土皆修,名场倦踏,看明载苍颜鹤发,重歌鹿鸣而来”这是清代学者俞樾为张仲甫八十大寿而作。联语的大意是:拥有非常多的书,读后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丰富起来,让书的精神赋予自己的身上,就像“雪案萤窗”、孔子作《春秋》等典故一样,对知识的追求孜孜不倦;多次入学考科举,提高自身修养而不要受名利的诱惑,展望明年,头发变白慢慢变老,可以像寿星一样成就自己。此联表达人即便已老仍继续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可以表达在学者自身上,也可表达于学者对学徒的知识照顾,以及各行各业人员在学习及传授本行业知识的态度上。
诚然,对知识最伟大的情怀莫过于一寸光阴,三尺讲台。各行各业都存在“教师”,教师对知识的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情怀,教师知识素养的培养固然重要,对知识秉承的情怀也不容小觑。优秀的教师情怀不仅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容易激发对学生的兴趣以及对知识传承的使命感,进而推进知识文化的创新发展。
当人民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得以基本满足,人们也便追求于更高的精神满足,亲情、友情、爱情……而在21世纪,人格不断完善发展,当人们把此联用于追求爱情时,也有人将其置于“独立”的话题里。不将爱情视为必须,而是落笔于首先我们要尊重“单身”,正视“独身”。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是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遣悲怀三首》其三中的尾联。《遣悲怀》中的三首诗都是作者用来悼念其亡妻的作品。这一句联语的大意是:“我只有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来报答你生前曾经为我做出的牺牲和经历过的忧患苦难。”此联表达的便是元稹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悲伤,字字肺腑,尽显作者的痴情与哀痛,这也让诗句流传至今,当有人将此联称为悼亡诗中的佳句,也有人抓住联语中的“报答”二字,将其用于表达最真挚感情的重视和回报。“报答”二字的深刻性在于:女子是有恩在先,这种牺牲绝对是无私的、利他的。此联也便从悼亡诗的行列中,拥有真诚待人、人本为善的高尚情怀[3]。
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中说:“所谓‘常开眼者,自比鳏鱼,即自誓终鳏之义。”因为“鳏鱼眼长开”的意思是只有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来报答你生前为了我而承受的艰辛与苦难。意为我将终身不娶,以报答亡妻生前恩义。宋代刘过《浣溪沙·春晚书情》亦有联语曰:“海燕成巢终是客,鳏鱼入夜几曾眠。”
可见,一条联语所赋有的意义,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里能有属于它们的含义情感,而其中都是人们赋予的最真实的情怀。
3 不忘与时俱进,时时情系家國
“绣阁团圞同望月,香闺静好对弹琴”这是纪晓岚为他表弟牛稔文儿子结婚所作的贺联。纪晓岚,名昀,字晓岚,是清代较为出名的学者和官员。其人才华超群,能诗擅对,又快捷机敏,善于谐谑。他有一表弟,名唤牛稔文,时任天津知府。一日为儿子完婚大办喜事,纪晓岚便派人送去这副贺联,既为贺礼,又打趣了自家兄弟。该联首先是贺婚,写新婚夫妻团圆美满,在洞房中幸福地享受生活。“绣阁”和“香闺”,都是指年轻女子的居室,特别是大户人家,一般都装饰得华丽如绣,这里则指新婚洞房。“望月”和“弹琴”,则表现了新人浪漫和高雅的情调。其次,对联又暗含了两则与“牛”有关的典故,切合了牛家公子结婚。一个是“吴牛喘月”,一个是“对牛弹琴”。前者出自《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代应劭的《风俗通》,说吴地的牛怕热,苦于太阳,以至于看见月亮都害怕得喘不上气来。多用来比喻因为疑心而惧怕。后者出自汉代牟融的《理惑论》,说春秋时鲁国人公仪明为牛弹“清角之操”,牛连头都不抬,只顾吃草。此联语寓谐于庄,隐喻巧妙,读之令人忍俊不禁[4]。
打趣之意且不谈,从联语出发,“绣阁”与“香闺”不禁让我们想到当今的民族手工业。国家民族手工业之传承,莫在于一朝一夕,亦不在于一民一国。随着手工业情怀的日益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程也逐渐成为承载手工业情怀的关键一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言外之意义、情感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最浓的情感。
“此地有广厦万间,群沾大庇,何时得黄金万镒,亲铸先生”此联为近人张琴撰,现存四川江油匡山书院。此联语表达的是一种希望世界更加美好的思想。上联“广厦万间”是引用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而下联的“黄金万镒”则是出自李白的《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中“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全联大意是:这个地方有很多宽敞的屋子,可以为人遮挡风雨;什么时候能得到很多的钱,亲自为诗仙李白铸像。诗文书画篆刻皆工皆精的张琴,对于李白感佩有加,幻想有朝一日腰纏万贯而为诗仙铸像。这是值得佩服的,因为张某没有做“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自私的梦,而是念着“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名句,想着李杜诗篇的“文化传承”,这就是情怀与境界。
“倚杖独看飞鸟去,开窗忽拥大江来。”这是南宋诗人周紫芝七律《凌歊晚眺》中的颔联。“凌歊”,古代一般指凌歊台,据《方舆胜览》记载,凌歊台,位于太平府当涂县黄山,有石如案,高可五尺,顶平而圆,宋武帝建宫避暑处。年迈的作者夜晚时分忽然思念起了家乡,拄着手杖独自一人看天空的飞鸟远去,推开窗棱忽见拍天而来的江波气势,壮观而寂寥。周紫芝此联的下句乃是化用了北宋诗人曾公亮的诗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但诗人将“放入”改成“忽拥”,这样就把有意的壮举改成了偶然的、无意的撞见,气势更加激荡。仅仅两字之差,整个精神气韵也就差得远了。
在余光中的见解中,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海峡。而在古人的眼中,乡愁不仅是官兵对家乡的思念、流亡者对家园的期盼,更是对美好的安定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这是罗庸和冯友兰所作《满江红》中的一联,同时也是《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的歌词。上联,“殷”,通深切的、深情的意思;殷忧,即深忧;“新”,是更新(动词)。此句含义是:祖国灾难无穷,忧患深重,我们一定要更新祖国的命运。下联,“动”,是打动,激励,振奋的意思;“动心”,即激发理想,振奋精神。“忍”,是克制;“忍性”,就是行事时能控制情绪,不任性,喻目标坚定。动心忍性,精神振奋而行事坚定。“希”,通睎,仰慕,崇敬;“哲”,志士仁人,才能识见超常之人。此句含义是:值此国家危亡,人民多难之秋,必须振奋精神,坚定方向;学习前辈志士仁人,踏着他们的足迹,跟敌人斗争到底。西南联大校歌采用的词式和韵与民族英雄岳飞千古绝唱《满江红》相同,富有感情的旋律,激扬悲壮,对联大师生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校歌中深刻的指出了中华民族的中兴大业需要大批的杰出人才,勉励师生们要努力教学和学习。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华民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于是有了不同色彩的“励志”。开始是启蒙,接着是救亡、建设、“继续革命”,直到实业即发财,色彩浓重的“成功学”。到发现“励志”需要用上升为“信仰”,我们总感到缺了点什么,于是,貌似“包打天下”的“心灵鸡汤”应运而生。待到经济发展与环保严峻、道德滑坡“比翼齐飞”的时下,大家蓦然“顿悟”:真正的“励志”源自灵魂,源自“仁义礼智信”与“核心价值观”的兼容,金钱与鸡汤只能徒耀一时。换言曰:我们到了重新观照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新的复兴关口——这正是每每重唱国歌总觉得热血沸腾的原因[5]。
中华民族之魂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绝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文化,是深潜灵魂之后的精研技艺——灵魂救赎是做人最高的技艺。“灵魂励志”的点题,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的基石,是历史与未来的符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把“家”与“国”紧密相连,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中华联语中的家国情怀不仅担当着延续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的责任,也彰显着中华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伟大使命。
(作者系商丘师范学院 副教授)
【参考文献】
[1]戴鑫,宋立民,康锐,等.中华别称类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2]彭小明.对联与现代语文教学[J].兰州学刊,2003(4):184-186.
[3]王泽敏.中华楹联大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4]肖潜.中国实用对联[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
[5]谷向阳,刘太品.对联入门[M].北京: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