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盛东?彭健
内容摘要 威胜集团是能源計量设备和能效管理系统供应商,是一家境外上市公司。集团以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抓手,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过硬、技能精湛的产业工人,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威胜集团与新邵职中通过8年的合作,探索出了厂长与校长合一、企业与学校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车间与教室合一、师傅与老师合一、学徒与学生合一的“六合一”合作模式,开辟了校企合作的新天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六合一 新天地
1 引言
威胜集团与新邵职中自2011年开始合作,2012年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多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校企“六合一”的康庄大道,即厂长与校长合一、企业与学校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车间与教室合一、师傅与老师合一、学徒与学生合一。
“六合一”致力于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使学生融入企业文化,接触企业的产品、工艺和运作方式,实现向企业人的转变。“六合一”的实践,造就了威胜集团不竭的人力资源,打造了校企合作的品牌影响力。
2 厂长与校长合一
厂长与校长的合一是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只有将他们合为一体,才会共同为校企合作开山劈路,才会出实效。最初合作仅仅是为威胜集团提供应急劳动力。一年后,双方开始思考长期合作的问题。2012年,乔立新校长带队到威胜集团考察。通过与威胜集团经理充分的沟通、洽谈,最终签署了校企合作的框架协议,确立了校长与厂长、其他管理层的联系议事制度、交流学习制度。
在多年的合作中,校长成为“企业的厂长”——想企业之所想,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产业、行业的要素;厂长成为“学校的校长”——想校长之所想,参与到学校的发展规划、管理和教学等诸多环节和领域中。
3 企业与学校合一
校企合作双方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必须高度合一。通过“三个共同”落实校企合一。
3.1 共同研究确定办学模式
确定了“以威胜需求为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威胜集团需要什么人才,就以订单的形式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精准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特别在岗位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的体系建设上共同研究开发。
3.2 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编制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考评标准和就业标准。调整了教学计划,重点突出了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对于那些难、偏、繁及同岗位相关性不大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对岗位相关的知识、技术进行了补充[1]。
3.3 共同实施过程管理
通过校长、厂长督导办公室在招生、培养、就业中对培养对象进行过程共同管理。共同拟定招生计划、编辑宣传资料、宣讲招生方案,共同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专业、技术技能、个人发展诸方面全方位介入,共同关注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
4 车间与教室合一
4.1 教室即车间
学校将“公司的需求”与“学校的教学”有机结合,将威胜集团的管理理念融入威胜班,将威胜集团的生产环境、生产环节微缩或模拟到教学活动中。学校利用威胜集团提供的各种类型的表计、板件和部分生产、测试设备,通过学生的拆装、焊接实现对公司产品的熟悉,利用威胜集团提供的生产组装线、维修退换产品、电子元器件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学生虽身在教室,但场景犹在车间。
4.2 车间即教室
每学期对学生实施实习轮换。在实习中,既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劳动纪律、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的教育,又对学生在生产工艺、操作流程中进行技术技能的教育。根据技术要点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考评,通过学分制考评、优先录取的办法激励学生学习。这样学生虽身在车间,但场景犹在教室。
5 师傅与老师合一
将师傅与老师合二为一,实施“双主体”的育人机制,做到分工合作、职责共担。
变学校的老师为师傅。集团每年安排质量、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师傅对学校电子专业的老师在企业文化、表计知识、质量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轮训,组织他们参加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并对他们实施技能达标制度。
变企业的师傅为老师。学校将车间的师傅作为外聘教师进行聘任,签订聘请合同。学校同他们一起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定制学生的个人成才方案,安排他们到学校上课,参加对学生的笔试和技能考核。学校还对他们进行心理学、教育学和教材教法的培训[2]。
建立副班主任制度和副主管制度,即以企业工作小组为单位,将企业师傅聘请为副班主任、将任课教师聘请为集团的副主管,一起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企业生产管理培训工作中去,现实师傅与老师彼此的角色变换。
6 学徒与学生合一
学生与学徒是校企合作中的“一个主体,两重身份”。由于学生习惯于“学生”的身份,基本没有学徒的意识,因此,在学生的“学徒”意识上加以教育和强化。
在入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我将是学徒”的意识。招生过程中做好企业的宣传手册、录制好介绍企业的视频,让学生与其家长了解企业、认同企业、认知岗位,使之理解招生就是招工。
在实习教育中强化学生“我是企业学徒”的意识。在签订就业合同的同时,与企业的师傅签订师徒结对协议,让学生既能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学,又能在企业接受师傅的教育教学,使之理解实习就是就业。
在就业中强化学生“企业主人翁”的意识。学生就业后,继续对学生量身定做个人成长规划,使之理解“我是威胜人”的内涵。
7 理论与实践合一
通过“把握一个根本、开拓两个阵地和坚持三个原则”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7.1 把握一个根本
既懂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知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始终把“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作为校企合作的重中之重,把师傅与教师合一的工作抓实抓细。
7.2 开拓两个阵地
学校和企业是人才培养的两个阵地。只有开拓好了这两个阵地,才能实现培养的最佳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存在劣势,学校就利用威胜集团提供的设备器材建设仿真小车间,通过校内基地生产化推动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上企业存在劣势,企业就跟学校教师一道制作教学课件,通过企业基地教学化推动理论教学。不管在哪个阵地上,校企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各尽其长,相得益彰。
7.3 坚持三个原则
教学中,始终坚持必需、够用和发展的原则,既考虑学生和企业的当前需要又考虑二者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和专门化,建立新的基础课程体系;将技能课程专精化和将技能演练平台系列化,建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引入行业标准,开发校本课程,建立特色教材。总之,尽力做到“教最新的,学有用的”,确保学生就业后能管用和够用。
8 结语
在8年的校企合作中,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深入开展“六合一”的校企融合教学模式,满足了企业和学生的需要,适应了经济发展变化和市场的需求,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为威胜集团培养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稳定技工队伍。
(第一作者系湖南省新邵县职业中专学校 高级讲师)
(本文由课题项目与威胜集团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以新邵职中的电子专业为例(ZJZB2016129)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光梅,徐鑫.浅谈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助建高效的中职课堂[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35-36.
[2]朱明龙.对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3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