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然追求与实践样态

2020-05-08 08:52张丹
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结构主义高中历史教学新高考

张丹

摘要 新高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当前历史教学实施在教学目标上变“知识为本”为“素养育化”,在教学内容上从“孤散零立”走向“整合融通”,在教学过程上由“单向传授”转为“自主探究”。然而,受应试思维以及学科特性影响,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呈现出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碎片化以及教学过程机械化样态,阻滞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育化。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学科基本结构的搭建和发现学习方法的运用,对当下高中历史教学变革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深度理解学科素养,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寻找学科基本结构,灵活处理课程教材;适当进行教学留白,采取多元教学方法,从而助力高效课堂构建。

关键词 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结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0)02-0087-06

在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录取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培育成为指向,传统课堂教学必须变革以迎接挑战。然而,受应试思维以及学科性质影响,在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时间提前而教学内容几乎不变的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学呈现出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过程机械化的样态,阻滞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为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虽曾遭遇实践改革失败与研究“遇冷”,但随着近年来其在教育领域的暖身回归,其中关于学生直觉思维、学科基本结构、发现学习等思想的价值愈发凸显,对当下高中历史教学变革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基于此,以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为视镜,审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实然困境,提出因应之道,以期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然追求

随着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发生转变,表现为教学目标从“知识本位”变为“素养育化”,教学内容从“孤散零立”走向“整合融通”,教学过程由“直接传授”转为“自主探究”。

1.1教学目标:变“知识为本”为“素养育化”

自新高考实施以来,录取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从浙江实行的“三位一体”及上海的“两依据,一参考”评价招生制度看出,学生综合素质成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新高考实行“以专业投档”的平行录取方式,学生报考专业又有相应科目限制,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与能力。评价方式的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使得教学目标聚焦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就历史学科而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学生运用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普通高等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历史课程目标定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旨在让学生经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而逐渐形成历史学科思维、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

当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被认为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唯物史观素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立场与方法论,承认社会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历史,是学生理性认识历史事件的基础,也是开展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要求学生能联系各部分知识,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对历史事件等作出解释、评析等;史料实证侧重于对史料进行选择、甄别、质疑、辨析、论证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在史料掌握的基础上,坚持“论从史出”的范式,对其进行理性评判等,讲究结论的客观合理性;家國情怀主要是让学生在内化学科知识方法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人文追求。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变“知识本位”为“素养育化”,在教学中要兼顾史实知识、史学方法以及史学情感,利用历史问题解读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历史演变进程,融合历史学科的“历史性”与“文化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育化。

1.2教学内容:从“孤散零立”走向“整合融通”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新高考实行文理不分科,采用“语数外+3门选考”形式,历史成为选考科目之一,分为“学业考”和“等级考”两种形式,前者是全体学生必须要学习而达标的考试,后者是将历史科目作为选考科目纳入高考成绩的考试。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历史教学内容改变以往“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通史编排模式,实行“必修+选修”“专题+模块”分层分级结构模式。从纵向看,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3类课程,3类课程相互关联,又具递进性和层次性。其中,历史必修课程涉及中外基本历史事件,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基本史,形成对历史学科框架的基本认识;选择性必修课程则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划分成不同的领域,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某一领域而进行深入探究,为培养研究历史不同领域的人才奠定基础;历史选修课程则是前两类课程的进一步拓展,通过设置专题调研等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历史专业素养。

从横向看,必修课程链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3个部分,学生通过对通史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外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脉络,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则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升学需要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体系设置3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包含若干学习专题,专题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按照时序表述,在促进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整合理解时,也锻炼学生历史“纵横向式”的分析比较思维;历史选修课程设置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2个模块,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自行改编、整合课程内容,亦可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以增强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与素养。综上,随着部编教材的出台,教学内容从通史教学变为“模块+专题”教学,这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清楚部编教材知识体系,还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实行“模块化”“专题化”教学。此外,在选考制度下,不同需求学生所学习的历史模块不同,教师需要关注不同学习内容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以及所对应的层级,关注不同教学对象(学考学生、选考学生)所对应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从而实现分层分类个性化教学。

1.3教学过程:由“单向传授”转为“自主探究”

在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导向下,教学实施将围绕着“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组织教学。纵观目前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立意开始转向学科素养的考察,命题形式已经摒弃以往事实性知识点的考察,以史实材料贯穿在各类型题目中,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如2017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第27题“主题探究活动”,通过活动设计,考察历史学科中重要的“发现问题”能力。这就呼吁教师要变单向度传授的“满堂灌”为“师生共进”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问题出现”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掌握,并在运用历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养成历史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此外,受历史“确定性”学科特性影响,许多教师“循规蹈矩”的讲授使得历史教学枯燥无味,“喜欢历史不喜欢历史课”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是教师们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实行自由选科制度后,如果不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势必会影响学生“选考科目”的选择,继而导致潜在的历史学科人才的流失。诚然,在选科制度下,虽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在“等级赋分”制度下,为了占据较好优势而选择相对容易的历史科目,但更多学生是因为兴趣才选择历史科目,因此教师应在维持学生原本兴趣的基础上,使其学习兴趣更加深化,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而非“越学越枯燥”,强化其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历史学科人才。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现实样态

审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样态,部分历史教师缺乏结构意识,出现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零散化、教学过程机械化等问题,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1片面化教学目标忽视学科素养培养

尽管目前高考命题将历史学科五大素养融入其中,但相对而言,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立意的题目占比较大。以上海市2018年等级试题为例,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典型试题各占8题,唯物史观占4题,家国情怀占5题,并且试题类型以材料题干居多。因此,在师生看来,“读得懂史料”“会用相应的历史方法分析材料”是获取高分的关键。由此,很多教师在现实教学中着重于学生史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方法训练,却忽视了较为抽象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样,学生学习也呈现功利而片面化的样态:为了获取更高的分数,死记硬背、拼命刷题,忽视对历史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等诸多文化价值的学习。布鲁纳指出,“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除了掌握基本原理方法外,还应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并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些态度比教给他们知识更为可靠。事实上,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在学生道德教育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教师在历史学科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其基本原理、方法的传授,也要注重历史本身蕴含的文化底蕴,发挥其人文价值。

同时,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即一种通过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直觉的越级性认知的思维方式。显然,这种思维具有敏感性,是依靠已有经验对现有问题一种条件性反射的知觉,就如同语文学科常说的“语感”,是集知识、能力和态度于一身的思维方式,倾向于一种学科素养,具有独特的学科逻辑。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分析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评价历史事件时要做到“论从史出”,却对学生的假设和猜想“置之不理”,缺少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这不仅消减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也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如布鲁纳所言,直觉思维并不仅仅存在于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数学、物理等领域,“历史学家在探索他的学科时,也会不自然地依靠直觉程序,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未知问题作出推测、假设,得出试验性结论。”由此,培养学生历史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同样重要。

因此,尽管课程学习时间减少,但教师也应当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观:一方面,注重史实的积累学习。“知识的学习”与“思维的养成”是相互联系的,学科“直觉思维”的养成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学科知识的积累又将利于学科“直觉思维”的养成。另一方面,从意识建构与能力提升角度进行教学。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停留教材知识的记忆,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将唯物史观作为科学史观和基本方法论,在实际应用中挖掘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为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2碎片化教学内容割裂学科基本结构

历史部编教材实行“必修+选修”“专题+模块”分层分级结构模式,其意在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训练和素养培育,却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历史事物的完整性和时序性,加之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而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导致学生次级结构性认知和能力缺陷。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由于本体性知识失偏,无法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度理解,盲目遵循教材表面意义的符号表征逻辑,忽略了隐匿于表象之后的思维逻辑与价值逻辑,导致学生对某一知识理解片面化、狭隘化,甚至因为同一内容被反复、交叉地填充于不同的历史主题中,致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空缺和混乱。另一方面,偏向性的“选择性教学”影响学生对学科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把握。由于新高考背景下“选考”时间提前,加之历史知识内容体系庞大,为了争取更多的“备战”时间,很多教师根据考试大纲侧重讲解“考试”内容,其余“非考试”部分只是略微提及甚至不讲,尽管少部分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补齐相应的知识,但多数学生由于繁重的升学压力也只是“选择性”学习,由此既割裂了某一知识点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结构联系,又隙裂了该知识点与本学科其他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脉络,使得学生获得较为零散的知识。

布鲁纳认为,智力活动本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构造过程,知识就是“我们构造起来的一种模式,主张以结构的框架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因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整合学科知识结构实现深度学习,也便于学生对以后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迁移,是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由于高中历史概念眾多,史实时空跨度大,对学生的通史基础知识以及理性思维要求很高,但学生历史基础较为薄弱,辩证思维尚在发展,特别是高一期间,其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经验积累尚不足,对教材呈现的“专题与专题、模块与模块、单元与单元”之间零碎的史实证据,既缺少事实性理解,又难以构筑彼此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仍遵循教材的逻辑“照本宣科”讲授,势必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与运用。

目前高考试卷多为综合性材料分析试题,着力于大知识点,纵横中外古今史实,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脉动”与“轮廓”,用“大历史观”分析问题。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从“知识搬运工”变为“学科组织者”,在对课程目标和教材知识逻辑等理解的基础上,寻找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再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构建相应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科基本结构掌握。此外,教师要树立一种“全科”视角,在形成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该学科的结构纳入其他学科的体系之中,并将这种结构积极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实现“举一反三”,从而促进学习能力方面的普遍迁移和多种学科知识网络的建立。

2.3机械化教学过程消解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对话教学、深度学习的开展,多数教师会采取自主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多样教学法,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等。然而,随着新高考等级考试时间的提前,面对庞大繁杂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仍采用保守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尽管某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采用讨论法等意在引起大家思考,丰富课堂氛围,但这些讨论多为一些具体事实或细节问题的回答,较少提出需要学生综合多种知识进行探究解决的问题,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导致学生疲于学习,学习兴趣不足。此外,由于历史“论从史出”的学科特性,历史教学不像其他学科教学有“发挥的余地”。许多教师担心学生的认识与教材出现偏差,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预见力不够,基本“按部就班”遵循教材的符号表征逻辑与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固化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降低。

皮亚杰认为,认知建构取决于同化和顺应之间自我调节的平衡活动,智力活动必须有情感力量的介入,在认知结构组织里植入内在动机。布鲁纳也指出,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于其内在动机,源自于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对学习本身的喜爱。于此,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法”,认为“学习一门学科不是涉及一个人要‘知道的事情,而是涉及‘知道怎样处理的事情”,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才能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牢固。因而他倡导“在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通过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究问题的步骤及原理,调动学生对于发现的兴奋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信感,实现内在学习动机培养。

实际上,教材只是后人对历史的一种典型的“认识”而已,它不是真正的历史本身,更不是历史的定论,人们有必要对教材中的一些史实进行探讨、理解,从而升华对历史史实的深层次理解。并且,真实的课堂教学应是不断生成“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教学,而非“一成不变”的单向度教学,能够抛出一定的问题,至少能带动学生一起思考的教学才是历史教学的前进路向。换言之,教师并非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亦非知识的接收器,教师的使命正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历史思维的养成与学科素养的育化,最终走向自我成长。

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路向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落实与推行使得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指向,教师应以培育学生学科素养为目标,整合教学知识,丰富教学方法,以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3.1深度理解学科素养,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施教学活动预期达成的结果。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一方面,应深度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新高考导向下历史教学更侧重于学生能力、情感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知识不重要,恰恰相反,学科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特别是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学科特性,教师不仅要注重本学科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讲究政治学、哲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能综合运用历史方法,从更为宽广的角度,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观点作出分析、评判等。同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的价值不仅仅只在了解过去“发生的事实”,更在于其“以古鉴今”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在传授史实的同时也要发挥历史育人导向作用,如在讲述抗日战争史实时注重历史英雄人物所映射的家国情怀等优秀品格的熏陶,让学生在对英雄人物、优秀事迹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三观,主动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教学目标。为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在现实课堂中许多教师仍然按照三维目标设计教学,然而三维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有相似又有差别,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学科核心素养5个方面划归到三维目标3个部分中,也不能为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一股脑”将每个素养都嵌入到每堂课之中,要在对学科核心素养深层次的理解基础上,综合教学内容和自身水平经验,有针对性、有融入性地贯彻落实到三维目标中,形成既能体现核心素养之精神,又能统领三维目标之教学主旨的教学目标。此外,在“选科分班”教学模式下,将历史作为“学考”或“选考”的学生培养方案并不一致,教师应该考虑到两类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结合培养目标设计符合不同层次需要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

3.2寻找历史学科“轮廓”,灵活处理课程教材

布鲁纳认为,面对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首要任务应该是让学生领悟和运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该学科相关的各种研究方法。因此,需要教师首先树立“大历史观”,寻找历史“轮廓”。所谓“大历史观”,即强调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应建立在观察和归纳之上,不仅注重细节,更强调要从宏观上把握,以免陷入微观上的“近视”的一种历史分析法。承前所述,部编教材实行“模块+专题”的体例在促进学生对某个专题知識理解的同时却也给教学带来较大的障碍,教师需要在把握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考试大纲以及教学目标等寻找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方法等,并以此为中心搭建思维导图和知识网络图等,让学生在对历史学科体例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种历史范式和历史思维,促进知识整合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减轻学业负担。

此外,要深入了解教材,实现意义建构。在“模块+专题”模式下,教材体例缺乏对历史事件完整性和历时性的叙述,如果教师仅按照教材逻辑表征进行教学,必然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建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结合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对教材体系进行重构,结合“模块”教材与“通史”体例,围绕一个主题确定教学重点,将分散在不同教材之中的相关知识连成线,再将史学要点串联起来,形成立体化的网络知识体系。当然,由于教材知识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也要学会将历史“现代化”,将当下时事热点问题和学科主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汲取历史智慧的同时去思考现实问题,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不仅仅停留在对过去事件“冷冰冰”的描述,也有对现实“热腾腾”的运用,学会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让历史学科素养培育落地。

3.3适当进行教学留白,创新丰富教学形式

布鲁纳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对问题的自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源动力,以此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体现在:首先,以学生为中心,适当进行教学留白。在“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已日益成为教育主题的今天,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可以采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根据教学进度及内容安排一些专题理论研究、专题实证调研、史料评价辩论赛等,在史实材料收集整理、讲解汇报、讨论交流过程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避免“问来张口”的懒人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习惯,也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沟通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开展对话教学,实现深度教学。

同时,创新教学形式,增添历史课堂趣味。其一,恰当地运用历史故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新课时引用相关的历史故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历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历史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甚至在课堂结束前进行历史故事小结,帮助学生促进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如此,不仅增添历史课堂的有趣性,而且在强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具有良好效果。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历史故事均可作为教学材料,教师需要甄别历史故事的真假性以及适用性。其二,适当开展影视教学。由于历史“过去性”特点,如果仅仅按照教材逻辑表征进行“冷冰冰”的知识输入,将难以引起学生历史情境的共鸣以及促进学生历史情怀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手段开展影视史学教学,通过影视资料将历史进程中不同时空史实之间的联系生动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感同身受”。如此不僅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与整合,还能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真正实现历史学科育人作用。

责任编辑 马晓宁

猜你喜欢
结构主义高中历史教学新高考
结构主义语言学视野下的电影“赋比兴”问题综议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