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琴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现代教育所不能忽视的理论依据条件,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指导理论要求,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研究,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集合起来,并理清课程教学的关键要素。强调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积极示范和引导作用,并传递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高效课堂的建立,能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新课改教学目标不断推进,语文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核心科目,注重学生在实践探索阶段的能力培养,并鼓励学生探索教材内容的深层含义,对个人的身心全面发展都有着莫大的帮助。教师作为日常教学指导活动的主体人物,需要掌握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并明确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实践引导,也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在实践中获得学习启发。对此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展开细致化的分析与论述,如下: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价值影响
语文课程高效开展,能够让学生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尤其是语文自身的特质极为明显,具备人文精神、智慧启迪作用的同时,也会给学生的实践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日常教学阶段的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阶段探索基本规律,并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当“教学做合一”渗透到课程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做好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此时教师理清语文课程教学重点要求,将“教学做合一”深化到实践指导阶段,课程教学效率显著提升,并积极应对来自现代教育产业发展所赋予的机遇与挑战。经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和筛选,完成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得到保障。
二、“教学做合一”建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在实践中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做”所进行的,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和进步的机会。而且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课程学习要点,是达成经验性探索和分析的基础条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日常的实践探索基本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学生能够在探索分析阶段提升自己的探究欲望并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经过不断地经验累积与优化拓展,长远发展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指导期间,应该认识到学生本身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胜负欲相对较强,学生日常更加注重自我表现与自我需求的达成,此时在课程教学阶段,设置竞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更好地完成学习计划和目标。
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同时应强调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与丰富性。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基础知识储备十分有限。教师不妨设置课堂讨论分析以及活动小组,利用小型竞赛的途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结合实践要求,教师将生活化的内容、场景应用于课程教学阶段,此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具备针对性,本身就是从生活进行教育教学关键点探索的部分。现实生活对小学生的启发影响作用较大,很多知识内容的学习就是为提供生活服务保障而进行的。当教师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捕捉现实基础,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此时的教学语言表达或情境设定,都是学生日常所熟悉的现实基础条件。教师在教学指导阶段参透教材内容,并融合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体会生活的同时,还能将知识应用的目标确立起来,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
(二)注重课程教学情境的优化建立
日常语文教师在课程指导期间,对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节奏、进度把控有关键影响。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人物,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情境建立之后教师应该注重各个探究环节的知识衔接性,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的思想启迪。尤其是在小学生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有限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提升自己的思考探究欲望,日常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效果就会显著提升。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之下,课堂氛围优化的目標得以实现。尤其是一些趣味性、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探讨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发展个人的思维能力,学生也能更好地融入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
(三)构建翻转课堂,用学习促进教育
教育产业走进一个现代化、科技化的发展阶段,一味地应用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且教师应用传统课程教学形式,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一味地说教与管理就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并掌握情况,日常涉及背诵与理解记忆的内容诸多,最终的课程教学效果很难保障起来。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在内化学习或应用阶段会遇到诸多困难问题,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指导,会影响其长远发展进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应用,其中教学工作,不仅仅要围绕知识内容本身,同时也需要结合教育教学的特质,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工作。教师结合现阶段的学生发展需求,将翻转课堂构建起来,将课程相关内容提前完成制作,从日常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开始。控制视频的长度与内容难度,下达课前预习学习的基本目标,此时对语文课程重点、难点或课堂讲解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做好提炼与整理之后,将各类信息资料留存,并上传至课程学习平台之中,给学生随时阅览和学习的机会。学生在预习阶段能够掌握主动权,将自己所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标注,后期教师了解学生在实践探究期间的问题,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索,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课程教学模式的价值影响作用由此展现,也符合现代社会对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四)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应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高标准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学联系学生实践需求,将“做”的方式方法尽可能地通过课堂展现出来。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阶段,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忽视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激励影响作用。而是应该将有效的课程学习方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探索。在遇到一些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期间,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加深自己的学习印象,也是极为关键的。此时教师要注重学生深度思考交流的基本意识,而不是将文章翻译片面性地展开,学生能够深入课堂之中,掌握有效的修辞手法与文章释义,学生在了解文章含义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教师在优化课程教学指导方式方法阶段,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探讨,在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对于学生能力相对突出的部分,教师可以设置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培养起来。教师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学习水平。而针对学习能力一般或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学侧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核心基础内容,经过反复地探究与应用,在实践中有效提升个人的学习水平。“教学做合一”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应用,并不是一味地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是结合学生在整个探究实践阶段的基本意识,明确学生的思维动态化发展基本需求,顺利完成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结语
“教学做合一”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指导。注重课程内容的启发性与针对性,鼓励学生结合实践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内化学习探究。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明确工作重点,完成对学生的全面性引导,让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创建更为丰富、趣味性的课程教学情境,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强调课程教学活动的良好体验感。此时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应用更加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能够给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