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书清, 曹大明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北部的分乡镇南岔湾村,因保留有七十余座清代石屋而被人们称为“石屋村”或“石头村”,2014年以来政府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使得独具特色的石屋村成为宜昌及周边民众的假期出行热门目的地之一。南岔湾村也因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被人们期望着逐步走向旅游振兴之路。石屋,作为适应山地而出现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在现代化房屋建设的当代显得有几分“原始”而逐渐失去其现代生命力。但随着以“猎奇”为主要导向的特色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外来资本的注入,石屋似乎正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于人们的生活,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石屋是许多山地民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世代居住在藏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原门隅地区的门巴族所居房舍,墙壁用石块垒砌而成,骨架为木料结构,全屋几乎不使用铁钉,衔接处用竹篾捆扎,屋顶呈人字形,上面铺设木板并加压一排排石块,内设火塘[1]。贵州黔西地区喀斯特山脉拥有大量天然岩溶发育形成的沉积岩,各族村落和旧城区亦存在着颇具规模的石构民居,占比最高可达村落民居总数的九成以上[2]。无论是用乱石堆砌的具有防御功能的碉房还是在干栏式建筑基础上衍生的石板屋,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山地居民结合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的结果,山地为他们提供了最直接的建筑材料来源。除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和云贵高原腹地深处,石构房屋这一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在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也可以见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南岔湾村地处东经111°22′、北纬31°1′的武陵山区,当地民众亦采用石块筑墙。南岔湾现存70余座传统石屋,仍有人居住的完好石屋建筑有68栋,占村落民居总数近30%,其中南岔湾村四组(李家埫)拥有最集中的石屋建筑群,现存18栋民居均为石构建筑。南岔湾位于黄柏河东支河流中游,分乡镇中西部,由过去的连三坡、南岔湾和紫草河三村在2006年合并而成。南岔湾石屋的形成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交通条件、地理环境和成本三个方面。
南岔湾平均海拔近800米,山高路窄,道路崎岖,虽然离小溪塔城区(宜昌市夷陵区)只有约42公里的路程,但驾车却需要耗费1.5小时。据南岔湾村委会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南岔湾村共有五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283户、712人,区域面积23.3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只有约30人,属于典型的山偏地广人稀型村庄。南岔湾村地理环境较差,农户居住分散,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不仅造成当地群众出行不便,而且使得包括钢筋、水泥和黏土机砖等建筑材料在内的外界生产生活资料难以依靠人力运输进入村内,当地种植的马铃薯、柑橘和板栗等农产品也不方便运往村外进行销售,严重制约着村域经济发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通往村子的水泥硬化公路尚未修建,与外界只能依靠一条山间小路联通,车辆和拖拉机都不能通行。在尚家河水库建成前,村民还可选择沿河淌水出村,被当作一条“捷径”。南岔湾交通运输条件导致村外建材依靠人力无法运入,村民建房只能就地取材。
在分乡镇其他村落常见传统的黄泥屋,但南岔湾土壤多为岩土风化,当地黄土黏性差,并不适用于垒砌墙体。在南岔湾石屋村外墙条石断面上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图1)或能佐证,当地岩石为静水环境中泥沙经长时间沉积而形成的一种沉积岩。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材料显示,宜昌地区在数亿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量的生物死亡后和泥土在此堆积,形成了大量富有机质页岩,部分地区厚度可达100米[3]。页岩层间的连接部分相对层内薄弱,用锤子敲击,泥岩会沿着层界面碎成一层一层的页状,如同书页,这在地质学上称为“页理”,也是辨别页岩的唯一特征。南岔湾当地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弱、塑性较差,风化岩土不适合烧结砖块建房;页岩具薄片状或页状层理,用硬物打击易成碎片。以上特性恰好为当地村民开凿石块建造石屋提供了方便。石屋村四周石壁遍布开凿痕迹(图2)。村民使用钢钎和铁锤,以最简单的方法在被当地人称为“白马岩”的村周围山壁上人工开凿石块,再通过背扛肩挑的方式将石块运回村子堆砌成石屋内外墙壁。
图1 藻类植物化石 图2 钢钎开凿痕迹
南岔湾村有近半数村民仍然居住在传统的石屋里。村民WFL家的石屋占地面积约有120平方米,据屋主介绍,她家石屋是在1978年建造的。因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队集体劳动的关系,他们无法离开大队集体劳作而在某个时间段集中建房,因为“影响挣工分要受批评的”,因此他们使用了200多个人工,断断续续耗时半年才最终完成新石屋的修建。不过,据石屋面积与WFL家石屋相当、居住在村子另一边的村民LZX老人介绍,他家的石屋始建于1980年,但“只用了不到个把月”就顺利建造完成。由此可见,当地石屋建造实际上并不比分乡镇其他地方建造普通的砖混房更加耗时,开凿石壁建造石屋在乡民邻里和亲朋的帮助下也并不是一件难以完成的工作。与此相反,石屋建造使用就地开采的长条石,不使用黏结剂,成本甚至比砖混房还要低。为使石屋建造更加快捷同时由于房屋用地有限,当地村民会拆除那些被废弃的甚至已经倾颓了的旧石屋,利用旧石屋的石料继续建造新石屋或铺设石板小路、围堰菜地和坡地农田。
南岔湾民居多以石料建房,传统石屋墙面均由大小不一的石块石板拼接对缝而成,屋顶木梁覆瓦。据宣传称南岔湾石屋“最早的建于清末,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仍在使用的石屋大多为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修建。李家埫石屋是南岔湾村最为集中的石屋建筑群,现保存有完好传统石屋15栋,正在修建的现代化石屋有2栋,共居住着18户居民。李家埫低矮的石屋建筑群落可以作为南岔湾石屋建筑的代表。现将当地传统石屋建筑规制罗列如下。
占地面积大的石屋有约200平方米,小的也有约120平方米。大的石屋一般分为两户,左右两边隔堂屋对称,一侧(通常是左边)住家长,另一侧则住年轻夫妇(图3)。屋顶呈人字形,短前檐长后檐。横向以3或5条大圆木房梁东西贯穿。檩上架椽,覆瓦(图4),结构与汉族传统建筑的悬山顶相似。屋脊高约4米,墙壁厚约60厘米。
图3 南岔湾传统石屋外形 图4 石屋屋顶构造
大的石屋有8间房,沿中间堂屋呈严格的左右对称结构。堂屋后为储藏间,有些农家乐经营者将其改造为麻将房、棋牌室等。走道宽约1.2米,较狭窄且采光不佳。2间卧室隔走道相对,卧室门分设在两头,可能有避免对向开门的考量。卧室东西长5~5.5米,宽约4.5米。4间卧室大小相当,但除去四面石壁,房间面积只有约12平方米。未吊顶改造的石屋房间层高约2.5米,改造后高2~2.1米。
正门:脚垫石厚9厘米,门框横板石壁宽17厘米,厚27厘米,高215厘米,门框横头有雕花装饰。侧门(厢房厨房):脚垫石厚9厘米,门框横板石壁宽11厘米,厚27厘米,高167厘米,门框横头为90°直角,无装饰。窗户:呈四方漏斗形,外宽61厘米,高82厘米,深60厘米(与墙壁厚度一致),内宽80厘米,高87厘米。
用于垒砌外墙的石块多呈细长条状,长度一般不及100厘米,最长的可以达到117厘米,最短的只有十几厘米;常见石块厚度为13~22厘米,薄的仅有5.4厘米。也有少量略呈方形的石块,长38厘米左右、宽23.5~30厘米不等,一般位于房屋转角和门框处,兼有加固墙壁和在施工时给墙壁定位的双重作用。大石块之间的缝隙大多使用厚度小于4厘米的薄石块填塞,从而使石块平衡且墙壁结构稳固。石块自山壁凿下后未加任何打磨加工,故而在室内改造前,内外墙壁均凹凸不平。
除石屋主体外,房前屋后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卫生间、储藏室、猪圈、鸡舍等也全部用石块垒砌而成,但墙壁较薄,厚度约为用于居住的主屋墙壁的二分之一。此外,还有些石屋在两旁用水泥砖加盖淋浴间,与厢房厨房贯通,面积只有约2平方米。
为助推南岔湾村旅游扶贫工作,宜昌各级政府筹措资金帮助南岔湾进行石屋改造升级并推动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发展。南岔湾村传统石屋建筑在旅游开发中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针对老旧石屋进行的宜居改造和商业开发,以及外界资本运作已经给村里带来的新面貌、新变化3个方面。
首先,宜居改造。元代诗人任士林在《不碍云山堂赋》一诗中写道,“石屋无扉,阴云覆足”,写的就是石屋因空气流通不畅而导致室内湿气严重的问题。为适应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南岔湾村民对破旧的石屋加以改造,主要是保留外表、内部加固、增添水电便利设施(图5)。最早为乡村传统民居旅游开发而专门进行的石屋宜居改造工作应该是通水工程。2013年,南岔湾李家埫村采用“国家出钱,自己出力”的方式,由政府拨款购买自来水管道和水泥,村民参与劳动,将离李家埫西北角不远处的天然溶洞水作为自来水水源引入石屋村,使每座石屋都通上了自来水,极大地方便了村民日常洗衣做饭的基本需要。当地传统的石屋建筑布局并没有或仅有少数几栋较晚建造的石屋才设计有现代化的淋浴间或卫生间,得益于自来水管道的接入,很多之前没有淋浴间的石屋现在都在石屋左右房檐下或离石屋不远处增建了一间面积约为2平方米的小淋浴间,有的还安装了太阳能或电热水器。虽然卫生间大多仍然是卫生条件堪忧的室外旱厕,但淋浴间的建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石屋的人居环境。过去完全使用长条石不用任何缝隙填充剂建造而成的石屋墙壁缝隙较大,不仅造成“屋外刮大风,屋里刮小风”的情况,还容易钻进虫、鼠、蛇,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大困扰。2014年夷陵区对特困村南岔湾实施精准扶贫,雇佣工程队对全部68栋在用石屋建筑以村集体为单位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改造,还有当地企业特地为全村石屋改造升级捐赠了100吨水泥[4]。该项改造工作主要是使用水泥填补墙洞缝隙、给堂屋吊顶及粉刷腻子等基础的室内装潢,由政府投资120余万元,而每户只需出资5000元。
其次,商业开发。以石屋建筑最集中的李家埫村为例,政府扶持当地村民开办农家乐,对年龄在55岁以下、开办农家乐的村民给予一万元的开业补贴,主要用以添置桌椅和电气炉灶等餐饮开业用的基本设施。2014年乡村旅游开发初期该村共开设了6家农家乐,但目前仍然对外营业的只剩下一半,分别是“平常×××”“青翠×××”和“永珍×××”,它们为往来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水果蔬菜采摘等多种服务。但受制于较小的游客规模和较低的乡村旅游开发程度,以上3家均未能形成太大的经营规模。“永珍×××”的经营者村民LYZ告诉笔者,因为来参观石屋的游客数量自2014年开业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两年来从游客餐饮、住宿和向游客销售柑橘、“洋芋头”(马铃薯)、“鸡子”(土鸡)、板栗等农产品的经营活动中几乎“没搞到钱”。石屋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给她家带来的净收入一年可能不足万元,并不如其他村民所认为的那样“一年有五六万元”“搞到了很多钱”。换言之,当地农户经营农家乐只能作为农闲时的一种生计补充。
此外,传统村落还出现了现代化的商业改造。2019年初,有旅游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在李家埫修建两栋联排石屋用以经营“×××石屋民宿”,并打造“×××古装影视基地”,预计将在年底完工。新建石屋内部为钢结构,只是外墙仍然使用石块。外墙石块不同于村里的其他传统石屋,该钢构石屋所用的石块均为机械开凿,石块尺寸普遍较大且大小匀称、切割面光滑,石块之间使用石灰、水泥等黏合剂填充,吊顶为水泥直接浇筑而成,内部用宽约30厘米、高约3米的钢柱加以支撑,内部房间用一层实心水泥砖分隔(图6)。异于仅有一层的南岔湾传统石屋,该钢构石屋建筑为两层设计,通往第二层的楼梯设在背侧两屋交接处。按照规划,这座完全现代化设计的“×××石屋民宿”投入使用后,或将为李家埫和南岔湾注入全新的乡村旅游经济活力。
图5 经过室内改造的石屋内部 图6 新建的钢构石屋
第一,石屋村旅游开发空间有限。首先,可进入性差。游客进入南岔湾石屋村的唯一途径是驾车经省道S223(夷兴大道)再沿乡道X003(分乡镇至南岔湾李家埫段)行驶,其中有约15公里为单车道单向通行道路,且受制于山区地貌,这一部分道路条件较差。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前往则只能到分乡镇为止,交通不便导致那些不能自驾出行的游客难以抵达石屋村。其次,游览项目太少。南岔湾村尤其是李家埫拥有独具一格的石屋建筑群,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正是南岔湾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最大卖点。但对怀抱“猎奇”心理的游客而言,除了游览独特的石屋建筑之外,村里并没有其他的吸引点,这也是导致大多数游客“在村里看一看就走了,吃饭都没得,住宿的人更是少”的根本原因。最后,后期宣传力度不足。早期在当地政府单位的主导下,南岔湾石屋村陆续组织了车友会、摄影等户外活动,同时配合当地新闻和网络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在2014~2015年确实取得较好的发展势头。一位农家乐老板回忆,以前偶尔还有刚参观完三峡大坝的外国游客乘坐大巴前来石屋村观光,最繁忙的一次李家埫共接待了8人过夜,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接待能力,以至于有从河南远道而来的客人只能在门外搭一顶帐篷勉强过夜。但此番光景早已成为过去式,如今即便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也只有稀稀落落的游客驻足石屋,当前石屋村正面临着既难以吸引游客,又留不住游客的窘境。
第二,当地空心化问题严重。李家埫共有18户居民,但村西几栋石屋已荒草丛生、无人居住,当前村内常住居民仅有二十余人,年轻人基本都在分乡镇、宜昌市区等周边集镇务工或经商,五十多岁已经算是该村“最年轻”的劳动人口。据LZX老人介绍,有旅游开发公司愿意出价15万~20万元购买自家石屋,目前村里已有4栋无人居住的石屋被卖出,但因为一旦卖出老屋自己便无处可居,所以他只能选择“留守”石屋。还在坚持经营农家乐的村民LYZ有一个40岁的儿子和一个34岁的女儿,他们都在小溪塔镇上工作和居住。虽然都不是固定工作,但因孩子上学的关系,也只有在过年、放暑假的时候会带孙子过来住几天,目前“老大在收些柑子(柑橘)卖”,水果贩卖收入可观。村民WFL有两个女儿,她告诉笔者:“姑娘们都不回来住了,城里头方便啊。”但WFL认为,女儿之所以不回到石屋村居住,并不是不喜欢传统的农村生活或者不愿意住在“不方便”的石屋里,而主要是因为她们到宜昌城里才能找到合适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如果家里能解决收入问题,她们还是乐意回乡住”。当问及是否愿意像当前正在经营农家乐的三户人家那样投入旅游经济时,访谈的村民大多持肯定态度。有当地村民直言,“像他们(现有的三家农家乐经营者)‘吃旅游饭’的比我们种高粱的容易多了,搞几个小菜就能赚上百元”,我们“没有人手,小孩都出去了,自己不懂得搞。”虽然农家乐经营的真实盈利水平可能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那样高,但相较于当地亩产只有500~600斤的玉米地而言,乡村旅游显然会是一块更容易耕作并取得收成的“庄稼地”。换言之,如果家里有足够多的富余劳动力,他们也同样会考虑投入农家乐的经营活动。
2014年初政府主导的“春暖”扶贫行动对石屋按照“室内现代化,室外原生态”的模式加以改造,同时对“石屋村”的大力宣传使得石屋年接待游客人数最高可达1.5万人(2015年),以特色石屋建筑为主要卖点的南岔湾村确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五年后的今天,石屋村失去了政府的继续扶持,被看好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的石屋旅游经济竟显得有些不堪一击。要想通过旅游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石屋村恐怕还有很长一段道路要走。分乡镇政府规划将南岔湾石屋村与周围的尚家河水库、普西河温泉、百里荒等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有更多游览项目,这或许可以成为吸引游客一个行之有效的出路。
当地政府提出,民宿项目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建设过程中尽量保留乡土风貌,体现乡土文化,以点带面,拉长产业链条[5]。对于外来资本打造的现代化钢构新石屋民宿项目,当地村民多持肯定态度,认为钢构石屋能为游客提供更“现代化”、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游客也会更乐意在石屋村停留,从而带动额外消费。
正如宜昌作家黄荣久评论:“如果说瓦砾石块是南岔湾民居建筑的血液身体,那么人物故事就是石屋的生命灵魂。”传统民居建筑有其生命和灵魂,它是地方文化和家族历史记忆的有机载体,需要与人发生互动。如何留住村庄原住民,遏制村庄“空心化”趋势,或许是石屋村在发展旅游经济前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在不改变村落整体布局和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传统建筑内部和外部进行改造,满足村民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要保留住历史建筑的文化;保护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留住传统村落原住民,给石屋村带来的将不只是经济上的脱贫,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丰富财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