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诗“沉塘坳”注释刍议

2020-05-06 03:19张仲霏
现代语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杜甫

张仲霏

摘  要:温儒敏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收入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编者注“沉塘坳”为“沉到池塘水中”,并注“坳”为“水势低的地方”,暗指“塘”“坳”一体,共为一个更大的池塘,从而为“沉”作动词表示“沉没”提供依据。这种认识是值得商榷的。从修辞角度看,诗中“高者挂罥长林梢”和“下者飘转沉塘坳”是两个对仗的句子,既然对仗,则“长”和“沉”都是形容词,“长”的意思是“高”,“沉”的意思自然就是“深”;而“塘”指蓄水的大坑,“坳”指低凹的平地,可知“沉塘坳”三字所指,其实就是深水池塘旁边的平地,简言之,即“塘边”。

关键词:杜甫;注释;对仗;“沉塘坳”;“塘”;“坳”

目前,初中二年级正在使用的温儒敏先生主编的语文教材,收入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为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为“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加了一个旁注:“沉塘坳(ào):沉到池塘水中。坳,水势低的地方。”[1](P124)我们觉得,编者对“沉塘坳”和其中“坳”字的解释,以及由此透露出来的对其中“沉”字的动词词性的认识,都不够妥当,因写此文,提出商量意见。

一、说“沉”

“沉”字最早表示的意思是“沉没”。但最早表示“沉没”义的字不是“沉”而是“湛”。《说文解字·水部》:“湛,没也。”段玉裁注:“古书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沉又沈之俗也。”[2](P558)汉代以后,“湛”“沈”“沉”三字独立,但只有“沉”字延续了“沉没”义,并且渐次引申出一些不同的义项,最常见的是作动词,表示“沉没”,与“浮”相对。例如:

(1)谓公叔曰:“乘舟,舟漏而弗塞,则舟沉矣……”(《战国策·韩策二》)

(2)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沉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3)周齐王宪来伐,先遣送书并赦诏,湝并沉诸井。(《北齐书·任城王高湝传》)

(4)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唐代元稹《采珠行》)

“沉”字还可作形容词,表示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远,亦引申表示“深奥”“深厚”等义,均与“浅”相对。例如:

(5)或曰:“口辩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沉。”(东汉王充《论衡·自纪篇》)

(6)灵宝往年沦覆长溪,因彼散失,仰感沉恩,俯铭浮宠。(《宋书·王僧达传》)

(7)台馆葺荒丘,池塘疏沉坳。(唐代柳宗元《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8)而庄重寡言,沉谋勇断,邻封如吴少诚、李师道辈皆惮之。(《旧唐书·韩弘传》)

从语文教材的旁注来看,很明显,编者是把“沉”字视为动词,表示“沉没”义的。我们觉得,这种认识有悖诗意。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说明“沉塘坳”的“沉”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所表示的意思自然也就不是沉浮的“沉”而是深浅的“深”。

(一)从诗句对仗的角度看

唐代以后,诗分古今二体。今体诗作为唐代的一种新兴诗体,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许多讲究。其中的“对仗”,根据王力先生的解释,是指一首诗中“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拿今天的语法术语来说,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3](P69)当然,对仗主要是就今体诗而言的,一般说古体诗对于对仗没有明确要求;所以,论及古体诗里边的对仗用法,诗学界倾向于认为是修辞现象,而不认为具有格律的性质。这样认识当然不错。不过,凡事需要具体分析,譬如“高者挂罥长林梢”和“下者飘转沉塘坳”这两个句子,就应当认为是使用了对仗,而且事实上对仗十分工整。

这两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三对具有对仗关系的词语:

第一对是“高者”和“下者”。这是两个名词短语,其中,“高”修饰“者”,“下”修饰“者”,分别对应于“茅飞渡江”之后“飞得高的茅草”和“飞得低的茅草”,以此形成了“高者”和“下者”之间的对仗。

第二对是“挂罥”和“飘转”。先说“挂罥”。“罥”字本义是“用来捕捉小动物的网”,属于名词;但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亦见引申的动词用法,表示“缠绊”①。“罥”在这里是被当作动词使用的,因此,得以与意义相近的动词“挂”构成复合动词,用来表示飞在高处的茅草缠挂在树梢的动相。再说“飘转”。“飘”“转”二字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常用字,两者连用同样也构成了一个复合动词,用以表示飞在低处的茅草由漂而落的动相。所以,不待说,“挂罥”和“飘转”也是对仗的。

第三对是“长林梢”和“沉塘坳”。这是一对具有相同包孕结构(inclusion structure)的名词性短语。具体来说,“长林梢”和“沉塘坳”是一对大短语,其中,“长林”修饰“梢”,“沉塘”修饰“坳”;而“长林”和“沉塘”又是一对小短语,其中,“长”修饰“林”,“沉”修饰“塘”。很容易看出,不但作为大短语成分的“长林”和“沉塘”对仗,“梢”和“坳”对仗;而且作为小短语成分的“长”和“沉”也对仗,“林”和“塘”也对仗。不待说,两个大短语即“长林梢”和“沉塘坳”一定是对仗的。此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长林”的“长”对仗的“沉塘”的“沉”,其作为形容词的词性和表示“深”的字义,既是成就“长林梢”和“沉塘坳”之间对仗关系的關键所在,也是造成“高者挂罥长林梢”和“下者飘转沉塘坳”两个句子对仗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只有把“沉”字理解为形容词和表示“深”的意思,“沉塘坳”三个字才能解释得通。

(二)从句法关系的角度看

杜甫是主要生活在盛唐到中唐时期的诗人。我国语言学者一般认为,晚唐以前的汉语属于古代汉语,照此看来,“高者挂罥长林梢”和“下者飘转沉塘坳”两个句子,无疑属于古代汉语的表达范畴。

不过,这里有一件事需要说明,就是在我们针对用古代汉语表达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时,须要注意区分普通意义表达和非普通意义表达。邢公畹先生说,普通意义表达,指的是词与词之间意义上允许搭配的表达,如“我喝水”;非普通意义表达,指的是词与词之间意义上不允许搭配的表达,如“香蕉喝水”[4](P145)。当然,“香蕉喝水”如果出现在童话里,则是可以接受的,那是因为“香蕉”这个事物名词被人格化了。事实上,所谓非普通意义表达,除了事物名词人格化这种用法之外,还有别的一些情形,主要见于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写作上。譬如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七言绝句《凉州词》,其中有个句子“葡萄美酒夜光杯”,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葡萄美酒夜光杯”不用动词而纯粹由几个名词组成,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非常明白的,就是:“用葡萄酿制的美酒”盛在了“夜光杯”中。初看起来,仿佛句中作为重要造句成分的动词“盛(在)”——或“斟(在)”等——被“省略”了。可是,我们其实不能把这种用法理解为“省略”,因为所谓被“省略”的动词“盛(在)”或“斟(在)”等,事实上是不存在,或者说,不需要的。跟“葡萄美酒夜光杯”相比,“高者挂罥长林梢”和“下者飘转沉塘坳”两个句子都不缺动词;但是,站在古代汉语普通意义表达的立场看,我们会感觉到,动词“挂罥”和“飘转”跟它们后面表示处所意义的名词性补语“长林梢”和“沉塘坳”之间,分明都“缺少”了一个介词“于”,而这恰恰是古代诗歌中常见非普通意义表达用法的一个句法特征。当然,就古代诗歌而言,动词与补语之间一般并不需要介词“于”,用了它,反而措辞累赘,不像诗句。可是,如果我们想把这两个句子改为普通意义表达,则动词和补语之间的“于”则又是绝对不能少的——当然,我们不能认为这是介词“于”的“还原”。仔细说来,“高者挂罥长林梢”和“下者飘转沉塘坳”各自增加一个介词“于”,仅仅达到了古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合格”,因为句中作为处所补语的“长林梢”和“沉塘坳”,也还不是建立在完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普通意义表达。就是说,还需要在“长林”与“梢”和“沉塘”与“坳”之间,增加一个表示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限定关系的助词“之”,这样才能使得这两个句子更加通顺畅达,因此也更加符合我们对古代汉语普通意义表达的语感:高者挂罥于长林之梢,下者飘转于沉塘之坳。

(三)从生活物理的角度看

通过前面我们对“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对仗关系和句法关系的讨论分析,已经能够看出,“沉”被理解为形容词,“沉塘坳”及其所在的句子,不仅在句法结构上而且在意义表达上,都是合理的。相反,如果“沉”字被视为动词,则不仅破坏了“沉塘坳”和“长林梢”两个短语乃至“高者挂罥长林梢”和“下者飘转沉塘坳”之间明显存在的对仗关系,而且事实上不可能达成“沉”与后面“塘坳”之间在句法意义上的动词与补语的关系,因为“塘”和“坳”无法按照教材旁注的解释合成一个更大的“池塘”。关于这一点,后面我们还要讨论。

我们注意到,转从生活物理的角度看,其实更加容易理解“沉”字之作为形容词词性的适切性。常识经验告诉我们,无论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落水之后通常只会浮在水上,而不会沉入水中。人类历史上一直用竹木造船和今天常见藤草入水总是浮在水面上的普通生活事实,都是很好的证明。试看古人诗文中的句子:

(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10)人之所乘船者,为其能浮而不能沈也。(《吕氏春秋·壹行》)

(11)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唐代皇甫冉《馆陶李丞旧居》)

(12)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唐代来鹄《游鱼》)

杜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称“茅屋”,时下在我国乡间仍然可见。茅屋的“茅”,就是普通的茅草。茅为草本,入水不沉。由此可知,“茅飞渡江”之后,飞在低处的茅草只能浮在池塘之上,而不会沉入池塘之中。就此而言,“沉塘坳”的“沉”不是一个表示“沉没”义的动词。

二、说“塘”和“坳”

“塘”和“坳”都是古今汉语的常用字。这里,我们想借助古代文献,进一步考察杜甫诗中“塘”“坳”两个字的意思。

许慎《说文解字》无“塘”字。南唐徐铉《说文解字·新附》补收“塘”,释云:“塘,隄也。”《说文解字》收了“隄”字:“隄,唐也。”段玉裁注:“唐、塘,正俗字。”[2](P733)据此可知,“塘”是一个相对晚出的字,本字为“唐”,以此“隄”“塘”可以互训。又据《集韵》:“隄,同堤。”这样看来,《尔雅》所谓“筑土遏水曰塘”①,可以看作“塘”字的本义,即今所谓表示“堤岸”“堤防”等义的最早表述。不难看出,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塘”,表示的就是“堤岸”的意思。

古代的“塘”字,除了本义,还有一个引申义,表示“水池”的意思。考其来历,当是由于筑堤而造成的空间可以蓄水,以此转指水池。《说文解字》释“隍”字云:“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可见,“池”本指护城河。后“池”字意义扩展,泛指水塘、水坑等[6]。如《说文解字·水部》:“沼,池也。”《广韵》:“渟水曰池。”《广雅》则直接释“塘”为“池”。“塘”表“水池”义,如东汉张衡《南都赋》“收驩命驾,分背回塘”。

现代汉语中,“塘”字的这两个意思都有所见,但表示“堤岸”义的“塘”,今天只做构词成分,极少单用;表示“水池”义的“塘”,则既可独立成词,又可作构词成分,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很常用。所以,就“塘”字言,上述两个意思中,真正说得上一直保留至今的是后者;而且,按照今天的通俗理解,“塘”和“水池”“水塘”“池塘”乃至“坑塘”等复合形式,都是相当程度上的同义词,无论是人工开掘而得,还是自然形成,都指的是“蓄水的大坑”。“沉塘坳”中的“塘”,由于地处江畔,无疑应该就是随江河存在而形成的塘面宽阔的蓄水大坑。

段注《说文》亦无“坳”字。徐铉注《说文解字》有“坳”,注云:“坳,地不平也。从土幼声。於交切”。另据《康熙字典·丑集中·土部》:“坳,《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於交切,音凹,窊下也。又《集韵》於教切,音拗,义同。” [7]按照《集韵》提供的反切,可知“坳”虽成字于“从土幼声”,但却有两个读音:其一是“於交切”,折合为今音是平声,具体说,是阴平,读āo①;其二是“於教切”,由于《集韵》同时又有“音拗”的说明,可知“坳”字折合为今音,还应有一种读ào的去声读法。但是,根据1985年12月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坳”字废平声,统读去声。当然,“坳”字无论读āo还是读ào,意义并无差别。同时,中古《广韵》一系韵书一律释“坳”为“窊下”,指“低凹的平地”,今《辭海》释“坳”为“洼下的地方”[8](P532),据此可知,“坳”字古今义同。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塘”“坳”这两个字的意义并不复杂。只是“坳”字原有两个读音,加之今人对“沉塘坳”中的“坳”字的解释存有异见,所以多少增加了一些需要斟酌分析的内容。

三、“沉塘坳”直接成分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在此认识之下,“沉”理当跟“长”一样,属于相同的形容词词性,“长”的意思是“高”,“沉”的意思自然是“深”。“沉”字的词性和意义既定,那么,分析“沉塘坳”这个短语中的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s),即“沉”与后面的“塘”和“坳”之间的语法、意义关系,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如前文所说,“塘”指蓄水的大坑,“坳”指低凹的平地,那么,就语法而言,“塘”“坳”二字连用,只宜形成一个中心在“坳”的名词短语,这里“塘”作修饰语、“坳”作被修饰语,泛指“塘”之边处的一些地方。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沉塘坳”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茅飞渡江”之后,飞在低处的茅草,飘来飘去,“落在了塘坳之上”,换言之,落在了水塘边处的平地上;而根据“坳”指“低凹的平地”这一传统定义,可以肯定,蓄水并非“坳”字的应有之义。当然,以生活常理推之,“坳”既在塘边,又在江边,其上或有零星分散的小片积水,应系情理中事;至于到底是否有水,显然不是解读“沉塘坳”这个短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根据温儒敏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为称述方便,以下简称“温编本”)旁注的解释,分析“沉塘坳”的直接成分则会是另一种情形。我们看到,教材注“沉塘坳”为“沉到池塘水中”,释文虽未直接解释“沉”字,但能非常明显地反映出来,编者是以“沉”为动词和表示“沉没”义为前提的。所以,教材接下来需要处理的事情,便是确定“沉”与后边“塘坳”二字之间的语法和意义关系,即要说明到底是“塘”“坳”,或者“塘坳”,哪一个是“沉”字的语法上的直接成分,换言之,哪一个是预先设定好的动词“沉”的处所补语。教材选择了“塘坳”。需要指出的是,教材借助旁注中“坳,水势低的地方”的提示作用,自然不会把“塘坳”看成是一个以“塘”修饰“坳”而中心在“坳”的名词短语,而是看成了“塘”“坳”二字以相同身份并列而成的复合名词短语。也就是说,看成了一个包括“坳”在内的更大的“池塘”,其中,“塘”是“水势高的地方”,“坳”是“水势低的地方”。语文教材之所以这样考虑,显然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让“坳”上有水,“塘”“坳”二字得以相加而成更大的“池塘”,以此达到“沉”的动词词性和表示“沉没”的意思落实有据②。

我们注意到,温编本出版之前较早时候,便已经有不少著作对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进行过研究,譬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和萧涤非先生的《杜甫诗选注》等。我们发现,所有这些著作的作者,对于“沉塘坳”这个短语,无一例外地都只解释“塘坳”而不解释“沉”。有的释“塘坳”为“低漥积水处”[9](P130),有的释“塘坳”为“水荡和水沟”[10](P137),有的则略“塘”(当许是认为“塘”字浅白而无需着墨)而只解释了“坳”为“低洼的地方”[11](P180)。不待说,这几位作者虽然没有解释“沉”的词性,但因为明白指出了“塘”“坳”两个字的名词意义,其实就等于明确地告诉读者,“塘”和“坳”共属于“飞得低的茅草”的落处,因此,也便默认了“沉”字的动词词性。

这使我们想到,温编本出版之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和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对杜甫此诗的注释[12](P209)。我们清楚地看到,两个语文教材对“沉塘坳”所做的注释,实属于“初稿”和“修改稿”的關系。人教版的注释是:“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坳,水边低地。”按照我们的认识,其中对“坳”字的注释,符合“坳”字的传统定义,因此是正确的;但对“沉塘坳”这个短语的总体认识,是有问题的。问题是在于:照此注释,“飞得低的茅草”落处是“塘”,因此注为表示“水边低地”的“坳”,便成了“沉塘坳”短语中的一个多余的字。因为“茅”既落“塘”中,“坳”尚有何用?想必温编本看到了这一缺点,所以把人教版注释的“坳,水边低地”改为“坳,水势低的地方”,以求通过“坳”字由无水变有水,使“塘”“坳”有条件合成一个池塘,从而既可以使得“飞得低的茅草”“沉”有落处——“塘坳”,又可以避免由人教版原注释所造成的“坳”字在“沉塘坳”短语中的多余之失。但是,这一修改不但没有达到改善释文质量的目的,而且又给“沉塘坳”造成了新的解释上的困难。具体说来就是,“坳”从无水变有水,固然可以使“塘”“坳”相加成为可能,但这其实只是一个非常靠不住的假设,因为如前所说,根据传统定义,蓄水并非“坳”字的应有之义。当然,归根到底,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全部导源于两个教材不适当地认定“沉”字的动词词性。由此导致发生的对于“沉塘坳”短语的解释上的困难,应该也是前面提到的几位前辈所不曾想到的。

总之,我们认为,当下正在使用、代表中国语文界最新认识的温儒敏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其中对杜甫诗中“沉塘坳”的认识是不合理的。我们认为,要想获得对杜甫诗中“沉塘坳”这个短语的合理认识,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第一,充分考虑“高者挂罥长林梢”和“下者飘转沉塘坳”之间的对仗关系,在此基础上,谨慎确定“沉”字的词性和意义,而不要先下定义;第二,客观看待“坳”字的传统字义,以及“坳”字在多数文献中所表现出来的表示“低凹的平地”这一相当稳定的意义和用法,而后再对“塘”“坳”二字之间的关系作出理性判断。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沉塘坳”的“沉”字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的意思是深浅的“深”。在“沉塘坳”这个短语中,充当形容词“沉”的直接成分的是“塘”,由此构成“沉塘”,进而“沉塘”修饰“坳”,构成“沉塘坳”。在此认识之下,“沉塘坳”所表示的意思,毫无疑问,正是前面我们已经说明过的“深塘旁边的平地”,简言之,即是“塘边”。

为了进一步证明我们对“沉塘坳”这个短语,包括对其中各个成分以及其相互之间语法关系和意义关系的认识的合理性,我们从古代文献中寻找到“塘”“坳”二字连用的两个实例,其中的“塘坳”都属于相同性质的名词短语,并且一律表示塘边。

(13)诸妇女孙相随死者十数人,仅存子希舜,求其尸,其聚塘坳,无一相离者。(《明史·列女传》)

(14)国初人有作九言诗曰:“昨夜西风摆落千林梢,渡头小舟卷入寒塘坳。”(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

例(13)出自《明史·列女传》,记载了崇祯八年发生在安徽和州的一个悲壮故事:和州儒士姚守中之妻万氏,面对流寇破城,为免遭凌辱,毅然率领全家女眷投塘而死。嗣后,万氏之子姚希舜,寻找尸体并将所寻找到的尸体聚之于“塘坳”,发现投塘女眷悉数尽在,不少一人。据常理推断,“其聚塘坳”四字所言,已经十分清晰地说明,“塘坳”二字之所指,正是从水中打捞出来的尸体的停放之处。其中的“坳”,当然不会是“水势低的地方”,因为尸体不会依旧置于水中,而应该是“塘”外之称为“坳”的地势低凹的平地,即塘边。

例(14)之“千林梢”和“寒塘坳”,明顯是模仿杜诗的句子,并且同样是以“梢”“坳”二字成韵。其中,“渡头小舟卷入寒塘坳”句中的“寒塘坳”,“寒”字之作为形容词,一如“沉塘坳”的“沉”,其所能修饰的对象,自然只能是“塘”而不可能是“塘坳”。很明显,“寒塘坳”三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冰冷的水塘边上。此中,“塘”“坳”二字之间的关系已如前述,不烦多议。

四、结语

解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的“沉塘坳”这个短语,关键在于合理认识其中“沉”字的词性。我们的意见是:首先确定诗中“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是两个对仗的句子,从而自然了解到“沉塘坳”的“沉”是形容词,所表示的意思是“深”;而由于“塘”指蓄水的大坑,“坳”指低凹的平地,因此,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沉塘坳”解释为“深水塘旁边的凹地”——即塘边。

这里,我们再顺便解答一个问题。据笔者熟悉的语文教师反映,在按照本文观点讲解“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两个句子时,经常会遇到有学生提问,说“塘”指池塘和“坳”指塘边,都好理解;但是,何以过江的茅草只会落到塘边,而不会落到塘内呢?我们由此想到了语言学家江蓝生先生的一篇讨论启发式与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的文章,其中也谈到了她对“沉塘坳”这个短语的认识,可以作为上述问题的答案。江先生说:杜甫的这首诗,先总写“茅飞渡江洒江郊”,后分写有的挂在了树上,有的落在了水边,以此突出茅草飘零被洒得到处都是的凄惨景象;至于“飞得低的茅草”的落处,按情理讲,自然应该是塘里塘外都会有的,但读诗重要的是领会诗的意境,因此大可不必按文字死扣,句句坐实[13]。

参考文献:

[1]温儒敏主编.语文(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王力.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4]邢公畹.语词搭配问题是不是语法问题[A].邢公畹.邢公畹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万献初.“池塘生春草”中“塘”的音义考辨——兼论与“塘”紧密相关的一组同源词[J].语文知识,2008,(1).

[6][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10]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2]江蓝生.启发式与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猜你喜欢
杜甫
诗圣杜甫简介
登高
晨雨
杜甫触摸的,是盛唐的背影
浅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
春夜喜雨
录唐·杜甫诗《望月》(草书)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