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革命”的文化安全因素审视及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启示

2020-05-06 09:03何华胡江华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

何华 胡江华

摘要:中东以及苏联地区的一些多民族国家之所以相继发生“颜色革命”,重要的原因是该地区忽视本国文化安全建设,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和族群之间构成的文化冲突、主导文化安全核心价值观的迷失、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以及西方大国强势文化的大肆渗透。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文化安全必不可少,需要建构主流的意识形态,塑造一体化的民族认同,增强自身的文化凝聚力。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审视,就是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抵御西方强势文化对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领域的渗透,建立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预警机制。

关键词:“颜色革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文化认同

基金项目: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一般项目“桂湘粤边界杂居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YB2011030)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20)02-0091-07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困难重重,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而西方国家也充分利用这种矛盾,大肆支持和鼓励国内反对力量,以这些国家总统或议会选举为契机,借口选举不公或者不民主,进而通过“街头政治”的形式,开展大规模游行示威,甚至引发各种群体性骚乱,导致中东以及苏联地区的一些国家相继发生“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2003年格鲁吉亚爆发了“玫瑰革命”,2004年乌克兰爆发了“橙色革命”(又称栗子花革命),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黄色革命”(又称“郁金香革命”)。这些国家原来的政府被推翻,政治反对派则纷纷夺權上台,取而代之的是亲美政府。在一些独联体国家之所以爆发“颜色革命”,既有这些国家经济落后、社会冲突频繁、体制腐败的内部原因,也有美国等西方国家干预、渗透的外部原因。长期以来,这些国家忽视文化安全的建设可以说是“颜色革命”发生的重要根源。反思造成该地区“颜色革命”的文化安全因素,对于建构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颜色革命”基本概况

(一)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2003年11月2日,格鲁吉亚举行议会选举,由于时任该国总统的谢瓦尔德纳泽将于2005年任期结束后离职,因此该次议会选举被认为是2005年总统大选的前奏。此后格鲁吉亚政府公开的选举结果表明,“为了新的格鲁吉亚”在选举中获得胜利,而这一联盟正是谢瓦尔德纳泽所在的阵营。2003年11月4日,格鲁吉亚反对派在格首都第比利斯市中心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在格政府办公大楼以及负责选举事宜的中央选举委员会大楼前举行集会抗议,声称有关当局计票存在“舞弊”,呼吁当局立即停止操纵选票的行为。随着政治形势的日趋紧张,反对派步步紧逼,甚至提出了让总统下台的政治要求,“玫瑰革命”由此爆发。此后,谢瓦尔德纳泽发布总统令,宣布国内爆发了武装政变,由强力部门采取措施恢复法律秩序。11月22日,各反对党团及其支持者控制议会大厦,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后来反对派又占领了总统办公的国务办公厅大楼,格国内局势急转直下。30个小时后,谢瓦尔德纳泽宣布辞去总统职务。2004年1月4日,格鲁吉亚举行大选,反对派政治领导人格鲁吉亚民族运动党的萨卡什维利赢得选举胜利。由于反对党领袖萨卡什维利每次公开露面都拿一枝玫瑰花,因此这一系列示威活动被统称为“玫瑰革命”。

(二)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2004年10月31日,乌克兰举行独立后第四届总统选举。这次选举被认为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东欧地区最重要的选举,也将决定乌克兰未来国家政策是亲俄罗斯还是亲西方。其中“我们的乌克兰”人民联盟候选人尤先科对其加入欧盟和美国领导的北约持支持态度,而地区党主席维克多·亚努科维奇则主张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把俄语变为第二种官方语言。因此,用英国《泰晤士报》的话来说,这次大选是美国和俄罗斯的代理人之间的斗争①。第一轮选举结果是参与选举的各方候选人均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半数以上的选票,因此需要举行第二轮选举,重新选举后亚努维科奇获得了胜利。尤先科作为反对派领导人对选举结果表示异议,他鼓动民众抗议选举中出现的“操纵选举”、“严重舞弊”等情况,从而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12月3日,在反对派的抗议声中,最高法院宣布第二轮选举的投票结果无效。迫于国内外压力,乌克兰在12月26日重新举行了第二轮总统选举,反对派候选人尤先科在选举中胜出。由于尤先科的支持者均以佩戴橙色栗子花为标志,所以这一政治事件被称之为“橙色革命”或“栗子花革命”。

(三)吉尔吉斯斯坦的“黄色革命”

2005年2月至3月,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两轮议会选举,亲西方的反对派当选者不超过8人,选情严重不利。选举结果公布后,反对派指责选举不公,并鼓动支持者上街举行抗议活动,其支持者纷纷走上街头进行声援,在吉首都比什凯克的各主要街道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在反对派的强硬攻势下,新当选的总统阿卡耶夫只得仓皇离开自己的国家,上届议会出面主持工作,决定由前总理巴基耶夫,也就是当时的反对派领袖暂行领导,并由其所属的“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团结协调委员会”代行政府职能,并于25日凌晨举行紧急会议,选举反对派领导人巴基耶夫为政府代总理并代行总统职责。4月4日,阿卡耶夫在俄罗斯正式宣布辞职。2005年7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举行“颜色革命”后首次总统选举,代行总统职权的总理巴基耶夫以绝对优势获胜,当选总统。由于该国首都比什凯克的市花是黄色迎春花,所以吉尔吉斯斯坦的这场政变被称作“黄色革命”。

二、“颜色革命”肆虐的文化安全因素审视

在研究原苏联地区各加盟共和国频繁爆发的“颜色革命”时,学界往往将其置于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中进行考察,将它看作这一变革时期的有机组成部分②。苏东剧变,彻底改变了原来意义上的政治版图和地缘政治关系。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以后,一方面是国内国际各种复杂因素糅合在一起暗流涌动,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执政者忽视本国文化安全建设,没有重构主流的意识形态,塑造一体化的民族认同,增强自身的文化凝聚力,同时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文化传播没有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从而最终导致“颜色革命”的发生。

(一)各民族地区和族群之间的文化冲突

“颜色革命”的爆发,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不同族群之间文化上的差异与冲突。正如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所阐述的,文化共性能够推进合作、提高凝聚力,而文化的差异性却导致冲突和分裂的升级。瓦茨拉夫·哈韦尔(Vaclav Havel)注意到,“文化的冲突正在增长,而且如今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危险”③。雅克·德洛尔(Jaques Delors)指出,“‘未来的冲突将是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所引起的,而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④。长期以来,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和独联体国家一直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汇地带。因此“颜色革命”发生的重要表现是区域冲突和种族对立,其根源在于存在于民族与地区之间的极大的历史差距。当“颜色革命”爆发的时候,表面上的当权派与反对派、“民主派”与“反民主派”之间的争斗实际上反映的是这些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宗教、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格鲁吉亚历史上屡遭伊朗、土耳其、沙俄、德国等国家入侵,文化多元现象突出。加入苏联之后,由于俄罗斯人大量迁入,以至于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等地区俄罗斯人占据了优势地位。在这种背景下,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等地区逐渐贴近俄罗斯文化版图,远离了格鲁吉亚自身的文化基调。这种文化上的异化不可避免地成为引发冲突的重要根源。而历史上的分割也是导致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巨大差异的原因。乌克兰东部地区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受俄罗斯影响较深,与俄罗斯一样居民普遍信奉东正教;西部地区与波兰关系密切,并深受波兰影响,居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这种区域分割引发的文化的巨大差异,是造成乌克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深刻隔阂的重要根源。同样,吉尔吉斯斯坦革命的爆发以南北为两大阵营,南北方地区的差异和矛盾是诱发“颜色革命”的深层次原因。“流经吉尔吉斯斯坦的锡尔河传统上是中亚地区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一条大致界线,锡尔河以南是农耕地区,属于农耕文化区,锡尔河以北是游牧地区,属于草原文化区”⑤。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农耕文化区,伊斯兰教由于传入时间早,在该地区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民众对宗教的态度十分虔诚。在游牧文化占主流的北方,情况则完全不同。该地区由于接受伊斯兰影响较晚,宗教的影响力相对较小,社会生活的世俗化程度也较高。因此吉尔吉斯斯坦南北方经常在国家方针、政策等问题上产生观点对立 ⑥。

(二)主导文化安全的核心价值观的迷失

苏联解体后,在思想文化领域,传统的政治文化已经发生动摇,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不复存在,而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有待确立。主流价值引领的缺乏导致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价值真空,各种价值观念冲突碰撞,社会文化无序混乱。在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的主导文化并不是主体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在斯拉夫人口较多的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斯坦,其主导文化实际上是俄罗斯文化,民族文化已退居为亚文化,尤其表现在教学和语言使用方面。苏联当局一直不遗余力推广普及俄语,因此一些加盟共和国不断趋向俄罗斯化,这是当时文化的现实写照。独立后,各国出于重建国家主体性和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复兴民族文化,如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将本民族的历史英雄和传奇人物编入本国历史,进行宣扬;鼓励穿戴民族服饰;恢复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等,以重塑国族认同,增强民众对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方面俄罗斯文化地位在下降,但其影响力依然很大,特别是对那些长期生活在苏联统治之下的人们而言;另一方面,中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或多或少地认同与自己民族文化更接近的伊斯兰文化和突厥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主流文化的缺失,多元文化的碰撞冲突不可避免会造成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迷失与混乱。

现实中,各国受西方思潮影响明显,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观念都有较高认可度。尽管与本国国情与实践不甚相符,各国依然不同程度地接受西方社会的选举制、多党制、公民社会等价值理念,在制度设计层面尽可能与西方接轨,在文化价值层面也试图向西方靠近。但是传统的影响根深蒂固,表现在“颜色革命”后,一部分原苏联时期的高官摇身一变成为了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他们由老一代的社会精英一夜之间成为新国家的领导人,本身就是矛盾的综合体,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有着旧时代根深蒂固的烙印,却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试图与过去的一切划清界限。独立之初,各国领导人在权力运作上仍然更多地沿袭苏联时期集权体制的传统,比如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最初的政治领导人谢瓦尔德纳泽、库奇马、阿卡耶夫在苏联时期都是不同领域的高级官员,在当选为各自国家的领导人后,其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并没有因为苏联政治的瓦解而發生根本改变:谢瓦尔德纳泽的领导风格仍带有浓厚的“共产党第一书记”做派,容不得半点反对的声音;库奇马主要依靠自己在乌克兰重工业界的老部下、老关系治理国家,不擅于、也不敢于同其他政治势力合作;阿卡耶夫则放任自己家族的势力在社会上坐大,国家主要经济命脉和要害部门基本掌握在自己亲属手中⑦。而同时,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世界观与在斯大林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可是独立后的现实却让人失望和不满,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使得他们不再满足于旧式领导人细枝末节的“民主修补”,他们迫切地想要行动起来改变现状。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颜色革命”发生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组织,各国的青年团体在宣传发动和革命活动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乌克兰的波拉(意见是“到时候了”),格鲁吉亚的科马拉(意思是“够了”)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的凯尔凯尔(意思是“革新之路”)⑧。

(三)文化安全基石之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政治转型和发展经济,而其他事业的发展,往往退而居其次。一般而言,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民族的认同方面,这种历史文化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各加盟共和国在独立后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继承与开发做得不够,教育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各国教育文化事业总体上呈萎缩状态。缺乏蓬勃的教育文化事业的支撑,也就勿论重塑民族精神,重建国家认同了。应当说,苏联政府在各加盟共和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门类齐全的现代教育体系,也包括各类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当时各国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居民教育水平很高。例如中亚各共和国每万名人口中平均拥有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不仅超过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独立以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各国教育文化资金急剧减少,各种类型的教育事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各国教育经费较之于独立之初明显减少。中亚五国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情况是:哈萨克斯坦由1992年的7.5%下降到1996年的4.4%,吉尔吉斯斯坦由1991年的6%下降到1996年的5.5%,同期土库曼斯坦由7.2%下降到2.95%,塔吉克斯坦由1992年的11%下降到1996年的3.3%,乌兹别克斯坦则由1992年的10.2%下降到1996年的7.7%。哈萨克斯坦1994年国家给教育的拨款,只能满足该系统需求的53%。实际上,这笔资金只能用来支付教职员工的工资和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奖学金和补贴⑨。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从苏联接收了大量文化设施,包括剧院、电影院、图书馆、俱乐部、文化宫和博物馆等,但独立后文化设施的数量基本上没有增加,有的还明显减少。例如,哈萨克斯坦1990年有剧院40座,1998年年仍是40座;1990年有博物馆96座,1998年减少到88座;1990年有电影院(包括电影站)1.05万个,1998年锐减到628个;1990年有群众图书馆9700所,藏书和杂志1.132亿册,1998年则分别降至3033个和7146.94万册;1990年存在的9400所俱乐部,现在已基本不存在。其他国家的情况大同小异。文化事业的萎缩与国家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文化机构过去基本由国家拨款。独立10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近1/3,国家财政大幅度减少,自然拿不出更多的钱资助文化事业。在转向市场经济之后,出版业也遇到新情况,国家补贴基本没有,因此,图书价格猛增,而且出版的图书数量也很少,图书馆经费有限,每年经费除维持正常开馆外,根本就没有资金购入新书,一些维持不下去的图书馆不得不关闭,另一些勉强维持的图书馆藏书也明显减少。文化艺术界同样生存处境艰难,创作人才及有才能的演员大量移居国外。因票价上涨,观众人数也明显减少。许多剧团无法正常运转。一些过去靠国家拨款的文化机构,例如电影放映站、群众图书馆和俱乐部不得不大量关停⑩。

(四)美国等西方大国强势文化的大肆渗透

无疑外部势力、外部因素的渗透和干扰也对“颜色革命”的暴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格鲁吉亚、乌克兰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在“颜色革命”发生后,实现了政权的更替,亲西方政权纷纷上台,美国国会毫不讳言在这些国家“政权更迭”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在俄罗斯避难的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卡耶夫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也曾特别指出,包括美国大使馆在内的外部势力的介入导致了吉尔吉斯斯坦政局的突变,迫使他流亡国外{11}。独联体尤其是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战略地位重要,一直是美国试图染指的地区。美国在该地区扶植亲美势力,输出“美式民主”,进行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渗透,本身就有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削弱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地位的意图。西方国家对于独联体国家渗透和影响的手段、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来自政府层面对亲西方的政治反对派耳提面命、资助扶持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初是建立一些“俱乐部”,吸引这些国家的年轻人参与其活动,然后逐步政治化、组织化,形成骨干队伍。对于驻在国的领导人或反对党领袖人物,美国大使往往亲自出面,通过秘密接触,选择符合美国利益要求的代理人。在培植上层“精英”之外,美国还不遗余力地开展基础性工作,例如在大学设立奖学金,扩大与独联体国家的人文交流,每年组织数以万计的短期访问交流项目,邀请对象多为反对派中的中青年骨干,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美国的“民主”、“自由”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实际上,早在苏联解体时,美国就启动了“支持新生独立国家”的计划。1992年,美参议院通过了《自由援助法》,对外以扩展“自由和民主”为借口,向这些国家提供大量目的性极强的经济援助。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美国政府向独联体国家提供的财政援助总额已超过了210亿美元,至于接受援助的标准,这些国家不仅要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且必须全力推動“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在“颜色革命”浪潮中,美国不但积极给予反对派以精神支持,更向他们提供大量资金,利用金钱为其“和平渗透”开道{12}。不仅如此,还给予人力支持,为反对派出谋划策。例如,吉尔古斯斯坦“郁金香革命”开始前,美国就通过各种途径向吉派出大量“革命辅导员”参与指导该国的“革命斗争”。而就在美国大使、欧安组织驻吉代表会见反对派领导人的次日,反对派就宣布向首都进发。

在当今世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在设置议题、影响舆论、操控民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制造现实”已经成为媒体最大的权力。西方国家正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传媒导向,形塑苏联地区国家的社会意识图景。在格鲁吉亚“玫瑰革命”期间,得到西方资助的“鲁斯塔维-2”电视台一度成为萨卡什维利的喉舌,美国的索罗斯基金会仅为该电视台提供报道“革命”进程的资金就达100多万美元。曾参与“玫瑰革命”的格鲁吉亚反对派领导人也对西方媒体的鼎力帮助感念万分,称如果没有独立媒体的支持和参与,“玫瑰革命”不可能如此顺利。在乌克兰“橙色革命”期间,具有西方背景的“第五频道”一直坚定地站在被西方公认的更加民主的反对派领袖尤先科一方,对竞争的另一方库奇马则大肆贬抑,从而为反对派的上台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样,在吉尔吉斯斯坦大选之前“郁金香革命”发生期间,世界各地电视台持续不断播出的都是由CNN、BBC等西方强势媒体所制作的节目。电视上充斥的是西方国家所支持的反对派领导人的演讲,以及不间断的街头抗议等,而对于其中一些抗议者走上街头的目的仅仅只是因为领取了组织者的示威“补贴”、有些“示威民众”随身携带武器,甚至大肆破坏公共设施等却往往视而不见。2005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将在阿塞拜疆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多个“民主资讯中心”,以协助其发展“独立媒体”,其目的当然是要巩固各国的美式民主化进程,不断强化西方价值观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13}。

三、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建构的路径选择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外有西方敌对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加紧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内有“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以文化或宗教面目遥相呼应,严重威胁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国家安全。因此,作为多民族国家,如何从“颜色革命”乱局中汲取教训,切实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尤为重要。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颜色革命”的重要原因是意识形态战线的失守,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因此,在处理我国边疆民族文化安全问题时,必须吸取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性质和方向,是有效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要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全球来看,任何国家都会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社会系统得以维系的基本精神依托和规范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冲突、渗透、融合日益频繁,不同民族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必然要维护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面对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存在、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冲突、异质文化的渗透,尤其需要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占指导地位的思想,这是实现边疆地区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

(二)务必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

增强国家的文化认同,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对于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都至关重要。纵观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14}。中华文化是由56个民族文化沉淀积累而成的,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根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尊重和保护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国家认同既需要容纳、尊重和保护民族认同,又不能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割裂开来。民族文化认同不能超越、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族群文化的认同必须以中华文化的认同为前提。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距离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较远,并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种边缘化的处境可能助长边疆民族地区一些人的边缘化心态,从而被某些极端分离主义势力煽动民族情绪,甚至导致伤害民族感情、威胁民族团结的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因此必须强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重视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坚决抵制各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错误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道路,提高应对西方外来文化侵蚀民族文化的能力。在对待民族语言上,既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即汉语普通话,以促进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认同;又需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现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增进民族之间的情感互信与价值认同。在宗教文化方面,党中央明确指出要严厉执行宗教文化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5}。要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阐释,积极倡导宗教中的爱国、团结、和平、中道、宽容、善行等思想。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整体,是各民族的宗教文化认同的集合。提高整个民族的凝聚力,要使宗教信仰人士在享受自己信教权利的同时,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和带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三)积极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国家的主流价值、引导舆论、塑造认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独联体国家爆发“颜色革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文化建设滞后,文化产业先天不足,文化创新后劲不强。虽然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拥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受制于历史传统和自然环境,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文化产业链不完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16},在文化保护、文化消费、文化发展理念和方式等方面与内地有很大差距。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在了十九大报告中:“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17} 对于边疆民族地区来说,发展文化产业,进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需要注意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既需要树立文化安全意识,保持民族文化原有的独特性,避免传统文化遗产资源流失;又需要在开发中保护,立足于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其现代价值,打造带有本民族特色的精品项目,以达到更好保护的目的。同时,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资源宝库,在开发时必须把握适度原则,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并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达度,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拓展外部市场,积极推广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加紧抵御西方强势文化对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领域的渗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样不得不直面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和价值渗透。而边疆民族地区受制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侵蚀、价值渗透的前沿阵地。因此,面对这一复杂的文化安全形势,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筑牢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屏障。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8} 边疆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错综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往往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文化渗透,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甚至通过一些宗教组织在边疆地区传播宗教、开展活动。因此,需要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宗教生活的规范与引导,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预防宗教文化冲击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偏离,加强反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原则,加大对境外非法传教活动的预警防范,防止西方反华势力的宗教渗透。

(五)不断建立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预警机制

在全球化时代,保障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需要通过行政、法律、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措施,构建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力求未雨绸缪。而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文化安全战线的薄弱环节,尤其需要重视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文化立法,做到有法可依,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我国自1999年出台《文化立法纲要》之后,文化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较之于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文化立法仍然相对滞后。特别是随着新興文化领域的不断涌现,在一些方面还存在法律空白,以及立法数量较少、层级较低、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文化安全方面的法治建设,尽快制定《国家文化安全法》和其他专业领域内发展文化产业、解决文化危机问题的法律法规。在互联网时代,尤其要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运行。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还需加强执法和司法建设,尽可能把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的危险和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还需要构建文化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官方舆论的影响力,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具体来说,要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保护民族文化安全经验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安全政策。要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对文化商品进出市场的管理,“建立文化产业投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通过对国际文化商品的流动趋势及其各种渠道的监督,把国际文化资本对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可能构成的威胁控制在安全警戒线以下”{19}。此外,为了对西方文化渗入可能对我国文化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及时准确地作出警示性反应,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文化监管与预警机制。

注释:

①⑦⑧ 傅宝安等编:《“颜色革命”:挑战与启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64、209页。

② 如冯绍雷教授认为,“颜色革命”是上世纪70—90年代南欧、拉美、东亚、东欧、苏联社会政治大变革的继续。参见《“色变”当头,独联体岌岌可危》,《解放日报》2005年4月2日。

③ 张骁、陈召荣:《流散·混杂·边缘:多元化时代的诺贝尔文学》,《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④ [美]塞繆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⑤ 赵华胜:《原苏联地区“颜色革命”浪潮的成因分析》,《国际观察》2005年第3期。

⑥{12}{13} 陈达:《颜色革命:中亚面临的现实抉择》,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110—114、122—124页。

⑨⑩ 赵常庆主编:《十年巨变:中亚和外高加索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216—217页。

{11} 张丹:《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和美国的文化侵略》,《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14} 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15} 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新疆日报》2014年第1期。

{16} 董江爱:《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中的边疆文化治理研究》,《探索》2016年第4期。

{1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44页。

{18} 陈太平:《论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安全》,《民族论坛》2014年第9期。

{19} 傅仛女、文尚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党史文苑》2005年第12期。

作者简介:何华,武汉大学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0。胡江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责任编辑  胡  静)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
论社区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作用及路径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文化认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