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伊
【摘要】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所包含的召唤结构、期待视野和潜在读者三个概念来分析网络剧《白夜追凶》,得出如下结论:以召唤结构为受众建造结构设想和预留想象与融合空间;以期待视野激发受众期待;以潜在读者拓展受众范围。使该剧在同时代的网络剧中脱颖而出,符合网络剧发展趋势,有很大的挖掘价值,值得其他网络剧借鉴。
【关键词】《白夜追凶》;接受美学;召唤结构;期待视野;潜在读者
接受美学理论是以德国的姚斯、伊瑟尔等为代表的接受美学派共同提出的,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足的理论体系。”它强调作品与受众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其包含的召唤结构、期待视野和潜在读者三个概念,对2017年热播的网络剧《白夜追凶》进行接受美学分析,并以此探求该网络剧取得成功的因素,以及分析该剧为何可为此后的网络剧提供的宝贵学习和借鉴经验。
1. 以召唤结构建留结构空间
“召唤结构”作为接受美学重要理论基础,是伊瑟尔在博采众长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指艺术作品故意留有不确定性的空白,以此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召唤着受众能动的参与进来,使受众通过想象和经验自行创造来弥补作品中的空白。
1.1 悬疑场面埋下空白伏笔
在悬疑剧中关于召唤结构的使用,经常是由编剧隐藏部分关键信息,并将其设置成空白因素,指引观众深入发掘分析,并自行想象填充这段空白。随着剧情的推动,隐藏的关键信息逐一显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该剧在“碎尸案”中先以案发现场的空镜头开始,随着剁东西的声音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凶手的动作上,突然电视上播报了关宏宇的通缉令让凶手停下的手里的事情,此时只给了凶手一个眼神的特写,播报结束后凶手重新抬起了刀。凶手为什么要在这里行凶?他注意着关宏宇的通缉播报是否又会与关宏宇有什么关联?这些空白都无形中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并为后面凶手发现了关氏兄弟互换身份的秘密并以此要挟关宏峰埋下伏笔,而特写镜头中凶手那并不凶狠却透漏着冷静的眼神,也暗示了后面他并非激情杀人而是早有计划。
1.2 光线色彩制造想象空间
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对光线的掌握不仅用于提升画面的美感,也暗示着情节的发展。在《白夜追凶》中画面普遍采用偏暗的冷峻色调,并通过明暗对比暗示两兄弟的身份和境遇,也预示着后续两人之间会出现矛盾冲突。
在该剧第一季大结局中,哥哥关宏峰受到指控而被捕入狱,而“关宏峰”在狱中半明半暗的光线下邪魅一笑,其实已展露了暗示,在明亮一边的脸是代表着哥哥关宏峰,阴暗一边的脸代表的是弟弟关宏宇,侧面预示着被抓进来的实际上是弟弟,而哥哥依然在坚持查出真相。是谁举报的关宏峰、两人是在何时又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顺利调包、两人在以后又会以怎样的形式继续探求真相的空白则留给观众们推理思考。
1.3 结局留白引发无限遐想
《白夜追凶》第一季的结局可谓是全剧的升华,在将近结尾处观众普遍以为剧情落幕、尘埃落定之时,伴随着主题曲响起,画面开始倒带,倒流到兄弟二人在父母的墓地前会面,弟弟告诉哥哥就算哥哥落得跟他一个境遇,他也不会坐视不管。在弟弟为哥哥戴上围巾后,两人挥手在墓地相背而走,镜头逐渐由两人的中景拉伸至远景,留下一个逐渐变成空镜头的场景空白,引发观众对于兄弟两人在第二季中的进展无限遐想,以及对于全剧留下的诸如“是谁杀了叶方舟,韩彬究竟是敌是友,警局中哪位高层才是叛徒”之类的未解谜团的回顾和设想。
2. 以期待视野激发受众期待
“期待视野”是姚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其主旨是指受众在未观看一部作品前,根据自身的审美期待和观看经验对于这部作品做出的预估效果或思维定向。但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受众的期待视野也会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而变化。
2.1 团队口碑产生审美期待
犯罪题材悬疑剧一直是各类剧集中的一大亮点,2015年先后出现的《心理罪》、《暗黑者》、《法医秦明》等网络剧,成功弥补了近年来国内犯罪题材剧稀少的空缺。其中《心理罪》便是隶属于“弧光联盟”中五百导演的作品,并凭借精密的制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当导演团队宣布制作《白夜追凶》后,观众自然对该剧充满信心和期待。
而作为《白夜追凶》总导演的王伟还执导过网络剧《画江湖之不良人》,该剧曾在豆瓣获得8.2分的评分,也是人气与口碑之作。同时该制作组还聘请了曾风靡全网的网络迷你喜剧《万万没想到》的制片人袁玉梅作为该剧制片人。这种网络“强强组合”在影视受众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引起了受众们的强烈好奇感和期待感。
此外,犯罪題材悬疑剧对编剧素质要求极高,不仅要设置的逻辑性严谨,情节禁得起推敲,还要对法律、法医、工作人员习惯流程等各方面知识有所把握。《白夜追凶》制作团队中的编剧指纹出身于法律世家,并曾经从事过律师的工作,对法律与犯罪研究有着深厚的基础。在2011年该编剧出版的《刀锋上的救赎》不仅被称为“最具质感的华语硬汉派犯罪小说”,还曾被国际知名硬汉派推理小说作者劳伦斯·布洛克欣赏推荐。导演团队与编剧均具备的高水平口碑为《白夜追凶》的质量提供了充足保障,同时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
2.2 原创剧本引发期待热情
在近年中,对大IP小说、游戏或动漫进行改编拍摄已经变得如火如荼,有原著本身的热度基础再度创作拍摄无疑为收视率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若不能改编得当、演员选择符合角色、制作质量上乘,便会引起原著粉丝的不满。且由于IP小说的拍摄多集中于仙侠、历史、都市等题材,导致影视剧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
《白夜追凶》在剧本选择上别出心裁,大胆启用了指纹编剧的原创剧本,观众在观看时没有原著基础可以考据,只能通过播出剧集的蛛丝马迹来推测后续剧情,不用担心演员与原著形象的差异、被原著粉丝疯狂剧透而影响观看体验等问题,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观看下去反而惊喜交集。
在大IP改编剧盛行、反复翻拍经典著作而让观众视野疲劳的时期,原创剧本的出现无疑是其中的一股清流,不仅吸引了受众并使之产生期待,也激励着其他导演着眼到原创行列上来,更加重视质量而非炒作热度。
2.3 演员遴选与视频平台满足心理需求
2.3.1 演员遴选
当下观众对于演员的要求日益渐长,由于《白夜追凶》是没有原著基础的原创剧本,观众只能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判断是否符合角色所处的举止或地位,这就对演员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潘粤明的自身经历以及过往塑造过如《白蛇传》中的许仙等经典角色,都是让选角导演青睐的因素。潘粤明自离婚案后出现了演艺生涯中的低谷期,连续两年只能参演配角出场,但这些并没能消磨掉他作为优秀演员的初心,最终等来了翻身之作,这样的经历与剧中主角双胞胎兄弟的设定又十分相近,可以说潘粤明成全了《白夜追凶》,而《白夜追凶》也成就了潘粤明。
潘粤明在饰演关宏峰、关宏宇两兄弟时,不仅要演绎出两人的不同之處,还要根据白天黑夜时两兄弟的互换身份,展现出扮演哥哥的弟弟,和扮演弟弟的哥哥两种状态。幸而潘粤明不负多年的演技生涯,出色的诠释了关氏兄弟这两个角色,网友们也因此戏称潘粤明是不是真的有一个亲兄弟叫做“潘粤暗”。此外导演组还大量启用了新人演员,节约了制作成本,也在不断追求知名演员带来的流量热度效应时期得到了缓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
2.3.2 视频平台
一个优秀的视频平台拥有着海量的受众群体,在这种平台播出的作品可以在无形之中拉拢观众。2017年热播的《白夜追凶》便是由优秀视频平台代表之一的优酷参与制作并在优酷独播的网络剧。
优酷自2011年囊获“中国互联网品牌竞争力排行榜”第一名后,又与土豆合并成立了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并极早的投入到视频网站参与制作网络剧行列之中。优酷联合出品的网络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票房突破了2亿,其主题曲《小苹果》也成为风靡一时的洗脑神曲。在综艺节目上也拥有多个热门综艺的版权,如《欢乐喜剧人2》、《极限挑战2》、《中国好声音5》等。这些卓越的成绩巩固了优酷在互联网中的地位,也为《白夜追凶》在优酷的独播提供了硬件支持。
3. 以潜在读者拓展受众范围
“潜在受众”源自伊瑟尔提出的“暗隐的读者”概念,简而言之就是有一部分暂时不是图书馆的受众群体,但是会凭借一些机会和条件进而成为图书馆的读者,这部分潜藏式存在的读者被称为“潜在读者”。图书馆会对这部分群体给予高度重视,并努力拉拢。潜在受众是由“潜在读者”引发的关于电视剧、电影、网络剧等媒介题材方面与受众关系的运用,用当下最时髦的话就是“吸睛”和“圈粉”。
3.1 新媒体推广影响下的受众
新媒体为互联网影响下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新媒体潜移默化影响下的受众群体,对于新媒体推广营销普遍具有很高的关注量和信任度。自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使用频率逐渐超过电脑电视后,新兴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几乎已成为手机必备软件的微信、微博影响力更为深远,通过剧集情节讨论引发微博热搜和微信公众号的自媒体推广吸引潜在受众也已成为宣传的必备策略。
此外,当下的bilibili、抖音、快手等视频自制平台,也可使受众关注的领域不断拓宽。以bilibili网站为例,bilibili网站简称B站,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很大的关注度,并有其独特的弹幕文化。一些粉丝在观看《白夜追凶》后便通过自行二次剪辑,配上背景音乐做成MV或者宣传片等形式在B站上发布,点击量高的视频或者弹幕讨论量大的视频就会推送到B站首页,吸引一些尚未看过该剧的受众,在观看粉丝自制短片视频后对此产生兴趣并去翻看原剧。
3.2 口碑营销影响下的受众
口碑营销又称病毒式营销,以作品本身作为病源,向受众释放病毒并使其受到感染,后期达到的效果取决于病源本体的威力强弱。
《白夜追凶》自播出后便取得了高收视率,并获得了豆瓣总评分9.0的优异成绩,成为当前国产涉案网剧排行第一、2017年度两部热剧之一,此后又获得第四届“文荣奖”最佳网络剧等多项奖项,潘粤明的精湛演技更是为这部作品锦上添花,还凭借该剧获得第4届亚洲彩虹奖最佳网络剧男主角奖等荣誉,这些成绩让《白夜追凶》积累了大量人气和口碑,对此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也给予该剧高度评价和认可。
2017年11月,Netflix(网飞)购买了《白夜追凶》的海外发行权,并计划在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该剧成为首部在国外大范围播出的网络剧,在输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也带动了网络剧市场的发展前行。在这种口碑营销的影响下吸引了大量尚未观看该剧的观众读者慕名而来,也使已经观看过的受众更加期待《白夜追凶》第二季的制作播出。
3.3 猎奇式心理的受众
人们通常会对自己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从而下意识的对其进行了解和学习。受众的这种心理通常被称为“猎奇式心理”。
2017年9月,“在淘宝搜索白夜追凶”的字样席卷了微信朋友圈与微博等平台。用户凭借好奇心理打开淘宝的app客户端,在搜索页面输入“白夜追凶”后,页面会出现“潘粤明邀请您进行视频聊天”的字样并附带着《白夜追凶》的海报背景图,以微信视频聊天界面为模板展示出来,而当用户们点开“接听”键后会发现,其实是提前录制好的演员潘粤明的祝福视频。
优酷和淘宝通过此种宣传方式来满足受众们的猎奇式心理,并借由此次宣传拉拢好奇心理的受众前来观看《白夜追凶》。本次宣传获得了大量的转发关注,让《白夜追凶》的相关话题持续发酵,属于一次较为成功的营销事件。
4. 结语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白夜追凶》成功地运用了接受美学理论,能时刻以受众作为审美主体,强调“读者中心论”,建立一套完整的接受美学审美活动,并广受业界赞誉。该剧既符合了广大观众对网络剧的期待和追求,又脱离了粗制滥造和质量低下等“低级趣味”,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成功尝试。
参考文献:
[1]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3.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任庆帅.电视剧悬疑场面与召唤结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3.
[4]张海欣.互联网思维下国产电视剧IP生产问题再思考[J].电视研究,2018(7):67-68.
[5]刘琳.浅析网剧《白夜追凶》的成功及其影响[J].戏剧之家,2018(1):91.
[6]吴胜彬.网络剧受众的影像消费心理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69.
[7]谭逸飞.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国微电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