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是教师通过多种学科的教育理念、手段、技术和方法,对实施家庭教育的家长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素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由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能力、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五种主要能力要素构成。“五种能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教师家教指导力的运行机理,可以有效实现家校合作育人的目标,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教指导力;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2A-0038-05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家教指导能力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意味着家校合作育人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具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当下的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研究中,家庭教育指导力建设和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厘清教师家教指导力的结构要素,为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专业指导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概念与属性
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简称“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指教师通过多种学科的教育理念、手段、技术和方法,对实施家庭教育的家长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素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一种能力,其内容包括理念引领、行动规范、育人智慧培养等多个方面。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在新时代必须具备的新能力,可以丰富、完善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结构。
教师家教指导力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如图1)。首先,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的一种育德能力。教师通过指导家长更好地实施和推进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崇真、向善、尚美的人格来显现其育德取向。其次,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的一种育己能力。无论是与家长日常沟通,还是参与家长培训辅导,教师在指导家长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反省、改进自身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再次,教师的家教指导力是教师的一种通识能力,是新时期教师的必备素养。
二、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结构组成
从内在结构来看,教师家教指导力主要包含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能力、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等五种能力要素(如图2),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通过协同育人的目标指引,在教育规律中形成独特的运行机理和运行机制[1]。
(一)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2]。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认知能力是一种人类认识自身处在周遭事物的一种自然能力,人的认知能力的生成让人能够对其所面临的人与物做出发自于人的自主性反省的一种理解(即理解能力)。“教师认知”自20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成为国际上教师教育研究最重要的范畴,教师认知是对教师心灵世界的探索[3]。对于教师来讲,这种能力的具备让教师能够在教育情境中对于其所面临的事件做出一种基本的省思和回应,主要包括教师的洞察能力、觉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等。
教师的认知能力是一种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能力,能够通过洞悉、觉察、想象和推理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理解家庭教育指导情境的差异性。比如,家长作为成年人与之交往的特殊性、学校作为公共领域与家庭作为私人领域之间的冲突性、家庭教育观念与学校教育观念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等。
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其认知能力发挥关键作用,多种能力同时对教师面临的情境、自身与教育对象的生理特征变化、心理特征变化产生认知、和理解,洞悉、觉察和想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遇到的情况,进而根据认知结果做出及时的判断与调整。进言之,认知能力作为教师家教指导力的“能力基点”,能够指引教师理解家长、学生与家庭教育情境,是教师家教指导力的核心基础。
(二)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与他人及时、准确、得体、有效地进行沟通,进而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不仅包括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还包括思维能力、知识储备及心理素质等因素”[4]。沟通过程的要素包括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载体、沟通环境和沟通渠道。其中,沟通能力涉及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思维是否清晰,能否有效地收集信息,并做出有逻辑的分析和判断。另一因素则是能否贴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而前者更重要,没有思维的基础,再好的语言技巧,也不可能达到传达、说服、影响的结果[5]。
沟通是教师专业工作的基本方式,即以口述的形式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识、理念和精神,让受教育者在与教师的沟通过程中理解教师的教育重点、教育意图、教育意愿等。沟通能力是教师作为职业从业者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素养。在开展家校合作育人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家长沟通、与学生沟通、与相关教师沟通、与学校领导沟通,甚至是与社会相关部门沟通,是一个多元、多向的信息分享、梳理与交互传输的过程。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教育工作,教师要通过沟通,协调家庭教育中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学校教学与家庭指导的关系,及时处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其本身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情感能力
人是一种有情感的动物,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人能够感受到他者的喜怒哀乐,并对其做出相应的、有意识的反应。其间,人的主动性的发挥掺杂人的情感要素,与人交往、交流显现人的内在情感和情感的取向与立场。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将情感视为一种能力。他在论述自我感时提出,在审视人性發展中,起作用的主要能力是通向一个人自我感受生活(即一个人的情感和情绪)的能力。加德纳的人格智能观揭示了情感和智能的统一,他提出的内省智能实质上是个体对主观体验的一种自我认知。
教师的情感是教师在生活世界和教育世界中所产生的,是在这两个世界中的各种人事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对学校的情感、对所学科的情感、对学校里的人(尤其是学生)的情感[6]。这种情感是一种“教育爱”,即爱教育的能力。长期致力于情感发展与教育研究的梅仲孙先生主张,“在教育中,教师要指导家长,与家长一道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增强他们在情感交往中的敏感性,丰富他们的情感感受和情感记忆与表象”“要培养学生的高品质的情感品质和能力,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情感能力的教师”,进而强调“建立情感师范教育的必要性”[7]。学者朱小蔓、张志勇等对教师的情感教育都有专门的论述,引起了学界和决策层的高度关注,情感教育也逐渐转化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教师的情感能力建设十分重要。
爱的给予与爱的接受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关系建立的重要基础,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对于家庭教育产生“热爱”情感的一种表达,其内核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情怀。换言之,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中的情感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师对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职业与教育事业本身产生的一种教育情怀,是一种爱家庭教育参与主体的能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需要“走进”家庭教育关涉的各个教育主体,尤其是“走进”家长与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理解家长和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特定行为的特殊性,以一种“走心”的指导达到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预期。
(四)协作能力
协作能力是指围绕目标实施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发挥协作精神,互帮互助,协调配合,以达到最佳工作效率的能力。协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合作和奉献,具有协作能力的人必须具有懂得尊重、懂得欣赏、懂得宽容和懂得信任等特质,这些特质共同促进人的协作能力的生成与功用发挥。
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家长基于学生成长的教育合作,这种合作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协作能力,协调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围绕“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一根本目标,形成一种“互动-互惠”的关系。
由于家庭教育指导对象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即家庭教育工作涉及多重人际关系。这种协作关系主要有四对主体:一是教师与家长(家庭),这是最主要也是最需要有效协作的关系;二是教师与学生,不管是否直接与学生接触,但最根本的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协作;三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比如,班主任与一般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与任课教师之间;四是教师与家校合作育人相关的社会主体,比如社区、教育管理部门等。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既有教师与个体的关系,又有教师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要有效地处理这些社会“关系”,协作必不可少。
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协作关系,可能是简单的单维度,也可能是复杂的多维度。但不管是单维度还是多维度,现实中,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都是在相关对象、内容、时间、需求等之间存在某种不确定、不一致,甚至是不和谐的情况下开展的。主要是针对一些家庭教育的缺失、方法不科学、关系不和谐等现状,是在一种矛盾的、不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围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一致的目标开展的,通过有效地协作,力求实现矛盾化解,达到“关系”平衡。基于此,培养和提高教师家教指导力就是力求通过有效的、高效的协作,将不确定性、不和谐转化为一致性、和谐性,这是教师家教指导能力的重要功能。
(五)管理能力
面对全新的现代教育变革环境,不确定性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面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教育环境,教育参与各主体需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古今中外的管理学者对“管理”有着不同的解释,比较通行的概念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和决策等职能,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质是对家校共育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要素的一种管理,这种管理能力既是一种外在的组织管理,同时还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管理。其中,组织管理能力是占主导地位,指作为管理者的教师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和决策要求,进行统筹安排,把各种资源有效地组合起来,协调一致地保证计划和决策顺利实施的能力。它涉及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各要素资源的统筹、协调、分配和布局调整,将关涉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配置和整合,实现家校合作育人的目标效益最大化。自我管理,是一种内在素养的修炼和提升,需要教师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针对管理对象和各个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时,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我”摆进去,修己以敬,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提升管理道德,克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力求“公平公正”,进一步扩展处理好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管理质效,也就是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管理”,不仅是指向直接的对象“家长”和“学生”,还涉及到管理教师个人、与家庭教育指导相关联的对象:既有“人”,也有“物”;既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也有看似与“教育内容”无关但却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相关环境及主观心理因素。从当下的现实情况看,教师家教指导能力中管理能力要重点关注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内在自我管理。主要有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自我的情绪管理、语言管理、行为管理、时间管理等,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基础。二是基于管理对象的外在他者管理。主要是针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家长、学生、相关的教师、社会中相关主体等教育主体,在教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之中发挥良性作用的有效管理。重点包括引导和指导家长如何正确认识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相关“问题”,帮助家长矫正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习性和行为,协调和引导相关学科教师和社会主体配合家庭教育,积极推动学校提供家校共育平台,营造家校共育环境,等等。对这些要素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共同构成一个教育管理场域,让教师能够常态化地面对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三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技术应用管理。“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运用广泛,家长的教育素养普遍提升,家校合作育人的途径和渠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尊重传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的同时,如何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家校联系,是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中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比如,信息化时代家庭教育及其相关的外部环境产生海量的與之关联的数据,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还必须具备数据管理能力。这种能力让教师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场域内现代性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变革,以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应对现代家庭教育指导。
“一位好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就是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管理能力是教师家教指导力结构中的最高能力,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这种管理能力还体现在教师能够具有“大教育”思维特质,能够“跳出家庭教育看教育”,不能将家庭教育指导视作单一的“技术活”,而要自觉运用“治理”的理念,将一些看似单一的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有效地化解,产生“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思想、管理出智慧”的教育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在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以上“五种能力”是主要的组成要素,但不是全部能力要素。同时,“五种能力”要素既有显性差异,又有隐性重合。“五种能力”要素之间存在一个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关系。“五种能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教师家教指导力的运行机理。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育人工作关联的要素也是复杂多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只是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系统中的一种,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与相关专业能力综合,从而产生“1+1>2”的综合效应。了解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结构,掌握能力要素运行规律,主动创设环境,引导和组织教师在实践中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可以有效实现家校合作育人的目标,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张竹林.教师家教指导力建设导论[J].上海教育, 2019(10B):28.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88.
[3]刘学惠,申继亮.教师认知研究回溯与思考:对教师教育之意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11):46—49.
[4]黃乃祝.家校合作实践中教师家教指导力提升研究[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Proceedings of 2018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s Engineering(EMSE 2018)[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2018:388-393.
[5]陈建伟.沟通的艺术[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7:156.
[6]陈振华.教师情感管理的意义与方式[J].教育科学, 2013, (4):76-81.
[7]梅仲孙.教育中的情和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4.
责任编辑:颜莹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Guidance Ability for Family Education
ZHANG Zhulin
(Shanghai Fengxian Distric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1499,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guidance ability for family education means that teachers adopt the teaching ideas, tactics, 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to guide parents to carry out family education from aspects of theory, methods, contents and technology so that they can help the parents improve their accomplishments of scientifically fostering children and the levels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ability consists of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emotion, coordin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nd these elements interplay to constitut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eachers guidance ability for family educ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goal of family-school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further construct the good ecology of education.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ability for family education; ability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