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舞蹈专业民族民间舞教材建设立足点的思考

2020-05-06 09:09李炫美
艺术评鉴 2020年6期
关键词:立足点民族民间舞蹈

李炫美

摘要:高校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强国战略下,各省市高校纷纷将“保护传统舞蹈文化”工作纳入到了各自的研究重点与使命中,让本土传统舞蹈文化成为了体现办学特色的展示窗口。舞蹈教材作为传承舞蹈文化的主要媒介,如何定位、怎样建设,在不同的地方高校并无共识,体现出了极大的地域特点。因此,作为出发点,明确定位教材建设的立足点是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育传承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舞蹈   民族民间舞蹈   舞蹈教材   立足点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126-02

建设一部严谨的舞蹈教材,首先要有科学的立足点与目标定位。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立足点即对待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等问题时最主要的着眼点与出发点,它体现了高校在实施教学实践活动时所处的立场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舞蹈文化的传承形式与发展方向。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工作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经过无数的实践与客观事实的验证,形成了民族性、地域性、风格性、训练性等最根本、最普遍的定位。然而,民族民间舞作为文化形态之一,既有绝对的确定性也有相对的变化性。因此,如何将教材建设至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来处理不同定位之间的关系,是當今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

民族民间舞蹈是承载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它在体现着民族性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有地方特色。教材作为民间传统舞蹈文化进行教育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必须是民族性。民族性是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的根本前提,它毋庸赘述的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审美观念、风俗习惯与民族性格等内容,是区别于不同舞种的根本标尺。纵观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迁徙性”是普遍存在的,各民族相互交错又杂居、聚居的留存状态下,“民族性”是体现“差异性”的第一前提。因此,不论其如何发展都不能离开本民族舞蹈风格大范畴。

然而,同一民族舞蹈因所处的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必然会生成相应的地方特点,这一“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为该民族民间舞蹈增添了多姿的色彩。例如,朝鲜民族舞蹈的总体风格特点呈现为含蓄温和、典雅端庄、中和简约,而不同地域的朝鲜族舞蹈又因不同的制度、文化环境体现出了不同的个性特点。可以说,朝鲜族舞蹈“从整个朝鲜民族舞蹈发展的大背景上看,其既有对整个朝鲜民族艺术发展一般规律的把握,也有对中国的朝鲜族舞蹈发展特殊规律的把握”[1]。因此,对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构立足点的把握要从两个空间维度进行,即“民族民间舞蹈大语境”及“地区文化大背景”。

在多元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挖掘地区文化特点,响应“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时代号召,才能让地方高校步履轻盈的开辟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地方高校作为地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主要承载着,在继承“民族性”根本性质的基础上,如何处理好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如何根据各自的地区文化背景与办学环境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将地区文化之精华融为己用从而发扬地域性特点?是地方高校的发展途径与职责所在。

二、时代性与传统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各地域、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性,许多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濒临衰退。因此,如何发扬传统文化,保存文化的“原生性”是各界人士迫于践行的工作任务之一。那么,何为民族民间舞的传统?即“最初生成的、最原始的、未经加工的”[7]舞蹈文化内涵或形态。然而,传统舞蹈文化的原生性在从原生到次生的发展过程中,必定会被不同程度的削弱。因此,找寻传统、回归传统是现时代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过程中舞蹈教育工作者普遍追寻的价值追求。

舞蹈作为文化形态,其发展过程必然会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审美倾向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教材作为传承舞蹈文化的主要手段,不能脱离某一个具体时空而单独存在。“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时代性与教学目的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民族民间舞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创作当代作品的编导,培养能够表演当代作品的演员,培养能够传授当代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员”[2]。因此,可以说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即是传承舞蹈文化的教材,也是培养人才的教材。教材要想真正的实现其教育目的,就不能脱离时代及社会的需求,否则就会失去建设价值。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学是传承的手段、传承是发展的前提,在“寻根”与“创新”被共同倡导的现时代背景下,即不能失去传统也不能缺乏时代性。因此,处理好教材建设的系统原生与当代文化精神之间的关系、纯朴与先进之间的关系是新时代民族民间舞教材建设工作中首要思考的发展问题。

三、固守性与创新性

传承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如何将濒临灭绝的传统舞蹈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传统舞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的主线。正如上述所说,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推动传承的方法,因此如何处理好“固守”与“革新”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发展之度,是体现教材科学性与时代性的关键点。就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设而言,其立足点的固守性与革新性主要体现于教材的建设目标及编写方法。

纵观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传统舞蹈文化在学院派层次已基本被“元素化”。元素提炼法是几十年来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教材编纂方法,该提炼方法包括“动作元素”“风格元素”“节奏元素”等可以作为训练性内容纳入到教材的核心元素内容。可以说,近年来编写的教材基本上延接了前人的教材提炼方法,主要体现在对体系的固守、方法的固守、模式的固守及理念的固守。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及社会需求的改变,教材的编写理念也随之产生了些许变化,然而这种革新不是深刻的、彻底的,而是缓慢的、细微的,是固守基础上的革新,其本质并没有改变。

然而,传统的教材建设方法与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初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地域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形势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现时代需要文化的多元性与创新性,舞蹈文化也需要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学院派层次进行传承。因此,以传承文化为宗旨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在尊重经典与传统的同时,也应该富有创造精神。教材的建构应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符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体现新时代的创新理念,其体系不仅要有训练性更要有启发性,其内容不仅要有传统性也应有创新性,其目标不仅要以培养传承人为宗旨也应积极促进原创动力。因此,现时代的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指导思想,使教材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定位。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要真正实现其传承价值与训练价值,其立足点与发展方向应首先明确。因此,建设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有理由询问自己,建设什么样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是传承文化的教材还是培养人才的教材?是单纯继承民族舞蹈文化还是体现特定语境的地区舞蹈教材?是继承传统还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现时代,解决好教材与人才、教材与时代的双向性建构关系是当今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工作中应被重视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爱顺.中国朝鲜族舞蹈训练体系的理论考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3).

[2]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纪兰慰,邱久榮.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张政武.民族民间舞多元文化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赵铁春.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光明日报出版社.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8]马琳.民族民间舞教材使用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2).

[9]李蕾,万道明.关于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3).

[10]郭磊.关于“中国民间舞教学法课”的几点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2).

猜你喜欢
立足点民族民间舞蹈
立足自身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站稳立足点,促进学生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
民族民间舞蹈中呼吸与情感的处理与运用
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高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
谈学生本位的数学教学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