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奇
摘要: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人民的传声筒,肩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新时代要让中国声音在国际国内得到更好的传播,应讲好中国故事,播音员主持人责任重大。这也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坚定政治立场,不忘初心、内外兼修、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讲述当代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
关键词: 新时代 播音员主持人 坚守 真实 以人为本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发展,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在不断创新,也给播音员主持人带来了一系列危机和挑战。新的环境带来危机,但危机中生机不断,回望历史,我们可以找到支撑和动力源泉。各位业界前辈在专业上的实践和理论上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同时,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展望,站在国际化的前沿,跟着时代的步伐改变。因此,文章从历史担当、国际视角、人本观念三个角度,浅析新时代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不忘初心 责任担当
家国情怀,书写时代风貌。播音事业诞生于战火硝烟之中,播音前辈们怀着火热的革命情怀,投入到播音工作中。在战火硝烟中,他们声音稳健有力、坚定豪迈。开国大典上,播音员齐越与丁一岚,连续7个小时解说,他们激动地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他们把对国家的深情、对人民的真情融入到了工作中。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受众对信息的渴求,《新闻联播》应运而生,播音员主持人质朴亲切的声音也传入了千家万户。不同的历史时期,家国情怀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是一脉相承的时代使命。家国情怀是“修身、齐家、治国”的远大抱负,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乡土气息、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彰显,是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的重要精神纽带。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党和人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故事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播者,必须有坚定的党性修养、正确的政治思想、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将“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融入传播中。无论是有文字稿件作依托的有稿播音,还是需要将内心想法外化为声音形式的即兴表达无稿播音,都需要从正确的党性、政治性、群众性、先进性角度出发,坚持正确的舆论价值引导,才能有效、生动地进行有声语言传播。与此同时,团结协作是家国情怀的外化表现,这种意识也是播音员主持人不可或缺的。齐越写过一篇文章叫《编播之间》,讲到现在播音员和编辑在进了城之后都互不来往,但在战争年代,大家都是相互提携。②只有多为同行着想,团结协作,才能“美美与共”,共同完成好党交给我们的宣传任务,向人民描绘时代风貌。
在新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将家国情怀熔铸于心、外化于行,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基础上,从受众角度出发,以我“声”传我“心”,传播党的声音,描绘时代风貌。
内修外化,传播时代强音。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媒体融合不断推进,传播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也在日新月异。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破圈突围,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扎根本专业基础,内修外化、锤炼语言功力,才能在不断变革的时代中传播时代强音。
语言功力不仅仅是掌握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更是播音员主持人对彰显时代风貌,符合时代、社会、事件的语言表达能力。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四力”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只有脚踏坚实的社会生活实践大地,心中有真情,语中才能有真意,才能诉说带有泥土气息的真实故事。只有敬业、专业,饱含真情、深情,才能于质朴中传播时代强音。罗京拥有卓越的业务能力,这来自于他对专业的执着追求。在一次《新闻联播》中,拿着刚刚改好、字迹潦草的稿件,罗京稳健播报,即使在发现第9页不见了的情况下,也镇定自若,通过控制语速争取时间。没有预习,没有提前备稿,罗京一气呵成。自然之中见功力、朴素之中见真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康辉、海霞铿锵有力又富有深情的播音,是他们十几次去阅兵村观摩、体验、努力的结果。“走出去”,他们没有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下马探花、洞幽察微,从细微之处着手,从广博的角度思考,才能在阅兵报道中,用他们专业的声音、鲜明个性的表达,润物无声地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风雨歷程,以及中国的气派和担当。
播音员主持人是宣传阵营的“排头兵”,必须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以精准的语言表达、出色的业务水准,传播中国声音,吹响时代号角。
面向世界 真实守望
真实镜头,记录时代光影。有故事并善讲故事,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姿态正全面、多元、立体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正在以大国姿态,达则兼济,将中国经验与世界共享。中国声音不能缺席,也从未缺席。中国的媒体人始终站在世界的高原瞭望,以最淳朴的视角、最真切的感情、最诚挚的行动记录时代、珍藏时光。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蒙内铁路的修建,中国提高自己的运营成本,穿越非洲肯尼亚国家公园平地起高架。而记录影像《我的铁路我的梦》则是以14个当地主人公的视角,记录蒙内铁路修建背后的故事。“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将自己的经验与世界共享,中国的媒体人也把最真实的镜头对准现实,公正、客观、深切、真挚地讲述中国在支援非洲建设中做出的努力。播音员主持人也在行动,在国事访问、大国外交等前线,康辉也作为随行记者现场报道,亲身、亲历、亲为,用真实的音视频展示第一时间的报道。
用心倾听,寻找背后故事。真实的世界需要最真实的镜头,而真实的世界,背后也有很多人们想象不到的故事。在马里,小孩子画的自画像手里拿着枪;在也门,一个非洲小男孩向记者诉说他“大大的”梦想——“去和平的地方骑自行车”;在吉布提,华人工程师讲述他们的地方距离空袭地点仅仅只有几十米,他说:“我是一个生在和平年代的人,空袭发生后,祖国派军舰接我们回家,而空袭对于当地人来说就是常态啊!”……我们想象不到的世界,却是这些国家人民正在经历的真实的世界。
无论是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艰苦地区,还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地区,中国军人第一时间出现在危难之间,中国媒体人也在第一时间向世界报道事实,展示最真实的事件。在走向國际化的舞台过程中,中国声音用善良交换善良,用真诚呼唤和平。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声音从不缺席,总是有深度、有力度地讲述最真实的时代。
聚焦未来 以人为本
如今,受众本位理念逐渐确立,受众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被动地播什么看什么,而是有了主动的选择,学会用审视的目光面对播音员主持人。在媒体多元化竞争态势之下,播音员主持人只有以受众为中心,不断在内容上深耕、在形式上融合,满足受众期待,才能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比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节目《日出东方》,提前对国庆大阅兵推出的新形式、新亮点进行解读,既满足了受众的求知欲,又使观众对大阅兵充满期待。
同时,播音员主持人聚焦未来需要不断融入中国传媒对全球化的理解,对本土化的认知,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构想,对受众需求的满足,从而在受众认同与超越受众之中,在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补充之中,多元融合,以更加鲜活而灵活的风格、崭新的形式呈现。坚持以受众为中心,多元融合、深耕内容,借力新的媒介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总结
近年来,中国不断发展,中国的大国外交乘风而起。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包容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成为大国外交的新名片。中国媒体的发言权也在不断提升,真实、客观、公正的中国视角、世界眼光为全球所期待。伴随着技术进步、媒介融合、信息密集、社会变革发展,受众的审美期待不断提升,这便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在历史中探寻,汲取知识的营养、锤炼基本功,将深沉浓烈的家国情怀浸润于语言传播过程中。同时,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以受众为中心,想受众之所想、传受众之欲知。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不忘初心,扛起责任与担当,锤炼语言功力;面向世界,探寻真实内容,传播中国声音;展望未来,立足人文观念,唱响中国情怀。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
①陈 芝,姚喜双:《新闻播音的文化传承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6)。
②姚喜双:《从齐越夏青到今天的罗京——谈罗京播音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2)。
参考文献:
1.张 颂:《中国播音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张 颂:《播音主持艺术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姚喜双:《播音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4.胡智锋:《中国电视观念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5.刘 卓:《罗京现在开始播音》,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