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比
摘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知”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则包括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中,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确立情感目标,把握教材内含的情感因素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时而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时而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情感变化的手段。如教学“能化为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先布置家庭作业,让每一位学生任意写分子、分母是两位数的分数,进行笔算,得出分数值,并记录下计算的结果。上课时,师生打擂台,由学生报分数,老师判断结果。哪些分数能化为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为有限小数?由于老师对学生所报道的分数都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老师说“我有一个秘密,它能够迅速准确的判断那些分数能化为有限小数,大家想学吗?”学生兴趣盎然,有了渴望获得新知识的需要,必然促成新的认知目标,这样,以情导知,知情交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首先应用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在教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教师用幽默的语气说:“有一个法宝,能使不会画画的同学马上成为小画家。这一法宝是什么呢?是放大尺,它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制作,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是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的?”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
(二)利用教材中出现的趣味题、数学小知识、数学家的轶闻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情感。如在几何教学中,结合教学,做一些投影片和教具,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在班级中开展“讲一个数学故事,出一道数学趣题”的活动,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能讲讲算算。还有通过讲解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华罗庚自学成才、陈景润勇探哥德巴赫猜想……我国古代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猴子分桃”……使学生从一件件数学家的轶闻趣事中获得榜样的力量,从一道道数学趣题中感受到数学是有血有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肌体,而不是一具干枯僵硬的躯壳。
二、教师情感的感染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情感的教,学生才会有情感的学。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语言生动,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疏密相间起伏有致。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感情共鸣。
教师的情感感染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与他有关的事情。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
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学生于快乐之中掌握知识。“愉快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原则,要求创造一个和谐、热烈、紧张、愉快的课堂气氛,打破僵硬的、死板的注入式授课方式,尽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当“主角”,因为当“主角”是愉快的。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里既古老有重要的定理之一,也是数学中证法最多的一个定理,几千年来,人们发现了中外数学家、数学爱好者近400多种不同的证法,内容之丰富,方法之精巧,令人赞叹不已。在这个定理的教学中,我特意安排了一个“话说勾股定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轮流去扮演各种角色:(1)讲解员。讲解课本或课外某些勾股定理证法。(2)演示员。展示有关证法的知识、方法的图解和教具。(3)评论员。评论讲解和演示的准确性和优缺点。(4)评分员。就每个扮演者的情况加以评分。最后按各组的分高低评定等级。整堂活动课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将数学教出了“味”,学生就会在爵之有味中爱学、想学、乐学,迷恋于“做”数学,“学”数学,在“做”和“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会学数学。
结语: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融入积极的情感因素,用自己对数学的情感来的吸引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