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公能课程体系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0-04-30 06:44天津市南开区公能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南开区立德课程体系

天津市南开区公能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在此背景下,天津市南开区基于国家课程政策、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南开区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注重区域公能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一、加强区域公能课程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

如何立足当前学生的生活背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习惯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我们要秉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理念,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不仅要矫治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掘学生心理潜能,着力培养学生身心的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塑造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自信乐观、和谐向上的良好人格品质。在学生行为习惯方面,我们要秉持习惯影响终身发展的理念,注重习惯养成课程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弘扬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论及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对中小学教育来讲,迫切需要遵循教育自身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开发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课程,使之进教材、进课堂,并深入学生心中,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学校和区域课程发展必须关注的关键问题。

(三)统筹开发区域课程实现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

当前,无论是学生个体成长还是社会发展都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区域层面,如何统筹资源、整体规划,推动区域课程建设协同发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使命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开发区域公能课程,在全区中小学共享和实施;另一方面,对区域内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也可以将其升格为区域公能课程在全区中小学共享和实施。基于这两种方式系统建构的区域公能课程,有利于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任务。

二、区域公能课程体系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一)明确区域公能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教育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区域公能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南开区楷模教育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优势,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的教育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为导向,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新课程观思想下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区域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课程、习惯养成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核心价值观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五大类。南开区区域公能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精神层面以“允公允能”为导向,实践层面以“日新月异”为导向。

(二)在区域课程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在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各级课程都担负着重要角色。其中,地方课程主要是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力量开发的课程。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作为中观的区域,也应承担其课程开发和课程领导的使命,这样有利于建设更符合区域文化和特色的课程,也能够弥补部分学校课程开发能力薄弱的问题。南开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教育传统和特色以及区域实际,开发了具有南开特色的区域课程,并在全区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立德树人课程体系。

(三)构建南开区公能课程育人体系

为实现南开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南开新优质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区域课程创新领导力,南开区创新开发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纵向各学段衔接、横向学科知识贯通、线上线下学习互联的区域公能课程体系;建设了区校协同创新、优质资源共享,师生个性化移动学习为主的区域公能课程资源平台;开创了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区域公能课程育人格局。

(四)从区域学科德育走向区域育人课程

一直以来,南开区在区域层面推进学科德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南开区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核心要义,牢牢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培养这一历史要义,牢牢把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关键要义,不断发展区域学科德育特色。在各学科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内容,已经成为南开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实践。

(五)探索具有特色的“自主参与育人模式”

南开区构建了“自主参与育人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相应的教育情境,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协作、对话、践行等外部操作活动和体验、理解、反思等心理操作活动,最终实现思想品德自主建构,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育人范型。该模式有10个子模式,包括:概念辨析模式、价值判断模式、实践体验模式、情感激励模式、公共事务效能感激模式、榜样激励模式、行为训练模式、行为矫正模式、行为自控模式、心理调控模式。

(六)引领学校育人课程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

南开区区域公能课程是根据学校条件和优势对区域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实现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如南开中学“以周恩来总理为人生楷模”的教育,坚持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持之以恒地弘扬“爱国、乐群、敬业、科学、创新”的南开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典范。崇化中学建设了“以人文素养见长”的课程文化,不仅体现了学校弘扬国学、“崇乡党之化”的传统,更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国学的文化魅力,受到中华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濡染。

三、区域公能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与反思

(一)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價值观

南开区始终坚持“一切课程皆德育”的思想,将德育融入学科德育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元素,形成了以学科教育为平台,渗透德育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渠道,构建了“以核心价值观课程为引领,培育学生远大理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体系。

(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

南开区心育课程确立了区域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主体性、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天津市第六十三中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咸阳路小学为代表的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引领全区的局面。心理辅导课学校参与率从第一届的56.7%上升到现在的1 00%,搭建了以心育课程为磐石,培养学生阳光心态,促进学生健全^格发展的有效平台。

(三)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和与人交往的规则意识

南开区致力于打造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行为习惯养成课程,创设生活化、智慧化、个性化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我、感受他人、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实施“1523”教育模式,创建了多途径育人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与人交往的规则意识。

(四)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南开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利用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社区、农村以及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由学校集体组织或学生自行前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个性品质、自主探究、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五)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和文化底蕴

南开区在加强各类课程建设的同时,重视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各校根据南开区课程建设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导意见,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开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如国学浸润系列的名著、名篇欣赏课程、书法课程、砖雕课程、手工制作课程、国画课程、风筝课程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下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南开区始终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区域公能课程创新发展,有效带动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攀升。南开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科研成果展评先进单位、天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焦佳)

猜你喜欢
南开区立德课程体系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学生写话(1)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