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在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关键影响

2020-04-30 06:47阮梦怡
艺术评鉴 2020年5期
关键词:自发性影像艺术创作

阮梦怡

摘要: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持久地尊崇着前辈们所定义的美学规则。特别是在现代主义萌芽阶段所建立起的“美”的度量,可以说每时每刻都系统性地警醒与规范着后人的眼光。人们在顺从于审美秩序并且乐于秩序时,也极其容易被这种权力无形地禁锢了思考的独立性,但影像艺术具有着与传统艺术不同的特性,并使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同于传统艺术思维的作用。影像技术的变革在推进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引发的革命式的现代艺术进步,然而最关键的是作为一门极易上手的艺术创作手法,它给予了人们走出教条禁锢,从而进行自发性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本文将分析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黄惠侦与阿玛利亚·乌尔曼(Amalia Ulman)这三位艺术家的,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关注的影像艺术作品与创作脉络,探讨自发性对于影像创作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影像   艺术   自发性   审美   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170-03

一、影像的本能

1826年,自法国军人N.J.尼普斯(N.J.Niepce,

1763-1833)在自己的工作室中研究并创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摄影作品《窗外风景》。尽管这张图像还有些模糊不清,但却从此为艺术的世界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随之也激发了人们近两百年来对摄影艺术不断的研究与探索。

摄影的诞生,是由于艺术的需求而催生的,更是发自于人们对自我审美的自发性记录与捕捉。

摄影具有着与传统艺术不同的特性, 差别于绘画艺术对基础有着较高的要求,没有数年的基本功很难对画面进行完整且准确地塑造,而摄影却是相对来说是一种学习时间较短便能迅速上手的一项艺术技能。拍摄者以各类摄影器材为工具,运用画面对光线、构图、色调等造型手段来呈现出照片主题。摄影的逻辑具有多样性,在影像中人们可以极具感染力地反映出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表达对眼中所见对美进行的捕捉,从而也可以在并无理性而言的地方获得出另一种诗性的内涵。

影像艺术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人类文明轨迹,它无疑给予了人类情感除了绘画、诗歌、音乐之外另一种精神外化的表达方式。而技术与艺术的相互结合,使人们淋漓尽致地创作与表达出自身对美的本能性向往。

随着拍摄条件的逐步改善,拍摄者早也不用像初期一样为了创作需要而做上冗長的准备。在这近两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影像的程序仪式越来越简化,时至如今对大多数人而言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

1839年,法国的艺术家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之后,在一代代匠人的努力下,摄影器材的种类也在不管更新。从最早的银版相机、胶片机、数码相机到如今近乎人人拥有的高清手机,不仅种类愈加繁多,尺寸也更是愈加便捷易携带,理想画面的拍摄也变得更易解决与可实现。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电子科技迎来了巨大的变革。技术的发展推进了艺术的发展,工具的普及化使得影像这项光与影的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从而呈现影像的平台也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日新月异的先进拍摄器材与展现交流渠道的拓宽奠定了影像艺术蓬勃发展的基础,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使得这门“新兴艺术”站稳了艺术的大舞台,从而开启了一个具有强大包容性的簇新影像时代。

二、自发性的探索

从摄影术的发明,到了第一台银版照相机的诞生,人类对影像创作的探求便从未止步。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持久地尊崇着前辈们所定义的美学规则。特别是在现代主义萌芽阶段所建立起的“美”的度量,可以说每时每刻都系统性地警醒与规范着后人的眼光。从而长期以来人们眼光的成长抑或是看待事物的立场,本质上都是一种不断被驯服的过程。

而影像艺术的存在,无疑给予了社会更广泛人群的艺术创作可能。

尼采曾说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些人死后方生。”而在笔者看来,用这句话来形容无师自通的天才保姆摄影师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最为合适不过了。

在20世纪50年代,薇薇安·迈尔从法国的一个小镇移居到了美国的大都市芝加哥,从此开始了她四十余年默默无闻的保姆工作生涯。在工作后的闲暇时间里,薇薇安·迈尔时常会带着她的禄来双反相机漫步于城市的各个街道,并随机按下快门,记录下那些环绕在她身边平凡的生活瞬间。

在如今薇薇安·迈尔得幸展现于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她的拍摄技法质朴原生却又洋溢着才华,每一幅画面都具备了严谨一流构图与生动有趣的画面。作品中虽然没有太多花哨的摄影手法,但却有着一种自然且撼动人心的力量。她手中的照相机,更像是她在城市中游逛下敏锐的眼睛。她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客观地看待着这个物质追求空前繁盛的城市,却又与这一切亲密相融、毫无疏离。

薇薇安·迈尔一生都在从事着保姆这个淡而无味的工作,她无儿无女,甚至从不曾组建过属于自己的家庭。数十年的慢慢光阴中,她像局外人一样伴随着一个个曾雇佣她的家庭,也一如她在自己作品中所充当着类同于旁观者的角色。

毋庸置疑,薇薇安·迈尔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她的业余时间都无声地奉献给了摄影这个隐秘而执着的爱好。难以复制的时代与独特的生活经历给予了她看待事物细腻的视角与多重性的艺术感知,而她完全出于自发性的艺术创作,更是给影像艺术史中留下了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说薇薇安·迈尔是20世纪的影像艺术的遗珠,那么2017年柏林LGBT“泰迪熊奖”的得奖者黄惠侦在我眼中更像是所幸没有困顿的生活被隐没的影像艺术奇才。

这位荣获最佳纪录片的导演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辍学,二十岁时给人做牵亡(台湾当地在葬礼上为了纪念亡灵而举行的仪式)的工作时才第一次见到了摄影机,也第一次知道竟然还有种电影的类型是纪录片。拥有了一台小小的DV摄像机,就可以够拥有讲故事的权利。于是在这种强烈的好奇与兴趣的驱使下,黄惠侦攒钱买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摄影机,从记录家庭影像开始,由此开始了自己对影像的漫漫探索之路。

在《日常对话》这部纪录片在国际上的获奖也使得黄惠侦被带到了众人的眼前,大家在了解到她的背景后,无一不惊叹于这位影像艺术工作者竟拥有着如此坚韧而强大的能量。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黄惠侦通过十年的日常对话,一点点与自己的母亲沟通,去了解母亲。黄惠侦将这些年来珍贵的对话一一用镜头记录了下来,最终呈现成一部完整的影像。在笔者眼中,这部具有“如呼吸般的渗透力”的纪录片更像是黄惠侦写给母亲的情书。她的母亲无疑是不幸的,在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婚姻中她还拥有了两个女儿,但与她们的感情素来也十分疏离。通过影像镜头中的对话,黄惠侦与在家从不善言辞的母亲终于打破沉默,正视共同经历的苦难,诘问繁难的亲情。

人性的脆弱与复杂会让情感不堪一击,因为所有的情感都不是板上钉钉的,都需要运气和努力,哪怕是看似理所当然的血脉亲情。影片最后那一幕母女之间的餐桌对话更是以残酷、真实、赤裸的方式撕开萦绕在她们其中几十年的所有伤痕。

黄惠侦在拍摄时清空了所有工作人员,仅仅架设了三部摄影机,去捕捉她们母女二人的所有特写镜头。母女二人面对面地坐在餐桌的两个侧面,坐在完全碰触不到对方的距离。面对着女儿一句句的肺腑之言,虽然母亲大部分的时间保持绵长的沉默,低垂着双眼玩着脚趾,可是她自始至终并未逃离,就像面对着曾给无数次给予她痛苦与矛盾的人生一样。在黄惠侦的影像里,笔者看到了人性的本源和最自然的个性表达。从自己原生的本能和灵感中获得庞大的能量,柔情缱绻却又能拔山扛鼎。

与上面两位未曾受过艺术教育的影像艺术家不同,毕业于正统艺术院校的阿根廷女孩阿玛利亚·乌尔曼(Amalia Ulman)凭借其在Instagram所上传的“社交媒体”作品《卓越和完美》一举成名。

虽然阿玛利亚·乌尔曼的成名伴随着不少爭议的漩涡,有不少人认为她的《卓越和完美》只是一场低俗的个人炒作,但毫无疑问是她的影像作品成功地引起了大众对社交网络与虚妄人性的深思。

在作品《卓越与完美》中,阿玛利亚·乌尔曼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在自己的Instagram账号中发布了近两百张照片,照片中包含了名牌鞋包、精致餐饮、美元钞票、整形手术、心灵鸡汤、健身瑜伽等一系列不同的网络流行内容,因而她在线上成功地扮演了来自小城市天真明媚的“可爱女孩”沉沦于大都市纸醉金迷的“糖宝”,以及最后幡然醒悟回归自然的“生活女神”三个不同阶段的年轻女孩。积极的想象能鼓励人们思考、创造和前进。

阿玛利亚·乌尔曼就创造了一种影像艺术的全新创作方式,她用自己的作品昭告出了人们那些看似随意的自拍,其实“心机”独具,继而深刻地揭露出了现代社交网络里不少人善于伪装自我的现实。他们向往着一些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距离的更高阶级,于是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通过对自我层层伪装来构造出一个是自己又并非是自己的身份。社交媒体本就是一种看与被看的新型经济,而《卓越与完美》在我眼中更像是阿玛利亚·乌尔曼富有勇气且极具挑战的一次大胆尝试。她在通过Instagram上进行大众意识中典型角色的扮演,深刻地揭露了在后网络时代,人们在网络与现实、职业生活与私生活中的反差与矛盾,也出色地暴露出了沉浸于虚拟社会身份人们的可笑与荒诞。

三、结语

20世纪法国著名的艺术家让·杜布菲曾说:“艺术应该是一般大众所共享的。”假若说传统艺术一直想要去重申的是美学与视觉表现的话,那么在我看来影像艺术则更看重形式、语言。更重要的是,影像艺术作品自始至终对公众都是抱有开放性的态度,艺术家自发性的创作使其艺术语言由静态客体转变为动态、由沉思性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它的出现不仅是百年来时代的变革,更多地是去强调于人类的心灵冲动与自我感悟。

强调自发性给也是影像艺术蓬勃发展的关键。优秀的影像艺术的创作应该是一个不断革新的过程,在反对长期以来的艺术临摹技法、反控制与压抑的同时,更多地创造出大脑皮层激励下的奇妙产物。

个人的观察、思考的维度、创意与表现,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所具备的关键条件,从而使得每一位创作者对艺术的原始创作欲望转化为强有力的张力,并在作品中完美释放。

参考文献:

[1]顾铮.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

[3][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思.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0.

猜你喜欢
自发性影像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自发性结肠穿孔20例分析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