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专教学

2020-04-30 06:47赵祎涵
艺术评鉴 2020年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

赵祎涵

摘要:在舞蹈教学中,如何通过日常的民间舞训练,着实解决到身体的协调能力,音乐的节奏能力,舞台的表现能力等。在低、中、高三个阶段的民间舞具体训练内容,根据民间舞课内容,进行剧目课程的安排,从课堂到舞台,民间舞课与剧目课如何做好衔接。

关键词:阶梯式民间舞教学  训练协调性  情感的开发  群舞作品选择  因材施教  艺考教学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127-02

在艺术学校中,民间舞的进入在二年级上学期,通过四年的训练,分别完成藏族、蒙族、维族、朝鲜以及云南花灯、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以及山东秧歌的学习。①剧目的课程设置,根据其舞蹈能力,进行由简及繁的剧目选择,从群舞训练到独舞训练,舞蹈剧目课是在民间舞课具有一定的基础上,从而进行训练。训练的重点并不是完成了什么动作,而是在训练的过程中达到了什么能力。能力的提高不仅限于课堂,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在舞台。

一、民族民间舞课程训练目的

在民间舞教学中,每周只有四节课时的情况下,每学期分别需要完成六—七个组合,涵盖了基本体态,单一动律,步伐训练综合组合等内容。如何精简内容,达到训练目的,解决肢体开发?值得深思。授课过程中,逐渐发现,课时少、任务重,大多中专民间舞教师都是在加课的情况下完成教学内容。在民间舞课程训练一年后,三年级进入舞蹈剧目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一些基本的身体运用能力,选择合适的小节目,为学生训练,与民间舞课互帮互助,同步进行。现下大多学生会选择进入大学深造,那么艺考将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若只靠考前的艺考培训机构训练,更是远远不能达到高校要求的。如何通过日常的民间舞、剧目课的训练,着实解决到身体的协调能力,音乐的节奏能力,舞台的表现能力等,是需要认真一步步完成的。

首先在中专二年级进入民间舞课时,每个班级协调的同学不超过五名,低班在组合的编排上可以以单一动作为主,节奏也较为单一,如云南花灯小崴步动作,可能需要两节课的时间才能完成。课程内容的选择由浅至深,由简到繁。一年级云南花灯如果到了三年级花鼓灯时不改变训练,就远远不能完成授课计划,达到训练目的了低班的学习习惯养成很重要,班级中从小养成动脑子的习惯,完成低班民间舞能力的解决,到高年级自然得心应手,课程越来越顺畅。

中年级是开发舞蹈表现力的重要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们开始爱美,有了审美的触觉,培养学生在心理层面对不同民族舞蹈的感知能力。舞蹈是训练,也是艺术。艺术要开发情感,由内而外的散发美感。在民间舞低年级解决了肢体的协调能力,音乐的节奏感的基础上,开发个人情感。完成的不再是单一动作,而是这个动作所表现的内容。比如蒙族舞蹈,由于是草原民族,所有的动作豪放,彪悍有力,音乐宽广,以衬托草原辽阔的意境。学生并没有生长在草原上,没有感受过草原的辽阔。那么,就需要老师从语言上引导,动作上示范,带领着同学们找到蒙族舞的审美特征,仿佛置身在草原中,完成组合的表演。当学生们都完成了动作,日积月累,表现力会提升。

二、剧目课程设置以及训练目的

此时进入剧目课程,每周加二至四节舞蹈剧目课,增加学生对舞蹈的训练。在节目中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有训练价值的排练。如三年级训练中国舞《鱼儿》该剧目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丽景象:一群群鱼儿在水中尽情地摇曳着,像一个舞者不断的变幻着曼妙的身姿,她美丽的尾巴就像轻盈的裙摆,在水中优美地舞动……音乐活拨灵巧,适合此年级刚刚接触群舞剧目。舞蹈中包含了低年级古典舞中的圆场、胸倒立、搬紫金冠等动作元素,把握对低年级中国舞专业学生是很好的训练。舞蹈中有多处队形的变化,有效的训练了学生表演集体舞的概念,在锻炼学生基本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完整剧目的能力。舞蹈中她们如同一群水里的精灵,就像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她们在自己的天地里遨游,她们在属于它们的世界里演绎着生命的故事。

在高年级的群舞选择上,侧重于表现力的训练,“从课堂,到舞台”,以训练舞蹈演员的根本出发,在剧目的训练过程中,达到能力的培养。比如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原创剧目《红是红啊,绿是绿》该舞蹈不仅带有傣族舞蹈特有的柔美,还不乏华夏民族舞蹈独具的坚毅。本舞蹈讲述着一个春天的故事:温暖的阳光,冰雪在融化,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红”与“绿”点染了大自然,眼前一派蓬勃生机的景象……艳丽的灯光,优美的乐曲,翩翩的绿裙,变化无穷的红伞,再配以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和各种生物的鸣叫声,不断呈现出春的诗意表达,让人“玩味”,引人遐想……舞蹈中傣族舞以造型的“三道弯”和“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多种柔媚线条的组合,体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详、舒缓的规律特点。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傣族训练,提高学生民间舞的风格性把握,加强提高民间舞表现力,培养中国舞演员与舞台相结合。红艳耀目的花,绿生生的叶,乃至旁边那一棵棵卑微的小草,在这个春天里的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都有自己生命的定位;世间万物,红花也好,绿叶也罢,为多彩的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各种生命的颜色,一样绽放出绚丽的光彩。除了动作完成,更多是为学生开启智慧的钥匙,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成舞蹈的内容表达,不只是肢体层面的,更多的是情感的诉说。

三、民间舞课程与剧目课程如何衔接

民间舞与剧目课的衔接,在中专教学中,这两门课程是互相作用的。民间舞程属于基础性课程,剧目课是舞蹈实践的延伸课程,作为中专教学定位,培养舞蹈演员的方向,舞蹈剧目课是不可缺少的。在校本剧目课教材中,大多都是民族民间舞剧目。根据学生所学民族,进行剧目的选择。比如在中专三年级学习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在剧目课程中,排练剧目《欢天喜地秧歌情》该剧目运用了汉族东北秧歌的动作元素,体现出东北秧歌 “艮劲”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表现了一群男女热情的在乡间起舞,热闹的生活场景。通过剧目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手绢花的运用,男女动作的配合,掌握东北秧歌的民族风格性和表现力,使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在民间舞课堂中学习单一的元素动作,通过剧目的编排,在巩固加深民族风格性,不再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延伸至舞台。学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性活动,在排练剧目成型后,有到舞台上展示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从民间舞课堂到剧目课堂在到舞台的实践性课堂,一步步锻炼学生的民间舞风格性、舞台表现力以及自信心,达到舞蹈演員的标准。

高年级的训练,应更着重训练个人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高班逐步完成班级中同学们百分之90能达到协调,除了课程内容的升级,更多是与大学相接轨的训练,民间舞的更高呈现是完成完整剧目的展示,这也是与艺考相通的。因材施教,找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高考及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要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剧目的选择,要具有驾驭剧目的能力,不要贪图作品的难度,选择根本完成不了的剧目。有的剧目在编排上是衬托演员的,音乐同样有气氛,这样的剧目更适合考学。

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现学业水平测试、各地专业技能考试层出不穷。在考试中必备个人单项独舞剧目,在桃李杯单项剧目中进行选择,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可在中专四年级开始慢慢进入单项的训练,包括专业教师、家长为学生布置任务,利用自修时间,完成第一步扒带子,在学习视频的过程中,自身的模仿能力、节奏感都会有所提高。专业教师再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训练,哪怕3-4名同学共同完成一个剧目,通过累计,提高独舞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在中专课堂的民间舞学习,如不是参加比赛选拔,或特意准备,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民间舞课是班级同学集体的表现,单项剧目却是个人能力的展示,同时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分配给各个学生。在短时间内发挥出学生能力,除了动作的规范性,更多是情绪的表达,对舞蹈理解,需要一点点熟练、琢磨,在老师训练下,达到较好的水平。

四、结语

舞蹈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在长期的舞蹈动作反复练习中,已达到肢体的训练,节奏的掌握以及情感的表达。舞蹈剧目的掌握是在民间舞课有一定基础上,在进行群舞训练,最终完成个人剧目展示,以达到展现学生个人能力,扬长补短,为考学、学业水平测试等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准备。

注释:

①无锡文化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项目化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