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时代变迁之要,社会转型之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要。要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须坚持文化发展与政治方向相统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容进行现代诠释与改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方式的现代转换,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C9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3-8616(2020)02-0080-10
在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现代建构,其关键是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耦合,本质上是如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工业化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改造和对外交流学习,不断获得现代性增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由此,我们所讨论的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是指具有时代价值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不断获取现代性增长的过程,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发展。这里的现代性主要是指与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相符的文化特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发展是指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的生存生活方式相适应,不断进行内容转换和承载方式创新发展的过程。
一、理论逻辑:时代变迁与社会转型之要
(一)时代变迁之要
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理解,文化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主体实践活动,是人类改造和超越自然的产物。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这种主体实践性活动正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动物只生产它自己和它的幼崽所需要的东西,而人却进行全面的生产,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生产上,还从事精神生产;动物只是满足于本能需要,而人还会再造一个世界。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1]从文化的本质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人类主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本质要求就是要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真正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都具有自我更新、与时俱进的能力,而不会被普遍性的文化所瓦解或吞噬[2]344。
确实,一种文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文化对话与交流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才能世代传承、永葆活力。一些文化之所以消亡,就是因为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固守传统、思想僵化。如李亦园认为的:“如果人类一直过分依赖某些特定的文化设施或文化内容,最后也可能造成整个文化的僵化而丧失了演化上的优势。”[3]即使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生物也是在不断更新中进化的,包括人类在内。作为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文化也跳不出这一发展规律,人类在进化,其劳动创造的产物更新变化也是必然的。回顾历史,世界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老文明,现在基本已经消失,深究来看,“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不能与时俱进,无法在当代社会继续传承”[4]。正因为如此,我们固守传统或全面放弃并不现实,最重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化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整体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向同行,要跟上时代,不断获取现代性元素,以实现文化土壤的改进,进而更好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仅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涵养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
(二)社会转型之要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一点毋庸置疑,全球化对文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就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冲击。当然,我们讲全球化,更多谈的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动文化的全球化。但是,说文化全球化或同质化还为时过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从总体上来说,民族文化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世界上不会只留下某种单一的孤立的世界性文化。当然,在这一进程中,有些文化会随着社会的转型、民族特征的淡化而消失,或者被融合进其他生命力更强的民族文化之中,以及被融合进未来的世界性文化之中。但与此同时,一些历史悠久的、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无疑会被保存下来,并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优秀养料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2]344。不过,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文化大交流、大交融,促进文化共享发展的同时,也对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挑战,甚至事关生死存亡。以壮族民歌为例,壮族是歌唱的民族,千百年来,壮族人民以歌为生,但是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下,壮族民歌深处危机之中,现在中青年一代大多不会也不喜欢唱民歌,只有一些年逾古稀的老者仍保有这一份喜爱和歌唱才能,歌唱的传统确实正处于难以为继、岌岌可危的境地。
面对这一形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相对而言难度更大,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如果不融入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潮,这显然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就会使民族文化的发展丧失许多机遇;另一方面,如果加入其中,又可能陷入文化全球化的“陷阱”,就可能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许多风险[5]。但是,任何民族在文化全球化面前都必须做出选择,现实中的“文化净土”是不存在的。如张森林所言:“现实告诉我们,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大潮面前不仅必须作出选择,而且还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必须积极地去应对,否则就不可能使自己获得健康的发展。”[5]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加入其中,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可能。为此,它必然要求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努力提高自我更新能力,尽快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跟上全球化的步伐,这是作为后发展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法则。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齐头并进、百花齐放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因此,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内容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还包括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事实上,要实现现代化,除经济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等,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亦十分重要,因为任何一种创新行为或行动都仰仗于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主体自觉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性积累少。起点低、起步迟,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在外力的冲击和国家的扶持下启动的。这是一种外援式的推进,但一个民族的振兴是不能单靠外援推动的,它需要我们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探索与实践,调动民族内在的积极性,走民族自力更生发展的道路,让民族现代化成为真正的内源式的现代化。”[6]由于特殊的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我们强化文化的先导和引领作用,需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来凝聚人心。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在全球化、现代化不断推进的社会转型大背景下,须积极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思想观念转变为核心的现代化,以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现代化。
此外,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各民族的关系是这个大家庭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通过不断交融互鉴,实现共同繁荣进步,同步同向发展。通过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共同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好各民族文化故事,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各民族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二、基本原则:坚持三个统一
(一)文化发展与政治方向相统一
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文化现代化,因此,在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完成这一伟大事业,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又要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7]。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加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复杂。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杂音、噪音甚嚣尘上,加上西方“普世价值”论的侵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混淆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断消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面对这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我们要更加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统一思想,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消极因素和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提炼和升华的“现代”精神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精神统领的作用,而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才能确保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二)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
文化的传统性主要是指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它是过去的“现代”,是现代的“过去”。文化的现代性是指形成于现当代与现时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文化特质,是现在的“现代”和未来的“传统”。从文化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内涵可以看出,传统性和现代性是相对的,“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则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既相反,又相承”[9]。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对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能否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整合与转型,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国家能否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赶上时代潮流并走在世界前列的大问题”[10]。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如路宪民所认为的,“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并非完全对立,民族总是以某种传统为基础,在与自身的传统性保持连续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并获得现代性的,现代性中就包含着某些传统的延伸”[11]。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一种文化的发展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获取现代性的过程,文化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我们既不能放弃传统,也不能裹足不前。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必须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原则,以更好地处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问题。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就文化的创造主体角度来说,文化是民族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某个民族或族群社会生产生活的写照。民族性是文化的最主要的属性之一。陈庆德认为:“人类有各种群体,就对文化的塑造和影响而言,民族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民族对于文化是如此重要,以致在许多人看来民族之为群体的本质即在于文化,提起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民族文化,民族性被认为是文化的主要属性之一,一些人甚至认为文化即是民族文化。”[12]同时,文化也是世界性的,这里的世界性主要是就文化的发生、发展空间和影响而言的,文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通过人与人、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互相交流、交融甚至交锋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历史也发展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交流、交融空间更加广阔,相互影响更加深刻。人类的文化之所以可以相互沟通和影响,是因为“各民族共同体都有大体相同的文化需求,为生存、生活都需要处理人与自然、他人、社会、自身等的关系。与此同时,都有对于真善美这些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11]。人类的文化是有共同性的,这是其世界性存在的基础,“应当承认人类文明的發展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有科学依据的、不言过其实的普遍伦理、普遍人性的论定,对于文化建设中破除狭隘民族主义以及‘左的思想倾向有积极意义”[13]。因此,文化的这种特性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正因为文化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我们在讨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或传承创新发展等问题时,不能割裂文化的这两大属性,而是要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三、路径选择: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样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也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重新阐释,赋予其时代价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形式进行现代性改造;创新性发展,就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认真吸收和消化各种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不断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确保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先进方向。因此,要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容进行现代诠释与改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方式的现代转换。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容进行现代诠释与改造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的年代,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产生于“过去”的文化,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内容都适应当代社会。而且,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很多少数民族也是农业民族,其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必然会显露它的历史局限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14]因此,我们必须批判性继承这些传统文化。如欧阳军喜等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在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和皇权政治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必须加以批判的继承”[15]。为此,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我们要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实践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的要求,“发掘以往被低估、被误读、被遮蔽的内容,用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获得新的生长空间、发展机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有机结合”[16]。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首先,要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融入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元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它要求我们要以辩证的观点、科学的眼光诠释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融入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新元素、新内容,使之不断完善发展。必须承认,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作为“过去”的文化,各民族传统文化,既有优秀的文化,也有过时的文化,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弘扬,但对过时的文化我们要摒弃或进行现代改造。以壮族麽教文化为例,和其他宗教一样,壮族麽教也相信并崇拜神灵,相信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麽教一般由神职人员布麽来做各种法事,包括焚香、置酒、顶礼膜拜、祝祷、祭祀等各宗教环节,每祭都要进行鸡卜,这些法事活动过去在壮族地区十分流行。这些宗教活动包含了壮族人民对神话中的创世祖先布洛陀、姆六甲等的崇拜,有一定的孝道因素,壮族人民对此进行了创造性转化,“现在,麽教的法事活动,正以其保持壮族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融入现代文明生活之中,而具有喜庆、吉祥、平安、延寿等内容的宗教器物、刺绣、木刻、绘画,以及用古壮字书写的条幅、警句、祝词等民族文化产品,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朋友争相抢购和珍藏”[17]。其次,要继续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如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习俗、少数民族节庆等包含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具有当代价值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表现形式,同样可以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和载体。许多相关学术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文化资源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事项中的各种积极要素已经得到了发掘,这些积极要素可以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不过,还有不少文化事项没有整理,如许多体现各民族人民公正、法治意识的习惯法等还需要继续挖掘和诠释,这些都需要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注意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以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鲜土壤。
(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方式的现代转换
在现代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媒介的桥梁作用。可以说,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的作用,更需要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来推波助澜。现在的新媒体主要是指以网络数字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交互终端,以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为手段进行交互联系的网络平台。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更加快速、便捷、高效,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今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的产生是全球化、现代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新媒体迅速发展,网络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衍生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无法回避,甚至无法离开网络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我们在巩固传统媒体主阵地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殊作用和优势,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积极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有效对接,以更好地化解在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对此,李春山等认为,“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度融合,并依托新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18]。
我们可喜地看到,现在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普通百姓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方式的现代转换。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注意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宣传推广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效益,广西阳朔《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即为典型代表。刘三姐是壮族的歌仙,是壮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长期以来,围绕刘三姐这个人物的神话、传说、故事数不胜数,这些有关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影视剧从各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道德伦理追求。它一方面丰富了壮族民间文学的宝库,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刘三姐”成为壮族人民的代名词、广西旅游文化的活名片。近年来,为了打造“刘三姐”这一文化品牌,人们不断推出以刘三姐为主题的影视片,举办旅游文化节和建设各种人文景观等,在这其中以广西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最为突出。著名导演张艺谋等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利用各种声光、舞美等现代技术对传统意义上的壮族歌圩进行了全面的淋漓盡致的展示,创造出了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这一实景演出不仅极大地宣传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也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和旅游大发展,其项目也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2017年,《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累计销售门票162万张,票房总收入2.1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1。可以说,《印象·刘三姐》这一旅游文化品牌的社会效应巨大,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21] 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1).
[责任编辑:李 妍]
On Moderniz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Li Yuxiong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and a priority to moderniz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during the change of times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is also helps to consolidate the common awar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promote moderniz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we should stick to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development with correct political orientation, unity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nd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is requires modern interpret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major thoughts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izing the ways to carry forwar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other countries.
Key words:ethnic minoritie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ization
[收稿日期] 2020-01-02
[基金項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境遇与路径选择研究”(18MJ08)、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重点资助项目“广西壮族乡村文化振兴个案研究”(2019MDMZX007)、广西特聘专家岗项目“乡村振兴与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桂人才通字〔2019〕13号)
[作者简介] 李玉雄,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广西南宁,530008)。
1 资料来源:《印象·刘三姐十三年久演不衰,拉动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显著》,载中国网,2018年1月29日,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8-01/29/content_35600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