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放射科非隔离机房的感染管理实践

2020-04-30 11:53张孝琴潘克华曹国全陈晓宇徐浩力夏能志王斯妮孙厚长杨运俊王美豪李建策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检查室污染区放射科

张孝琴,潘克华,曹国全,陈晓宇,徐浩力,夏能志,王斯妮,孙厚长,杨运俊,王美豪,李建策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浙江 温州 325015)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温州成为我国除湖北省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闽北浙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在此次疫情中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和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放射科是临床诊疗的重要辅助科室,检查任务繁重,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专用隔离机房外,其他机房(非隔离机房)为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提供检查。门诊非隔离机房检查人员密集度高,为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区,但相对隔离机房其防护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笔者认为提高门诊非隔离机房的防护意识、压细压实防护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现针对非隔离机房内部空间布局改造、机房、人员管理等一系列感染管理措施展开综述、讨论,以供参考。

1 科室现状

本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放射科机房较多,人员较密集,门诊非隔离机房包括2间MR机房、4间CT机房及6间普通放射机房。然而,由于先天性结构设计缺陷,造成患者等待区较为集中,各机房分隔不够科学、人员进出无双通道区分、空间内空气流通不畅、无独立的清洁区污染区设置等诸多不利医院感染防控的因素,这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时就表现得尤为突出。

2 应对措施

2.1 空间分区管理

2.1.1 候检区域分区:普通放射、磁共振检查、CT检查候检区域分别划分出A、B区。A区为体温异常且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B区为体温正常患者。不同分类患者分A/B区域、间隔1.5 m候检。安排导医定点巡视,指导正确佩戴口罩,宣传咳嗽礼仪、手卫生知识。

2.1.2 科室区域分区:在科室内部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见图1)。各区之间设置临时隔断,建立缓冲带;各区域张贴简单易懂的穿脱防护用品操作示意图;对各通道统一命名管理,张贴醒目标识;根据职责分工,设立与患者接触的技术、护理人员专用通道;设计行走路径,关闭不必要的进出口,并派专人实行管理,避免交叉污染。

图1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示意图(以非隔离CT机房为例)

污染区:操作室和检查房为污染区。设备(包括鼠标等所有设备)用75%乙醇擦拭2次/d,部分操作按键、电脑键盘用保鲜膜覆盖,用75%乙醇擦拭后更换保鲜膜,2次/d。物体表面及地面使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d[4-5]。取消所有的纸质申请单,通过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传输患者临床信息,通过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传输影像信息,医技护的沟通通过RIS系统或电话沟通,不将任何污染区的物品带至清洁区。

半污染区: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的过道为半污染区,物体表面及地面使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d。

清洁区:所有诊断室、办公室、会议室、设备房、库房为清洁区,物体表面及地面使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d。

所有区域在早晚无人的情况下,用3%过氧化氢空气消毒机喷雾消毒,20~30 mL/m3喷洒后关闭门窗,密闭1 h后通风。清洁消毒、垃圾处理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执行[6]。

2.2 机房分级管理 将机房进行等级划分,设立不稳定区(CT室)、相对安全区(如磁共振室、胃肠检查室、乳腺DR检查室、骨密度检查室、普通摄影室),实行分级管理[7]。

2.2.1 不稳定区(CT室):①患者分类检查,根据患者签到单的分类,A类(发热)患者指定机房检查,B类(非发热)患者检查机房不作限制。②发热患者给予使用一次性床单,检查完成后,立即使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检查床。③若出现胸部CT影像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8],立即启动科内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机制,发送危急值给值班医师,按隔离机房标准进行机房的消毒处置,更换所有防护用品[6,9]。④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只提供不稳定区内使用循环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

2.2.2 相对安全区(如磁共振室、胃肠检查室、乳腺DR检查室、骨密度检查室、普通摄影室):根据患者签到单的分类,A类(发热者)给予一次性床单,检查完成后,立即使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检查床。B类患者检查给予更换一次性床单。

2.3 患者分类管理 签到人员给患者、家属发放口罩,测量体温,筛选、把关,进行患者分类管理。A类为体温异常且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B类为体温正常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在签到单上做好A、B标识,并引导患者到指定区域候检。

2.3.1 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家属入医院大门已检测过体温,签到时,复测体温,层层把关,以防遗漏。根据体温初筛标准[10],被测量者无异常,给予安排检查;若超过37.5 ℃者,询问流行病学史,做好登记:①超过37.5 ℃的患者、家属,并有流行病学史,立即通知门诊部,在专职人员陪同下,前往特殊发热门诊就诊;②没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和开申请单医师联系,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再安排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无法排除者,在专职人员陪同下,前往普通发热门诊就诊;③没有流行病学史的陪同人员,告知前往普通发热门诊就诊。

2.3.2 急诊、住院患者:体温超过37.5 ℃者,联系开单医师,确定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者,给予安排检查,不能排除者,退回急诊科、住院部,暂缓检查。

2.4 医务人员管理

2.4.1 人员管控:①安排科室院内感染专职监控员,监测所有进入本科室区域人员的体温,监督、指导进出污染区人员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进行通道管理。②掌握科室人员动态,实时监管,严密梳理、逐一排查,对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及外地返温者,居家隔离观察14 d,正常者,经过批准方可上班;所有员工监测体温2次/d并上报,上班人员一律先测体温,正常者方能进入科室。③非本科室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科室,除经科主任批准,测量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科室。④工作时间内所有医技护人员不得随意走动、串门,原地值守工作岗位。⑤同一间房间内人与人之间保持1.5 m以上距离。

2.4.2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①清洁区工作人员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勤洗手,加强通风,在自然风不良的情况下,打开排风扇等设施。②污染区工作人员在白大衣外穿普通隔离衣,戴护目镜、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橡胶手套、鞋套,做好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3 讨论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关于放射科隔离机房的医院感染防控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文件中均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门诊非隔离机房的医院感染防控尚未有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惑。针对我科先天性结构设计缺陷、候检区域及机房集中、人员进出无双通道区分、无独立的清洁区污染区设置等诸多不利因素,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制定相应措施。疫情发生至今,我科已发现2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非隔离机房检查,按上述措施应对,至今未造成院内传播、交叉感染。

首先我们对非隔离机房的科室区域按规范设立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对空间布局实施物理隔断,设置防控线;其次,与专用隔离机房防护用品使用专用防护用品不同,非隔离机房在一级防护基础上加穿隔离衣和防护目镜。通过以上两点,既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又最大程度地节约了防护物资,这在当前全国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与隔离机房候检人群相对单一不同,非隔离机房候检人群复杂,偶有发热患者夹杂其中,因此我们进行患者分类、候检区分区管理,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

根据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防控经验[11-12],结合疫情期间临床影像学检查需求的实际情况及各机房潜在风险程度,对机房进行分级管理,设立不稳定区(CT室)、相对安全区(磁共振室、胃肠检查室、乳腺DR检查室、骨密度检查室、普通摄影室)。在不稳定区采用循环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和患者分类检查,提高管控级别。若出现胸部CT影像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立即启动科内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机制,发送危急值给值班医师,同时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按隔离机房标准进行机房的消毒处置,更换所有防护用品。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控制疑似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另一方面节约了消毒物资。与隔离机房采用统一的二三级防护措施不同,对非隔离机房风险系数不同实行分级管控,既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同时又避免了因过度防护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阶段。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当地病患救治的主要场所,放射科在疾病诊疗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放射科人员密集,是防控的重点及难点区域。当前我科处于医院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疫情防控网的关键节点,检查工作量大,人员防护任务重。大多数医院放射科防护的重点往往放在了专用隔离机房上,非隔离机房容易被忽略。根据2003年SARS疫情暴发流行的经验总结,众多的综合医院门诊医务人员也是感染SARS高危群体[6,11]。本次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且疾病潜伏期有传染性,隐蔽性较强[13-15]。因此,加强门诊非隔离机房的防护意识、细化防护措施显得尤为必要。我科及时启动针对门诊非隔离机房的患者分类、机房分级、内部空间布局改造等一系列感染管理措施,以期尽早消除传播隐患,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最大程度节约防护物资的同时,切实做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放射科门诊非隔离机房医院感染控制的“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保证医患安全。

猜你喜欢
检查室污染区放射科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万荣县:全面融合监督力量 持续深化大协作监督格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浅谈传染病医院给排水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通风空调方案
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
郑州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
“黄牛”到底有多牛?
污染区环境质量监测的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