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中医临床特征分析

2020-04-30 11:53潘晓琼胡臻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舌象普通型病机

潘晓琼,胡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浙江 温州 325027)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1-2],截至2020年2月28日,全国确诊病例达79 251例,浙江省确诊病例达1 205例,其中温州地区504例[3-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将COVID-19临床分型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并提供中医治疗方案[5]。但各地中医对其病因病机认识各异,有寒湿疫、湿疫、寒疫、湿热疫等多种观点[6-9]。如能从辨证论治角度出发,对COVID-19进行中医证候总结,将有利于中医药的早期精准干预。本研究通过收集温州地区64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分析,探讨COVID-19普通型的辨证分型及病机核心,以期为中医药干预COVID-19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5日至2月20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OVID-19普通型患者64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标标准

1.2.1 西医诊断:COVID-19普通型的诊断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COVID-19诊断标准[5]。1.2.2 中医辨证: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10],将COVID-19普通型分为以下证型:①寒湿疫毒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骨节酸痛,口苦而微渴,苔薄白微腻;②(热重于湿型)湿热疫毒蕴肺证:发热不解,微恶寒,口干,干咳、少痰或有血丝痰,头痛,遍身酸痛,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或微黄;③(湿重于热型)湿热疫毒蕴肺证:发热午后尤甚,汗出不畅,胸闷脘痞,呕逆纳呆,肢重酸楚,干咳或呛咳,或伴口苦或口中黏腻,舌红苔黄腻或白厚腻,甚至白厚如积粉。

1.3 资料采集 入院第1天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中医证候信息、临床指标检测数据等。中医证候信息收集采用问诊和望诊结合的方法,因医师进入隔离病房需戴双层手套,对脉诊会造成较大干扰,且脉诊有较强的主观性,不采集脉诊信息。望舌采用手机拍摄患者舌象图片,每份舌象图片由3名主任中医师进行会诊确定,以避免个人判断的主观偏倚。临床指标检测数据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统一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入组的COVID-19普通型患者年龄20~77(48.8±12.9)岁,男39例,女25例,比例为1.56:1。其中19例(占29.69%)存在基础疾病,14例(占21.88%)患者发病前14 d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38例(占59.38%)患者发病前14 d内有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史。家庭聚集性发病共17起,仅收住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涉及30例,占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46.86%。见表1。

2.2 临床指标检测结果 15例患者(占23.44%)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17例患者(占26.56%)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5例患者(占54.69%)C反应蛋白升高。

2.3 首发症状 64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胸闷等多见,其中6例无症状。58例具有首发症状的患者中,包括42例发热,9例咳嗽,2例胸闷,1例腹泻,1例乏力,1例眼红,1例腰痛,1例头晕伴恶心呕吐;其中42例患者发热伴随其他症状,见图1。

图1 COVID-19普通型患者发热及伴随其他症状情况

2.4 舌象 64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采取动态拍摄舌象图,4例患者齿痕舌,考虑体质基础舌象,对此未作具体描述记录,且患者舌象随治疗及病情发展有明显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仅对首次拍摄舌象情况进行分析。红舌44例(占71.88%)、黄苔36例(占56.25%)、白苔28例(占43.5%)、薄腻或腻苔56例(占87.5%)。见图2。

图2 COVID-19普通型患者首次舌象分析

2.5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名主任中医师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对64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进行分析辨证,确定寒湿疫毒袭肺证6例,湿热疫毒蕴肺证58例。湿热疫毒蕴肺证中热重于湿型20例,湿重于热型38例。

3 讨论

根据COVID-19普通型发病特点、传染性强及证候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瘟疫”“疫病”“疫疠”等范畴,符合《黄帝内经》“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11]和《温疫论》“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所述[12]。本研究显示,温州地区的COVID-19普通型患者中老年为主,《黄帝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说明在相同环境中,是否发病取决于戾毒的强弱、感受戾气的深浅以及个人的体质等因素[11]。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56:1,男性居多,由于社会文化影响,男性相对女性参与更多社交活动,增加感染的概率。21.88%患者发病前有武汉/湖北旅居史,59.38%患者发病前有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史,共涉及17起家庭聚集性病例,符合“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12]。

COVID-19普通型患者往往具有相似症状,65.63%患者出现发热,35.94%患者出现咳嗽,多以干咳为主,而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其他症状少见。如从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分析,新感温病初起多有一个明显的表证过程,即发热伴有恶寒、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然后由表入里。伏气温病大多数初起便以里热为主,可以没有恶寒等表证,常称为“伏邪自发”,但伏气温病初起也可以有表证,但并不是单纯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里同病,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此外,COVID-19的潜伏期一般为1~14 d[5],因此与伏气温病更为接近。在后续观察中,发现部分COVID-19普通型患者在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2次阴性,但粪便仍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考虑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治疗中需重视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对COVID-19防治的重要性,也有助于拓展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思路[13-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将COVID-19普通型分为湿毒郁肺型与寒湿阻肺型。温州地处东南沿海,与COVID-19发源地湖北不同,气候温暖潮湿,人群体质呈现多湿、湿易化热等特点。本研究显示,COVID-19普通型患者以红舌为主,苔色黄、白均有,苔质多薄腻或腻为主。后期多有气阴两伤。因此,证候更接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对COVID-19普通型的分型。经3名主任中医师同时参与辨证,确定寒湿疫毒袭肺证6例、湿热疫毒蕴肺证(热重于湿型)20例、湿热疫毒蕴肺证(湿重于热型)38例。温州地区COVID-19普通型的证型以湿热疫毒蕴肺证为主,涉及病理因素包括寒、热、湿、毒、虚,湿毒是核心病机。

中医在抗疫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杂气为病,一气自成一病”,需要基“因人”“因时”“因地”有针对性地辨证论治。本研究坚持“三因制宜”的原则,基于温州地区从中医病因病机证候方面做一些探索,以期为中医药干预COVID-19提供中医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舌象普通型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早期预警指标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治疗前后舌象改变的研究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舌色与舌象其他特征关系的研究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