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29 12:10肖惠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篇导图初中英语

肖惠华

【摘要】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英语的阅读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为了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提升,尽可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小组合作和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 ,把思维导图灵活运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克服词汇障碍,迅速唤醒已有的阅读话题认识,启发学生的阅读方向,是提高学生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和文本结构梳理以及归纳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61-02

英语教育中阅读理解这一板块在初中英语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新课标的五级目标中曾被这样概括:“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相关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作文。” 以上描述中需要特别掌握的五大能力都是基于阅读理解之上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阅读教学既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由于英语课程较其他课程具有语言劣势,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有畏难情绪,整体的阅读兴趣一般。其次,学生对语篇学习的意识不对,总认为学习语篇其实就是把每一句弄懂,对语篇的主要大意能理解就行了,但是对语篇的篇章结构、语言特点、语篇表达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都存在着很模糊的认识。因此,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来提升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语篇能力,是英语教师必须要突破的瓶颈。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思维导图的提出者东尼博赞(2014)把思维导图定义为:“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我们通过大脑去思考问题,然后产生想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称为发散性思维。如何将大脑里面的思考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截取呈现出来让大家所见?思维导图的构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它是一种可视图表,同时也是有效训练思维的工具。

思维导图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知识可以一层一层逐步加深加强学生记忆;第二个特点是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以把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方便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优势

(一)让英语阅读变得有趣,达到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

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需要兴趣的指引,他们才会去主动的探索英语知识,才会对学习英语阅读充满动力和热情,这样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提升。传统的一些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的,教师只是进行了一个PPT的独角演讲教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是被动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而不是课件,所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模式进行学习,就可以讓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通过利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们热爱英语阅读学习,热爱自主阅读。

(二)让英语单词记忆更科学。

英语阅读当中的一些难记的单词,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合理划分,在阅读前就对单词做到一目了然,这样便于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下一步应用,学习阅读的效率自然会有很大提升。思维导图更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对单词进行关联,同时阅读当中的各种知识重点,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不需要做很详细的笔记,学生就可以依靠导图找出知识中的重点,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总结归纳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学生的思维记忆。

(三)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的能力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可视化思维导图,来激活学生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背景知识,这样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更加有益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阅读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把文章的结构层次,语言特色、作者的情感态度用层级分类,关键词呈现出来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然后学习他人的思维导图又能从别人的思维角度去再次理解文章。这是一个多角度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对学生对主阅读篇章有一个更成熟的、更深层的、更完善的学习,体现思维导图的有效性。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课前的应用

唐娴(2015)认为:“阅读能力有语言图示、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三种图示共同决定。其中语言图示是对语言中基本元素的知识,比如单词和语法等方面;内容图示则指的是某一主题或者某一领域的背景知识;形式图示所代表的通常还是关于逻辑结构方面的知识。”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前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对单词进行一个归类跟记忆,通过自主绘制新词汇的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对中心词、关键词、分支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新词汇可以是个性化的,包含课本单词表里的新词汇,也可以包含学生自己不懂的词汇。在新词汇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加入颜色和具有关联性图片元素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词汇的含义,有利于对整句甚至整篇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图示板块得到开发。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主题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头脑风暴迅速切入主题,达到唤醒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已有认识,使他们对所阅读的篇章有一定的背景了解,从而也丰富了学生的内容图示。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课前的这两项任务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例如,在进行沪教牛津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的《Unit 3 Reading Computer facts》阅读教学时,教师在导学案上布置两个任务:任务一,小组内合作设计单词思维导图。部分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为将词性进行分类管理的过程。也有一些学生别开生面,通过单词的功能描述,如,电脑部件,人类对电脑的利用行为,电脑的特点等进行词汇归类。在归类过程中配上颜色和图片能够让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更加印象深刻。任务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让学生尝试填写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洪柳(2014)提到:“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倡教师给学生创设具体真实的问题或任务组织研讨交流活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学习研讨的环境,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思维。”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呈现半开放的思维导图给学生,并设置多样化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阅读并思考问题。最终可以在问题的牵引下寻找到文章的中心脉络,并能提取到的关键词来完善思维导图。学生在这个用思维导图画出自己的阅读理解的思维过程中很自然地使知识和技能得到内化,自身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个过程可以视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各学生之间的互动探讨,比如,沪教牛津版教师设计的八年级英语上册的阅读教学《Unit 7 Reading Memory corner》中,师生在课堂呈现了半开放的思维导图,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阅读第一段Henry的介绍并完成了思维导图的第一个分支。紧接着,教师可以用:How to remember the spelling of a word?和 How to remember something more easily?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找出关键词补全思维导图。最后和同组的同学讨论拓展分支“who else”的内容。  如图1.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的课后应用

前面谈到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训练思维的工具,可以运用在记忆、理解、运用、分析、创造这些认知领域上。思维导图在课后的阅读拓展活动中同样可以进行多样式的运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自身学过的语篇再次進行口头表达,从而达到加深文本记忆这一目的。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主题的深化研讨,并用思维导图呈现讨论分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话题的语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外阅读效率。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一)思维导图与小组合作和问题导学的结合应用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更为有效

思维导图是小组合作的绝佳工具,小组的成员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无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读前、读中、读后,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将问题转化为思维导图,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可以课堂上通过相互交流讨论,不断的得出问题的答案,相互合作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就感,也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

(二)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可以尽可能的拓展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常用模型

无论教师和学生在刚开始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都会碰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学生,比较容易把思维导图,绘制成手抄报的形式。很容易犯一些错误,比如中心图不突出,层级分支不清晰逻辑混乱,主题词提取不准确。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通过阅读思维导图的相关书籍或者观看视频,了解一些常用的思维导图模式,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这样创造出来的思维导图才更清晰、更准确地呈现文章的脉络结构和知识体系。

(二)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可以使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创作保持持久的兴趣

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创作热情并非是自觉延续的,毕竟用思维导图去呈现文章的脉络结构和知识体系是一件耗时、费脑的事情。教师可以组织优秀思维导图评选和展览,或者优秀思维导图创作的经验介绍等活动,去激励学生,使他们在创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产生满足感,保持持久的兴趣。

五、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的程晓堂教授说:“我反对的是只把课文当做知识的载体,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只做知识的处理,而不兼顾技能训练的做法。”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这把“大脑的瑞士军刀”引领学生建构阅读语言知识体系同时也要丰富学生的阅读技能体系。当学生通过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和阅读技能体系,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素材,才能将所学的语言素材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宝典[M].卜煜婷, 陆时文, 译.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3]唐娴 .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主旨归纳法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5(1)

[4]洪柳.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有效教学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4(30): 18-20.

猜你喜欢
语篇导图初中英语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