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秋洄
摘要:数学是一门难度相对较大的科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只有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认真探究,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问题意识的缺乏是学生的薄弱之处,在小学數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从低年级抓起,为他们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低年级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年龄,对未知世界充满探究心理,因此教师要当好引路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合理利用教材插图,诱发学生提问欲望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采用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编排方式,教材中有不少富有童趣、五颜六色的插图,这不仅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习需求相吻合,还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除关注插图中的场景、小动物和图案之外,还需使用合适的语言诱发他们的提问欲望,引领学生基于数学视角认真观察和思考,使他们发现和解读其中丰富的数学信息。
如在教学“数一数”时,教师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儿童乐园吗?在儿童乐园里最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书中的儿童乐园游玩吧!”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并提问:“你从图中都看到些什么?”学生将会产生问题,如有几只小鸟?气球有多少个?飞机有几架?有几个秋千?有几棵树?蝴蝶有多少只?有多少个小朋友……接着,教师示范和纠正,指导学生用合适的单位来搭配插图中具体事物的数量,注意描述的准确与完整,然后一起讨论:怎样数才能数得又对又快?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数数的技巧,如按照左右或上下方向来数,用笔点着数等。教师提问:“怎么把这些物体和人按数量多少从小到大分类数一数?”于是学生再次数数。随后学生观察三幅小图与图下面的点,教师提问:“每幅小图和下面的点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建立对应关系。
这样教师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设计教学流程,诱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使其通过仔细观察和数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营造生动有趣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对较差。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实物、模型和信息技术等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唤起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其在情境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化资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消除畏惧心理,敢于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使其发现问题:这是什么四边形?接着引领他们结合生活经验了解这三幅图分别是衣架、篱笆墙和楼梯扶手。然后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类似图形,如伸缩门、停车位等,由此引出“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拿出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提出问题:“如何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学生动手尝试拼组平行四边形,教师给予实时指导,展示他们的拼图结果。学生交流后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不过角并非直角。随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画法,引导学生思考:画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技巧?使其掌握画法,并主动讨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如此,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使其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体会图形的变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 做好问题引领工作,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不过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想要提问,但是往往缺少引导者。此时,教师需做好问题引导工作,结合小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性提问,为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与生机;或者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适时呈现新问题,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可为学生提供动作操作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时,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一组建筑物图片,包括水立方、东方明珠电视塔、故宫等,并提问:“这些建筑物都是什么形状?”学生仔细观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四种立体形状。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拿出积木,在小组中合作搭建模型,完成后展示本组作品,并简单介绍拼搭过程。教师提问:“这些作品怎么分类?能分成几类?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各自的想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和触摸长方体积木,使其认识相应的名称与图形,并提问:“你想给另外的几类积木分别取个名称吗?”鼓励他们大胆猜想且认识正方体、圆柱和球。随后进行搭积木游戏,由教师说出图形名称,学生用积木快速搭建出来,增强他们对各类图形的认识。
上述案例,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契机,使其在实践中产生疑问,主动思考、交流和讨论,让他们通过搭一搭、看一看、摸一摸,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增强问题意识。
四、 指导问题提出方法,引领学生学会提问
“思维是惊奇与疑问的开始”,要想让低年级学生生疑,形成问题意识,教师就要指导他们掌握提问的方法,使他们逐步学会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边的事物,主动捕捉提问契机,使其不仅想问、敢问,还善于提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新课,让学生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使其勇于提问,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或者在知识衔接处提问,让小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中处处都存在问题。
如在“认识方向”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学校周边的建筑物,让学生看图提问:“这些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使他们巩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认识,并讨论是如何看出来的,引出继续认识另外几个方向的新课内容。接着,教师在课件中重点呈现学校东北角的超市,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能向同伴介绍一下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使其相互交流想法。之后,教师提问:“刚才大家在认识这些方向时,都是以哪里为中心来看的?假如把超市当作中心来看,学校又在超市的哪一面?你是怎么看的?”组织学生转换角度进行思考,使他们体会到“参照物不同,物体所处的方位也不同”的道理。
上述案例,教师利用新课导入的契机,让学生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和后续提问的勇气,引领他们逐步掌握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坚持“有疑才问,有问方思”的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订教学策略,从不同方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善于观察和思考,养成质疑和提问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董文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J].教师,2019(23):50-51.
[2]叶岚.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试题与研究,2019(30):191.
[3]刘娜.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8):201.◆(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