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光勇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细节”充满了灵性与智慧。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往往要通过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和对学情的预测来营造某种情境,设计教学细节,使课堂变得精彩。
六年级上册的《可能性》一课中有这样一道实践题:取两枚一元钱的硬币,并将两枚硬币一起抛向空中,那么,当硬币落下时两面菊花图案同时出现的可能性是( )。教学中,我故意示错,设置悬念,精心处理细节,以突出问题的普遍性,我问:“随意抛掷两枚硬币,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很多学生回答:“三种。”我故意加重语气說:“既然是任意抛掷,三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也应该是相同的,你们说呢?”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那你们回家实际抛一抛,每人抛100次,填好抛掷情况记录单,看抛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第二天,不少学生一见到我就嚷嚷开了:“老师,你错了,我们的结果和你说的不一样。”“是这样吗?”我装作很惊讶。课堂上,我将每个组的统计信息逐一输入表格,进行分析。当分析到“错误原因”时,每个人都更加好奇,自然对结果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对老师的话通常深信不疑,然而一旦发现老师错了,他们吃惊与兴奋的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顺应学生的“兴奋点”,巧妙地设置悬念,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这个不起眼的细节。
教学细节藏得很深,要靠教师去发掘。恰切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后,我出示一组分数比大小的题,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或=。学生观察半分钟后,我让一组同学开火车回答:在括号里应该填什么符号?每个学生回答以后,我都追问依据:“你是怎样比较的?”前三题学生回答得特别流利,后三题学生在回答比较方法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我首先给予肯定,又问:“对④⑤⑥三题,你们还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吗?”同学们纷纷说:“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约分再比较……”“你们真会动脑筋,能想出这么多的比较方法!”我评价道。
学习《通分》一课,在课堂结束前,老师问:“比较分数大小时还会出现什么其他问题?”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有很多比较分数的方法,为什么需要通分?”老师回答:“你的问题非常重要,除了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外,通分法还可以解决其他数学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例子,并鼓励学生下课后分组合作探究。一些同学在下课后进行了合作研讨,气氛非常热烈,许多同学还要求在下一堂课中报告计算方法。可见,注重细节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积极的学习效应。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心小学?中南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