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奇
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性特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是让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 实践活动,唤醒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第15课《快乐过新年》一课中,教材本身编排了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但是新时代的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还是不足的。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了教室,做灯笼、剪窗花、贴春联……教室里变得喜气洋洋。在《过新年》的欢快乐曲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实践过年的礼仪文化,老师给孩子发一个装着新年祝福的红包,孩子们实践一回怎样拜年,课后再请大家回家和家人一起包一包饺子……实践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不断深入,他们发现了灯笼、窗花、春联都是喜庆的中国红;他们知道了春联、饺子、红包都蕴含着美好的祝福;他们感受到阖家团圆包饺子、吃团圆饭是家人在一起最幸福的时光……“我们的中国年真好!”这是活动后孩子们由衷的感叹。我们更能欣喜地感受到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播下了一颗种子,成为一种文化认同。
二、 思辨活动,激活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圣诞节这一天,绝大多数孩子告诉笔者,圣诞节会有圣诞老人悄悄给他们送礼物。而与此在同一时间段内的冬至、元旦乃至春节等传统节日却往往被大家淡忘了。于是在教学《快乐过新年》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思辨活动—“圣诞、春节大PK”,通過辩论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辨,哪个节日更适合我们。基于上一课中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对春节有了较深的认识,因此,不少孩子站到了“我爱春节”这一方。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但他们侃侃而谈:“春节是我们中国的节日!”“春节里发红包、拜年都是祝大家幸福!”……强烈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在孩子们的发言中一览无遗。真实的思辨活动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发现事物的本真,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为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传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让文化意识植根于儿童心灵。
三、 体验活动,内化传统文化的情感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第14课《请帮我一下》一课的教材中安排了“温暖的接力棒”板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帮助他人”的价值意义,“仁爱、互助、友善”的传统道德思想即蕴含其中。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怎样让这样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课堂的说教过程中呢?笔者据此设计了情境体验活动—“我来帮帮你”。课堂上,老师打翻了粉笔盒,红白粉笔撒了一地。前排的几个孩子马上举手:“老师,我帮你!”老师连连道谢:“谢谢你们哦,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好喜欢你们!”不少孩子也马上加入了捡粉笔的队伍。不到半分钟,粉笔都回到了笔盒里。老师采访:“你帮助了我,怎么自己这么高兴呀?”孩子只是笑,说不出来。老师评价:“我知道了,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是吗?”孩子们纷纷点头。老师马上问后排的孩子:“如果他们有了困难,你们也愿意帮助他们吗?”“愿意!”孩子们的回答斩钉截铁。“是呀,乐于助人的孩子我们都喜欢,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相信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你们的爱也会在这样的友善互助中不断传递下去。”老师的话语如甘露滋润孩子的心田。以实际生活为原型的体验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也理解了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活动中内化为道德情感,指导着孩子今后的行为。
四、 拓展活动,生成传统文化的自信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江南古镇,传统特色文化别具魅力,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16课《家乡新变化》一课教学时,笔者认识到要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变化,更应教育学生发现家乡特色文化传统,发掘家乡特有的文化底蕴,增强传承家乡特色文化的使命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于是课后的拓展活动成为本课的重要教育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走出课堂,采访民间艺人了解传统技艺,走访老人挖掘古镇习俗,跟着长辈学习地道的方言俗语,品尝地方特色美食……在老街上活动时,古镇的房屋建筑、桥梁街道乃至老人的服饰习惯都成为孩子们的采访目标。课堂反馈中,孩子们的交流远远超出了笔者对二年级孩子的预期,骄傲写满了每一个的孩子脸庞,因为这是“我的家乡”,因为这是我们“祖先的智慧与创造”。拓展活动营造起学生活动的大环境,形成教育的强磁场,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亲身实践,亲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生成了强烈的文化自信。
我们坚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寻求适切的活动契机,我们一定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活”起来,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历程中“活”起来。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