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静
摘要:依托指向文本学习内容(教什么)和指向学习方式策略(怎么教)的“双维”观察量表,以此作为主要的观察工具来诊断小学语文课堂,量表设计要兼顾观察角度的双维性、观察内容的针对性、观察条目的操作性。运用时,基于教学内容,观察学习目标达成程度;围绕学习方法,观察学习过程的有效程度。
关键词:“双维”观察量表设计要点课堂诊断
随着课堂观察研究的持续推进,普适性的观察工具难以满足课堂观察的个性化、区域化、学科化和特色化需求。开发兼顾一般性和学科性的观察工具,以此整体把握课堂成为应时之需。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部分中小学将课堂观察纳入专题研究,开发指向文本学习内容(教什么)和指向学习方式策略(怎么教)的“双维”观察量表,以此观察教与学,记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本文分享用“双维”观察量表诊断小学语文课堂的案例,希望为课堂研究提供一种实践角度。
一、“双维”观察量表的设计要点
运用“双维”观察量表诊断小学语文课堂,架构量表的具体内容、结构、形式等,要依循几个设计要点。
(一)观察角度的双维性
设计“双维”观察量表,观察角度要从“教什么”和“怎么教”做出明确定位。从“教什么”的角度设计观察量表,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即教师是否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呈现文本内容学习的结构与支架。从“怎么教”的角度设计观察量表,要指向学习方式的策略路径——学习支架。一定的教学方法必然符合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一个内容或系列内容时,教师要能深入、准确地了解相关的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可见,“双维”观察量表一方面要指引教学建立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点上,实现“为学而教”;另一方面,要指导观察者清晰地判断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各要素之间是否保持一致性。
(二)观察内容的针对性
课堂观察是精心计划的、客观的,是有目标或问题导向的。首要和重要的是,所有观察者必须明确观察目的。要保证观察的针对性,就要求观察围绕观察目的有结构地去设计量表内容,做到:第一,教学目标的设定科学、合理,符合新课标、学科素养的要求,符合年段特点,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便于观察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目标的行为,以及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教学活动;第二,要便于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观察内容要能反映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层次性,要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等;第三,要关注教师是怎样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所教的内容是否有效,在此基础上,既要观察教师是否恰当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还要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观察量表必须与上面提到的内容形成呼应的观察内容体系。
(三)观察条目的操作性
“双维”观察量表的具体观察条目不能过于简略和笼统,否则无法获取有效数据。譬如,观察“怎么教”,具体条目可涵盖:教师是否根据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主要环节是否面对全体学生;能否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提出的要求是否准确、清晰、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否有效指导协作学习,分组合理,分工清晰,任务指导明确,能否展开对话教学并有师生和生生的真实互动;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等。总之,要更直观、明了地记录和呈现实际课堂过程中各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对于各观察点有比较明确的要点提示和描述,有助于增强量表的可操作性。
二、“双维”观察量表的具体运用
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如何运用根据上述要点设计的“双维”观察量表来进行诊断?现以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这一文言文课型的课堂观察为例,简要阐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参与此次课堂观察的教师共16人,分成两组,分别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不同维度的观察量表來收集数据,以课堂观察、课后交流、书面小测等方式反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基于教学内容,观察学习目标达成程度
《精卫填海》是一则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这一文体较陌生,课堂教学结构通常较为僵化。为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让教师指导更有效,我们设计了《文言文课型学习课堂观察量表》。
按照文言文的普遍教学目标逐一细化教学内容,并将其作为三个“学习目标观察点”。观察点1为“学习本课生字,重点指导‘溺‘堙的读音,以及‘曰‘溺的写法”,侧重对识字、写字这一基础知识学习的观察。观察点2为“读懂文言文、说好小故事,感受精卫坚忍执着的精神”,指向学生关于文言文的朗读、理解、感悟,将观察点进一步细化为“读好文言文、读懂文言文、说好小故事、会背文言文、感受人物精神”。观察点3为“感受文言文的言简意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侧重观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对应每个观察点,我们设计“教师运用文言文的常见教学策略”“学生习得文言文常用的学习方法”两个具体有待观察者观察的条目。针对观察点1,教师的指导策略可以涉及探究方案、文化延伸、分解比较、游戏活动及其他。针对观察点2中的“读好文言文”,教师的指导策略可包括范读引导、个别指导、小组合作、想象情境及其他;针对“读懂文言文”,指导可涵盖借助注释、联系生活、朗读理解、合作交流及其他;针对“说好小故事”,指导可涉及逐字逐句、不求甚解、线索提示、想象创编及其他;针对“会背文言文”,指导可包含熟读成诵、理解记忆、线索记忆、抄写背诵及其他;针对“感受人物精神”,指导策略可提炼为资料补充、情境渲染、合作交流、辩论活动及其他。针对观察点3,教师的指导策略可有语言激励、活动激趣、任务分解、分层教学及其他。观察者通过查阅教案、随堂听课、现场拍摄或勾选上述策略等方式进行观察评价,评价等级分“尚未达成”“基本达成”“完全达成”四级。与教师的策略相对应,同时设置学生的学习观察指标,对应各个观察点;观察形式为课前、课后抽查10人,通过测试或录制视频来反馈学习结果。
最后,我们还设置了“综合评价”一项,请观察者总结此次课堂观察最大的亮点,并提出建议和思考。
观察发现,针对“理解”层面的教学内容,借助注释是教师的主要教学策略,朗读理解、合作交流为次要策略。关于学生达成的学习目标,课前不理解和一知半解的学生有14人,课后其均能完全理解。有了扎实的理解,“说故事”目标的达成也是水到渠成。课前不会说的有18人,课后人数大大缩减,每个学生都能说。针对“背诵、积累”层面的教学内容,一般文言文教学会提供熟读成诵、理解记忆、线索记忆、抄写背诵等策略,教师在本节课中主要选择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课后,会背的学生由5人增加到36人。针对“感悟文章思想与人物精神”层面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丰富:有资料补充、情境渲染、活动设计等。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走进人物,感悟民族精神。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励、活动激趣、任务分解、方法指导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消除学生原本由于陌生感带来的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
《文言文课型学习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使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实践证明,本节课的文言文学习活动,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目标达成率高,学习效果清晰可见。
(二)围绕学习方法,观察学习过程的有效程度
课前,经校本研究梳理《精卫填海》教学中学习目标、探究方案、学习活动、学习反思四个撬动学生学习过程的“支点”。据此,我们设计了《语文学科支点式学习观察量表》。依据这四个学习支点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诊断教师的教是否服务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等。
该量表主要由“支点”“内容”“策略”“评价”“分析”“亮点与建议”六个部分组成。围绕学习目标对应“支点”,罗列具体观察点对应“内容”:学习本课生字,重点指导“溺”“堙”的读音,“曰”“溺”的写法;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说好小故事,感受精卫坚忍执着的精神;感受文言文的言简意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分条给出观察指标(对应“策略”):科学合理(是否科学体现了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符合层次性)、教学有效(能否根据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面对全体学生开展教学)、关注生成(能否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设置评价等级A、B、C、D四级(对应“评价”),分别对应高度为“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围绕其余几个学习支点,观察点和观察内容分别是:“探究方案”支点包括识记字词、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搜集相关资料、提出疑问、理解精卫这几个观察点,观察指标为目标设定(符合新课标、学科素养的要求,符合年段特点)、与目标的一致性(能否检测到)、技术选择(清晰合理,有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要求(提出的要求是否准确、明确)、利用成效(教师对预习信息的收集利用);“核心问题转化学的活动”支点分为理解文言文、理解小精卫两个观察点,观察指标有对应性(核心问题是否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开放性(核心问题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是否紧密)、有效性(能否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协同性(有效指导协作学习,分组合理,分工清晰,任务指导明确,展开对话教学,师生、生生互动)、思维与表达(是否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表达能力能否提高);“学习反思”支点的观察点包括整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观察指标涵盖综合评价(教师是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反馈及时准确)、元认知(是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收获)、学法指导(教师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素养提升(指向语文学习的内容理解、表达理解和言语实践,包含内化理解与外化运用)。结合这些指标,观察者能较为清晰地评估学习支点下的教学方法,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利用“探究方案”能促成“以学定教”。教师基于教学目標设计的探究方案中,有识记字词、朗读课文、搜集资料、提出疑问、理解精卫等。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比较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的情况,梳理学生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在合作分享中共读神话,在教师指导下读出古文之韵,大大增加了课堂的文化味,促使学生走近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教师从字、意、情三方面关注文言文学习,符合认知规律;利用“学的活动”开展教学,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习高效;借助辩论形式,关注生成,指引学生深入思考。教师组织“小小辩论赛”的挑战任务,有助于激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借助辩论,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文、对神话、对“话”神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言语实践,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祖先为什么创造这些神话故事?”以议促悟,以辩促思,体会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根。这样的尝试也体现了教师注重实践,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生活体验。
综上,“双维”观察量表作为兼顾一般性的观察点和体现学科观察点的创新型课堂观察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优势,值得继续推广:不同的观察者关注不同的教与学的现象,反映了教与学良性互动的关系,尤其是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效率,关注全面的学习结果,关注学生是否投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学习成果,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实践证明,把这些观察所得的数据资料整合起来,能获得较为全面的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观察资料;能诊断一节课所教的内容项目数量、各项教学内容的语文教学价值、各项教学内容的联系;能诊断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及围绕重点内容展开的情况;等等。由此,评价教学,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 阿瑟J.S.里德,韦尔娜E.贝格曼.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M].伍新春,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 张孔义.语文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 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年第6期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