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清
【摘 要】 科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融入科学知识,促进学生从中掌握科学操作技能和方法,发展科学思维。但低年级学生认知力偏低,对科学思维的渗透,可以通过可视化方式来达成。本文以笔者聆听的几节观摩课为例,结合实践来探析思维可视化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科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
从低年级小学科学教学来看,教师要关注低年级学生学情,特别是对于抽象的科学思维,要通过图形化、直观化手法来揭示科学规律,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养成。低年级学生思维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单向化思维占主导,以直观现象为注意点;二是感知思维占主导,受限于日常生活经验;三是开拓性、跳跃性思维占主导,语言表达力、抽象概括力较弱;四是片段化、模糊化思维占主导,对问题思考不深入、不全面。基于此,思维可视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直观化图形帮助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低年级科学教材中,图文化编写模式,顺应学生生活经验少、识字量有限等特点,便于从直观、形象的图形化展示中构建正确的科学思维。通常,刚接触科学的学生,行动力往往先于思考力。在面对科学探究活动时,不懂得优化步骤,更缺失探究目的性。尽管为学生提供了图形、视频、实物等可感知的素材,但如果未能让这些素材直观化呈现,则很难让学生明白科学道理,更缺失正确的操作规范。例如,在一次小学科学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老师在“它们都去哪里了”课堂探究中,将红糖、食盐、小石子放入不同的水杯中,让学生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果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很多学生会出现操作错误。为此,我们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步骤:在放入前,进行观察,有何现象;在放入水中后进行观察,记录现象;通过分别搅拌后再观察,记录现象。虽然教材中也明确了实验步骤,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还是会顾此失彼,造成思维混乱。为此,我们对实验方法进行重构,以降低实验思维难度,将观察过程归属“放入前”“放入后”两部分,并分别以动态图示方式,对放入物进行操作。如放盐时,先取一勺盐放水中,观察并记录;接着,用小棒搅拌,再观察并记录。随后,再对红糖、小石子进行重复实验操作。如此一来,学生的片段化思维得到了有效串联,实验过程变得井然有序。当然,对于低年级学生,其形象化思维往往占主导,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缺乏准确的语言描述能力。图形化记录方式,可以让学生的隐性思维显性化。在探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用语言来表达各个季节的特点。如春天,有春色满园,春回大地,绿树成荫,春暖花开等;秋天,有硕果累累,北雁南飞,秋高气爽等。之后,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对不同季节的理解进行描述,从而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
二、以可视化情境来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很多时候,低年级学生因认知、经验受限,在分析、理解方面显得不强。他们的思维,更倾向于生活经验的感知领域。因此,我们可以在科学课堂上,借助一些生活化学具、素材,为学生呈现“可视化”认知情境。例如,同样在那一次科学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书的历史”时,教材中介绍展示了书的演化过程,有泥板字、竹简字,还有学生熟悉的纸版字。这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的书的历史。但对于小学生,只对纸书了解,对其他书的形式感觉很模糊。为此,我们引入动画“哆啦A梦”,让学生乘坐时光机,去观看关于书的历史微视频。古时候,书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用手和泥,制成泥板,然后用树枝在上面刻字;再后来,用龟壳代替泥板,在龟壳上写字;到了战国时期,开始将竹子劈开成条,在竹简上写字;再后来,纸张的出现,为我们写字提供了方便。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将生动、直观的图片、视频,配合解说,向学生展示了书的历史,特别是利用哆啦A梦的趣味化动画场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能够很好地顺应思维情境,走进书的历史,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料的特点,提高了主动探究思维能力。
三、以动态复现方式来实现科学思维的外化
动手操作是科学活动体验式教学的重要途径,结合不同教学任务,引领学生一边动手,一边体会科学知识,让学生从“可视化”操作中,把抽象的、静态的科学问题转换为直观的、动态的实验过程,实现内隐性的思維活动外显化。针对小学生思维开拓性、跳跃性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试错,去验证,从而积累科学经验。例如,在那次小学科学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测量纸带”制作活动中,根据教材内容,对整个制作步骤明确如下:画、剪、贴、标数字。但看似很简单的四个步骤,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依然是存在较多的实际困难。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了好奇心,但注意力难以持久,更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出现不集中。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尽管多次强调制作流程,但还是收效甚微。为此,我们转换了教学思维,让学生以分组方式,用纸带来测量塑料小桶。在测量结果中,各个小组测量结果都不同,为什么同样的小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观察学生的测量过程,发现纸带间的空隙问题,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还有,在标数字时,也有小组的数字标识不正确。最后,结合各组的测量实际,我们再重新回到操作步骤,这一次,很多学生都能够正确完成测量任务。
总之,小学科学“可视化”教学,契合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也有助于激活学生科学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盛佳颖.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应用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09):36-39.
[2]马翠萃.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卿小霞.活用思维可视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