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新品种“川迪”的选育

2020-04-28 05:58刘晓伟张雪超董文阁
园艺与种苗 2020年2期
关键词:甜椒保护地区域试验

刘晓伟,张雪超,董文阁,董 莉,刘 念

(1.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朝阳122000;2.吉林省园艺特产管理站,吉林长春130000)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是世界上仅次于豆类、番茄的第三大蔬菜作物。我国辣椒种植已有400 多年历史,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得到普遍栽培。随着我国高效农业的发展,近年来辣椒产业发展较快,种植面积150 万~160 万hm2,成为仅次于大白菜的第二大蔬菜作物。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辣椒是主要的蔬菜栽培种类之一,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优良品种及其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的缺乏,导致了辣椒生产中产量偏低、质量不佳、病害重、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制约了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满足辣椒种植产业发展对新品种的需求,课题组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广泛搜集甜椒的优良品种和育种材料,确定了选育兼具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甜椒品种为育种目标。课题组技术人员连续多年对引进的优良甜椒杂交种进行分离选育,对一些地方常规品种进行提纯优化,获得大量稳定的性状优良的自交系,通过杂交组配、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推广等程序,选育出甜椒新品种“川迪”,2019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1 选育过程

课题组从2001 年开始开展蔬菜育种工作,广泛收集国内外种质资源,之后与朝农蔬菜研究所以及凌源市蔬菜花卉管理局合作,共同开展辣椒品种选育工作。“川迪”甜椒的选育工作从2004 年开始,2010 年利用22 份育种材料,依据育种目标和育种材料的特征特性,配制37 个杂交组合,2011 年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5 个综合表现优良的杂交组合(C0706-3×C0517-23、C9902×C02K11、C9907-14×C0517-23、C0504-2×C02RZ-3、C02K11×C0411-7),编 号 分 别 为Z10-02、Z10-07、Z10-12、Z10-23、Z10-28,通过2012 年的再次比较,选出Z10-12 组合综合性状最好,符合育种目标。该品种以C9907-14 为母本、C0517-23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组合,其母本C9907-14 是引进的鞍椒1 号经6 代分离、纯化,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其植株长势强,整齐一致,分枝能力强,节间距短,早熟,果实方灯笼形,果实纵径8 cm,横径7 cm,果肉厚0.3 cm,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平均单果重120~150 g,果面光亮,味甜,品质好,抗病性中等,抗逆性强;其父本C0517-23 是由京甜2 号与851杂交后代经多代分离、纯化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其植株长势较强,分枝能力中等,株高60~70 cm,中熟,果实长灯笼形,果实纵径17 cm,横径11 cm,果肉厚0.4~0.5 cm,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黄色,平均单果重240 g,果面光滑,味甜,品质佳,中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耐寒性较好,较耐热。2013—2014 年连续2 年进行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Z10-12 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取得较好的效果。

表1 品种比较试验(2011 年)

表2 品种比较试验(2012 年)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2011 年有37 个杂交组合参加品比试验(表1),2012 年有5 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组合参加品比试验(表2),试验在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科研基地早春日光温室中进行,小区面积9.8 m2,3 次重复,随机排列,对照为“斯塔”甜椒。2011 年Z10-12 比对照“斯塔”甜椒增产3 841.5 kg/hm2,增产7.83%;2012 年Z10-12 比对照增产5 883.0 kg/hm2,增产11.31%,2 年平均增产幅度9.57%(表3)。

2.1.2 区域试验结果。2013 年,杂交组合Z10-12 命名为“川迪”甜椒,“川迪”甜椒在2013—2014 年于朝阳市的北票、凌源、喀左、朝阳县4 个县市区进行试点试验,2013 年平均产量为51 177 kg/hm2,比对照增产3 960 kg/hm2,增产8.38%,2014 年平均产量54 583.5 kg/hm2,比对照增产4 372.5 kg/hm2,增产8.71%,2 年平均增产8.55%,增产效果显著(表4)。

表3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表4 区域试验结果

2.1.3 生产示范产量表现及经济效益。“川迪”甜椒植株生长势强,中熟,大果型品种,长灯笼形,纵径17 cm,横径11 cm,4 心室,平均单果重240~260 g,品质佳,适宜春季露地和保护地、秋季保护地种植。2014 年开始在朝阳市的凌源市、喀左县、北票市、朝阳县进行推广,到2017 年底,累计种植面积1 106.6 hm2,平均产量达48 000 kg/hm2以上,4 年累计产值近2 亿元,实现新增产值1 790 万元(表5)。

2.2 抗病性

在田间鉴定试验中,“川迪”甜椒病毒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6.7%,分别比对照品种低3.6 和13.3 个百分点,“川迪”病情指数平均为9.33,分别比对照品种低5.34 和8.67;“川迪”甜椒疫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比对照品种低23.3 和3.3 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品种低9.34 和6.0;“川迪”甜椒青枯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比对照品种低6.6 和6.6 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品种低2.0 和2.67(表6)。

在多年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试验示范中,“川迪”甜椒栽培过程中表现出中抗病毒病,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抗青枯病、白粉病。

2.3 品质性状

“川迪”甜椒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80 cm,株幅60~70 cm,中熟,第一花节位11~12 节,坐果率高,长灯笼形,纵径17 cm,横径11 cm,4 心室,青熟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面光滑,果肉厚0.5 cm,耐贮运,平均单果重240~260 g,味甜,品质佳。维生素C含量102.8 mg/100g,辣椒素含量0.0078%,干物质含量10.8%。中抗病毒病CMV,中抗病毒病TMV,中抗疫病,中抗炭疽病,抗青枯病、白粉病,耐低温弱光性强,耐热性中等。

表5 推广面积及经济效益(2014—2017 年)

表6 主要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 栽培技术

该品种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春季露地和保护地、秋季保护地种植,培育适龄壮苗,一般75~85 d 为宜,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定植,建议露地采用地膜覆盖,单株定植,保苗75 000~90 000 株/hm2,保护地栽培一般保苗30 000~60 000 株。定植前施足底肥,施腐熟有机肥75 000 kg/hm2以上,磷酸二铵450~750 kg/hm2,硝酸钾225 kg/hm2。定植后及时进行叶面喷肥,促使缓苗、壮苗。生长期注意水分适宜,避免土壤干燥或田间积水。采收期间及时追肥、浇水,氮、磷、钾肥平衡施用,避免偏施氮肥,中后期适量增加高钾肥,建议增施生根养根的功能性肥料,延长采收期。加强病虫害预防,及时采取对炭疽病、疫病、蚜虫、菜青虫、茶黄螨、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甜椒保护地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探讨甜椒种植技术要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亩产三万斤的甜椒咋种的
甜椒炒童子鸡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