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港西港区30万t级原油码头轴线方案研究

2020-04-27 08:21许健刚
港工技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拖轮泊位轴线

张 静,许健刚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

引 言

大型船舶抗风浪条件较强,作业标准优于小型船舶,船舶吃水较大,如采用有掩护码头,配套建设的掩护设施施工困难、费用昂贵。通常情况下,大型深水码头通常选择在外海布置开敞式码头,与有掩护码头相比,损失一定的作业天数,如何尽量在建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码头布置方案的合理设计,最大程度上提升码头作业天数,是本文主要的分析论证内容。

本文以烟台港西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区域风、浪、流等自然条件,分析码头布置与区域环境的关系,通过统分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组合,最终确定码头最合理的轴线布置方案。

烟台港西港区附近海域岸线平直,港阔水深,泥沙运动微弱,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深水港址。烟台港西港区共规划布置3个30万t级原油泊位,目前,已建成1个泊位,本次拟建第2个泊位。该泊位处的自然条件较第1个泊位建设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结合西港区地域特点,研究第2个30万t级原油码头轴线布置方案。

1 影响因素分析

1.1 风况

根据西港区风速、风向资料统计,该区常风向为S向,次常风向为SE、NNE向。强风向为NW向,次强风向为NNW、N向。

船舶装卸作业的允许风力不宜超过6级,故提取工程区域风力大于6级的数据,矢量叠加得出最强风力轴线方位143°—323°。如图1所示。

图1 风力叠加(风力大于6级)

1.2 波浪

工程区域水深、岸线走向与芝罘岛相似,水域开阔无岛屿影响。船舶装卸作业允许波高:顺浪H4%≤2.0 m、横浪H4%≤1.5 m、平均周期≤8 s,提取工程区域波高>1.5 m的数据,矢量叠加得出常强波向0°—180°。如图2所示。

图2 波高叠加(波高大于1.5 m)

1.3 潮流

本次调查海域非正规半日潮流海区,每日二次涨、落潮流过程的周期有所差异,潮流强度亦不相同,一强一弱。船舶会受到水流持久作用力,水流、船舶夹角越小,受力越好。30万t级泊位附近测流点为C3、C4点,在大潮观测期间,实测最大流速为65 cm/s,流向为307°,出现在落潮期间C4垂线的0.4H层;中潮观测期间,实测最大流速为60 cm/s,流向为313°,出现在落潮期间C3垂线的0.4H层;小潮观测期间,实测最大流速为54 cm/s,流向为295°,出现在落潮期间垂线C3的0.4H层。

图3 潮位、流速、流向过程线(垂线C3大潮)

流速越大,潮流对船舶靠离泊作业影响越大,研究提取流速大于25 cm/s的数据,见表1。

表1 垂线平均流速/流向(大于25 cm/s)

不同水深对船体产生的作用力是不同的,测流数据从表层、0.2H层、0.4H层、0.6H层、0.8H层、底层等不同位置分别提取流场数据,由于底层流场对船体的作用有限,考虑表层到0.8H层平均流速/流向(大于25 cm/s)数据,见表2。

表2 表层到0.8H层平均流速/流向(>25 cm/s)

通过分析,工程区域潮流特征受已建西港防波堤和一期工程影响,张潮流流速较低而且方向紊乱,潮流以落潮流为主导流向(135°—315°)。

2 码头轴线方案

本工程码头轴线布置主要考虑船舶靠离泊作业的安全和可操作性;以及船舶装卸作业允许天数。本次设计两个码头轴线方案。

2.1 顺流方案

30万t级原油码头位于原油一期码头西北侧,泊位长度401 m,轴线方位135°—315°;中间布置工作平台1座,平台两侧各布置1座靠船墩和3座系缆墩,最东侧系缆墩借用原油码头一期工程已建的最外侧系缆墩;靠船墩中心距116 m,系缆墩中心距码头前沿线50 m,如图4。

图4 顺流布置方案

2.2 顺浪方案

30万t级原油泊位位于原油一期码头西北侧,泊位长度401 m,采用双侧靠船,近期,布置一个30万t级原油泊位,远期,在背侧布置第二个30万t级原油泊位,两个泊位共用一套系缆墩,泊位垂直岸线布置,轴线方位0°—180°,中间设工作平台1座,两侧各布置1座靠船墩和3座系缆墩,靠船墩中心距116 m,系缆墩中心距码头前沿线40 m,如图5。

图5 顺浪布置方案

3 码头装卸作业天数分析

影响作业天数的主要因素有风、雨、雾、波浪等,根据当地海事部门要求及参照《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码头作业标准:风:风速≤6级;雨:降水强度≤中雨;雾:能见度≥1 km;波浪:顺浪H4%≤2.0 m,横浪H4%≤1.5 m。从作业标准中可以看出,只有波浪的影响分为横浪和顺浪,即波浪影响下的作业天数和码头轴线布置是有关的。经对工程区域波浪条件的分析,得出工程区域波浪大于1.5 m和大于2.0 m出现的天数。

表3 波浪影响天数统计

表4 不同轴线方案波浪频率统计

通过上表分析,可以得出波浪因素对码头作业天数影响:顺流方案波浪影响装卸作业天数为26天;顺浪方案波浪影响装卸作业天数为20天。

4 船舶靠离泊作业影响分析

4.1 船体受力计算

船舶靠离泊作业过程主要受到潮流作用的影响,根据原油一期工程的使用经验,为降低船舶靠离泊作业过程中受到流场的影响,船舶都是赶在平潮期间完成靠泊作业,目前,一期工程仅为1个30万t级原油泊位,本工程的建设,共形成2个30万t级原油泊位,同时需要考虑规划的30万t级原油泊位,共有3个30万t级原油泊位,在此情况下,泊位设计时必须考虑非平潮条件下完成靠离泊作业,针对不同码头潮流夹角,30万t级船舶受到的水流力[2]见表5。

表5 30万t级船舶受到的水流力计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船舶与潮流夹角越小,受力越小,随着夹角的增大,船舶受到的水流压力增速明显,结合一期工程运营情况,建议船舶如不能实现平潮进出港,最好选择靠泊时船舶与潮流夹角最小的角度、逆流完成靠离泊作业。

4.2 拖轮配备分析

根据烟台港引航站调研资料,顶推拖轮能发挥其功率90%,拖拽拖轮能发挥其功率约80%,为了统一计算,此处我们均按照拖轮发挥其功率80%考虑。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中建议拖轮托力保留20%的安全富裕储备。靠泊时按照配备6艘拖轮进行计算,采用全回转型拖轮(ZP)[3]。

图6 油船进港过程中拖轮配置方案

图7 油船平行入泊过程中拖轮配置方案

顺流布置方案我们考虑船流夹角15°,计算船体受力87 t,须配备拖轮功率87/(1.15~1.35)×100=(7 565~6 444)hp,配备拖轮功率为7 565/0.8×1.2=11 347.5 hp,需配备6艘总功率不小于11 347.5 hp的拖轮;顺浪布置方案考虑船流夹角45°,计算船体受力358 t,须配备拖轮总功率358/(1.15~1.35)×100=(26 519~31 130)hp,配备拖轮功率为31 130/0.8×1.2=46 695 hp,如配置6艘拖轮,西港区现有拖轮无法满足要求。

5 结 语

本文结合烟台港西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的区域位置特点,将开敞式码头的平面布置与风、浪、流等外部条件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原则上码头轴线布置宜与风、浪、流的主导方向一致[1],但这些条件往往不能同时满足。风和浪主要影响作业天数,在超过设计标准的风浪条件下泊位是不能作业的,码头的平面布置如果能实现顺风、顺浪,将在极大程度上增大泊位的作业天数,提升泊位建设的效益指标。海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船舶靠泊时及靠离泊过程中船体受力,作业时船体受力较为直观,可以通过调整码头平面布置,计算保证船舶缆绳受力在可控范围内即可,但靠离泊过程中水流产生的影响需加以重视,当码头布置与流场有一定的夹角,在靠泊作业特别是吹拢流作用时,则船体极易与码头产生碰撞,风险较大,在平面布置时,尽量减少船舶与流场的夹角,而且船舶靠泊作业时,尽量在吹开流作用下、逆流靠泊。

猜你喜欢
拖轮泊位轴线
在线油耗监控系统在港作拖轮中的应用
提升全回转港作拖轮航速的有效途径
基于泊位使用特性的停车共享策略方法
公共停车场内过饱和停车诱导研究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圆柱轴线相交相贯线解析性质分析
港作拖轮的使用
全回转拖轮运动建模与视景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