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好文学和历史,因而每到一处,都会寻找前人的足迹,追忆前人的过往,感受先贤之德,品味历史沧桑,静思人生体悟。数年前,我曾到西充一游,西充之景,西充之情,西充之悟,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久久难以忘怀。当我打开自己陈旧的笔记本时,望着跳动的文字,我的思绪再一次回到了西充的漫游之中。
我漫游的第一站便是纪信广场,气势恢宏的群雕再现了纪信当年舍身护主,助汉王逃出生天的悲壮故事。《史记》中,关于纪信的笔墨虽然不多,却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来到西充,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人们对于这位英雄的崇敬和缅怀。广场中央群马奔腾,纪信忠义护主的形象栩栩如生,我凝视着纪信救主的浮雕缓缓前进,渐渐地我闭上了眼睛,仿佛回到了数千年前,回到了纪信慷慨赴死的那天。当我睁开眼时,我看到了纪信慷慨赴死的伟岸形象,虽遭火刑,依是面色不改,慷慨就义。纪信虽亡,他的爱国之举却依然在西充县传承着。当我在纪信广场漫游时,不时会有当地人给游客讲述纪信的故事,传承纪信的精神。广场的东侧建有毛泽东、马克思等伟人的群像,与广场中央的纪信群像交相辉映,展现了西充人民既缅怀历史,传承纪信精神,又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带着對纪信的崇敬,带着对纪信广场的感悟,我漫游西充的第一站,便以一首《吊纪信》作结。
《吊纪信》
李代桃僵生死置,忠魂千载传西充。
夏来春去人多谒,美誉连绵伟业崇。
我漫游的第二站是圭心寺,我曾经到过供奉佛骨舍利的法门寺,聆听过法门寺的古刹佛音;我曾经游历过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经文的草堂寺,于草堂烟雾中,虔诚感怀;我曾经阅经文而神游东林佛寺,在神思体悟中,感受到了净土祖庭的幽静。圭心寺建于始初唐,为佛教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禅师曾经修行的道场。其清幽静谧,佛音空灵,令人须臾间忘却世间喧嚣,进入了无染而澄澈的空明世界。寺前,千年古榕令人驻足细视,尽管历经无数风雨磨难,但这棵千年古榕依然苍翠挺拔,枝繁叶茂,微风中,古榕的树叶与树枝沙沙作响,仿佛诉说着古刹的兴衰过往。青山作曲,绿水放歌,寺中的建筑徜徉在佛音的普度之中。石狮、石像庄严而栩栩如生,一笔一画间,都透出佛门的印记。壁画连绵,普度众生,观之而杂念渐消,善念愈浓。当我离开之时,寺中响起了空灵的钟声,在阵阵钟声中,我进一步体悟到了人生之理。人生恍如白驹过隙,向善从善,静心而体悟生活,方可得世间之妙悟。圭心一入,茅塞顿开;圭心一入,疲惫顿无;圭心一入,神思顿悟。在华严宗佛音的洗礼之下,我离开了圭心寺,开始了自己西充漫游的第三站。
我漫游的第三站是张澜故里,张澜故里由六部分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表方广场中简单而又朴素的张澜雕像,雕像极为形象地描绘出了张澜艰苦朴素,为国为民的特点。雕像底座波澜起伏的花纹惟妙惟肖,仿佛在讲述着张澜波澜壮阔的一生。瞻仰完雕像后,我继续向前,来到了民盟中央林。林中群梅起舞,用自己遒劲的笔法在苍穹中绘制不慕富贵,甘为清苦,天下为公,兼济天下的诗篇。通过一旁的解说,我才得知,民盟中央林中所种的梅花有二十余种之多。寻着梅花之香,置身于梅林之中,梅花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缓缓而行,接下来到了民盟陈列馆,在翔实的影视及文字资料的熏陶下,我重温了民盟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奋斗史,政治觉悟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民盟之历史绝非简单的一篇文章可以说得清的,它需要我们去感悟,去品味,去传承。
青莲池与张澜故居是我接下来漫游的两站,青莲池与张澜故居紧密相连,出民盟陈列馆,便可看见两旁清澈的池塘,种满青莲,这便是青莲池。青莲池尽管面积不大,但是清澈的湖水和满池的青莲给人以启发和教育。来到这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诵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张澜的一生便是如此,虽历经磨难,却甘于清贫,为西充人民,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青莲池后,便是张澜故居,青山环绕,翠竹为友,环境幽静,在这个典型的川北特色建筑群中,我们依稀可见张澜昔日纵笔疾书的身影。
游历完青莲池和张澜故居,我的行程也即将结束,尽管西充的风土人情让我流连忘返,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不得不离开了。带着这份不舍,我最后漫游了竹林书院。相传张澜之父曾在此处设坛授业,讲坛早已不再,但竹林的琅琅读书声却至今未绝。
西充之游,短暂而意义颇深。合上笔记本,我的耳边又回荡起了当年离别时写下的那首《西充》。
《西充》
静谧山林古蕴存,华严五祖广山门。
法音入耳闻新悟,问道圭心溯本源。
起舞梅林真傲骨,青莲不染世称言。
竹林再起流连意,空谷长鸣月下奔。
作者简介:陈宁波,男,文学爱好者,《诗刊》子曰诗社社员,渌水诗社社员,蓝溪诗社社员,华夏文史哲研究委员会中和学术文化促进中心常务理事,作品见于《上海诗词》《太白楼诗词》《巴彦淖尔诗词》《三原诗词》《暮雪诗刊》《儋州文苑》《秦风》《雍州诗刊》《兵团日报》《海华都市报》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