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文化发展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系列指示精神,加快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改革的全过程,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匹配。基层文化馆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文化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一、文化需求有哪些
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多层次的,它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文化层面。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让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突出。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从服务对象来讲,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群体,文化需求不同,表现出丰富多样性。老年人更注重传统文化,年轻人则注重律动时尚;农村人更注重通俗易懂,城市人则注重阳春白雪;低学历人群更注重民间文化,高学历人群则注重经典艺术,等等,不一而足。第二,从时代发展来讲,文化建设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客观上讲,人们的文化需求更高,文化消费更多,更要符合小康社会的标准。达不到或者说满足不了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第三,从党和政府来讲,推进文化发展,丰富文化生活,满足文化需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积极健康的文化标准,必须符合时代精神,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必须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四,从推动发展来讲,繁荣文化,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要反映火热的经济建设生活,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文化推动和引领经济发展改革振兴的重大作用。
二、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哪里
当精神文化产品进入到人们的消费领域,成为人们的重要消费内容之一时,市场经济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生产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生产体现着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文化产品的供给必须满足文化需求。当文化需求发生变化时,文化供给必须因文化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必须坚持以文化需求为导向,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那么,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哪里呢?基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文化需求变化四个方面的分析,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要大力生产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传播正能量。这既是党和政府对文化生产的要求,也体现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大力生产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体现时代性。重点是生产反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火热生活的文化产品。三是大力生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产品,要做好传统优秀文化和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四是大力生产满足不同层面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各个群体不同需要的文化产品,体现文化生产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体现文化产品生产的百花齐放。
三、县级文化馆建设与服务怎么办
坚持需求为导向,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县级文化馆至关重要。县级文化馆处在文化建设与服务的最基层,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否满足基层服务对象的需求,能否满足党和政府对基层文化产品生产的要求,体现价值取向,落实文化扶贫的目标任务,能否体现时代精神的需要,能否做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层文化建设与服务能否体现这些要求,任务艰巨。对此,县级文化馆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要按照基层文化需求的要求,确定文化产品的生产内容。根据基层群众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地域情况,確定文化产品的生产内容。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提供为他们所需要的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要坚持党和政府对文化产品生产的要求,注重体现时代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要按照基层文化需求的要求,确定县级文化馆人才的引进和配置。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根据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党与政府对文化人才的要求,建设县级文化馆人才队伍,做到年龄结构梯次递进,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形成管理、组织、辅导、推广系统完备的文化人才体系。
(三)要按照基层文化需求的要求,加大县级文化馆的资金投入。按照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需要,按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构想,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文化基础建设和文化产品生产。从而形成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有效机制。
(四)要按照基层文化需求的要求,不断完善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强化县级文化馆的功能建设。根据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文化设备、场所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文化”,注意引进数字技术,努力把县级文化馆建成县域内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化辅导的龙头总馆。同时,根据自然地理划分,在县域内不同文化区内,体现不同功能需要,建设几个分馆。在各乡镇场街,建设好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在村和社区,健全文化活动室和群众活动文化广场。从而形成总馆、分馆、乡镇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之,县级文化馆要立足于以文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满足多方面多层次文化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