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公路养护中应用了许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从而加大了公路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现有的公路养护职工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养护的需求。因此,要对公路养护职工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公路养护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进而探讨强化职工培训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公路养护职工;教育培训;现状;对策
对公路养护职工进行培训是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主要手段,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有效路径,是促进公路养护单位发展的根本。目前,我国公路职工的培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传统观念意识强烈、职工整体素质偏低、思维方式落后、行业教育模式落后等。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公路养护职工的綜合素质,促进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抓好新时期的职工教育工作。因此,要重视职工培训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
一、公路养护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一)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公路养护职工队伍的文化底子比较薄弱,从现有的大部分公路养护单位看来,职工高中以上学历的只占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于现有的养护知识和技术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对其接受能力也比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其次,是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职工技术业务不精湛,缺乏对相关业务知识的理解,在技术人员中,高技能人才以及新型技术人才比较短缺,技能水平普遍单一。最后,现有的公路养护职工对教育培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旦遇到培训,总是找理由和借口躲避,有的职工就算是参加了培训,也是心思在外,想方设法的请假。单位组织的日常学习,很多职工也就是走个过场,到场点到而已。很多一线的养护职工都有着“宁愿在公路上工作一天,也不愿意坐下来学习”的思想。
(二)单位的思想认识和措施不到位
首先,是缺乏正确的培训观念以及指导思想。由于这种职工培训教育不能够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在考虑到成本的基础上,很多主管部门对于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培训比较随意,没有从长远战略角度去看待职工培训,只在乎短期的经济效应,从而导致培训缺乏系统性,缺乏长期的战略支柱,往往都是流于形式。因此,在对职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以公路养护长期发展需要为首要目标,尤其是当前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单靠人力来维持日常的养护工作是不可行的,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培育出一批拥有高技能的公路养护人员。但是,目前很多公路养护单位没有对培训进行精准的定位,不清楚人力资源是影响公路养护发展的关键,认为培训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教会职工基本的养护技能和岗位职责,没有与单位的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导致培训往往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将培训制度融入到单位管理中。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单位就会忽略对管理人员以及领导的培训,导致培训的价值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
(三)缺乏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评估
对培训的过程进行评估以及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是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很多培训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学员的知识传递。另外,公路养护的基层单位没有建设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价机制,或者对职工培训效果的评价检测比较单一,培训效果评价工作一般都是采用培训后的简单考试,在考试完后又没有进行跟踪调查,使得很多职工不懂的地方仍然不懂,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轨,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培训效果,对于培训工作的投入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二、公路养护职工教育培训的对策
(一)注重培养职工综合素质
想要提高公路养护职工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果职工没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情操,那么素质教育就无从下手,因此要将政治理论素质教育作为培养职工综合素质的主要培训内容。另外,由于公路养护职工受到行业的限制,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主要是以理解、领会为主要目的,抓普及教育,正确的把握大方针,明确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发展方向,指导具体工作,实现职工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注重培训教育的实用性
对公路养护职工进行的教育培训与普通的教育不同,它是为实现单位专项目标而进行的。制定的培训计划是为了完成培训目标,实现培训预期效果的关键[2]。因此,公路养护单位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培训的内容要与单位的任务目标相结合,不能让职工仅仅是为了文凭而去参加培训;其二,培训的计划要统筹协调单位的目标以及职工个人的目标,不仅要考虑集体的利益,也要考虑职工个人的利益;其三,培训的计划要注重长期、中期和短期之间的互补,坚持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以及脱产培训的协调;其四,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考虑到成本的投入,制定成本控制方案[3]。
(三)注重培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想要提高培训的质量,就必须对培训的过程加强监督和管理。其中,对培训机构要进行重点监督管理,保证培训的效果,针对培训质量、效果以及培训后期的跟踪环节进行重点管理监督,让职工学到真正的技术和知识。具体做法为:在开班前就进行检查,核对学员的人数;在培训的过程中不定期进行检查,促进培训机构是按照单位要求进行培训的;在培训后,抽查职工培训后的效果,通过考试以及实际操作,对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以实现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公路养护职工的教育培训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职工的综合素质不高、单位的思想认识和措施不到位、对培训的过程缺乏监督以及没有建立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价机制等。因此,要不断的改进公路养护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水平,培育出一批具有高能力的公路养护人才,实现公路养护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可敬.公路养护职工教育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613 (23):84.
[2]吴雄.浅谈公路养护职工技能素质现状及提升措施[J].时代金融,2018,No.702 (20):333+335.
[3]巨小娟.高速公路道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7 (6):102.
作者简介:黄小凤(1986-),女,壮族,广西河池人,本科,职工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