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文化”照亮语文教学

2020-04-26 01:29于旭兰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于旭兰

【摘  要】  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的“和文化”而言更是源远流长,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可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与古老智慧进行折射。作为新世纪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传承并弘扬“和文化”。为了强化传承、弘扬甚至应用“和文化”的质量,众多一线语文教师纷纷将“和文化”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鉴于此,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论述“和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旨在通过“和文化”的应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和文化;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乃至文化审美,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与积极意义。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众多一线教师越发明确“和文化”的重要意义,纷纷在教学过程中就其进行应用,其中当属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最为瞩目。下面本文就以小学阶段部编版语文教材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和文化”的融入与应用。

一、在“和文化”基点纠正教学方向

自古以来,学校教育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其中“教书”作为手段存在,而“育人”是教师在有效利用教书手段的基础上所需获得的目的。教学过程中将“和文化”作为基点首先要将其中的思想精髓进行充分汲取,并将其看作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根本。早在孔孟之道中就存在“以和为贵”、“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它不仅是一种理想性的人格标准,更是道德原则的美好愿景。

就语文学科而言,其学科内容与学科方法中均蕴含正义、伦理等各类道德价值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根本任务,始终将“以和化人、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精神并最大限度探讨学科知识中隐藏的育人价值,在强化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其道德素养与情操品质。

如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时,教师需要让小学生深切感受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并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传统的口头讲解与文字解说很难让小学生彻底领悟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所以教师要首先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教师可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将自身带入教材文本的特定场景之中。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推进教学进程:“那个时候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挖井全靠人力,毛主席带领战士一点一点地挖,会不会遇到困难呢?那需要怎么解决呢?最后挖井成功了吗?乡亲们喝着清凉甘甜的井水做何感想,会向挖井人表达什么呢?”由此既可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又可让小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感悟文章所想表达的情感,饮水需思源、军民一家情感熏陶的目的得以实现。

二、以“和文化”为基点凸显学科本质

“和文化”也可将其理解为“和谐”,具体解释为谐而有序,其中蕴藏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想方法,向我们表达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与存在都遵循特定的“序”与“道”。对于每个学科来说,此种“序”与“道”可看作是在学科知识中隐藏的学科思想方法,也可将其称之是学科的本质。以“和文化”作为基点坚守住学科的本质,并最终实现学科知识和学科思想方法和谐、统一的目的,可确保学科教学始终处于本质轨道。

如教小学生认知汉字的初始阶段需教师要重视汉字内部存在的各类“系统”来科学识字,使小学生可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明》一课中“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就此种汉字的组成规律进行应用,引导小学生通过图片了解汉字的构成方法,继而可明确会意字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独字体组合而成,其释义也是组合之前独体字的意义,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以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将“林、尖”字出示,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回答这些字由哪些独体字组成,由这些独体字的意思推测组合之后新汉字的具体释义。最后,教师将汉字图片或者动画撤掉,大胆放手让小学生结合会意字的组成特征推测“休、泪、歪、众”等字的具體含义。此种教学方式在凸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的同时又能保证不会丧失汉字教学原本的魅力,而且可培养小学生的独自识字能力,与素质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以“和文化”为基点推进教学改革

以“和文化”为基点推进教学改革,此处教学特指要立足学生学习的教学立场,将“和”作为基础的同时利用“和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看待学生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直至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所需。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存在“和”而不同的基本特征,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的逻辑理念。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宽容对待学生群体存在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并认识到无论是“师生”还是“生生”的本质关系均为“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通过自身努力将众多鲜活的个体汇集起来,并引导个体通过经验、思想的交流实现自我提升的目的。

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中《大象的耳朵》这一篇课文时,教师为了引导小学生探索并感悟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可制定带有弹性特征的问题:“最后,大象又把耳朵放了下来,你认为大象这个决定正确吗?为什么呢?”以此类开放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探索兴趣,使其积极敞开心扉结合现实生活与文本内容展开讨论,学生个体之间在不同的思维与理念相互碰撞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并认识到“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深刻哲理。

此外,教师要完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并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儒家学说认为由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几个组分组成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这种学说的基础是孔子理念中的学思行相结合思想,“和”是其中折射出的核心理念,学习中既包含醇和的物理积累又囊括化合的质变因素。教师为了顺应学生的学路要不断调整甚至重构教路,同时需要时刻以教路纠正学路,避免学生学习出现偏差,在“和”的过程中互相成长。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众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文化”隶属其中并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众多学者历来奉行的为人处世之道,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之中,正是社会的发展使得广大民众越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逐渐明确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受此社会背景的影响,众多一线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论述了“和文化”在教学过程的融入与应用,希望可为更多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或者帮助。

【参考文献】

[1]吴素红.基于传统文化层面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探索——以部编教材的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2018(13).

[2]孟丹.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14.

[3]王悦华.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浅析小学语文教材的改编——以小学语文一年级苏教版教材与部编本教材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8(01).

[4]吴梦思,吕沙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古诗选文的呈现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87-88.

[5]王娟华.浅谈传统文化的呈现和语文要素的落实——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J].教育文汇,2019(01):20-21.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