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20-04-26 01:29何灿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

何灿南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一大转变是实现从数学知识传授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思路是讲数学定理,练数学定理,在机械式的重复学习和题海战术的压制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难以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实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获取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素质结构,更关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基于此,本文在数学老师分析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不足基础上,探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是对客观对象整体认知和研究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于分析后对问题提出方案的能力,与语文、英语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在上述两项能力培养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生踏入到高年级阶段后,需要逐渐走出对数学老师的依赖,形成问题意识和深度学习的能力,能够独立的分析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不足

第一,分析问题思路不清晰,难“快、切、准”地解决问题。五年级小学生尚处于思想和性格的不稳定阶段,对抽象又难懂的数学知识往往没有饱满的热情,遇到问题时往往丢三落四,对问题细节的把控不到位,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不牢固,难以在分析问题时实现和所学知识的快速连接,解题的突破口迟迟未发现,往往需要数学老师的点拨才能“恍然大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耗时又耗力,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会大大下降。

第二,对数学老师依赖明显,自主解题意识不够。五年级小学生应能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大部分数学老师为节约课堂宝贵的时间,便全方位地讲解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面面俱到地讲解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从数学定理的应用到详细的计算过程,数学老师一步一步地呈现答案,给予学生详尽的描述,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和过程,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在独立面对数学题目时依然需要数学老师的帮助,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解题意识不够。

第三,思维相对狭窄,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够。五年级的数学教学模式是“读数学题—分析问题—构建知识点的联系—解题——检验结果”,但千篇一律的数学问题教学思路必然会限制学生的解题思维。学生拿到问题后一股脑地投入到老师传授的解题技巧当中,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和逆向思维不够,举一反三的能力明显欠缺,在相同知识点的不同类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适应性并不能满足解题的需要,老师提供的“解题技巧”自然也难以派上用场,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第一,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数学老师要将数学定理的推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将知识的推导过程变成师与生间的趣味互动过程,调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单纯以知识记忆为目标的思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地位。吸引学生参与,需要数学老师精心策划和合理安排,借有趣的课堂情境展现数学理论知识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数学老师要下意识地为学生提供问题思考的空间,重视分析问题思路的呈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意识。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先用生活中有趣的平行四边形吸引学生的关注,如电动伸缩门、伸缩晾衣架等,借多媒体展示这些物体的运动过程,为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让学生结合长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自主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学生逐渐开动脑筋通过观察法、割补法、测量法等试图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思维的深度和思考的空间明显拓宽。

第二,鼓励学生思考,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五年级的小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惰性明显,随着自主意识的提升,部分同学并不把老师的叮嘱和引导放在心上,就会导致敷衍题目、抄答案等性质恶劣的现象,遇到难题、复杂的题目时能躲就躲,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此,数学老师需要打破“哺乳式教学”的限制,“逼迫”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随机点名让学生讲解解题思路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对待每一道数学题目。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相關知识点时,让学生讲解“袋中摸球的可能性”的多题目时,基于不同题目难度让班级上不同水平的学生为大家讲解相关题目,以鼓励的眼神给予学生动力,鼓励学生产生问题讲解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积极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便成为习惯。

第三,组织灵活练习,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环节在数学课堂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大部分数学老师认为课堂练习浪费时间,却忽视学生对待课堂练习的严谨程度和认真的态度。数学老师需要做好练习题的精心设计,以拓宽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思考的目的着手,设置重重“陷阱”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灵活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解决不同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时,为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数学应用题,数学老师可以先从简单的方程着手,再引入小学教学重点“鸡兔同笼”的问题,借方程解决困扰学生已久的难题,激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借助数形结合,降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难度。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是学生未来漫长数学学习阶段中必备的能力,数学老师下意识地展开数形结合的练习,学生在面对题目时容易找到突破口,利用数和形这两个关键的研究对象降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难度,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复杂的长方体也可以借数量关系表现,即所谓的“以数解形”。学生背诵了长方体的相关特征后,在解决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问题时往往理不清应该计算哪些面,在后续认识深入认识长方体的过程中,数学老师给出12、6、8这三个数字,强化学生对这一立体图形的三维认知,在遇到相关题目后也能迎刃有余地处理和面对。

综上所述,五年级的小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所欠缺,数学老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教育行业发展的趋势,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塑成,下意识地将学生带入到主动思考和问题剖析的过程当中,展开灵活的数学问题练习,传授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区杏湘.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培养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6):144-145.

[2]徐丁.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82-83.

[3]林小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46-147.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
布置“递进式”作业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