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兆圣 赵建昌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中小学学校规模两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非中心集镇和城郊接合部的中小学“小规模化”的现象日益增多,小规模学校呈现薄弱的发展状态。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立足小规模学校,多措并举,以行政手段推进小规模学校教育改革,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品质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区域推进;品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8-0055-02
【作者簡介】1.马兆圣,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双沟小学(江苏扬州,225200)校长,高级教师,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兼职教研员;2.赵建昌,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江苏扬州,225200)初等教育科科长,高级教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瞄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致力于让所有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立足小规模学校,多措并举,以行政手段区域推进小规模学校教育改革,通过打造共同体建立小规模学校发展平台、变革小规模学校评价机制、建立小规模学校价值认同等有效举措,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品质不断提升。
一、打造小规模学校发展平台,推动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
江都区从2018年开始实施共同体建设发展策略,小学阶段全区53所学校以办学特色为纽带,成立了科技、美术、书法等13个学校发展共同体,也称特色联盟。区级层面以职能科室牵头制定各学段共同建设实施的指导意见。每个共同体确定一个牵头学校,明确秘书长和常务秘书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制定共同体发展章程,每年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方案。强调共同体内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建设网络互动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放大名校的示范辐射功能,采取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方式,推动共同体内学校发展,着力解决小规模学校教研氛围不浓、资源不足等问题。为推动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还专门成立了小班化发展共同体,将全区小规模学校组成一个共同体。这样每个小规模学校既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加入特色联盟,又根据学校规模参与小规模学校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专题研讨。
为推动共同体建设走向深入,区教育局提出行政推进、现场推进、考核推进和教研推进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局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优势,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管理措施,以行政手段推动共同体学校的整体发展。通过召开现场会,要求共同体内学校轮流进行展示,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规模的学校尤其是小规模学校都有对外展示的机会,以此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振师生的士气。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关键在教研。推进教研旨在让全区学校都要以研究的姿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小班化共同体牵头学校申报了“苏中地区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共同体内所有学校都是子课题实验学校,课题组围绕小班化环境下的学校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深入实验、定期研讨。通过课题研究、深度教研培养教师队伍,促进小规模学校内涵发展。
二、变革小规模学校评价机制,促进小规模学校转型发展
首先,从全局层面进一步修缮《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建立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的学校评价方式,通过分层评价、分类评估,将主城区学校和中心集镇学校作为第一类学校,将其余学校作为第二类学校,让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都能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过去不考虑学校规模和层次,只看教学成绩和办学业绩的单一评价方式。
其次,在小班化共同体内部,根据小班化教育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教育的均衡性、精致化、发展性等几个方面,强化小规模学校“小而美、小而优”的发展目标导向。围绕“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小班化环境下的学校管理”两个模式的建构,制定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班集体建设评价指标、学校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指标等四项考核指标。其中课堂教学侧重考量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互动性、分层教学的有效性等;班集体建设侧重考量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丰富性等;学校文化建设侧重考量管理文化的精致性、人文文化的和谐度、物质文化的精巧化等;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考量教师的敬业精神、育人理念、人文情怀等。
三、建立小规模学校价值认同,提升小规模学校发展动力
首先,通过小班化共同体活动,每月组织联盟校开展一次活动。共同体学校根据计划采取“特色+项目”的方式轮流承办活动,充分进行交流研讨,充分展示小班化子课题研究成果和学校办学特色,研究解决小班化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并接受专家、共同体内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建议。
其次,组织小规模校长、学校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先后到南京、上海等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先进地区学校进行参观学习,有效促进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思想的转变、理念的更新,使大家认识到小规模和小班化是高品质教育的一种同质形态,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趋势。
最后,我们还通过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家长开展教育,进而改变家长的观念。全区小规模学校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了办学自信、教师岗位自信和学校自信,增强了小规模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