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下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

2020-04-25 22:50陶琴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策略小学语文

陶琴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要确保学生的汉字积累量,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将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深化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和理解。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文化背景下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字理教学;策略

引言:

我国的汉字发展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随着汉字的发展逐渐成为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汉字的由来和发展,但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忽略了字理教学,使得汉字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无法深入感受汉字中蕴涵的魅力。那么,如何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将字理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学科,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积累文学知识,形成文学素养。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也是我国的精神文化,象征着长久以来我国的发展精神。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首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其次,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将字理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深化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汉字的深层含义,有利于学生感受汉字中蕴涵的其他道理,并将其内化为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力量,起到更加有效的弘扬和传承作用。最后,能够提高学汉字教学的质量,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现阶段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字形和读音,还要使学生明白字义,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字理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结合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二、传统文化背景下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象形字教学

在我国的汉字中,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象形字源于绘画,显著的特点就是见形知义,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汉字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拼音为主,单纯的强调汉字的读音和笔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激发学生汉字学习兴趣,识字教学的质量无法有效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汉字教学时,借助象形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汉字教学的趣味性【2】。例如,在讲解火、日、月、山等汉字时,教师可以从画简笔画开始,将汉字一步一步演變成为如今使用的楷体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汉字的发展历程,将象形字的字理与语文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字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会意字教学

会意字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组成,涵盖了一定的语义。教师在汉字教学中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借助会意字的“意”和“形”,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积累和掌握。会意字的造字功能较强,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会意字的功能优势,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汉字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用“人”和“木”举例,“人”可以组合成为“从”、“众”,“木”可以组合成为“林”、“森”,还可以成为偏旁,与其它字组合,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会在学习汉字的时候,首先解析汉字的字理,进而深化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对于扩充学生的汉字积累量有促进作用。

(三)形声字教学

形声字指的是汉字的造字方式,虽然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它突破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局限,在当前的汉字使用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提高对形声字的重视,可以利用“拆分”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对汉字进行详细的解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知形不知义的情况发生【3】。例如,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解读汉字的含义,以汉字“河”为,是由“氵”和“可”组成,与水有关,基本含义就是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在深入学习这一汉字后,当学生遇到“江”、“湖”“海”“泊”等偏旁为“氵”的汉字时,会在潜意识里想到水。教师还可以以此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举例,让学生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形声字,使学生可以学会举一反三。

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汉字至关重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下的教学原则,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提高汉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深入探索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以便将字理与语文教学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带领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的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理解汉字的深层含义,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芳荣.传统文化背景下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J].南北桥,2018,(4):191.

[2]王巍巍.传统文化背景下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7):63.

[3]叶淑玲.传统文化下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7):73.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文华学校)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策略小学语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