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

2020-04-25 20:53张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4期
关键词:光屏木块烧杯

张娜

【摘  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理解物理规律、形成科学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具有直观、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这些特点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

部分中职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缺失,本身基础理论知识较差,因此对中职物理教学产生了强烈的抗拒心理。再加上当前中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只需要学好专业课就足够了,从而轻视了物理教学。如何提高中职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广大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只有学生扎实地掌握物理知识,才能够正确对待客观世界,逐步形成科学的理论观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认真做好分组实验教学前的器材准备工作

分组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大都是由实验员按照教材去准备,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来做实验。这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教学中,实验员给学生准备的盛水容器一般都是100毫升的烧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容易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的实验现象。原因是烧杯中水的深度不够,气泡上升变大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如果在烧杯中多加水,来增加水的深度,会因为烧杯的深度有限,无法使水的深度足够深,水加多了,加热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用时过久,水还没有沸腾的尴尬现象。如果实验员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授课老师也能参与其中,给学生准备一些大试管,用大试管来代替烧杯做实验,情况就会截然不同。相同质量的水,试管中水的深度要比烧杯中的深,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上升、变大的现象会很明显;相同深度的水,试管中水的质量比烧杯中的要小得多,同温度的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会较短,就不会出现下课了水还没有沸腾的尴尬局面。另外,在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时,如果在试管底再加上石棉网,就会使试管底只有一点受热,水沸腾时只产生一组气泡,会使学生观察到的水沸腾时的现象更明显。

二、注重观察实验现象的细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探究习惯

关于实验当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往往会被教师和学生忽视。恰恰是实验中的这些细节现象,才科学地反映了物理现象的客观事实,也是学生探索发现科学规律的重要环节。

以“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来说,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只注意到水在沸腾之前,温度会逐渐升高,沸腾后温度会保持不变。而没有注意到水在沸腾之前,水的升温速度,会随水的温度升高而变得缓慢,温度越高,升温速度越慢。如果实验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物理規律就会不全面。水在沸腾之前,水中产生的气泡较少,上升过程中又会逐渐变小;水在沸腾后,水中产生的气泡会很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大。这些细节问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往往会被教师忽略。若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仔细观察,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还会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探究习惯。

三、严把实验操作关,得出科学的实验探究结论

分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小组较多,一些实验小组的学生在实验操作环节上,有时会被教师忽略。教师在实验前有必要先做一次演示实验,注意强调在实验操作上一些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问题,避免他们在进行实验时的一些操作错误。

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一些学生在测量像距时往往误差较大,是因为实验中,光屏上的像没有清晰时,学生就测量了像距值。实验前教师一定要强调,在测量像距时,要在光屏上的像最清晰时才能测量。光屏上的像,什么时候最清晰呢?这是存在主观因素的。要求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强调在看起来像很清晰的位置,要反复前后移动光屏。当在某一位置,无论是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还是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的像都会变模糊时,这一点的像才是最清晰的,学生在实验中才能测出较为准确的像距值,得出科学的实验探究结论。

四、正确对待实验探究的成与败

倘若学生的实验探究失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强调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必要的。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实验都能成功。

例如,在“测量小木块的密度”实验中,有的学生会测出木块的密度值比水的密度大;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有的学生会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100%;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有的学生会得出物距不等于像距的错误实验结论。对于以上“可能”的错误实验探究结论,教师要放平心态,不要急于否定学生错误的实验探究结论,要耐心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在“测量小木块的密度”实验中,学生操作时没有将小木块表面涂蜡,或是小木块在量筒中的水里浸没的时间太久等,都会出现小木块浸水太多,使测得的小木块体积值偏小,密度值偏大的现象;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值错误,或绳子的段数计算错误,都会出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100%的现象。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学生测量像距时,错把像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作为像距,或实验中玻璃板太厚,确定的像点跟像的实际位置相差较大。这都会造成像距和物距不相等。教师一定要耐心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要急于责怪,哪怕是课上时间不够用,也要给学生创造课后进行实验的条件,让学生也能获得实验成功的喜悦感。

结束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也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對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凤.提高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9):116-117.

[2]谢亚华.提高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J].才智,2014(29):194.

[3]聂德庆.浅议如何提高中专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0(30):23-2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

猜你喜欢
光屏木块烧杯
光屏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
[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练
大峡谷历险记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