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分析研究

2020-04-25 19:00王娟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4期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树人

【摘  要】教师的职业自信是关乎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影响思政课教师建立职业自信的内外因素,以课程自信、理论自信、能力自信、师生互信为抓手,循序渐进养成职业自信,提升思政课育人水平。

【关键词】思政课;职业自信;立德树人

一、思政课教师树立职业自信的必要性

职业自信是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结果,是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职业并能有所贡献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支持的统一。在这种积极的精神和心理支持下,从业者可以有足够的勇气挑战职业考验,克服职业困境,探索职业发展途径,即使失败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不会自怨自艾,自我怀疑,最终获得较为理想的职业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这样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再加上政治理论性强,学生普遍认知度低等问题,教学过程中要面对各种考验和挑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自信,才能够积极面对和解决好一系列的挑战考验,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彻底打通思政课立德树人主干渠道。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文献检阅和调查访谈,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出现两极化趋势,一部分职业自信感强烈,一部分教师职业自信感严重不足,从外在因素分析:职业自信感强的老师普遍表示,学校对思政课思政教学非常重视,各项保证都能到位;学生对思政课有充分期待。而职业自信感不强的老师表示,所在学校对思政课重视不够,资金条件设施都不足以支撑教学需求;学生对思政课无感。从内在因素来看:职业自信充分的老师大多是高学历,教龄长,女性教师居多,擅长变换教学方式手段,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生动化,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专职思政教师,相反教师职业自信严重缺乏的多是学历低、新入职、教法单一、只讲理论不懂联系实际的兼职教师,可见,影响教师职业自信有多重因素,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自身能力,包括自身的学识水平,教学创新力,亲和力等。所以要构建教学自信,需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三、高职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养成步骤

思政教师职业自信的养成需要一个绿色的大环境,这个绿色的大环境要求高校对思政课要高度重视和关切,高校各部门要协同联动,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积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与实践,让思政教育从课堂辐射到大学校园各专业,各领域,为思政教育酿好气氛,布好场景,搭好台子。在这种绿色大背景下,循序渐进打造职业自信。

第一步: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建立课程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近年来国家对思政课高度重视,针对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了《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201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些文件以思政课建设中心,多角度,全方位创造条件,保障思政课建设工程高品质发展。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设计部署,极大鼓舞了思政教师,为思政教师建立职业自信提供了精神支撑。

第二步:坚定理论自信,攒足职业自信的底气。高校思政课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生信仰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使命,“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课教师只有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信、真懂,才能够在教学中结合时代特点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才能结合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行得通、中国梦为什么一定能实现,从而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三步:内修职业能力,夯实职业自信的根基,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建立职业自信的根基,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提升职业能力,以能力为基础,建立职业自信。这就要求教师要修炼基本功。教师的基本功外延丰富,主要集中在备课,授课、科研三个方面,备课要求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对思政教师而言,一要熟读经典,通晓“四史”,精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内政外交,国情世情,还要与时俱进完善理论认知,教师知识渊博,才能领悟理论的真谛,才能旁征博引,教育引导学生。二要科学设计教学,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依照学生认知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设计教学步骤,选择教学形式,设定教学情境,既讲“理”又共“情”,最后到“行动”,水到渠成实现教学目标。授课环节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会讲故事,能够用生活化的故事渗透理论要义,同时还要具备敏捷的语言应变能力,在思政课堂学生往往会提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站稳政治立场,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据地做好解答,如果语言风趣生动,后续效果更佳。关于思政課教师科研能力,一直是高职院校难以跨越的门槛,过去我们普遍注重教学轻视科研,现在我们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却发现科研能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于是组建科研团队,诚意邀请专家一线指导,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考察访问,便成为当前教师科研能力修炼途径,期望未来可以将研究专长融入授课内容,不断提升教学的学术底蕴和理论境界。另外,职业能力自信还依附于学生的肯定与支持。教与学是一对共生性概念,教师的职业成就与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呈螺旋式发展态势,学生在课程当中如果有充分的知识获得,饱满的情感体验,行之有效的行为实践,必然会对课程产生好感,萌发更多的学习期待从而对授课教师给予对等的肯定,这种肯定对教师来讲既是定心丸也是大力丸,会使教师更有激情更加自信开展教学教改,提升教学质量,教与学契合式发展。

第四步:构建师生互信,助力职业自信持续稳定。教育是师生互相信任,互相成全的过程,教师有教无类,孜孜传道,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生亲师信道,激发教师职业成就感幸福感。然而有些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对学生不良学习行为抱着一定的豁免心理:认为学生本来就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自制力差,专业课都不认真,思政课就不为难他了,放任其自由行事,导致立德树人沦为口号,这是极其严重的一种意识,说到底是对学生缺乏信任的表现。高职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千里求学,对未来对人生都怀有美好憧憬,不能因为高职生的身份就忽略他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选择老师,老师不能选择学生,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有所获益是教师职业自信的稳定器。

四、结束语

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的建立,关系着思政课教学实效、学生课程获得感等多方面,也是当前思政课建设重点环节之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统筹课程自信、理论自信、能力自信、师生互信四个方面,多维立体打造高职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而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

作者简介:

王娟妮(1976年-),女,娄底潇湘职业学院思政课部,专职教师,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属于2020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立项课题《民办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为20E21。

(作者单位: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课立德树人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