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之书

2020-04-24 00:33闫文盛
山西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寡人

1. 献给

我没有一句诗是献给我的,我没有一句诗是为我写下的。但是,不懂得阅读的人会绕过这样的阐释,他们总是有自己固定的打击我的句子。

2. 涉河而过

那些小心翼翼地涉河而过的人,起初都是各个部族的首领,但他们后来萎顿的样子使时光洋溢而出,进而对透明的指向有所更改。他们记录了人间涉河的疾苦并且使征伐之心停顿下来。他们是最贴近生活自身方向的生活者,就像秋黄叶落时的苇草,他们再也不必为上帝的酷苛而迁怒于他人了。

3. 高山大树般的日子

你在兀自生长,不仅会大过树木与花草,还会大过天空与穹宇。在事物的悲欢与有限性之间,你不仅仅在生长,而且在孕育,滋生,像一群蘑菇撑破了土地,变成了蘑菇自身。你是爆破的复数。没有诅咒,只有黯然的日子滚滚向前。没有期盼,只有灰色的鹜鹰在凌空飞翔。这些充满了黯然和鹰隼的日子也仅仅是这样的日子。不必讳言这冗长而毫无建树的日子是唯一的日子。不必讳言我们只有这样的日子却丝毫不爱这样的日子。更不必讳言我们受惠于此才创作出了比这样的日子更高更大更为空洞和虚无的高山大树般的日子。

4. 自我的每一个方寸

当内心的泉涌大过一切时,是不适合进行长篇阅读的。阅读者的理想情境是内心的澄澈无遗。自我意识的漫溢证实了时间的影像与自我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会把所有的读书的弥补导向一个弯曲而旋绕的出口。你不可能任由内在的声音和阅读者注目的声音(写作之源头)齐头并进(齐声大喝)。它们也很难发出共同的叹息,除非你的閱读指向与写作者所提供的完全合一。但这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是两部完全重复的书(谁抄袭谁?)。所以,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过重时,正是创作的机会来了。让自我的韵律贯通时间的每一个局部,将杂质从自我的每一个方寸内挤出,如此一来,你便可以写出最真诚而富含感想力的书。这样的书,是你生命的起点,也是与你同步于命运和历史的书。

5. 拯救

我经常会感到心灵的落日,但是,一种犹疑救了我……现在,我似乎再也不会错过什么了,但我依然会经常感到心灵的落日,一种深刻的迷茫和不信救了我。

6. 急性子

急性子不能编杂志,急性子也不能写作,急性子不能去冲锋陷阵,急性子不能活?不,急性子是我们的爱护者,它(他,她)强调了事物的突出。

(还要再强调一次吗?)手稿变脏了,但印刷体(书)却使它变得清洁起来……

把评论当成最具有原创性的作品来写,这样的话,自然就可以加重它们的发现。

要谨慎地使用手术刀,不要使用任何麻药!

没有写作冲动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始终比昨日写得更好。但坚持写作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有可能比昨日写得更好。这不仅仅是一种劳作,而且关乎一些神圣、矜持而狂野的元素。

洞悉时间的繁复,或许是我们的唯一梦境。

7. 罪恶

对艺术从业者来说,偏执,孤寂,甚至狭隘都是最好的词。它们都可能促成在艺术这个方向上的强力生殖。当然,思想的喧嚣、内在的压迫最苦。人生(想到它,准备它,酝酿它,认同它,接受它)最苦。而综合以往,我们之所以履迹草草,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常常被极容易妥协的自我所败坏。我们没有沿着一个固执的、绵延无限的险境一路走下去。正因为最懂得迷途知返,所以我们才活得无效而漫长。庸俗的无爱憎的幸福最是我们身心的迷醉。我们都制造了也吃够了这样的罪恶。我们都向着最卑微和破碎的庸人的方向改造了自我。

8. 无穷

要带着未来旅行吗?不,只带上纸笔就行了。不要自设时间的界限,应该让所有的古今如一,我们只携带着自我的感觉旅行。

我不急于醒来的唯一可能性是希望把一个复杂的梦做完整,但是梦境有完整性吗?

如果关羽和张飞有完美人格,那故事性也就不存在了。

我只居住在我灵魂的现实的形成和破碎之处,但我常常并不自知。我以为我在人世上有异常完整的居住。

9. 模仿者

有时候,我是模仿了我的存在而生活着的。像上帝一般无视人间(自我)的所有疾苦,用泥土埋葬一切我所鄙夷的人类。我从根本上不会同情任何一个陌生的、浑浑噩噩地生活着的人类(我自己)。我的过于用心(无视)使我可以在任何处境里酣睡无眠(根本没有沉思,我从来没有失眠过)。我已经生活得过于古老了,像流动在树叶间没有丝毫涟漪的风,像照射在我们的背后使我们温暖而沉浸的秋日朝阳。我们的过于荣耀(内在的痴狂)和过于平静(沉睡无眠)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我们的生活是我们(人类)丢弃给我们的。像乞丐一般捡拾着人群之中的各类幻觉,在最为无聊的琐碎的岁月中过完一生,这便是我们作为上帝的幻视者的共同命运。我们根本没有生活之念,因为一切生活都不是我们主动的求索,所有的宇宙都不会被我们所共有。我们只有在作为一个广大的梦想家而存在时才有价值。但是,在我们沉睡无眠(无梦)的日子里,梦想家也都被埋葬在冰川。有时候,我们是作为我们麻木(无内在痛楚)的替代者而存在的。我们根本是无必要的(无理想,无生活的)?

10. 基因问题

如果你稍微认真一点活着,就可能发现自我常常无法安顿。由此,你喜欢(习惯于)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连缀在一起——通过这种连缀,使每个思维的溶洞都充满了水气(汁液淋漓)……

梦到了表哥,然而这是怎样的“梦到了表哥”,幼年记忆的梦中基因仍然潜伏,三十多年了,一直徘徊不去……

一条鲜明的轨迹贯穿下来,证明了我仍然走在路上,证明了仍然有“我”在文本中……我看不得我的隐身,一种可以意会的知觉之痛。

当然,追求完整性是为了将思想包裹起来,将肉躯置于密室,但事实上是多余的,因为炒熟的种子不会出芽,肉体的凝练即萎缩——所以,刀砍斧削之前一定要任其恣意地长过……

11. 生生不息

我好像已经生活了无数个世纪。我由此明白人生的界限。我看见了什么?坦然的自白不会改变我的命运的分毫。从始至终,我都不会相信,我比你的绝望更深。但我们都负重如此,伐木漂游,未知归依。我好像已经经历了所有应该经历的。我好像已经度过了生死的灵异。一定有一条线拴着你我的密约,但它灰白,僵硬,像风中枝柯。要谈点什么?我看着风云总在变幻,昼去夜来,它们披着冷冻的汁液、散乱的水火。我好像已经经历了无数个世纪,我的呼吸的瞬息,骨髓里的烈焰……都是我的前命运?我的记忆多舛……我好像已经生活了无数个世纪,我已经创造了我生生不息的引领!

12. 空空大地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办(就像山峰知道泉水的藏匿之地) ,对这个世界不能手足无措。但是,没人会真正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没人会重视你。你应该认领这种被忽视、完全不懂得、没人打搅、任你漫步的自由。你应该满足于这种怅然莫名的幸福。你应该诚恳而深入地思考,懒散而紧张地环城一周半。如此一来,再坚实的问题也被踩碎了……

这片空空大地上树起了一座牢笼、一座城市、一座森林、一个洞穴……它没有期待任何挖掘,但是时间容许了无边的赞誉:对于洞穴和牢笼,对于沙丘和灰尘,对于树木的森林和人类视线的森林……这片空空大地上,除了回忆和沉睡再没有别的,因此,你必然是困倦的……

13. 十三年

十三年(生命的轨迹)就这样滑过去了。我不知道我的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只拥有这一丁点微小的真实,被我仔细地记录在册。

14.“秋风瑟瑟”

一部經典之作应该有它的完整灵魂。每一个这样的“完整灵魂”,都以它不自知的方式藏在文字的“每一个裂隙”里。阅读它,不只是捕捉它的完整灵魂,更多的目的是去“建设”,推动它的新的形成。“经典之作”一定具有生长性,它甚至自成一个国度,也可说是渐渐地“大过了”一个国度。在这些经典之作面前,我总是有选择的疑难。我为什么有时仅仅是想起了一部书的名字就可以产生万千思绪,我为什么每一次重读它们都意识不到自己是在重读?在体味经典之作的历程中,我能感受到一种新的“时间格式”的形成。优质的阅读也是在向着地心(感觉的内核)掘进,它可能与创造力的生成是血脉相通的(事物)。所以,在很多时候,如果两眼盲视(感觉的空虚),我会觉得无书可读。在这样的大恐惧中,包含着一种去除后的轻松(自在),包含着文明的尘土与万山的(局部)积垢。的确可以不思不想地度过一生,的确可以“知识分子化”,的确可以藐视宇宙(不解的空虚,一种浅薄的无知),只要甘心藐视“宇宙的空虚”(一种浅薄的无知)。我有时会被遍眼的绿色淹没,只要“时间”未完,“梦幻待续”,只要阅读未到尽头,我就会被遍眼的绿色淹没。我可能从未走到这样的旅途,我可能永远看不到“自我的积垢”……经典之作是人世清洁的灰尘?“秋风瑟瑟”,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身处时间的街角(“一个小小的节点”)这样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

15. 友人

经过整个昼夜的抽验,我的完整的个体予以呈现。但我与被阅读的那些个体多么不同,我们注定不会在任何时代相逢。我们没有任何深刻的友人。

16. 此生

我对时间有一种昼夜颠倒、奔腾不歇的错乱之感,但实际上,它是一元的、直线的、无昼夜的。

我永远有一种冲动,即销毁我的书,抢夺你的斗篷,重新造出一根根肋骨,听听大地的呼救之声。

只有饥饿者才会在意夕阳的凋落。

此生,我到过平原和雪山,到过大海和丘陵,但我仍未到过草原,仍未到过沙漠,仍未到过戈壁。我想过前往一切异地的旅行,但我终于没有决定执行。我因为畏惧珠穆朗玛的高不可攀,而畏惧自己思维的苍莽。我因为久居一地而拘谨了自己的外在,而扩大了自己的主观。

17. 书写的全体

整部书,即“书写的全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素材库,我利用它的某些局部进行不同的组合,进而完成我全部的写作(风格和面貌的呈现法则)。所有的时光在我的记忆中穿梭,我的著作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千万种组合,没有任何固定的程式)、精深和糅合。我死了,它们会各自沿着自我判断的基准线向四际生长。我希望组合它们的汉字可以埋葬我的棺椁。我的思想已经被阳光、刺荆与河水洗刷过了,我的过客生涯也已结束。我躺在我虚无的棺椁的深处,周围环绕着我因为虚无的盼望而写成的一部部书卷。我的整体性书写与我的沉醉(生死)是同眠的,但它的某些局部却长成了人间的花瓣、枝叶。我的灵魂路过,能够看到无人注目的林带长出的一枚枚瓜果。

18. 我

也许只有我自己才明白我为什么不是思想者我,我为什么不是逃兵我,我为什么不是受辱者我,我为什么不是强居于此世的我。

这可能是极糟糕的一天,当我深感自己的困倦的时候,我转动双目,看到日光西斜,大太阳混沌地藏匿于云雾之中……但这也极可能是创世纪的一天,我伸展臂膊,拥抱万物,苍生都被置于我笨拙的襁褓之中。

理解癫狂中的创造需要癫狂的大脑,这比理解清明之辞要稍微费点事,但书写寓言的人也会偶尔用到汉字,这总比彻头彻尾的天书更亲近我们一点。我们可以带着这些混乱的书卷,跑到随便一座公园去读上一整天。那些野草和虫鸣会更好地注释这些伪造的物质。

19. 再读《落叶》

再读《落叶》,我的速度明显加快了……我已经无比熟悉的一部书,仿佛是我自己写出来的。我无比熟悉的,是它的风格的象征……至于罗扎诺夫具体谈到了什么,我却一无所知。

20. 辨认和重组

在创作一部传记的同时创作小说,在创作一篇文论的同时创作小说的续篇和一部箴言集子,在写诗的同时一定要写下一些诗学随笔,在睡眠的同时创作梦境然后控制自己在梦境的歧路上醒来,我一直在以时间的不同组合形式来完善我的生活……但我最终却并未写下什么,我在写下的同时已经随手删除,现在被我回忆出来留在这里的并不是我最初的创作,它们只是我对于自己本质性质疑的部分摘录……它还有待于我以对待书写的不同结构的螺旋式见解来加以辨认和重组……

21. 骨肉

我一直都觉得《主观书》远没有那么完整和丰富,所以我才不停地修改和补充下去。换句话说,这种低空呓语式的写作也正是因为呈现了我在思想和生活方面的双重不足,所以才获得了绵延不绝的书写。它的漫漫无尽与我思考力的薄弱是大为相关的。在它到达终点前的任何一种思虑迄今看来都无比正常,因为它的确是我曾经鲜活地存在于世的见证。它从领悟的角度无比谨慎地贴近了“人”这个字眼,除了它,我可能再也没有过同书写荣辱与共的强烈幻觉。因此,这是本我之书?它携带着我的骨肉游走……

22. 昼夜之书

我用了一百个条目,写出了我内心中的奔波和战乱。《昼夜之书》第一篇章。

我们要使自己的思绪达于无穷,需要在我们身体的出口处装一个拦截淤泥冲突的阀门。《昼夜之书》第二篇章。

与弱者谈心是无效的,与上帝讲情也是无效的。他们都有一根变形的带纹刺的铁钉,用来搞坏自己的思维的螺栓。

所有的人间沧桑,都不及一个年迈的失忆者志在青春的浓妆。《昼夜之书》第三篇章。

23. 阅读指要

读高度陌生化的作品:第一次读,富有新鲜感的读——和读一些高浓度的、高精度的作品时会有巨大的收获。否则,阅读也会变得庸俗和浑浑噩噩。要注意保持头脑高度的热情(对阅读这件事),否则会使阅读行为如同行尸走肉。毫无认同感的、僵硬的阅读是无效的、应该拒绝的。可惜,我们的阅读行动常在应该拒绝的书籍中展开,这差不多形成了对生命的败坏。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真正理解文学?其罪魁祸首便在于:庸俗的自我判断和庸俗的、毫无意义的阅读行为。

24. 天地冥蒙不解

我何必总是相信自己。我有时也会不相信自己。巨大的怀疑感驱散了我的沉沉睡意(突兀醒来)。巨大的人生怀疑感建立了我的静谧黎明。连续的早醒(万幸是连续的早醒)使我可以直面曙光来临前的一刻:缓慢的,平常的晨曦来临前的一刻。天地冥蒙不解如一只只小兽(孩童)。天地冥蒙不解如故事(不经演说,缓缓流淌的“平常”故事)。天地冥蒙不解:诗歌般的,坚硬的砾石般的,天地冥蒙不解?我身处对自我巨大的怀疑中,突兀地,凝重地,不知身之所在?不,并非恍惚地,只是一种日常性的突兀醒转……天地冥蒙不解……我们日常性的突兀醒来,如迟滞的故事:突兀地,不知其所以然地,梦幻的别离!

25. 也许

我们的思想没有绝对形式,但用来表达思想的那些句子却没有体现这一点。

也许我应该在京城的乡下居住,与我一生的老师和敌人为友,我的窗口正对着世界的流云,但我从来没有走到那些人群里去,我只是通過这个窗口恢复了我的陈旧。

最原始的册页中,纸张已经泛黄,但它仍然承载着往事旅行,它仍然承载着被忽视的倔强和麻木旅行。

26. 极光的照射?

我很快地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然后我追随他们,就像追随我自己的谨慎、多疑和贪婪一般。我从他们的滔滔不绝里所学到的,又何止是这个世界的短缺与葱茏(我反复使用过的一个词)之意念。我从他们那里学到的,又何止是滔滔不绝的意念,又何止是词语和悲伤的创造的生殖。我如今只剩下了晴空万里的想象力:孤绝的、被忽略的、流水环岛一般的。我如今只剩下了“巴黎之声”:如果没有他们先期活过,我如何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会有晴空万里和无穷的少数。我不悲哀于我的负重,我只悲哀于穹隆的涨缩和晴空万里的短暂易逝:是他们最先发现了而后指引了——证实了时间是空间的一个反面。绝对性的漫长岁月,与绝对性的短暂易逝:晴空烈日里的短暂照射:极光的照射?然而仍是短暂易逝……

27. 心灵的归宿

我通过阅读全书的目录而阅读全书,我通过阅读全书的目录而忘却全书。

我很郑重地对待我的心灵所犯的错误,但我因为难以找到心灵的归宿而觉得疲惫,也许我的心灵比我的现实还要卑微。

写作也可以变成一场行为艺术,但一生中只能实行一次。

那古老的铜长在我们的身体中从未被取出,但它无法成为一柄铁斧,斫去我们睡眠不足的酸痛。

我们思想的乏力配不上我们的感官。

28. 浮云,宁静

阅读自己的书会感到悲伤,因为创造力并不突出,而时间流逝。创造力是永远“无法突出”的,因为思想的严谨性和高傲的自卑总在增长,永远不可能表达(囊括)全世界。在这其中,丰富多彩的世界永远沉寂,也永远会有乌铜骑士般的黑暗。永远受到逼迫,需要交出一点什么。永远不能够完全率性地活着,没有任何恐惧和担忧。永远不能够理解你我,吞噬岁月带来的神谕般的苦果。所以,阅读者不知道自己死后世界的颜色(五千万年,五亿年后),不知道书籍会带来什么。书写,阅读和记忆永远是空虚的,茫茫然历经人间的沧桑。阅读和书写自己的书都是在虚度年华,却以虚假的慰藉带来莫须有的充实。我询问过何人?我不必询问任何人。我与任何人都非友非敌。这人间最大的疏离也是磅礴的宁静。我坐在浮云之上,远远地观察到了:黑暗渐渐笼罩大地,而上帝永远不会有自己固定的栖居。

29. 沉湎

是生活使我们相爱?还是因为相爱我们才能生活下去?这不仅仅是思维的变奏,这是世俗对于我们存在之悲的集中反馈。我们对于人间残留的爱惜,构成了地平线上的苍茫风景。

我在书写此书后记的时候遇到一颗太阳,它懒散地照射在我的头顶。

沉默的消解打乱了我的生存事实,但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沉湎,却使我苏醒过来了。在许多梦境出入之地,我拉动着整个世界前行。我遭遇一切感受力的刑罚,因此弯腰曲身,呕出一个小神。

我构造了一个内在之空的穹隆,我希望在我死前,唤来女娲补天。

一颗太阳已经够用了,如果明媚的时日过多,我们就会被自我的饥饿烧灼。我们会变成浩瀚的烈火,我们会缺乏柔软的芒果。

30. 羽毛

寡人种过一种长着羽毛的大鸟。寡人通过种植这件事忘却了时间。在南方,作为寡人的回声部分的时间,长成了寡人想象中的火烈的大鸟。长着红色羽毛,吃一种秘制的蛋糕。谈吐中寡人也会忘却和想起的大鸟。

羽毛飞舞的黄昏时分,寡人来到了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街区。寡人来到了大鸟飞翔和生殖的天空。寡人在街区和树顶的上方划界平行的天空中看到了大鸟。长着红色羽毛的大鸟。寡人谈论中的寡人和大鸟。它们与寡人所思的羽毛共同拥有一种坚定不移的还魂时刻。

在遥远之地。寡人迷恋和生产,种植并毁灭的大鸟。它们长着一种制止自身飞翔的火烈羽毛。它们长着红色的飞翔的绝望的羽毛。它们长着孤寂的永不恢复的羽毛。寡人想象中的大鸟。寡人想象和彷徨中的大鸟。

在许多饥饿和冷寂交加的日子里,寡人种树,种鸟,种人类,种下一切自我舍弃和自我戏弄的隐秘种子。种植,代表一切回返和扬弃的种子。寡人种植的种子,疯癫和文明的种子,皱眉头的种子。上帝之子,思与虚,欲与罪的种子。寡人种下一切。它们是无比亲近和友善的种子。一种红色的火烈羽毛般的种子。

它们是清水里的蜜。无限的寂静的蜜和种子。寡人抬头的时分,看到了它们中最为孤寂和原始的种子:羽毛中的鸟,一种沉默的向下和向上的种子。寡人从羽毛中挖出种子,它们长成了寡人看不到的时间和未来的种子。

31. 居住在地球上的局限

宇宙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处所(地球)让我们呼吸和居住,但我们却看不到它完整的壁炉。我们只是在它的内心接受烘烤,延续着像蚂蚁一般卑微的命运……我们应该越过时间的界面,去看看它随时会席卷而去的外形(外部穹隆)。

32. “共同活着”

我读了很多书……从洋洋洒洒的文字中升起了作者的肖像……我无日不在与他们“共同活着”,而且备尝人世的辛酸。

33. 故事:一个大箩筐

我有时会觉得很可笑,关于“把一年光景埋头在一个故事上”(嘟嘟囔囔地),因为一年光景有无数个故事,有无数开启……只有那些涵盖极深的故事值得花去一到十个年度,甚至几十个年度,因为讲好它,就等于仔细地活过了:看到了你该看的,想到了你该想的;积极地,富有同情心地……仅仅是为了一个故事:一个大箩筐?

34. 思考的节俭

面对时间的流逝,有时我在想,可能只有想象力会发生作用(唯一的)。因为记忆在飞速增长(其累迭更新的速度如此之快),完全、彻底的缅怀(不牵念于当下,整个精神极度缓慢地生活在过去的年代里)是无法久存的。或许只有“我母亲”是个例外?无限地滞留于记忆的困境,无限地将生活“本质化”“苦难化”,看不到事物之源,也未知来日之尽头……但是更多的人站在滚滚车轮碾过大地后荡起的烟尘中,一波一波地荡漾而过(扬尘如落叶逝水),一波一波地回溯往事,盘点(寻找某种暮霭潜隐的玄機),醉心于谈论历史的真实……在我看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物质的虚象,给某种违心的创造力提供不切实的动因。“切实”的感觉是倏忽而过的,是体察到骨髓里的反嚼,是“不可为他人道也”,是无所不在的“心怀沧桑”,是“已经看透了生死”(人生就是那么回事)。所以,很多时候,我极度怀疑历史真实会盘桓于我们的感觉之上。感觉是无法被“历史化”“小说化”的,它极度强调当下性,最多被摹写,却始终不可能达于完成。所以有心灵的迷雾,所以有精神病灶,所以不要妄想“创造”:能亦步亦趋地跟踪和见证它(心灵的图存)就不错了。能保证思考的节俭和不自杀而亡就不错了。

35. 一种诞生

我的生活诞生于这个窗口,我的思想诞生于这个窗口。这一切诞生既是命运的诞生又不仅仅是(一种诞生)。有赖于这种黎明已至但天色仍不知昏晓的诞生,我的记忆里的事物也开始渐渐复苏。很难判断我的命运是如何拥有、如何流淌而过和如何诞生的,但我似乎被限定和飘荡到了这里:这个窗口是我唯一的记忆的梦寐的象征。我清晰地看到了生命沧桑和寥寂无声的面孔。

36. 思想家与病人

做思想家的痛苦大于做病人的痛苦,所以,为了拒绝领受任何痛苦,我寄居到了不为人知的此处。

鲜花开得烂漫的时候,我到了郊外埋葬我们灵魂的土地上寻访,我看到了无数翱翔在云层中的飞禽,它们为了拒绝被领养,磨炼出了搏击云层之技。

小心翼翼地活着吧,上帝终究会犯个小困,趁他疏忽的时候,夺回我们命运的账簿。

37. 天鹅

被我打开和照耀的,就只有这几只小小的天鹅……就像我每个月都会有这几天小小的阵痛,它们的飞翔和痛楚也都不是崭新的……

38. 思想的循环

思想的循环几乎是一种“自我本能”。但如今,生活的加速改变了它的路径,它不再是奋勇向前的(循环),而只能是渐渐地回退(不住地沉入到记忆之中)。本能的力量因此成为最值得警惕的,它何时能够停下来呢?以一种感觉主义的自我克制的幸福,并使这种自我克制成为它重新领有的初衷。

39. 无嫌猜

正因为他的爱与说出像真理,所以他成功了?但他没有成功的意志,这样所指坚定的词用错了地方,但这又有什么?没有什么事物是永存的,他时时刻刻的“灵魂涤荡”(耽于冥思的快乐)改造了他。一切生活都是我们灵魂的杂役,我们无妨以这样无惧无畏的心态去对待它,我们无妨以这样无嫌猜的爱去禁锢它……我们本来应有的,便是这样无嫌猜的生活!

40. 彼此问询

他其实只是轻轻絮语,但却是有力的。将感觉的事物贯注以某种时间的脉络,他抵达了某种将生命证实的虚空之境。我们生存的每一时刻都是我们死亡幻觉的补益,一种前所未有的获得感,令我们身心倚重的!我有时会远离他,但在根本上却从未忘却。我觉得我的思想尚显芜杂,没有哲学内涵,对本质性事物若即若离。但是,我的预期是准确的。他毕竟总是在接近我们。一个小时都不多余,一分一秒都不多余,连丝毫的解释都不需存在的……他的妄想改变了事物吗?不,他只是写下了他对自我感觉的遵循,我们依赖的正是这种没有走错路、不需回头和顾盼的本来的遵循!

41. 沉默的颤动

我并不迷恋于间歇性耕作,我并无耕作之念。我所有思想的刻骨只是来自于一种生活的颤动。我所有理解和妄想的回声只是来自于一种沉默的颤动。我其实并无任何欲望(相对于“颤动”而言),我的欲望的诞生和消亡是一个即生即灭的过程。

42. 我的全世界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无情的人,我希望善良和无情在我身上有效地统一,这样,我的全世界就完整地建立起来了。

43. 风景

所有的风景都有相似性,彼此之间渊源很深。所有的风景都是奇幻的,令人惊悚或者使人感到朴素的奇幻。所有的风景都具有一种造物主的心怀沧桑的容量,它们驻扎的地方都有凹凸,有輕重色差,有浓热的火或酷寒的冰。风景都是枯槁的(锐意而丰满的枯槁),都来自于创造力和消噬。多少年来,不是我们在孕育它,而是风景在自发地生灭(创造)!我们只是碰巧看到了风景在时间中的应对,我们只是碰巧没有湮灭(看到了它)!

44. 独特性

独特性就孕育在汪洋大海之中,它不会完全独立地、别具一格地生长。只有独特性而没有浑大基础的事物是僵死的、不可靠的,但我们往往只强调前者,而完全忽略了后者。

45. 宇宙的漆黑

宇宙的漆黑是它的本来面目,阳光下的明亮之光却是偶得,来自突兀的瞬间?我们难弃终生逐日的恐惧,其归因仍是对丢弃黑暗的疑虑。黑暗中的宇宙如此磅礴、深远,突破了丽日阴晴的小小的一个局部。坐在“大地”之上,这黑暗宇宙中的局部之光超迈绝伦、恒温永久?这竟日不歇的思虑涌流,这绿色树丛下的嫩黄故事……这不竭的人生涌流:漫漫古道下的瘦马西风(故事)!

46. 我的热爱

我的热爱始终是存在的。爱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死。爱我们卑微的处世和动机。爱积雪的明净和锋利。爱春日繁花和大地上“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生不息。爱命运的终极和它婉转(多梦)的吟咏。爱热烘烘的阳光(始终是热烘烘的:逼真的、喧闹的)和它创造的奇树古史。爱倔强和退步的(万物、万种人),爱你我的万般意识。我的热爱始终是存在的:爱我生命中的一个甲子:人生不逾百年?天空高高大大(浩荡的、深远的),我的热爱始终存在……它被切分得无比细碎,无数的人生百年,无数的方圆缝隙,无数的星球表面:掺杂而鸣啼的……

47. 事物隆起

对事物的体察可能是无限的,我们很难熟悉任何事物。因为世界匆匆变幻,昼夜更新,我们很难细致地领会事物变幻(凝定)的神奇。我们很难以万变不离其宗的法则注视一棵树,我们不可能获得一棵树生长(居息)的完整过程,终我们的一生也无法验证一棵树真正的诞生。我们不熟悉它的枝叶,不熟悉滋养它的泥土,不熟悉空气和阳光。只有在“事物隆起”的时候,草木的啁啾才可能把我们曾有的感觉牵引(惊动),使这种“事物的隆起”具备崭新而贴实的记忆。但我们追溯这个世界的此刻,忘却总在发生。群星流出无形态的大水,我们很难熟悉(抵达)群星。我们的步履太慢了,既无法涉远又难以体察幽微。我们对万物的无辨识是固有的,我们贴实于任何一个粒子的视线如此虚幻,并无包容。曾经有多少事物居息和变幻的土地,竟而为我们所据有!但是从无本质的引领告诫我们。但是从无根源之水灌溉我们!

48. 我有固定如一的散步的小路

我有固定如一的散步的小路,前后循环往复达四十余年?我梦境的存在与延展的四十余年?当这样的小路消失时,我生命中的某一个段落也消失了(四十余年已不复再生)。我对于生命的叹嘘与追踪慢了下来……身体的衰迈,不可阻止的!我对于生命的期待和忘怀也慢了下来。生活并没有向我提供什么,只有这样的一条小路,令我散步和冥思的……但这样的小路日渐缓慢地消逝,如今我站在它废墟般的起点,我不知道如何维持我关于生命悲喜的想象!连道路上的繁花和尘土飞扬的面容也消失了……

49. 废墟

废墟固化形成。废墟无自我愈合之状。废墟非梁柱可攀。废墟自有弊病。废墟实已班班可考。废墟无棱柱无变形。废墟实已无记忆。废墟是沟壑盘旋。废墟是金银器皿。废墟是人间血。废墟说是人间沧桑。废墟几无概念。废墟是绵软的僵硬的话语。废墟飞舞似飘絮。废墟跨海跃江长在水上。废墟蹈袭前尘长在太空中。废墟无动止轩昂莫可名状。废墟是死一般的寂静啊莫可名状。

50. 我们的此世之活

我们的此世之活,只是对我们此世所不达的一种错失。我,正是对我们的一种错失。言说,正是对沉默和聆听的一种错失。上帝之思,正是对人间的一种错失。

51. 思想的高烧

我攀到了五月之雪的峰顶,但是白茫茫的阳光逼迫着我的视线,我从自我的局部滑了下来。

灵感残害着爱它的人。我们拥抱过灵感的火苗。我们需要发一场思想的高烧。

国王只是一条蛇的变形,视情形而异,他有多重古怪的躯体。

52. 一份思考底本

如果写不出特别有穿透力的东西,就不妨选择少写、慢写,去投入广阔的生活,体验让自己揪心、恐惧、忧虑的生活。自己给自己制造问题。让心情陷入灾难。让思想激荡。让爱恨交缠。让时间变快,快如飞箭。让时间变慢,像度日如年。

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只宁愿享受庸俗的幸福,而不会主动去迎接无数的心灵灾难。我们其实很畏惧生活,担心它的恶卷土重来,将我们捕获和击溃。所以,总体来看,我们永远在面临一个二律背反的疑难。

自我救赎很难平静地获得,所以,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怪诞的、坏的魔盒中。言说便是它的本质,黑暗中的观察便是它的本质。迷茫的罪过、精致的自我卫护便是它的本质。不求同、不存异便是它的本质。唯我便是它的本质。这些本质,也都腐朽、罪恶。

所以,我们便寄希望于阅读中。让隔阂留存,让不思而解留存,让文字从阅读中泛滥而升空,让书写成为空洞生活的一种填充。让黑夜留存。让寂静留存。让生死之间的呼吸留存。但是,我们不能使我们的胡乱的思索停滞下来。它不能留存。它一直在往前走。像流水,在不断地刷新我们。我们具有自带的思考的滞重。

所以,我们的生活,它也可以不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能以同情和洞达去解释它。我们只能以一个未见森林者的寓言家身份留在这里。我们可以告诉无数人,这不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只是在体验和观察这形形色色的他人。我们在救过他们之后才来决定我们的去留。

53. 苦衷

我们离场的时候,大地之上依然苍莽耀日,依然风清月白,依然方圆正直,但我们离场的时候,我们的脚走不动了,它被一点一点地种下,没有一个观察者会记录它的负重,这一生的苦衷啊……

54. 全集

根据目前的预计,《主观书》全集会有三千页厚。三千次从“零”开始的长途跋涉(我心中因此藏有日月星辰),三千次关于怀疑的证实,三千个梦幻性语词,三千次独立不羁的转折……這就是我所面临的出版现实:到哪里去找一家可以出版三千页厚的字典一般的书籍?它积聚了所有的合力,只不过在诠释着穿插的艰难,只不过在诠释着天地困苦:即便科技高度发达,也改变不了冬日酷寒,“千里冰封”和夏季烈日炎炎的炙烤,改变不了天空的弧线和海水之深远空洞孤立无援(储藏极富的“孤立无援”)!

55. 南方

我以为我是在注视着南方,但事实上不是。我的目光或许已经穿越了地平线而抵达了我所在的反面。在我不可穷尽的远方,有着我们视线的闪光。

56. 时间次序

时间次序便是天然次序,我们对它产生依赖性是情有可原的:它本来便应该是我们的“天然遵循”。

57. 守候

在我渐渐习惯了乘坐高铁回乡之后,我生命中“深夜归故乡”的经验就消失了。我再没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村庄,再没有乘着月色打开家中的柴门。柴门围栏的过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今日的“深宅大院”。同样的奔波往返,已经变成了长日漫漫——“阳光下的回乡故事”。鸟雀金黄,始终在唧唧地鸣叫着。是常在我的儿时啼鸣的鸟儿?是它们的第几代子孙(鸟儿)的啼鸣?它们一直守候在这里?这座村落更应该诞生它们的“村庄故事”。它们守候我的家园的时日要比我铭心刻骨的守候更久远、更动人!

58. 机会

我似乎失去了最重要的机会——这句话只是一个搪塞之论,因为他根本没有任何可能获得任何机会。所有的机会的奉赠都不过是一个浩然之叹罢了。最清明、洞达的人是不会仅仅依赖于机会之流言而活着的。

59. 世间几度有桃园?

人群聚集之地,更觉天地初生,万物无端纵情,山水勾连涂抹,流云驰骋连绵……这所有的一切“发生”,都不能说是活生生的,只可以称作一种沉湎倚重。一切尽已忘却,但时间是在退步,人流旷古地疾走。世间几度有桃园?时间未必无桃园!

60. 一开始,“神看着这存在”

一开始,“神看着这存在”,后来才有人出面,将其放归人间。谢谢这些顾客,他们都心怀理想,唯有我,离开了最初的意志力,变得浑浑噩噩,“只知道一天中最早的晨曦的到来”。幸好有神的惠顾,他完整地沿袭、承纳了我的梦境。这是我最初的领地,夜色撩人中浓密的雾是我的梦境。那些人物都来自神的授意,他们盘踞了七个小时,为我的万古如长夜涂抹沉重颜色。幸好有神的到来——今古转圜,他们制造了天地之间空茫茫杯盘。

61. “魔鬼佳作”

一切优异的作品都具有魔鬼属性,它们泛滥着奇特的洞彻之光。一切道德之作也都怀藏基本的良善,但我们却无法深入它们赖以生长基础的地平线。我们在道德界说和魔鬼的属性之间划出一个限定,并在此装满人类深情陷落的足迹。相信我,正是这个好时候使我们找到了忧愁,否则,我们哪能应对青黄不接的时辰(晨曦和黄昏),“那汪汪吠叫的狗早已为我们掘好了自顾不暇的坟墓”。

62. 最伟大的呓语

在表述一些特别的感觉时需要另辟蹊径,包括不能使用规范的词,因为规范性也是一个框架,它会淹没,弄脏那些“感觉的溢出”。

灵感会被任何事物打断,打乱,但任何事物都会构成新的灵感。在灵感和长昼的晴天丽日之外,再没有别的事物能够与之比拟了吧。(在我觉得大可以源源不尽地写下去的时候,我这么想到。)

如果不能大踏步跨得很远,就需要用心地体会人世间的一切辛酸与欢悦,因为在那最细微的地方,也经常会长出最伟大的、千古不易的诗来。

文学不是写给全体读者看的,文学甚至不需要读者。最伟大的呓语,应该没有人(作者之外的任何人)可以翻译出来。最伟大的呓语,应该由最不合言说规范的文字写成,它只携带着写作者一人的体温(巨大的私密性、建设性以及不通融)。

我注视着你飞向远方,直到我已忘却了我的注视,你仍飞向远方。(飞翔是不可更改的。)

太阳出来了,窗根前的地面上显示出一片白光,但在更为靠近窗根的地方,却有了一片阴影。好在,太阳出来了。(即使它同样给我们带来了“阴影”。)

63. 旦夕与闻

追踪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并非只是凝思和写作,但梦幻已成为本能;昨夜一宿长睡,多么疲惫呀,我那逝去的祖母重新活过来了。她马不停蹄地出入你生命中的每一个隙口,我忘却了她的年老,“请让医生开最好的药,疗救你的病症”,请写自传吧。那么漫长的叙事与你毫不相关,日复一日的厌倦感真让人憋闷,不要心存虚妄和好奇。请注意观察地基,那里父亲用尽平生力气夯实的泥土早已固化。我站在两条沟渠间,看到我们举家搬迁,弟弟在摇晃着指挥,院子的围墙尚未筑起,我捧起书,在平地里疾走。速度越快,记得越牢,请写自传吧,四十多年了,所有的材料都已备好。圣人的年岁长短不宜,但活着总没有恶意。我谴责自己的麻木和惰性,事情一拖再拖,像时光一再重复。请写自传吧,通读世界上所有的自叙,研究他们的心得,寻找你的同类,但不要被假设所阻。每个人都有隐匿的秘闻,先做他们的传声筒,剖解他们枯燥的一生,注视他每一个突兀的转身,由彼及此,收回你虚假的谦谨,做一个开山的巨人。站在山头正好,凉风习习,云影告诉你,昨日如是,人并非猿类,相信你的直觉,相信神秘和往事中的魅影。去写自传吧,找到一个谜语的底部,钻入最细微的草丛,去念出古碑中的谬误。那些人造的物并不存在,你不存在,只有心是一个大宇宙。请写自传吧,用洋洋五千万言,完成你的一生,然后完全消除,做一个平心静气的人。不要苦于劳作,不要一目十行,不要与无妄的人争斗,不要总迷恋于异途。请写自传吧,打倒权威,但要尊重你的前人,去握他们的手,膜拜他们的虚无,读他们的诗文,做他们的走狗,旦夕与闻,何必畏惧来一次叛离。艺术是你们共同的仇寇,活着多像一个幻影,那些早年的激情已逝,请写自传吧,让每一个邻里都看轻你,让闲散的光阴弥漫每一寸土地。请忍受饥饿和贫窘,请蔑视职业,请丢掉发小,在消逝时光的囚牢里,隔着远远的栅栏,去体会离别的美感。去潜入深山修道,去赶往北极捕渔,去找到你钻木取火的祖宗,央他教你做人的技能。去当一个皇子或乞丐。请写自传吧,看看外星人的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不要沉迷于每一次得失。去销毁所有的书籍,去忘却记忆,去看肥皂剧,去日行千里,找到仿佛你的另一极。那南国的雨水啊,真让人刻骨铭心,去找抛尸异国者的小木屋,寻访他的旧踪,看望他的亲人。切勿停留和涕泣。请写自传吧,请抓住意识的完整性,丢弃碎片和无聊的用词。请约会你的童年,预支一切可以预支的。去写自传吧,这世上毫无绝望,只有风还怜悯,去跳影子舞,请注意灵魂的悸动。在一切可珍视的物中,请写自传吧,请不要执迷,勿为形役,请杜绝占有。

64. 荒凉也

寡人与日对视,光亮刺目也。光亮滚烫也。荒凉也。喟然无所运命也。无觉也。视之无觉也。光明凝滞,光阴也。寡人被光明灼伤的双目,日出也。月隐也。大宇宙也。决绝也。萧萧枯藤也。巨人之失足也。大霖雨,上帝之强梁也。上上之心,无觉也。思之无觉也。不为奇崛不为死也。难在哉。上帝也。长相思也。巨人灼目,巨目无光也。寡人证之以一世,何其促也。去年今夕,勿返也。三十年前河水,浊浪排空,戛然阵容,已如寡人之前世也。寡人与日对视,光亮刺目依旧,光亮滚烫也。荒凉也。

65. 茫茫夜

寡人并非酒徒。寡人亦不憎恶。寡人并非爱人。寡人自在无苦。寡人非一一人。寡人非万万人。寡人非寡人,寡人是为寡人。寡人咳嗽,如历三世。寡人夜行,伏于鬼魅。寡人昼思,得遇光明柱。柱啊柱啊,乃寡人子。乃寡人父。乃寡人祖。乃寡人。也为离奇世,也为不思言。也为峻。也为岭。

寡人并非酒徒。寡人亦不憎恶。寡人立国一一年,寡人立国万万年。寡人之存无益。寡人之去无益。人间无益。天堂无益。谈之无益。觉无益。寡人之无益也,曰地祖。曰皇父。曰无昆仲。曰伯父独。曰腹。曰无腹。花瓣小犊子,月明星稀夜。寡人曰则。曰天地凉棚。寡人当宿荒野。寡人絮语极也。

寡人不若雪与霰。寡人枯索。茫茫夜。

66. 自我教育者

自我教育者的伟大之处在于一种无私的开垦,他们自己翻开了自己的血肉,自己拉裂了自己的肋骨,自己培育了心目中的宇宙和自我之神。

自我教育者必须接受一次常识性的再教育。

任何时候,我们的体验都不充分,因此,我们无法造出全息的感知之神。

我们都是经由另一个我的盘桓而活过来的变种,我们已经不可能记忆起我们初生时的纯洁。

仅仅一个年度,我们就征服了地球。但这个瞬间的梦幻之感,让我们交出了一生的悲欢。

我们应该获得一种对世间万物的通感能力,这种获得感越强,你便越可以抵达那些不可思议的思想。

67.“我们不是一个人类”

经验所限,我们难以做到更多的想象。我们难以想象自己漂浮在宇宙的黄昏。我们难以想象一种秩序。我们难以想象,记录并拥有一种历史的虚无尺度。我们难以想象大地之上遍布的透明物质。当然,我们难以想象我们漫长的一生堪比一个星球的生死存续。

唯一地面对大地或许是错误的。但我们没有更多的可能。我们身无长技,只是拥有一个无法自辨的肉身,躯壳。像万物爆破后形成的怪物。我们只是大地之上最为透明的一刻。在太多的坚实的漂浮物的环绕中,我们已经破坏了自己的肉身。

黄昏不是宇宙之赐。就像光芒不是宇宙之赐。缠绕和仰望不是宇宙之赐。腐臭和血液不是宇宙之赐。但我们总是在缅怀那造就了我们的破坏的鼻祖。黄昏不是一个肉身。我们不是一个人类。我们没有拥有任何可以窥见我们的事物。

在大地之上,就连那剪裁得当的画幅都不是我们的所见。就连那日落前的暗房都没有伴随我们。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没有尺度的水面之下的波涛之中。这里不是任我们漂浮的世界。没有宇宙和任何悲悯我们的时空。我们就像枯藤缠绕的黄昏前的一刻,那最为言说不尽的苍茫已经深深地种植在了我们的身体之中。

经验所限,我们似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一生。再也没有任何思想能够侵袭和打动我们。大地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区处。在日落的背面,也只是有一个无穷局限的小小国度。我们无法想象那大爆炸的河流,就像我们无法想象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之外,另有无数人类以及无数人漫长的一生。

68. 回忆任何往事都是错的

回忆任何往事都是错的,但书写一度改变了它的实质,所以,在某些时辰,我恍若回归了幼小和极古的上帝身边,我为他描绘了我们理想中的蓝天。

困顿使人悲伤,厌倦,但活着令人欣喜。仅仅是活着,再无其他。

离奇的效仿改变了我们的轨迹,但是我们的心灵却无法与那外在的一切对应,所以,我们是时刻被撕裂的种子。

一切外在都光亮刺目,而与之对应的,却是我们绵延古今的心灵的虚空。

空荡荡的早晨是思考的祭品。

我很小心地离开这里,以防打碎我心目中的玻璃魔瓶。

69. 在时间和时间的内部

在时间和时间的内部,大地上空荡荡的,四处不见一个行人。在白云的头顶,空气稀疏,根本看不到任何灵魂。可疑的灵魂。那些时间变形的错误一直在延续,而大地在万物滋生的早晨渐渐变得厚实与沉重起来。那些可疑的部分,变形的部分便是上帝挡也挡不住的灵魂。上帝这个万能的神,空荡荡的神,总在与我们讨论空荡荡的灵魂。我有时会经过的那些庄稼地里,其实就是白云居处。它很本分地生长,却苦于时光的变幻,每年都得经历一场荒芜。在时间和时间错落的白云之中,我们会看到的幼年清晨,我们会看到的绚烂花束都如此动人。那些日子过去了,像诗人们在茫然中寫下的句子,它冒失,突出,如同根本不存。我对上帝和白云都会产生疑虑,就像对待我正在迁徙的灵魂。仅仅是咫尺之地,我就走了多久啊,那些花束已经枯萎了,那些天空里也飞进了密密麻麻跌跌撞撞的鸟类。我赶制的灵魂已经动身,它要向那遥远之地进行突围,但仅仅是咫尺之隔的江山,就使它感到绝望。那些红色的、暗黄色的灯盏,那些艳丽的正在绽放的花儿,它们与那些已逝之物并非完全等同。我觉得悲伤的早晨,缘于一场绝望的梦中,我觉得揪心和苦楚的早晨,缘于那些寒冷的、薄情的、无可托付的人与事物。那些白云在缓步上山,它们无法阻止,当然也无法悲伤。那些白云与具体的居所略有区分,它们无法支撑哪怕最轻的身影和最苦的灵魂。我们总在经过,但始终不会停顿。我们无法栖息,在那些泥泞之中,埋葬着枯树、根与木、麻木的铁和坏透了的窗口。我们因为憎恶那些恶时辰而怀恨的那些窗口,便是我们与之搏斗至今的小小事物。这些琐屑带着我们前行,我们只走了很短很近的一段途程。那些白云总在攀升,它们在朗朗乾坤下会升得很高,我们的寥廓的仰望啊,就在白云的上方。我们的饱满而深入的情欲啊,就在白云的上方。我们的衰老的前额啊,就在白云的上方。除了那更为高远的事物,我们无法寄托的那些时光,它们已经生长起来,但记忆也会将其无情埋葬的那些时光,它们徘徊,辗转,像暮色四合时分天空中的破坏性灯盏。我们的困倦便在黑色的夜幕里生长起来,那些白云隐匿的高空,现在已经处于我们的视野之外了。它仍在攀升,但不再诞生。那些无益的成分,是我们的音乐,心血,音乐,苦闷和心血。我们的人生啊,它如此完美,绝望。我们的人生啊,它如此雷同,如同一场根深蒂固的错谬。大地荒芜之时,我们该居止于何处。

【作者简介】闫文盛,1978年生。迄今在各大文学期刊发表作品300万字,并入选100余种文学选本。主要著作:《失踪者的旅行》《你往哪里去》《在危崖上》《主观书》《主观书:为燃烧的烈火》《主观书:痴迷者的迟缓》《沉醉的迷途》等。现为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寡人
彼岸
主观书笔记
寡人的自信撑爆宇宙
如果秦始皇玩微博
寡人之于学习也
开心校园
浅析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练习
闻诸葛丞相出师北伐遥有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