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双轨四循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20-04-24 00:39吕少春潘宏伟赵宝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教学质量学校

吕少春,潘宏伟,韩 曦,赵宝江

(佳木斯大学 a.医学部;b.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通常由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两部分构成。其中,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同,其是在高校内部建立并运行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有利于帮助高校树立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质量意识,从根本上保证办学质量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争取在当前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目前来看,几乎每所高校都在尝试构建和探索其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内生动力,也为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保障[1]。然而,一些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质量保障闭环运行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索和改进。

一、“双轨四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探索

(一)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关概念内涵

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认为是高校围绕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以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现代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按照教学质量保障的客体及所需保障内容及活动,根据一套评估指标,按照规定程序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的自我控制、评估和审核制度。与外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机制相比较,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即是高校对自身建立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转情况进行定期循环式进行审查,从而实现对其内部教学活动质量的动态监督与管理[2-3]。

(二)“双轨四循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含义

“双轨四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及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结合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探索而形成的。该体系概括来讲,“双轨”即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在学生和教师两条轨道上完成,主要由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分析系统、教学质量诊断系统、教学运行系统、教学监督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保障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四循环”即四个闭合环路,由教学执行系统、教学检查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评价系统构成。上述每个系统由职能、构成要素、责任人、质量标准、工作流程、支撑文件共六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地方高校“双轨四循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双轨四循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目标

(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机构,划归为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任,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种职能。所以,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掌握人才需求动态,根据教学评估要求和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针对性地制定学校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提高高校对教育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发展潜力是衡量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重要标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时代发展而变化,迅速适应这些变化是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所以,高校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高校对教育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使其在环境变化中实现动态发展。

(三)促进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

当前时期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转变。在此过程中,为保障高校教学质量,除了扩充教育资源,还需要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高校推进这项工作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具体目标是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益。

(四)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新时代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趋于大众化、普及化,高校应将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改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完善教学评估制度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将教学质量保障的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双轨四循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质量保障体系实践探索过程

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佳木斯大学以此为契机,创新评估工作模式,在自评自建阶段组织校内专家,提前对各教学单位进行了评估考察,并将专家考察意见在现场考察结束第一时间向各单位作了反馈,要求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整改台账,学校持续推进各单位整改工作。本轮校内评估,学校要求各单位参照国家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自行拟定评估标准,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立查立改,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学校24个学院(部)的评估任务,为后期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打下良好评建基础,开创了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新局面,实现了学校内部自查和校外专家评估的有机结合。此举在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期间,得到评估专家的积极评价和赞赏。在本轮内部自查期间,学校层面制定了内部自查评估工作方案,按照不同学科大类组建了专家组,修订了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文件,完善了教学组织机构及质量保障工作制度,调整了相关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对收集到的各单位教学质量信息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如专业生师比等)与国家本科高校办学基本标准进行了比对分析,各类数据结果应用到后续进行的校内专业评估工作中。

(二)“双轨四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子系统构成

“双轨四循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是在学校内部举行的学院(部)审核评估期间逐步建立并开始运行。“双轨四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子系统具体如下:

1.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

“双轨四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为校长办公会,履行职责人为校长[4]。核心组织机构是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教务处),其履行职责人为教务处长,各二级学院院长及其分管教学院长为本单位负责人,教务处实行每周教学管理工作例会制。其职责是落实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关于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的有关决策部署。学校设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主任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同时成立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在职与离退休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委员会。其中,教指委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提供咨询与决策,教务处执行校长办公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决策;教学督导委员会组织教学督导进行教师查岗、听课、学生出勤检查等工作。

2.教学质量信息分析系统

教学质量信息分析系统将教学信息数据化,并采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剔除由随机误差带来的不合理数据,然后采用对照表、直方图、发展变化曲线等基础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出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包括两个指标间的相关分析、两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和综合指标间的相关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间进行相关分析并得出相关系数,即可得到有效的分析结果。对相关分析系数矩阵进行矩阵的主成分分析,找出指标的相关性,得出教学质量上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根据相关分析得出学生学习期间的总体素质。

3.教学质量诊断系统

教学诊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参与。为保证诊断过程的系统性、客观性、准确性,从学校、学院、教研室三个层面进行教学质量诊断。学校层面:在学校督导组指导下,教务处收集相应授课班级的随堂听课材料、教学检查材料并进行书面反馈,通过学生网上评教进行网络反馈;学院层面:邀请同行专家互相评阅教学材料,招生就业处负责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和社会评价;教研室层面:每个教研室选任一名教师召集学生进行座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5]。

4.教学运行系统

教务处在每个学院教学管理业务科室指定一名质量监控人员,每个行政班级选派一名班干部担任学生教学信息员,通过课堂录音、拍照、学生满意度网络调查等方式,定期将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数据统一由学院质量监控人员报送学校教务处。教务处通过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对教学质量不合格的有关单位教学活动提出整改意见,并告知教师本人。

5.教学监督系统

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组织,根据各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办法。由教研室主任、副主任负责教学周记工作制度,各专业任课教师每周上交一次教学内容汇报总结,包括教研室集体备课记录、课程教学内容讨论材料、学生辅导答疑反馈情况等;同时注重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智慧教室使用的学习培训[6]。

6.教学保障系统

教学保障系统根据教学目标实现条件,为各类教学活动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1)师资保障。学校成立教师职业发展服务中心,旨在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确保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出台《佳木斯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规章制度,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着力加强师德教育和知识结构更新,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规范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拓展学术和教育教学视野,提高教师外语水平、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针对教师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特点,完善管理与培育机制。职业初期,开展岗前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实施青年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职业中期,为教师服务教学、奉献教学创造条件,强化教师职业个性化发展;职业后期,实行政策性照顾倾斜,保障老教师职业发展后期政策待遇。

(2)教学经费保障。学校始终优先保障本科教学经费支出,在安排年度财务预算时,以提高支出资金使用效益为首要准则,重点向教学倾斜。全校教学经费预算由教务处统一协调管理,每年度申报预算前首先组织举办各二级学院预算论证会,提高预算的科学性、有效性。以激发预算经费产出成果为导向,按照教师、学生、专业等相关指标计算加分项明细,分值达标后方可同意划拨预算。为提高预算经费使用效益,教务处与财务处联合制定有关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预算—成果奖惩体系,保障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3)教学设施保障。其一,学校现有教学及辅助用房建筑总面积34.8万平方米,其中行政办公用房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生均12.46平方米,达到国家本科院校办学规定标准;整合教、学、管、评四个方面教学及管理业务,建设标清手动录播教室及课程中心平台,支持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建设沉浸教室、翻转教室、录播教室若干间;更新医学类专业多媒体教室设备,建成云端多媒体教学中控,实现了多媒体教室的信息化管理。其二,图书馆使用金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可实现对采访、分编、典藏和流通等日常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引进移动图书馆系统、“博看”电子期刊数据库和超星电子借阅机,实现24小时书、报、刊无限制自助借阅服务,初步构建面向用户新型阅读习惯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通,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的实时互动,微信平台定期发布新书通报、电子资源简介、阅读推广、读者培训等重要信息。其三,教学信息化方面,校区内所有建筑实现骨干线路万兆互联、千兆交换到桌面的高速网络结构,出口带宽32.05G;在黑龙江省率先建成了覆盖全校区、集有线和无线为一体的校园网;依托核心机房建成校园云平台,为学校各部门信息化应用提供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其四,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设有创业孵化区、创新创业模拟实验区、创新创业洽谈及活动区、创新创业培训区、创新创业办公区等五个功能区,成为集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实训以及创业孵化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其五,学校各种体育设施在保障正常教学、训练、竞赛的基础上均对全校师生开放。此外,还建有校史馆、赫哲族历史文化馆、生物标本馆等人文教育场所。其中,赫哲族历史文化馆是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展示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地区赫哲族发展历程和学校为其文化传承创新做出的贡献,为开展人口较少民族研究搭建了学术平台,并依托赫哲族研究基地成立佳木斯大学黑金文化研究所,致力于赫哲族民族文化研究。

7.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

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评价是涉及多种因素的长期系统工作,要保证其稳定有序发展,就需要及时把相关教学信息准确反馈到位,以有效改进教学工作。首先,一方面要把教学评价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及时交流共享,保证教学评价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以便调整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评价水平。将问卷星、微信平台等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引入教学评价体系,使教学评价实现量化、客观化、系统化。例如,可以采取线上匿名评价,既能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又有助于提升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7]。

四、结束语

由于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并接受实践检验,“双轨四循环”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同样也需要在地方高校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丰富和优化。该模式跳出以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多按照目标系统、质量标准系统、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改进系统等来设计子系统的做法,通过借鉴审核评估工作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在佳木斯大学试点基础上,仍然可以向国内其他同类高校推广和应用。该体系有助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高校推进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有助于保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实施效果。但该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对质量保障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该体系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被丰富和发展,所以高校应及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使质量保障工作跟上时代步伐。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教学质量学校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创新粮食保障体系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学校推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